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乐

来源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lia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博大丰富,源远流长。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不仅给音乐赋予哲学的本体论基础,而且把音乐植根于广阔的社会文化实践,还对中国传统古代文学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体现了具有浓厚色彩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本文以历史为线,梳理出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借此了解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中音乐美学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天乐;政乐;情乐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4-036-03
  
  一、天乐
  (一)巫神乐
  原始社会中,人类生存行为的首要方面是与自然界及社会的交往。音乐活动正是这种交往行为的独特衍生物。正如与自然界交往的物质生产活动需要生产工具一样,音乐活动作为一种精神活动,既与人的两种生产相关联,又成为与人类精神之对象的神灵交往的重要工具。
  他们将乐舞作为物质生产和人的生产的辅助性活动,希望通过乐舞活动促成农牧业生产的兴旺和氏族自身的繁衍;或是将乐舞用于精神上的寄托和慰藉,在祀神祭祖活动中达到与神灵和先祖的沟通;又或是将乐舞作为文化认同的手段,以获得氏族内部的团结及该社会秩序的巩固。
  《说文》云:“巫,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像人两袖舞形。”商代巫舞仍承担有天人交通的社会义务。
  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无弦之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
  在卜辞中祈雨奏舞乐的记录:
  丙辰卜贞:今日奏舞,(有)从雨?雨。
  贞:我舞,雨。
  这种祈雨降神活动,无论王室、民间皆极为看重。大旱之年,连君王也亲自参与巫术求雨活动。《吕氏春秋•顺民》载:“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作为与神灵交通的手段,祈雨乐舞随祈雨仪式夜以继日,甚至持续数日也都是常事。原始人类认为音乐的功能是可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战胜敌人等等。当时这些看法都是在宗教与神话的形式中出现,成为以后文明社会中音乐思想的胚胎和萌芽。
  春秋晋国乐师师旷继承了原始音乐社会职能中通天地鬼神的一面,并同商代“巫乐”观念一脉相通。《左传•襄公》十八年中有师旷“吹律知凶吉”的记述:“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又,《韩非子•十过》还描写了师旷为晋平公弹奏巫乐的情景。师旷“援琴而鼓”《清徵》,经他奏后,引来玄鹤十六只,“延颈而鸣、舒翼而舞”。在他看来音乐可与自然之风相通,人们可以通过它测知自然之风和社会伦理之风:“夫乐以开山川之风也,以跃德于广远也”。并作用于自然和社会:“风德以广之,风山川以远之,风物以听之,修诗以咏之,修礼以节之”。(《国语•晋语八》)
  (二)自然乐
  春秋时期,子产说过:“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医和亦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以后《吕氏春秋•音律》也讲:“大圣至理之世,天地之气,合而生风,日至则月钟其风,以生十二律。”又云:“天地之气正,则十二律定矣。”这些都是说,音乐、乐音,本是天地、自然地产物。还有《国语•周语》:“夫和生实物,同则不继……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这里已明显喻示:乐源于宇宙,源于自然。人类正是从宇宙和谐规律得到启迪而后创造出音乐的。
  庄子说:“繁万物而不为戾,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之谓天乐。”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这些话都是说把虚静无为推行于天地,畅通于万物,这就叫天乐。天乐,是圣人用来畜养天下的。
  在庄子看来只有顺应了“天道”的音乐才能是“至乐”。他把音乐分为三类:即“天籁”、“地籁”和“人籁”。所谓“天籁”就是“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即顺应天性,不赖地物,自己发声又自己停止的各种声响。因此庄子提倡自然,反对人工雕琢,反对人为的音乐,而推崇“天籁”之声,认为“天籁”是音乐最高的境界。
  二、政乐
  (一)礼乐
  礼:履也。所以奉神致福也(另,履:足所依也)。
  由此可见,礼者关乎人之行为,乐者关乎人之音声。尽管,两者在文字本义上完全相异。然而在中国,“礼—乐”之“相和”,却是古代最具典型意义的人文意识形态。大约在西周时代(公元前11世纪),统治阶级已经把制礼作乐当作国家大事来看待,并认识到音乐具有为政治服务的功能。最能代表礼乐思想的便是以孔子为始的儒家学说。
  孔子肯定音乐的教化作用,将“乐”与“礼”相结合,构成一种直接为政治和教育服务的“礼乐观”。把礼乐看作是修身治国的重要手段:“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主张美善统一,乐必须有“仁爱”的精神“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音乐内容如果反映了“礼”,及“仁爱”的道德标准,就是“善”。音乐形式结构,如果和谐统一、中和、雅正,就是“美”,二者能完美结合,就是“尽善尽美”了。曾赞扬《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批评《武》乐“尽美”而“未尽善”(《论语•八佾》)。认为音乐有极大的政治作用,音乐和政治的兴盛与否,影响着人民的思想情绪,提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礼记•乐记》提出“制礼乐,人为之节”(《乐本》)的命题。重视“立乐之方”,强调个人服从社会的规范,要求音乐在“礼”的秩序规定范围内,表达自己的感情。对于音乐的作用,主张“乐和民声”(《乐本》),“乐者,天地之和也”(《乐论》)。提倡“和乐”必培养人的德行,反对“淫乐”,以防止人的道德败坏。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只有真正有德的音乐,才能感动人心。故作为“治心”的乐,不可为伪:“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乐论》)
