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长吉图“一带一路”开发开放的战略背景下,符合市场需求的小语种人才显得尤为紧缺。本文通过对民办高校小语种专业实际案例的分析,对传统的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改革措施;旨在把民办高校小语种专业学生培养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民办高校;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2015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当前,我国高校“一带一路”小语种数量不足。“一带一路”覆盖的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5个地区的官方语言数量超过40种,而我国目前高校外语专业招生的语种只覆盖了20种。为此,教育部发布意见,要求2017年将非通用语种增加到94种,实现所有已建交国家官方语言的全覆盖。作为“十三五”期间实施的重大战略任务,“一带一路”将中国与亚太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将会大大促进各类涉外翻译小语种人才市场的需求。而“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恰恰是民办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民办高校不但具备充裕的办学资金,而且具备丰富的社会资源支持,不失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想基地。
一、以事实为原则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为社会服务。作为培养小语种专业人才的学校,首先应考虑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小语种人才。通过对相关用人单位的调查,我们总结出用人单位对小语种人才的基本要求:专业外语口语表达能力需佳;书面语言能力要好。继而,针对当前小语种专业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二、针对民办高校小语种专业的学情特点进行改革
民办高校的生源特征决定了其固有的学情。以长春光华学院韩语专业学生为例,学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入学前就对韩语感兴趣而如愿选择了韩语专业;另一类则是由于被调剂或入学前未了解盲目选择了韩语专业。前一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常表现得兴致勃勃,而后一类学生则表现为消极懈怠。基于目前国内民办高校普遍的状况,我们发现往往是后一类学生所占比重较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难以改变这一现状,只有结合民办高校学情特点后才能根据实际制定出一套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三、具体改革措施
1.课程设置改革。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外资或合资企业后,大多被分配到人事管理、生产管理等各个部门,不从事翻译工作,会因欠缺其他行业知识遭遇不少棘手的问题。因此,民办高校可考虑适当调整小语种专业课程,例如,从大二开始增设多套“语言+方向”的系列选修课程。以韩语专业为例,可设置“韩语旅游方向”系列课程,下设“国际旅游”“旅游韩语”等子课程,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
2.课堂教学改革。基于民办高校的学情特点,小语种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以长春光华学院韩语专业为例,既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传统授课方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授课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可以从“如何教”转至“如何让学生学”。课堂教学改革甚至可尝试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翻转课堂”“翻译工作坊”“任务驱动”等模式来实现。
3.考核方式改革。传统考核形式单一,语言考核过于强调理论基础。小语种考核方式应摆脱传统考核方式,努力实现多元化。避免“期末一张卷”的模式,针对听、说、读、写、译等各个层面进行全面测评,并通过短期测评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4.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要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首先要让教师成为“应用型”教师。教师在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比如,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派教师参加国内外短期培训或访学活动。另外,目前小语种专业的教师大多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缺乏校外工作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的匮乏必然会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民办高校应为教师提供更多考察学习的机会,以了解企业小语种人才需求及岗位职责等最新动态。
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小语种专业可通过“3+1”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水平及对社会需求的认知能力。例如,在小语种专业普遍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小语种专业学生可在大三到主修语言国家交流学习一年,大四回国完成毕业论文。另外,学校可将学生送到企业,让学生切身感受小语种国家企业的文化和管理,直接了解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只有发挥民办高校小语种专业优势,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小语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帮助小语种专业走出困境,为民办高校小语种专业办学寻求发展,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小语种应用型储备人才。
关键词:民办高校;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2015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当前,我国高校“一带一路”小语种数量不足。“一带一路”覆盖的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5个地区的官方语言数量超过40种,而我国目前高校外语专业招生的语种只覆盖了20种。为此,教育部发布意见,要求2017年将非通用语种增加到94种,实现所有已建交国家官方语言的全覆盖。作为“十三五”期间实施的重大战略任务,“一带一路”将中国与亚太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将会大大促进各类涉外翻译小语种人才市场的需求。而“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恰恰是民办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民办高校不但具备充裕的办学资金,而且具备丰富的社会资源支持,不失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想基地。
一、以事实为原则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为社会服务。作为培养小语种专业人才的学校,首先应考虑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小语种人才。通过对相关用人单位的调查,我们总结出用人单位对小语种人才的基本要求:专业外语口语表达能力需佳;书面语言能力要好。继而,针对当前小语种专业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二、针对民办高校小语种专业的学情特点进行改革
民办高校的生源特征决定了其固有的学情。以长春光华学院韩语专业学生为例,学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入学前就对韩语感兴趣而如愿选择了韩语专业;另一类则是由于被调剂或入学前未了解盲目选择了韩语专业。前一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常表现得兴致勃勃,而后一类学生则表现为消极懈怠。基于目前国内民办高校普遍的状况,我们发现往往是后一类学生所占比重较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难以改变这一现状,只有结合民办高校学情特点后才能根据实际制定出一套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三、具体改革措施
1.课程设置改革。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外资或合资企业后,大多被分配到人事管理、生产管理等各个部门,不从事翻译工作,会因欠缺其他行业知识遭遇不少棘手的问题。因此,民办高校可考虑适当调整小语种专业课程,例如,从大二开始增设多套“语言+方向”的系列选修课程。以韩语专业为例,可设置“韩语旅游方向”系列课程,下设“国际旅游”“旅游韩语”等子课程,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
2.课堂教学改革。基于民办高校的学情特点,小语种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以长春光华学院韩语专业为例,既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传统授课方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授课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可以从“如何教”转至“如何让学生学”。课堂教学改革甚至可尝试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翻转课堂”“翻译工作坊”“任务驱动”等模式来实现。
3.考核方式改革。传统考核形式单一,语言考核过于强调理论基础。小语种考核方式应摆脱传统考核方式,努力实现多元化。避免“期末一张卷”的模式,针对听、说、读、写、译等各个层面进行全面测评,并通过短期测评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4.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要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首先要让教师成为“应用型”教师。教师在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比如,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派教师参加国内外短期培训或访学活动。另外,目前小语种专业的教师大多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缺乏校外工作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的匮乏必然会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民办高校应为教师提供更多考察学习的机会,以了解企业小语种人才需求及岗位职责等最新动态。
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小语种专业可通过“3+1”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水平及对社会需求的认知能力。例如,在小语种专业普遍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小语种专业学生可在大三到主修语言国家交流学习一年,大四回国完成毕业论文。另外,学校可将学生送到企业,让学生切身感受小语种国家企业的文化和管理,直接了解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只有发挥民办高校小语种专业优势,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小语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帮助小语种专业走出困境,为民办高校小语种专业办学寻求发展,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小语种应用型储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