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为何成瘾?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H_590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毒成瘾同时要有三个标准:(一)经人体生物样本检测证明其体内含有毒品成分;(二)有证据证明其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三)有戒断症状或者有证据证明吸毒史,包括曾经因吸食毒品被公安机关查处或者曾经进行自愿戒毒等情形。
  要理解上述三项指标同时具有才能认定为吸毒成瘾,就需要了解吸毒成瘾的原理和吸毒者的毒瘾症状、表现,包括戒断症状等。
  
  毒品成瘾的原理
  
  吸毒者为何会成瘾,为什么会不顾一切寻死觅活地寻找毒品?科学研究已经给出了一些答案,主要有几种学说。一是大脑奖赏学说,二是惩罚学说,三是病理性记忆学说,四是强迫学说。
  大脑奖赏学说主要认为,人在吸毒后可以获得如同吃饱饭(酒足饭饱)、饥渴时的饮水、性爱时的欣快感以及哺育时的满足感一样的感觉。这些基本的生理感觉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在生存竞争和进化中所获得的一种自然机理,目的是为了让种群延续和扩大。所有这些生理感觉的满足都在大脑和周围神经的掌控之下。而吸毒后,毒品中的化学物质也通过大脑和周围神经让人感到欣快、愉悦,甚至是致幻感,如飘飘欲仙。这样的感受如同奖赏机制,吸毒所获得的满足和欣快感就如同吃喝和性爱一样。这就鼓励吸毒者一再重复这样的行为来获得满足,故名奖赏。
  奖赏学说的提出是依赖于许多科学技术手段对大脑的研究得出的。例如,利用现代脑成像技术和电刺激技术,发现人的大脑中存在奖赏通路,又称多巴胺通路。这个神经通路的组成和结构主要包括:腹侧被盖区(VTA)、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腹侧被盖区由舍多巴胺递质(一种化学物质)的多巴胺神经元组成,通过神经纤维与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相联系,并通过神经纤维释放多巴胺递质,将信息传递到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在进食、饮水、性交、哺育和受到自然奖赏时,这一神经通路就会被激活,人就会体验到美好的感受。
  此外,电刺激奖赏通路时,机体会出现类似受到自然奖赏刺激时的愉快效果,但其强度较自然奖赏刺激强度大。尽管电刺激、自然奖赏和药物(毒品)等是不同的物质和技术,但是,所有导致愉悦感觉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奖赏通路,即多巴胺通路。例如,自然奖赏是通过行为反射促进多巴胺递质释放,电刺激是通过电流促进多巴胺递质释放,吸毒、滥用药物和吸烟则是直接模拟多巴胺的作用或促进多巴胺递质的释放。
  当然,奖赏学说也不能完全解释吸毒成瘾,所以也还有其他学说,例如惩罚学说。在生活中和临床戒毒中可以看到,一些长期吸毒的病人在后期吸毒时已不像初期吸毒那样明显地体会到欣快感,但他们仍表现出强迫用药和觅药行为。而且,吸毒者一旦停用毒品后就会出现躯体戒断症状,难受、痛苦不安、焦躁、流涕,甚至自我伤害。
  显然,奖赏学说无法解释吸毒者的这种现象。所以,有的研究人员用惩罚学说来解释吸毒者的这些行为。惩罚学说认为吸毒病人表现出的强迫用药和强烈的心瘾(强迫性觅药)不是为了体会欣快和美好的感觉,而是害怕停用毒品后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为了避免经历痛苦而强迫用药,是为了尽快结束痛苦经历而强迫性觅药和用药。
  病理性记忆学说则认为吸毒者对毒品引起的奖赏和惩罚效应形成了难以忘记的异常记忆,他们在这种病理性记忆的驱动下不断地强迫性觅药和用药。而强迫学说认为,吸毒者与患强迫症的病人相似,明明知道某一情况并不存在,但还是无法控制,要一遍遍地去检查某一情况是否存在。吸毒者的毒品成瘾也同样表现出难以控制自我,强迫觅药和用药。
  但是,目前学术界大多认同奖赏学说,并结合其他学说来解释吸毒成瘾。
  
