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总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肝胆胰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12月第二炮兵总医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94例肝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患者由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手术,4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4%(4/94).肝脏手术16例,其中1例右肝后叶巨大血管瘤患者因血管瘤与下腔静脉关系密切,中转开腹;肝门部手术27例;胰腺手术19例,其中2例因胰头肿瘤巨大暴露
【机 构】
:
100088,北京,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肝胆胃肠病研究所,100088,北京,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肝胆胃肠病研究所,100088,北京,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肝胆胃肠病研究所,100088,北京,解放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肝胆胰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12月第二炮兵总医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94例肝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患者由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手术,4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4%(4/94).肝脏手术16例,其中1例右肝后叶巨大血管瘤患者因血管瘤与下腔静脉关系密切,中转开腹;肝门部手术27例;胰腺手术19例,其中2例因胰头肿瘤巨大暴露不佳,1例因胆总管下段肿瘤太小,术中通过胆道镜探查+活组织检查无法明确肿瘤性质而中转开腹;其他部位手术32例(包括胆肠吻合6例,胆总管探查取石11例等).结论 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完成各类型肝胆胰外科手术,拓展了腹腔镜外科的手术适应证。
其他文献
病例1,男,40岁.因柏油样便10 d伴左上腹隐痛1 d于2008年12月28日收治入院.患者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皮肤、巩膜黄染.体格检查: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RBC 2.03×1012/L,Hb 64 g/L,WBC 3.3×109/L,PLT 170×109/L,HBsAg及HCV抗体阴性。
1.荣获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期刊2008年我刊经中宣部、民政部、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部门评审,从全国9800余种期刊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期刊”。汶川5.12地震发生后,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2008年第4期特设“地震腹部损伤”专题。该专题的刊发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创伤救治提供了指导。该专题的报道得到了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田伏洲、刘荣、王坚、童
LC的适应证随着术者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老年患者也同样可行LC.2006年10月至2008年11月我科对伴有合并症的76例老年患者施行了LC.现报道如下。
2010年5月28-30日,由<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部主办,雅培制药有限公司承办的"卓越消化外科中青年专家论坛"在桂林成功召开.黄志强院士,董家鸿、梁力建等国内肝胆外科学界的著名专家应邀出席本次论坛。
目前,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较广泛的开展[1].但腹腔镜结直肠术后有可能因各种并发症需再次手术.我科于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实施腹腔镜结直肠手术362例,其中1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后再次手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腹腔镜结直肠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61.5岁.其中结直肠癌15例,结肠巨大息肉1例.术后腹腔内出血
ERCP后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发生率为0.3%~1.3%,早期诊断困难,处理不当病死率在50%以上[1].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共行ERCP 810例,所致胆胰肠结合部损伤2例,发生率为0.2%.本文总结我院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现报道如下。
目的 探讨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9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72例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肛门局部切除术31例(局切组),传统经腹根治术41例(根治组).两组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生存率采用寿命表法,生存率的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 局切组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根治组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消化道肿瘤的1%,年发病率为15/100万,发病中位年龄约为60岁.约有20%~30%的患者是GIST高度侵袭危险人群[1].由于GIST对常规放疗及化疗均极不敏感,既往手术是其主要且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高危GIST患者极易复发.以前对于GIST.无法切除或转移复发患者
功能性胰岛素瘤约占胰岛素瘤的85%,多为单发,患者有明显内分泌紊乱的临床表现,92%以神经症状为主[1].其定性诊断不难,但由于瘤体常较小,术前定位困难.因此,术前明确原发病灶的位置及大小对于手术方案的选择十分重要[2]。
盲肠管状绒毛状腺癌合并急性阑尾炎临床上较少见,我科于2008年4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51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 d入院.患者既往有4次右下腹疼痛发作史,行抗生素治疗后腹痛消失,但未明确诊断.体格检查:体温36.8℃,发育正常,营养状况良好,腹部稍隆,腹肌尚软,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