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子致肝脏损伤的网络毒理学分析及验证

来源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2952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网络毒理学方法对黄药子导致肝脏损伤的毒理作用及机制进行预测,并通过动物试验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方法 通过TCMSP结合TOXNET筛选黄药子致肝损伤的毒性成分,利用Pharm Mapper数据库预测黄药子毒性成分作用靶点,应用Gene Cards和CTD筛选肝脏损伤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黄药子“毒性成分-靶点”及“毒性成分-肝脏损伤靶点”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黄药子致肝脏损伤的关键靶点.通过DAVID平台对黄药子致肝损伤靶点进行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动物试验对黄药子致肝脏损伤的机制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TCMSP获得黄药子63个成分,TOXNET网站筛选出黄药子致肝脏损伤的8个毒性成分,黄药子致肝损伤的关键靶点为Akt1、INS、VEGFA;其机制涉及PI3K/Akt、HIF-1、Ras以及Rap1等信号通路.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黄药子水煎液可使血清ALT、AST和ALP水平升高,肝脏组织中MDA含量升高及SOD和GSH活性降低,黄药子可降低肝脏p-Akt与p-PI3K蛋白表达.结论 黄药子导致肝损伤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作用于多种信号通路的结果,与其下调肝脏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态化防控形势下,目前我国疫情趋向平稳,但疫情防控工作仍不能松懈.该院护理部通过建立健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体系、落实普通病房管理,以及工作人员、患者、陪护人员管理与防护等精准防控管理措施,确保在护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同时,杜绝院内感染发生.
血液科患者病情复杂、身体状况差,护理工作相比其他科室更复杂、困难.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稍有不慎影响护理质量,可能引起不良后果而产生医疗纠纷.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周期长,且病情具有反复性.消化道出血更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延长了治疗周期.家庭成员既是维护健康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影响患者疾病诊疗、转归的重要因素 [1].关注患者及家属的细微变化,有预见性地做出护理并加以改进,防患于未然.细节化的护理能更好地促进患者健康,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静脉留置穿刺技术临床应用广泛,护士须熟练掌握其穿刺技巧.静脉留置针具有减少穿刺次数、刺激轻、安全迅速等优点,临床应用中不仅减少了患儿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有利于临床用药和抢救,还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1].但静脉留置针的穿刺较普通钢针难度更大,特别是对于低年资护士,如患儿血管条件差、不配合等因素,会造成心理压力大而导致穿刺失败.
目的 探究与分析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与氧化应激、脑灌注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取9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9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脑灌注状态[脑各区域(额叶、颞叶、顶叶及枕叶)的相对脑血流量(rCBF)值];比较观察组中不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患者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脑灌注状态;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及脑各区域rCBF值与
目的 探讨胆管内吻合在肝内胆管结石(IBDS)伴胆管口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外科收治的IBDS伴胆管口狭窄患者80例资料,均行胆道镜取石、胆管内吻合、胆肠吻合引流术.统计患者手术情况、疗效、并发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术中出血量(160.2±23.2)mL,手术时间(234.1±26.9)分钟,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1±0.4)天,术后住院时间(12.1±2.2)天;治疗总有效率达100%,并发症少,且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未出现死亡病例.所有患者丙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多节段创伤性脊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椎体高度、Cobb角、肢体功能评分、手术前后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参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椎体高度(21.47±5.21)mm、Cobb角(10.28±1.62
目的 了解陵水黎族自治县胎儿肢体畸形的患病情况及评价超声在其产前筛查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并分析胎儿肢体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行系统筛查的孕14~23周孕妇47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序贯弧形超声扫查法观察胎儿肢体发育情况及姿势形态,对肢体异常胎儿进行跟踪随访,同时建议其行侵入性染色体检查,并与侵入性染色体检查及引产后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检出胎儿肢体畸形39例,检出率约8.21‰(39/4752),与引产后大体标本比较,误诊1例,漏诊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青果-槐花药对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可能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青果、槐花的活性成分,TCMSP、BATMAN-TC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成分靶标.通过Genecards、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收集与Hp感染相关的靶标,并与成分靶标相比较,筛选出潜在靶标.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取潜在靶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筛选出核心靶标.在DAVID数据
目的 探讨蛞蝓提取物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致小鼠气道及肺部急性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48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tl)、正常对照+蛞蝓干预组(Ctl+ Limax)、模型组(LPS)、模型+蛞蝓干预组(LPS+Limax),每组12只.各蛞蝓干预组于造模前1d起给予4.36 g·kg-1蛞蝓提取物灌胃,每日1次,直至造模结束.经鼻滴入LPS对小鼠进行急性气道炎症造模,非造模组经鼻滴入同体积生理盐水.观测各组小鼠肺病理、肺的髓过氧化物酶表达;肺泡灌洗液中
目的 探讨猪牙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药效部位.方法 实验分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皂苷组、皂苷+萃取物组、萃取物组.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测量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脑缺血侧脑组织及血清中白介素-1 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