  吸毒成瘾的表现和行为
  
  无论是麻醉药品,还是精神药品,几乎所有的毒品都可以直接和间接刺激多巴胺通路,从而让多巴胺绝对和相对增多,以引起吸毒者的欣快感和毒瘾。所以,多巴胺又称为欣快物质。
  例如,可卡因是通过抑制多巴胺转运体的功能,提高大脑神经元突触间隙内多巴胺浓度,从而让吸毒者感到愉悦并致使其产生精神依赖。甲基苯丙胺则主要是通过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释放多巴胺,并阻止多巴胺在大脑中的再摄取,提高神经元突触间隙内的多巴胺浓度,让吸毒者感到愉悦并致使其产生精神依赖。阿片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激活位于Y-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突触前膜上的阿片受体,减少Y-氨基丁酸释放量(Y-氨基丁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经传递物质,约50%的中枢神经突触部位以Y-氨基丁酸为递质),使受Y-氨基丁酸抑制的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解除抑制,增加多巴胺释放并提高神经元突触间隙内多巴胺浓度,使吸毒者感到愉悦并致使其产生精神依赖。
  从这些原理可以获知,如果减少大脑中的多巴胺含量,就可能戒毒。例如,用多巴胺受体阻断剂阻断多巴胺受体,用多巴胺转运体激动剂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对释放到突触间隙内的多巴胺再摄取等方式,可减少多巴胺的浓度,从而让吸毒者抗御多巴胺的精神依赖,起到戒毒作用。
  在毒瘾的表现上,人和动物都有一些典型的行为和表现。
  人和动物吸毒后的行为首先是强迫性吸毒。对毒品的经典毒理学试验说明了这一点。例如,把老鼠放在两个装置之前,它们的鼻子随机可以触动A装置和B装置。触动A装置之后可以获得一个剂量的毒品,而触动B装置之后只能获得一点生理盐水。在随机触动几次A装置而获得了毒品的欣快感后,老鼠在毒瘾发作后就会主动选择A装置。此后,再在A装置上安上电击开关,老鼠每触动一次A装置虽然可以获得毒品,但却会受到一次电击的痛苦。尽管如此,老鼠在毒瘾发作时,宁肯受到电击,也会触动A装置以获得毒品。这就是强迫性吸毒行为。
  人的吸毒与老鼠一样,明明知道吸毒会有痛苦,甚至给亲朋好友带来伤害和倾家荡产,也会不顾一切地吸毒,甚至采取各种欺骗行为,借钱、偷盗、卖淫来满足毒瘾。人的强迫性吸毒行为当然与动物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就是人可以认识自己的吸毒具有重大的危害,因而在毒瘾未发作时具有清醒的判断和悔过自新的想法和表示,例如,有羞愧感、悔过、要求戒毒、写悔过书等,但是,毒瘾一发作,又会违背自己的忏悔,以各种欺骗手段来吸毒。而且,他们把吸毒看得比事业、工作和学习更重要,比与朋友交往更重要,甚至比进食、睡眠等生理需要还重要。这便是吸毒者的双重人格表现。
  与此相联的是吸毒者的躯体戒断症状。吸毒者在无法获得毒品之时,或在戒毒期间会产生许多症状,表现为:流泪、流鼻涕、打哈欠、口干、体毛竖直、便秘、出汗、心慌、失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关节酸痛、全身疼痛、虫蚁感、阵发性抽搐、厌食、意识障碍、紧张焦虑、坐立不安、情绪不稳等。如果能成功戒毒,这些症状会慢慢消失,但是,正是这些症状和生理反应成为吸毒者戒毒的关键。有些吸毒者脱毒后,由于戒断症状的困扰,会让他们再次产生寻觅毒品的想法,即心瘾。
  而且,即使一些人戒毒成功,而且已经没有躯体戒断症状存在,但他们再次回到熟悉的吸毒环境中,或者看到吸毒的场景,便会产生无法遏制的渴望。所以,他们在脱离强制戒毒环境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找毒品,这种心瘾甚至可以持续十几年。
  最后是一些人吸毒成瘾或戒断毒品后对行为控制能力的减弱,换句话说,是对冲动和欲望的控制力的减弱,也称为冲动控制障碍。由于吸毒成瘾者普遍有冲动控制障碍,吸毒者脱毒后三个月的复吸率高达95%以上。
  
