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校学生语感的培养策略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k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学校语文课的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就是对言语的直觉地整体地领悟与感受,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的感悟能力,不同于其他课程话语那么明确、精准,相对而言语文课的语言要来得含蓄得多、委婉得多;同时讲求幽默,因为幽默给人轻松、给人开心、更给人智慧。在语言运用中,不同个体由于语言感觉能力和语言实践量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因此有些人能从别人的语音、语调、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等准确把握别人要表达的超出文字本身的含义。既然语感作为一种能力,绝不是靠灌输生成,而只能在实践中习得,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语感呢?本文拟从四方面来谈谈中学生语感培养的策略。
  一、加强背诵训练,在朗读中培养
  职业学校语文教材充满了优美的语言,学生要把书面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必须要加强背诵。根据职校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正处在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的过渡期,因此,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则更为科学,更切实有效。对于文章的理解,教师可根据需要,将教学重心放在指导学生背诵文句上,否则,教学效率不高,而且也达不到培养学生语感的教学目的。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教师范读前一定要反复研读课文,深入理解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掌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学生示范读是被安排在课文教完之后进行的。因为朗读是内心感受的表达,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把书面文字变成大脑中的生动形象,需要在感同身受中体会到字里行间蕴涵的作者情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读出正确的语气、语调。而学生理解内容和体会感情得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应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展开思维的翅膀去想象、体味,再现课文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可在学生熟读语句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充分启迪其想象力,反复训练和表演,逐步领会意境;同时,尽量将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生动事例搬上课堂,这种切合学生实际经验的训练,便于观念框架的形成和巩固。
  二、要边读边感悟,在想象中培养
  朗读就是作者把它的意思写进文字,你通过朗读文字来获得资讯或求得理解。目的是培养学生吸收信息或利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对文章做出价值判断,提高深层理解和评价文章的能力,同时获得交际能力,这也是语感训练的目的所在。你要能成功地阅读这本书,完全看你能获取多少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先要“钻进去”,作为一般读者阅读教材,“潜心会本文”,“披文以入情”,與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有比较才能有鉴别,通过比较可很容易地揣摩出某些语言文字的精当运用,从而获得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诸如,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习得的学法,需要揣摩的写法。如果教学内容比较精当,可以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教师适当地采用阅读教学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三、对语言文字进行比较、揣摩,从深究中培养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味”。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标点、词语、句子中去体会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语文课后练习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不加任何指导把它布置为课外作业,结果学生束手无策;面对课后读写练习,我们不能仅仅是教学生练习,也不可局限于练习本身,还要注意灵活运用读写练习在课堂上触发生成点。多读和多写有助于语感的发生和形成,所以我们平时教学一定要抓好每个单元的写作教学。
  四、要体会重音,从标点中培养
  读书是需要动脑思考的,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要对文章的语言体会重音,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语文教学,就要在潜移默化中触摸语言,引导学生琳琅满目的发现,获得最真切的感悟。教师要联系语境通过直观演示、比较、辨析等引导学生体会重音的准确精妙;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课文,通过朗读、想象、比较等形式品词析句,品味语言文字的形象生动,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感受语言美,提高欣赏语言的能力;教师要启发学生结合特定的语境揣摩“言外之意”,善于引导学生寻觅语言丰富的潜台词,让学生深入文本,透过表面文字,感受语言的深层含义。
  五、增加、积累语言,从比较中培养
  在课堂上,我们总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内涵。然而,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熟记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多元探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并启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
  六、强化读、说、写结合,在应用中培养
  语文教学要能吸引学生,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形象化,要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依据读写对应规律,充分发掘教材中读写结合的潜在因素,看准切入点进行教学,优化读写迁移,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主导性,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语感。读与写都与语言文字有关,都需要经过思维活动,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是为着共同发展学习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语文教学中两种不同的训练,但二者应当互相结合。实践使我们认识到,通过适当迁移、学以致用等方法加强读写训练,既避免了传统教学的僵化保守、步步为营的套路,还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在读得熟、读出情的基础上,突破原有思维的束缚,畅谈体验,使生命在课堂上得以绽放。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意识到必须抓住那根情感线。应关注学生的成长,寻求学生语文技能发展的共生点,引导学生对文本作深入研读,引领学生在精心创设的“语文”环境里,进行语言文字的揣摩和品味。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要想真正地学好语文,掌握语言,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语感。
   (睢宁县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饮用水卫生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人们对饮用水安全问题关注越来越高。随着小康社会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供水范围越来越广,影响饮用水卫生安全的因素较
有个人很喜欢绘画,小时候被人称为小画家,他的心里便有了当画家的梦想。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先是忙于考理想的大学,又在大学毕业后忙于找一个好的工作,工作后为了发展还要忙于业
供电系统的两网改造、户户通工程、农网完善工程到新农村电气化工程,铁路建设、广播电视建设、通讯建设等工程均使用了大量的混凝土电杆,尤其是环形混凝土电杆,它是架空配电线路
110kV瑞金变采用了一种利用电弧光信号和主变二次侧电流作为判据的保护系统,动作快速可靠,简单实用,为中低压母线保护提供了一种可借鉴方案。
《淮南子·人间训》上“塞翁失马”的故事,相信大家已耳熟能详。人们用“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来形容世事多变,得失无常,有时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通过对国内外发电企业状态检修开展现状调查分析,对开展状态检修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误区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对如何开展好状态检修提出了几点建
情境一:这是一节小学五年级的美术课。课间时,我早早进了教室,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几位学生见到我,高兴地围上来问:“老师,这节课我们画什么呀?”我说:“这节课我们接着画人物。”随后
通过近几年来对卫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心站出现的一些故障及解决方法的分析和探索,总结了系统运行管理维护经验。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改革纲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改变原课程实施过程中满堂灌、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
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能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能力素质。但在实践中,我们常发现一些教师由于不具有相应信息技术水平,只是搬用现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