  继孔子之后,为儒家音乐思想真正建立起一个模式的人是战国末期的荀子,他所写的《乐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关于音乐美学的专论。以音乐的社会、政治、教育功能说与“中和”的审美标准说为中心,将礼乐思想进行了归纳、整理,使之理论化,并坚持了无神论的立场。他指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可以“移风易俗”,使“民和而不流”、“民齐而不乱”,主张“乐和民声”。认为音乐可以使君臣、上同“和敬”,可以使父子、兄弟“和亲”,乡里长少“和顺”。就音乐的不同社会功能,“正声感人而和气顺之”,“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提出美学与伦理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命题:“美善相乐”等。
  三国魏阮籍著的乐学论著《乐论》中,主张“政教一体,礼乐外内也”,“礼治其外,乐化其内,礼乐正而天下平”。要求乐要合乎“先王之制”,歌颂“先王之德”,要合乎礼的规范和制约,认为“礼废则乐无所立”,礼乐应该互相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其论乐的根本精神,在于“圣人之乐,和而已矣”这一命题,揭示了音乐的本质及其作用。
  这种观点,往往不是从审美欣赏角度出发,而是从传统礼教角度出发来评判音乐艺术的优劣。他们讲求音乐的“善”性,使音乐具有“移风易俗”之功能,把音乐作为教化心灵的工具。
  (二)非乐
  《老子》推崇自然无为之“道”和否定一切有为、人为因素的思想必然体现在其音乐美学思想中。“五音令人耳聋”,“乐与饵、过客止”是很明显的否定命题,即否定“五音”这种人为的产物,因为这种人为的音乐会引发人的过分欲望的萌生,损害身心,从而不利于个人的养生。而“大音希声”无疑也是这种音乐观的延伸。“希声”并不表示声音少或没有,而是我们感受不到,或者可以解释为不以形式之美而评断是否是好的音乐,而是重寄情。“大音希声”是一种抽象的、理想的音乐,不存在于具体的音乐之中。它强调的是至乐无声,是不具有限定性的永恒的“无声”。它蕴含着对合乎“道”之特性的理想音乐的赞颂,这种“无声之乐”是永恒的、绝对的。这将音乐提升到理性的高度。现实音乐悦人之耳,真正的音乐怡人之神。然而,这个命题在赞颂自然无为之“道”的同时,将“大音”和“声”对立起来,否定音乐的物质基础这种人为之物,而使音乐成为一种脱离物质属性的抽象的存在。王弼《老子指略》云“五音不生,则大音无以至”,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说:“虚无缥缈的形而上之‘大音’、‘大象’,是离不开具体的‘音’‘象’而存在的”。因此,“大音希声”既是对脱离物质材料的“无声”之“大音”的肯定,也是对人为的、具体的音乐的否定,对音乐之美的否定。这也正如蔡仲德先生指出的:“《老子》以抽象的无声之乐否定具体的有声之乐,确实可以说是以形而上学的观点来探讨音乐,以消极的态度来否定和取消音乐。”综上所述,老子的音乐思想否定了人为的音乐,其实质可以说是非乐。
  墨子站在下层劳动人民的立场,为了维护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为了维护国家社稷,“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针对当时统治者过度享乐的状况,发出“非乐”的呐喊,以唤醒沉溺于享乐的统治者。从这一点看,墨子是坚决地、全盘地否定享乐之“乐”。而墨子对于音乐之“乐”却非绝对地、完全地否定。墨子“非以大钟、鼓鸣、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可见他承认,肯定音乐能够使人产生快乐,得到美的享受。但他意识到音乐的创作、鉴赏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必须以“事成功力,无大后患”为前提,而当时社会不具备这种前提,所以他要求“非乐”。可见,墨子从当时的实际出发,主张否定过度的享乐,而非纯粹的否定音乐本身。但他矫枉过正,不但否定了统治者的过度享受,也否定了普通百姓对于音乐的正常需求。他没有认识到音乐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却无限夸大了音乐的消极作用,夸大了音乐的危害性,甚至于得出“察九有之所以亡者,徒增饰乐也”的音乐亡国论。这就否定了音乐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公用,未免过于偏颇。
  三、情乐
  《虞书•尧典》有云:“诗言志,歌咏言”推敲起来,“歌”也是表现“志”的,所谓“志”,就是内心活动,侧重于志向、意志,即思想的范畴。
  《乐记》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这就是说,音乐的产生与人的内心有关,自然界的声响经过艺术加工产生了音乐,这是由人的内心情感因素决定的,即:“由人心生也”。又曰:“凡音者,生人心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据《毛诗序》记载:“诗(文)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也说明声、歌本源于情,诗为情发而形于言,歌为言不及情而生。情与声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因果关系。
  孟子说:“致乐以治心。”《乐记•乐象篇》
  唐杜佑在《通典•乐序》中说:“夫音生于人心,心惨则音哀,心舒则音和。然人心复因音之哀和,亦感而舒惨,则韩娥曼声哀哭,一里愁悲;曼声长歌,众皆喜忭,斯之谓矣。”