  三种依据的解释
  
  尽管职业戒毒工作者大致可以根据躯体特征看出一个人是否是吸毒成瘾者,但还是要根据上文三种情况同时具有才能科学和准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吸毒成瘾。
  首先是检测人体内是否有毒品成分。现在可以比较方便地检测尿液和血液中的毒品成分。例如,可以用毒品检测试剂一次就能检测人尿液中的毒品代谢物,从而快速甄别一个人是否吸服吗啡、冰毒、摇头丸、大麻、海洛因等毒品。这些检测试剂包括吗啡快速检测试纸(MOR)、安非他明快速检测试纸(AMP)、冰毒快速捡测试纸(MET)、K粉快速检测试纸(KET)、摇头丸快速检测试纸、可卡因快速检测试纸(COC)、大麻快速检测试纸(THC)、巴比妥快速检测试纸(BAR)、美沙酮快速检测试纸(MTD)等。
  如果尿液检测结果不准确,还可使用血液检测方法。现在比较灵敏的检测方法是气相色谱一质谱新方法,可以检测A,Az液中鸦片类、巴比妥类和苯二氮卓类等10种常见毒品。
  而对于吸毒者的吸食、注射毒品行为则可以由医务工作者、社区服务人员和警察进行调查,以确认个人是否吸毒。最后便是专业医务工作者判断某人有否戒断症状,以及某人是否被公安机关查处过吸毒。
  如果认定个体同时具有这三种情况,就可以基本认定一个人吸毒成瘾,可以依法对吸毒成瘾人员采取戒毒措施和提供戒毒治疗。专业人员等如果认为有更为合理的判断吸毒成瘾的方法,也可以提出,以便有效帮助吸毒成瘾者戒毒。
  
