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饶香米复活记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mydm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维才,出生于1983年,是潮州市饶平县三饶镇溪西村人,西藏边防部队退伍军人,现任溪西村党总支部书记、山美香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同时也是溪西村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他带领群众成功将当地几近绝迹的特产“三饶香米”打造成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脱贫奔康。2015年,被授予团省委青年创业“领头雁”称号,2017年5月作为党代表出席省第十二次党代会。
  2000年,高中毕业的刘维才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来到西南边陲—青藏高原边防某部服役。西藏独特的高原气候让他吃了不少苦头,可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劲,迅速成长为一名思想政治坚定、专业素质过硬、作风纪律严谨的优秀战士,荣立“三等功”,多次获得“优秀士兵”称号、团嘉奖等。退伍后,刘维才不甘落伍,继续求学,靠自学先后取得了本科文凭。
  退伍后的他毅然放弃政府分配的安稳工作岗位,去了大城市打工。在外摸爬滚打了几年,从基层工种做到管理层,利用学到的管理经验开了一家西式快餐店。经过几年的艰苦打拼,旗下快餐店从一间增加到几间,营业额节节攀升,生意蒸蒸日上。由于其热心公益、乐于帮助村民,2007年在村中长辈的举荐下,他回到村里加入村委会,成为最年轻的“两委”干部。
  刘维才所处的溪西村,几年前曾是粤东一个典型的贫困村,经济底子薄,产业贫瘠,过度依赖上级输血。他意识到,村子要振兴,选准和发展一个适合本村的产业至关重要。为摸清全村的底子,回乡后的他不辞辛苦,走村串户,走遍了全村12个自然村18个生产组,乡亲们种植的几亩“三饶香稻”进入了他的视线。这种1.9米高的奇特水稻有几百年历史,碾制而成的“三饶香米”曾在百年前的世博会上获得过金奖,但后来因为种植难度大、销路不畅等种种问题,一度出现仅余几户农户栽种的局面。尽管如此,市面上对“三饶香米”的需求却仍然旺盛。
  经过细致调研,刘维才坚信“三饶香米”是一个有巨大市场潜力和光明发展前景的富民朝阳产业。几番思索后,他聘请有关农技专家,针对“三饶香米”等农产品产量低、种植难度大的问题进行科技攻关,成功地对“三饶香米”等农产品进行改良,有效地提高了产量和品质,还开发出“香米酒”“香米粿”等衍生产品,延长了产业链。他成立合作社,召集了一群敢逐梦、敢担当、有创新精神的村民加入,注册商标、建立网站、微信公众号,通过统一的技术方法指导进行规范化有机种植,更兼购置插秧机、收割机、组合式碾米设备等农机的投入使用,既保证品质又提升了效率。村民通过与合作社签订认购协议,有地出地有力出力,种植风险降低了,积极性也就提高了,收入水涨船高。
  通过两三年刻苦经营,“三饶香米”从无人问津到家喻户晓,从没人种到争着种,从为销路发愁到供不应求,香米及衍生品产业逐渐形成规模,目前年产值达五百多万元,带动村民一百多户。在刘维才的带动下,村里越来越多青年放弃在外打工的念头回到家乡,开起了网店,做起了土特产生意,溪西村特产“从田头到餐桌”的产业链已基本形成。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刘维才并不满足,他思索着如何把村子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他意识到,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凝聚各方力量,特别是离不开广大青年共同参与。为充分发挥农村青年的生力军作用,他把“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团委、学校教育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成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鼓励和支持退伍青年、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让更多在外的青年承担起建设美丽家乡的责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2015年10月28日,他领导着溪西村创业团队带着参赛项目参加“创青春”2015广东青年农村电商创业创富大赛决赛,经过激烈角逐,项目从62个参赛项目脱颖而出,荣获创业组优胜奖和领头雁奖,获得众多投资商和电商平臺的青睐。2015年12月14日,他与腾讯公益共同发起了香米扶贫项目—利用“三饶香米”稻壳制作婴童枕头众筹项目,把原本丢弃或焚烧的稻壳变废为宝,成为当地农户又一创收法宝。接下来他将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带着村民建立一个“三饶香米”文化主题的生态项目。
  作为溪西村党总支部书记,刘维才从党组织、村干部、党员三个层次入手,将党建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振兴乡村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他积极筹措资金用于村学校、文化公园、水利设施等项目建设,注重倾听村民呼声,千方百计帮助村民排忧解难。他注重基础教育,发动乡贤成立“溪西村教育促进会”,募集奖学助学资金,促进溪西村教育事业发展,造福后代子孙。
  刘维才勤思好学,富有远见,认真履责,敢于担当。作为省党代会代表、村党总支书记和青年创业“领头雁”多重身份的刘维才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夯实基层党建,健全“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激发青年创业热情,引导产业良性发展,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带领全体村民把溪西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和谐。
其他文献