  “丝竹之音,推琴为首……妇人学此,可以变化性情,欲置温柔乡,不可无此陶熔之具。”(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部》)
  “士无故不撤琴瑟,所以养性怡情。”(清汪绂《立雪斋琴谱•小引》)
  总之,音乐表现情感,是表现了人类最丰富、最博大、最深刻、最细腻的感情,这是音乐的伟大品格,也是音乐的精神特征。音乐之所以体现意境,培养人情和陶冶性情并达到最崇高的境界,正是通过“情”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蒋菁,管建华,钱茸主编.中国音乐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36-238.
  [2]吴毓清.中国古代音乐思想与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J].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3]林同华主编.中华美学大词典[Z].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4]韩钟恩.礼乐作为人文制度,并由此标示古典与今典(上)[J].交响,1997,(3).
  [5]李浩.《老子》音乐美学思想阐微——兼与墨子“非乐”思想比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2,(3).
  [6]黄卓越,桑思奋主编.中国大书典[Z].北京:中国书店,1994.
  [7]周畅.我国古代音乐美学中的“情”论[A].音乐与美学[C].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71.
  [8]师占成.管窥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的“情”[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2(9).
其他文献
摘 要:涉及发展问题首要讨论的就是发展本身,即“什么是发展?”“怎么样的发展才是好发展”。社会发展的水平与质量要由社会进步来衡量,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实践基础、根本途径与内在动力,印证人类社会不断的由低级走向高级。发展问题变的突出,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以发展伦理角度出发反思,理性看待发展与进步,用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发展与伦理的相背离。  关键词:社会进步;发展伦理;合理性  文章编号:978-7-536
陕西唐代帝陵陪葬墓具有重要的考古学研究及展示价值。本文对唐陵陪葬墓的展示情况进行简单总结,并以昭陵陪葬墓为例,提出设计设想。
摘 要:唐华清宫是唐代最重要的温泉离宫,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的姜寨遗址,经过周秦汉唐等朝代的不断营建,到唐玄宗时代发展到了辉煌的顶峰,并更名为华清宫。本文对此发展变迁和营建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骊山;温泉;华清宫;形成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3-034-03     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余枝,位于古都西安以东25公里,在西安市临潼区辖境的南部。骊山
对JTAPI进行剖析,讨论了其跨平台的应用开发方法和有关利用 Java技术进行计算机电话语音通信的开发技术,以应用实例说明基于Java的计算机电话集成开发的实现过程。
地表水质量监测,是社会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之一,它具有多样性、系统性、以及科学性等特征。基于此,文章结合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开展现状,着重对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优化策略进行
就如何在局域网范围内,实现数字化的语音服务,来支持包括网上交谈、讨论,网络会议,音频节目收听等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的设计方案。
摘 要: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是当代社会的三大思潮,可以说发展有其劣势也有其优势,本来主要是结合张爱玲文学作品来进一步透视当代社会思潮,首先写了张爱玲文学印照出的社会思潮的特点,紧接着写了张爱玲文学凸显出了那些社会思潮,最后归纳总结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对待这些凸显出的社会思潮。  关键词:当代社会思潮;张爱玲文学;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
产生于19世纪之初的《格林童话》,被誉为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至今,在全世界都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然而这样一部伟大的童话作品,其诞生于德国的原因却很复杂。本文
本文介绍了PASCAL题库系统的主要功能、数据结构及其关键性的实现技术,并在有关概率模型和智能搜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随机化启发式搜索算法,成功地解决了多目标随机化自动组卷的困难。
摘 要:关于政治权术与政治道德的关系问题,历来是思想家们思考、探讨和争论的问题,也是政治家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使人们重新思考和认识政治权术与政治道德彼此之间的关系,而它对于我们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政治权术;政治道德;公务员制度 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1-052-03    一、政治权术与政治道德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