  责任编辑:张田勘
其他文献
美国科学家查阅了地球表面的日照记录和降水记录后发现,地球上部分地区天气正变得更加多变。在某些地区,日常天气越来越多地在晴天与阴天、降水与干燥之间转变。比如在亚马逊河流域,1984年~2007年的24年间,阴晴转变的次数增加了20%,降水量变率也同时提高。目前还不清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过研究人员怀疑这可能与空气温度上升产生的大型对流云有关。这是首次针对日常天气变化的全球气候研究。天气多变的直接后
2011年末,月球迎来了来自地球的一对姊妹探测器——“圣杯A”和“圣杯B”。它们原名“重力回溯及内部结构实验室”,其缩写GRAIL有“圣杯”之意,后又在征名活动中被命名为“埃布”和“弗洛”,分别为“退潮”和“涨潮”之意。几乎整整一年后,也就是人们正在忙着迎接2013年新年的时候,人们重新听到了这对月球姊妹探测器的最新消息:它们双双在地面控制下撞击了月球靠近北极的一座山峰。它们完成了什么使命?在这一
“惠更斯号”着陆土卫六  土卫六上最大的湖泊“丽姬娅”(左)和地球上的苏必利尔湖的比较  土卫六海洋探测器  《百科知识》2012年合订本正在发行  《百科知识》2012年全年合订本正在销售,分上、下半年2本,每本60元,合计120元整,免收挂号邮寄费。  另有少量2011年全年合订本,分上、下半年2本,每本60元,合计120元整。  汇款地址:北京市阜成门北大街17号《百科知识》杂志社  邮编:
不久前,广西柳州市有两人在柳江遭到了食人鲳的袭击!被撕咬后的血淋淋的手掌以及咬人元凶的图片迅即传遍网络。  食人鲳也叫食人鱼、水虎鱼等,是对一类原产于南美洲的凶猛鱼类的统称。它们主要分布于安第斯山以东至巴西平原的亚马孙河流域以及巴拉那河、圣弗朗西斯科河、库亚巴河和奥利诺科河等河流中。食人鲳有多少种目前依然存在着争议,但一般认为大约有30种左右,在分类学上均隶属于脂鲤科、锯鲑脂鲤亚科。  锯鲑脂鲤亚
在我们试图回答有关中国人的创新能力的问题之前,不妨先举一个康熙皇帝的例子。清朝初年,“西学东渐”进入了一个高潮。作为一代“明君”,康熙皇帝本人非常热衷西学,曾命西方传教士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闵明我(Claudio Filippo Grimaldi)、徐日升(Thomas Pereira)等传教士轮流进宫讲学,传授从天文地理到物理化学、高等数学乃至人体解剖学等近代西方科学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把外源性目标基因导入某种受体动物的生殖细胞、胚胎干细胞和早期胚胎,并在其染色体上稳定整合,之后经过各种发育途径把外源性基因传递到子代,这就是动物的转基因,或称转基因动物。  外源性基因导入受体动物有不同的方法,同时,由于有不同的受体动物,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动物进行转基因。大致而言,动物转基因的方法有:逆转录病毒法、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介导法、精子载体法和体细胞核移
某日,一位大学高数老师正在讲台上激情四射地讲课,但下面的学生已睡倒了“半壁江山”。老师便语气平缓地说道:“同学们,我们来算个小学计算题。在座各位大概20岁左右,都算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你们可能觉得才经历了人生的四分之一,还有很多美好的时光可以挥霍。但如果我说你们还剩下21900天,你们会是什么感觉呢?人类来这世间走一遭可能就是活个几万天而已。好了,我们继续上课。”这时,大部分同学都已退出了“睡眠模
晒太阳也会“上瘾”  紫外线照射有可能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可为什么许多人仍忍不住要晒出一身棕褐肤色呢?美国研究人员将部分剃毛的小白鼠放在紫外线下照射,每周照射5次,一共照射6个月,这相当于浅肤色的人在佛罗里达每天晒20~30分钟的太阳。研究人员发现,小白鼠表现出上瘾症状,其体内会产生一种名为β-内啡肽的激素。这种激素会与阿片受体结合,这种结合与小白鼠对海洛因或者相关毒品的反应是一样的。但在随后的试
“三废”的毒害,村里(兰溪市浩塘头村)剩余600亩土地中有200多亩良田,120多亩地已无法耕种,恢复需要上百年。  ——杭州网  兰溪市环保局一直按国家标准监管华东铝业。每个季度,都会进行环保监测,这些监测数据一直都过关达标。  ——浙江兰溪市环保局副局长吴国英  一些官员一直不愿承认工业地区的环境污染程度与当地攀升的癌症发病率存在关联。工业化学物污染已经成为内地面临的最严峻问题,政府无法继续忽
最黑的物质有多黑  英国一家公司创造出了迄今最黑的物质,几乎能吸收所有的可见光。在人眼看来,只能看到漆黑一片,而无法看清深度。这种名为“Vantablack”的物质又称“超级黑”,利用碳纳米管制造。这种纳米管细到光线无法进入,只能穿过其间的缝隙。这种物质可吸收照射其上的99.96%的光线,而传统的黑色颜料、纤维等仅能吸收95%~98%的光线。同时,它的传导热的效率为铜的7倍,坚固程度为钢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