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 新思考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feng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充分发挥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下,我国于1999年开展了影响深刻的课程改革,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机制。其中校本课程是这次改革中一个全新的课程,它的开发即使学校将素质教育纵深推进,又有利于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的创建。因此,广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开始广泛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但在开发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初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一点自己的看法,以供商榷。
  
  1 校本课程的内容要具备相应的特点
  
  1.1 校本课程的内容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校本课程是不是将几位生物教师所指导的生物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综合起来就行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校本课程首先是一门课程,是一本教材,作为一本教材,应该有一个主题,一条主线,明确学生要了解什么,学会什么,体验什么,获得什么。而课程内容的开发要围绕着主题并且有一定的连贯性。对于初中生物校本课程来说,绝不可东一榔头西一棒。譬如有的校本课程第一章讲植物标本的制作,第二章讲竞赛的辅导,整个课程就显得凌乱而不成系统。由于校本课程在实践中常常过分追求个性和差异,又由于受各学校教育现状的制约,还会出现有“校本”而无“课程”或有“课程”而无“课堂”的现象,只有形式而无内涵,这种校本课程是不可取的。
  
  1.2 校本课程的内容要重视可实践性
  各个学校和教师在选取校本课程的内容时,为了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探究,都会注意考虑课程的趣味性,却往往忽略了方便可行的实践性。例如有的城市学校的校本课程是“观察鸡蛋孵化成雏鸡的过程”。现在农村家庭也不一定通过孵鸡蛋来获得雏鸡,更何况是城市家庭呢?有的校本教材让学生研究“酸雨对植物种子萌发率的影响”,既联系了初中的生物学教材,让学生学以致用动手探究,又由于实验条件易于操作控制,实验现象直观明了,学生兴致很高。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但体验到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的神奇和乐趣,还深刻感受了酸雨等环境污染对植物的危害,树立了强烈的环保意识。
  对于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除了要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动手能力,还要综合实际的可操作情况,须知难度偏小达不到锻炼培养学生的效果,难度过大反而又打击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1.3 校本教材要留出足够的“教”、“学”空间
  校本教材应该是一种师生互动发展型教材,这本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教材,更是学生作为探究创新的指导性教材。这本教材要留出“教”的空间,不宜什么都讲得太透,要留出一些能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生长性问题。如此,学生才有充分的“学”的空间,自主思考的空间,才有自己个性化与创新性的作品。例如“制作模型来展示DNA的双螺旋结构及其与染色体的关系”的课程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相互螺旋缠绕的两股毛线来模拟DNA链的双螺旋结构,再把这长长的两股毛线织成染色体的形状,不仅巧妙而且准确,令人不得不惊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4 校本课程应成为生物学教学与生活科学的桥梁
  初中生物学知识相对此阶段的学生来说还是具有较强的抽象和逻辑性,与生活有一定的脱节,学生学起来具有不小的难度。如果校本课程将学科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岂不是两全其美吗?例如在学习了“植物的叶”后设置校本课程“制作叶脉书签”,学生在采集各种叶片和制作书签的过程中,对叶的外形、叶序及叶各部分的结构、关系、功能就是一个鲜明深刻的复习巩固过程。又如在学习“鱼类”时.设置校本课程“我市常见鱼类有哪些?”的调查活动,当学生相约走进市场时,一个神奇鲜活的生活大课堂已经展现在他们面前了……通过这些校本课程的设置,既能高效生动地促进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知识又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生物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充满生物学知识,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调动起学习学科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积极性。
  
  2 校本课程的实施要多样性
  
  校本课程开发的灵活性决定实施校本课程的方法的多样性,校本课程尊重学生差异性的特点为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观察分析法、社会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实验探究法、评价鉴赏法、“专家”研讨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策略。并且校本课程都不应该拘泥于课堂教学,可以将其延伸至课外,教室外、校外,甚至是生活中。
  相应地,考察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也要多样化。撰写调查报告、讨论实录、实验报告、科技论文,通过摄影、摄像甚至flash动画来展示观察发现结果,召开小型报告会、出墙报、办展览、制作网页……这些新颖又有挑战性的“作业”,包含着丰富的技能训练,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 校本课程应采用多样而全面的评价方式
  
  校本课程是深化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除了纸笔测试外,为了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并关注个体差异,教师还可以运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它能体现学生发展变化的轨迹,又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并改进:又如“表现性评价”,创设一个真实的情景,通过学生活动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不但能够评价学生知道了什么,能够做什么,甚至可以在学生的实际活动中评价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他人的合作、交流、及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还有访谈评价、问卷评价、运用核查表进行观察等评价方式。另外,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这种多主体的评价能够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其他文献
摘 要 以泌尿系统为例,通过对问题的推敲和评判,说明好问题才能引起兴趣,启发思考。教在思考后,才能教在关键处。  关键词 少教多学 泌尿系统 问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美国教育家德加默曾提出著名的论断——“问得好,即教得好!”他认为,提问是最能够表现教学精致艺术的方法。通过提问可以使想法更清晰生动、迅速激发想象、刺激思维、诱发行动。在文章《“尿的形成和排出”——再谈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课程的基本理念要以核心素養为宗旨。科学探究是核心素养的一方面,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的生物学问题,针对待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学生应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笔者认
摘要 讨论了在探究性教学的一般模式下,应用PPT课件以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并且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使用PPT课件时的一般应用模式及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探究性教学 PPT课件 应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全国很多省市已经开始使用新课标版的生物教材,而湖北省也即将开始新课改。新课改倡导的探究性教学很大程度上要借用多媒体辅
一、 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 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 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  2.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顶最符号题意。  1.下图表示一个二肽分子结构,其中方框内结构的名称是  ( )  A.R基  B.肽键  C.氨基  D.羧基  2.下列糖类中,属于二糖的是  ( )  A.糖原  B.淀粉  C.蔗糖  D.纤维素  3.原核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  ( )  A.糖原  B.淀粉  C.线粒体  D.核糖体  4.下列有关人
摘要:教材是辅助一线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和主要材料。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可以参考三个维度:教学应基于教材,取其精华,实现教材的最大价值;还应高于教材,匠心独运,灵活调整教学活动;更应反思教材找准定位,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如何对其充分、有效、创造性地利用,以贯彻落实课程标准,促进自身教学水平及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 教材使用 一线教师  中图分类号:G
1 课例回放  片段回放一:小诗引入课题。  师朗诵:在浩瀚的原始海洋中/我聚天地之精华/成了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面对生命的诞生/我孤独/我恐惧/但/是你/为我隔开了原始海洋的动荡/是你/为我日夜守边防/是你/为我传信报安康/……  片段回放二:探究创建生物膜的结构模型。  背景材料一:磷脂分子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结构既有亲水基团(头部),又有疏水基团(尾部)。  背景材料
1 发生背景  本部分选自苏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该教材的编写以抽象的生理功能为主线,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可促进七年级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成为本节课的重要目标。  细胞结构和功能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困难,无法全面地掌握。更多学生倾向于死记硬背,忽略了理解记忆的方法。  2
摘 要 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是肺炎双球双球菌转化实验时实验的重点部分。  关键词 细菌 外源DNA 细菌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要:文学翻译很难,诗歌翻译难上加难。诗歌的意象、节奏、风格和诗人的情感都是译者在翻译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这就是所谓的“对等”。尤金·奈达在1960年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的两个法译文为例,将功能对等理论应用于诗歌译文的欣赏,为译者进行诗歌翻译提供借鉴,以创作出更多质量上乘的翻译作品。  关键词:功能对等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