金秋十月,云淡天高,桂花飘香。在一个清新而充满诗情画意的早上,我们随文艺采风团来到了文化名城肇庆高要。一阵带有艺术韵味的轻风拂面而来……眼前,就是心仪已久的黎雄才艺术馆了。主楼的大门正对着我们,由书法泰斗启功题写的“黎雄才艺术馆”六个大字显得苍劲而秀美。门前两侧,两棵枝繁叶茂的松树婆娑而立,显得摇曳多姿。  走进宽敞的艺术中庭大厅里,一幅气势磅礴、一泻千里的《黄河》映入眼帘,强烈震撼着每位观赏者的
期刊
湛江是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区之一,也是最早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暴动和建立农民武装的地区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革命战争时期,抗日人民解放军、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这里相继成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湛江市有革命老区乡镇114个,革命老区村庄4981个。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开展,湛江市
期刊
广州天河区教育局组织了天河党员教师到纳雍县开展党性体验活动后,一位党员这样写道:“这还是我认识的詹雯吗?我们仅仅在纳雍待一周,而且没像她那样每天白天下乡、晚上开会,我们已经觉得气喘吁吁。她的安排通常是从早上7点到晚上8、9点甚至11、12点不间断,而且她还是十分投入地干,从无怨言,只觉得自己力量不够,时间太短,恨不能把一秒钟掰开几瓣。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党性的力量,看到了她肩负神圣使命的责任感……
期刊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山街道调文村,原名“调那村”。1953年,为响应国家的号召,与隔壁的村庄—文参村合为乡,彼此各取村名的第一个字,合称“调文乡”。  调文村在湛江市东海岛中部。在各个革命时期,村民发挥聪明才智,及海的儿女敢闯敢拼、敢作敢当的精神,听从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战斗号召,在人力物力方面大力支持革命,很好地完成各项任务,为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调那村先后外出
期刊
梁汝新,曾用名梁华,又称新哥、曲梁,1910年9月出生,湛江麻章甘霖人。1937年“七·七”事变的抗日枪声,唤醒了中华民族,打破了梁汝新一家的平静生活。在共产党人的指引和教育下,梁汝新举家走上革命的道路,帶领甘霖人民开展敌后抗日武装活动,与日伪,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一篇篇悲壮的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  国难当头,从农民到革命者  “卢沟桥事变”后,湛江遂湾各个学校爱国师生纷纷成立
期刊
湛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高雷(10个县、市)、南路(17个县、市)、粤桂边区(39个县、市)开展革命斗争的策源地和中心基地。中共湛江历史在高雷、南路、粤桂边区地方党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从上世纪20年代初开始,中国共产党便在这片土地上开展活动,继而建立各级基层组织,大力发动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前仆后继地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进行英勇顽强、艰难曲折的斗争,描绘了一部惊心动魄
期刊
可以说,每个老区村都有一两个或一批众多的革命前辈的典型人物,都有一段或几段令人难以忘怀的革命历史。这就是老区村与一般乡村有所不同的地方,有根本区别之处。  但是,我们在采访中,遇到不少老区村的群众,特别是老区村的青少年,他们只知道现在老区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区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但是,对当地老区村的革命历史和革命前辈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一问三不知。他们说不清老区村面貌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他
期刊
3月20日上午,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天空湛蓝湛蓝的,灿烂的阳光照得大地一片娇妍。我随着雷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永毅和副秘书长阮文等,驱车前往革命老区村肖家村采访。  肖家村位于雷州市雷高镇北部,全村现有826户,4600多人,耕地6480亩,其中水田2320亩、坡地4160亩,滩涂养殖3100亩。主要产业是水稻、甘蔗、香蕉、菠萝、外运菜种植和对虾、白鲫鱼、罗非鱼、贝壳类等水产养殖。改革
期刊
元宵节刚过,2月22日上午,我们驱车进入徐闻县曲界镇革命老区村庄西边山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秀美農村建设新景色:山坡上泛着一望无垠挂满金黄色果实的菠萝海,各条平坦开宽的硬底化水泥路延伸村内,干净整洁的村巷旁边太阳能路灯林林立立,崭新靓丽的楼房错落有致……三年的扶贫攻坚,村容村貌变化极大,老区人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让笔者亲身感受了一番。  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们心里十分感激徐闻县老区建设促进
期刊
近日,我们驱车进入湛江市坡头区乾塘镇沙城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村办公楼前堆成小山似的红色蕃薯,七八个中年妇女正在装箱,包装箱上印着“沙地优质蕃薯”几个大字,下面还有一行“湛江市扶贫十大明星产品”字样。我们正想上前问个究竟,一辆的皮卡车向着“红色小山”驶来,几个村民忙着卸下车上的蕃薯。负责接待我们的省派驻沙城村扶贫工作队杨队长指着那一大堆红色蕃薯对我们说:这是产自我们产业扶贫基地的优质沙地蕃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