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未必有我师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然而,我以为,三人行,未必有我师。
  首先,每个人固然有自己的优点,可当“三人行”,甚至当多人在一起成為一个群体时,未必能表现出个人优点来。勒庞曾在《乌合之众》中讲过,当人聚集为群体时,便常常不再具有个人所拥有的思考的能力。群体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便导致了一些观点在群体中迅速传播,尽管这些观点未必是正确的,群体却无法做出判断。
  因此,向这样的群体学习,根本学不到什么,反而会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一些不正确思想的影响。群体数量越大,不同的声音便越快被消灭,这样,“三人行”自然难以表现出每个人的优点,我们也便无从学习了。
  其次,即使在“三人行”的群体中真的表现出了优点,我们就能一个个去学习吗?我想这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但凡见到别人的一个优点就去学习。从表面上看这是提升自己,可如果所学太杂,不仅什么也学不好,反会闹出“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笑话。所以,三人行,未必有我师。我们不可能把每个有优点的人都当作自己的老师来学习,而更应当自我反省,找出自己最大的不足来改进,把借鉴学习他人优点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才是更高效的方法。
  再者,即使别人身上真的有值得学习之处,你一定能发现吗?我想未必。或许有人认为“三人行”是最重要的,但我以为“我”才是最重要的。人们常常过不了佛教上所说的“我执”的关,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自我防御机制”。当别人提出与自己内心所想不符的观点,做出与自己内心所想不同的事时,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抗拒,不假思索地抗拒。因而,能发现他人之长显然不仅要有一双慧眼,也要有一颗“慧心”。

  “三人行,必有我师”固然有理,可又有多少人能如唐太宗一样广开言路,以人为镜呢?若不能破“我执”,不能认识到自己所知道的是多么微不足道,不能把本我压缩到无限小或放大到无限大,又怎能真正做到自谦,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加以学习呢?
  因此,我认为,三人行,未必有我师。
  佳作点评
  这是高一学生的观点式命题作文训练。本文开头从“子曰”入文,从“然而”开始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接着列出三个理由,并一一分析论证;最后重申观点。文章观点鲜明,论证集中,层次清晰,理由充足,语言准确简洁,《乌合之众》、“我执”等材料的化用自然贴切,透出一股文化味,是一篇规范、得体的好文。(王兆芳)
其他文献
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以“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12月21日,“汉语盘点2017”年度“国内字”评选揭晓,“享”字以最高票当选。在当下,我们总与“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享受,或分享,或共享……  题目解析  这是全市高一期末统考作文题。命题紧扣时事热点,题干先给出命题“享”,然后指出“享”字以最高票当选年度国内字这一现象,最后与生活联系,指出“在当下,我
又是一年清明到。  去年此时,雨下得正欢。今年,骄阳似火,似欲烤干大地。  我在去公墓的路上睡熟了。梦中,我见到了已长眠地下的爷爷,他朝我微微一笑,然后转身,只剩下渐行渐远的背影。“尧尧,醒醒。到了,下车吧。”妈妈轻轻唤醒我。  公墓里来来往往的都是人,有的一脸悲戚,走走停停;有的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还有的竟满脸愤恨,双眼喷火。  来到爷爷的墓碑前,我从袋子里抽出香,用打火机点燃。爸妈已将供品摆在
“传承”二字实在多解,从精神、文化角度来看,它是一代又一代人之间延续、损耗、再生的过程。  传承有两个主体,一日“传”,二日“承”。传者授,承者受,当其中任一主体缺失了,传承也就停止了,文明也将被渐渐掩埋。总的来说,“传”往往是上一代人自然的、下意识的行为;而“承”则是这一代人主動的、有选择的行为。就此而言,我认为只有把握“承”,才能保证文化的稳定发展。  “传”有时是不加选择且良莠不齐的,现实生
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坚实的、共享的、文明的大国。  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中国打下根基。高铁,中国的国际新名片,为设计界公认。十几年前,我国深知自身交通的落后,于是虚心学习,积极引进外来技术。但我们更深知自主产权的重要性,因此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員奋力攻关。无数个不眠夜后,中国自主研发的高铁技术走出了国门,进入世界市场,迅速接到了俄罗斯、土耳其等国的订单。这是一件令人骄傲的事,也是撸
诗意,可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旷达心境,可以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飘逸洒脱,可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平凡的你,平凡的我,在平凡的日子里,一样可以用诗意点缀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把自己变成诗,感受生活的美好,内心一定会变得丰盈。  名言金句  喝一杯咖啡是享受,看一本书是享受,无事可做也是享受,生活本身就是享受,生命中的琐碎时光都是享受。  —
事件回放  2017年12月16日凌晨,安徽省六安市一外科医生方培虎,在值班室内猝死,年仅31岁。此事当时没有引起很大关注。没想到一个多月后,却掀起了波澜——当地的区卫计委做出了《关于在全区医疗卫生系统开展向方培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很多医生表示:不学,要好好活着!  时事鲜评  就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我们听到了多起医生猝死的案例。因为强调医生的责任,忽视了他们应有的权利;因为赋予医护人员“
最近,一段令人心碎的视频在全球范围内疯传,画面中,一只肌肉萎缩、瘦骨嶙峋的北极熊正在垃圾桶中觅食。这只北极熊跌跌撞撞地行走,之后躺在地上等死,看哭了国内外众多网友。  摄影师Paul Nicklen接受采访时表示,视频拍摄于加拿大巴芬岛,当时这只瘦得皮包骨头的北极熊走路已有气无力,当它用尽全身力气从废弃油漆桶里猎取食物时,却发现只是垃圾……  Paul Nicklen說:“我们站在那里哭泣,一边拍
题目  美国作家雷蒙德·卡佛著有短篇小说《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写过《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他们从一个看似尽人皆知的简单概念入手,谈论出自己对爱情、爱好、事业、人生的领悟。  有没有这样一个概念或是这样一桩事情,它或许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或许经常被众人挂在口头,你却对它有深入的思考或者独特的体悟?  请以“当我谈论____时我在谈论什么”为题,写一篇作文
满分技巧7 融情于事  传达情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描写“情状”。所谓“融情于事”,就是把自己的感情融在事件的描述中,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感动。  深入灵魂的热爱  ◆文/北京一考生  人们都说,时间是医治伤痛最有效的良药。可是,11年过去了,每当望着那双不曾穿过而且永远也不会穿的手工鞋,我内心对她的恨,却依然还在。  11年前,我们一家人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里。父母做着贩卖青菜的小生意,母亲进货,
陶行知  20世纪3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写了一首赞扬某小学的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生在。”有个才八九岁的女学生却提出:“既然大孩子能自动教小孩子,小孩子就不能教大孩子吗?我看应该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陶行知听后惊喜不已,当即把诗中的“大”字改为“小”字。事后,陶行知逢人便夸:“这个小孩子可真是我的‘一字之师’!”郭沫若  20世纪40年代初,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