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交媒体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当下的媒介环境,大学生作为社交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对社交媒介产生了极大的依赖。由于社交网络场域下的人际交往具有匿名性等特征,过度依赖线上人际互动会造成现实人际互动能力的降低,出现与社会隔离的情况。因此,针对大学生“社交”成瘾的现实,一方面大学生自身要学会正确的接触和使用媒介;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应通过给予更对的媒介素养的教育从而改善大学生的媒介使用观。
关键词:社交媒体;微信; 媒介依赖;人际互动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044-03
毫无夸张地说,媒介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社会的一系列变革。其中,社会交往方式算最主要的一个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起,网络作为第四媒体从诞生之日起对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俨然建构出人们的“第二生活世界”,整个社会进入“网络化生存”时代。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交媒体作为媒介技术突飞猛进的产物得到了网民们极大的青睐。美国社交媒体专家布莱恩·索里斯(Brian Solis)在新书《社交网络与博客》中这样写道:“有五分之四的活跃网民每天访问社交网络”。可见,社交媒体正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社交媒体带来的一系列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导致了一部分人产生了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现象。2013年7月22日,作为当下社交媒体中最活跃也是火热的应用—微信,发生了自上线以来最大规模的故障,波及全国多个地区。众多网友纷纷询问原因之余,着急、焦虑等情绪集中爆发,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网民对社交媒体的依赖。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和梅尔文·德弗勒在1972年提出了著名的媒介依赖理论,其考察的重点在于对报纸、广播、电视这样的传统媒体进行探究。时隔40年后,媒介环境日新月异,特别是在以交互性为主的,集人际和大众传播方式融为一体的社交媒体所建构的媒介环境中,媒介依赖理论是否仍然适用?大学生作为当下具有文化素养,受教育程度较高,对新鲜事物最容易接受的一个庞大群体,他们在社交网络的使用中是否“成瘾”,以及由“社交成瘾”带来的对现实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几何?这些都是十分值得关注和探讨的。由于社交媒体范围较大,不同的社交媒体在媒介特性、定位和目标群体方面差异很大,不能一概而论地讨论社交媒体依赖,因此仅选取当下大学生群体中使用最广泛的社交媒体微信作为媒介接触对象,将研究主体落脚于四川大学学生群体中的微信使用用户。本文通过量化研究的方式,辅之必要的深度访谈,主要解决以下研究问题:(1)当前大学生对微信的使用接触情况,是否存在对微信使用的依赖。(2)媒介依赖理论是否同样适用于集人际和大众传播方式融为一体的社交媒体所建构的媒介环境中。(3)基于社交媒体依赖基本情况,习惯于长期线上社会交往的大学生群体,对他们现实人际互动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一、理论依据与文献综述
1.理论依据。媒介依赖理论源于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和梅尔文·德弗勒1976年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媒介效果的依赖模式》[1]。媒介依赖理论的最大特点,是从“受众、媒介、社会”三者互动的角度考察媒介传播效果、探讨媒介传播的影响力及其产生途径,从而使该理论成为”全面透视媒介与整个社会结构中和各个其他组成部分的关系,并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分析之理论视角。从理论上讲,媒介与个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具有双向性,但在现实中,却更多地表现为个人对媒介的单向性依赖。
2.文献综述。以往的对媒体依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部分:(1)对媒介依赖理论的综合性的述评。以张咏华教授的《一种独辟蹊径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媒介系统依赖论评述》[2]为代表。他认为媒介依赖理论是一种独辟蹊径的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并在文章中对媒介依赖理论观点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评析。(2)在具体的媒介环境下探讨媒介依赖。以谢新洲教授的《“媒介依赖“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3]、旷洁的《媒介依赖理论在手机媒体环境下的实证研究》[4]为代表。该类型研究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考察了互联网刚刚兴起时,媒介依赖理论与哪些重要变量有相关关系,如网友的设备占有情况、网友认知情况等有关。这两个研究都是对现象的描述,并没有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成因以及与之带来的负面效应。当时互联网在中国方兴未艾,所以将”媒介依赖“理论放置于互联网情境中显得十分时宜。十年过后,社交媒体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社交依赖所带来的一系列行为方式的改变已经成为新的关注热点,所以该研究也有不全面的地方。(3)对媒介依赖成因的探求。以梁娜、杨烁2009年做的《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5]为代表。该研究发现,大学生使用手机并形成依赖,从众心理和趋同心理占据了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其实学界对媒介依赖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考察了当下最为流行的社交媒体所建构的媒介环境。而且本文从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入手,探究媒介接触与使用对大学生现实行为方式的改变,通过相关数据的支撑分析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产生的依赖,并对现实人际交往产生深刻影响。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和调查对象。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辅之以深度访谈的方式。四川大学作为学科背景综合,教育背景全面的高校,其在校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在大学生中间具有代表性。根据这一现状,我们选择了四川大学在校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而出于时间、精力以及财力的考虑,此次调查的目标总体为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的住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抽样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将望江校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每个寝室作为独立群,对所有寝室进行连续编号,将该寝室编号列表作为抽样框,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本次研究单从所有寝室中随机抽取40个寝室进行全面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60份。其中有效问卷154份,废卷6份(定义为缺失97)。在有效问卷中,男性有65人,有效比例为42.2%,女性89人,有效比例为57.8%。有效问卷中,被调查者年级组成情况为大二7人(4.5%),大三28人(18.2%),大四25人(26.0%),研一30人(19.5%),研二31人(20.1%),研三18人(11.7%)。被调查者年纪分布差异比较大,但基本上符合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的总体情况。被调查者的学科背景分布情况为:工科类44人(28.6%),理科类35人(22.7%),人文社会学类37人(24.0%),经济管理学类38人(24.7%),医学类0人(0%)(川大望江校区没有医学类学生)。深度访谈选取不同年级和专业背景的本科生为对象,其每个人都用微信一年以上的使用经历。访谈采用开放和闭合式问题相结合的提问方式。 本次问卷有以下部分构成:(1)大学生微信用户微信使用基本情况调查,以单选题为主。(2)大学生微信用户微信使用依赖程度: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对依赖程度的调查采用5分制里克特量表设计问卷。最后采用加总分的方式,根据达到的不同分数层次,判断其依赖程度,依赖程度分为严重依赖、普通依赖、有依赖倾向、无明显依赖四个水平。其主要指标有:①持续不断的登陆微信,期待有新消息。②难以控制登陆时长。③使用微信的时间比预计时间长很多。④曾经试图减少或停止使用微信,但没有什么实质效果。⑤无法使用微信时,感到焦躁不安,不自在。⑥常常打断正在进行的工作和学习而使用微信。⑦常常将使用微信作为宣泄情绪、逃避现实的工具。⑧微信基本能够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⑨微信成为生活的必需品。(3)大学生微信用户在使用微信中,对现实人际交往的情况调查。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最后的统计分析借助SPSS16.0软件进行。
2.研究假设。根据上述研究内容和研究变量,本研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以检验,H1:媒介依赖在大学生使用微信过程中普遍存在。H2:使用时长越长,对微信的依赖程度越高H3:对微信的依赖程度与现实中人际互动的频率和频次呈负相关。
三、研究发现
1.调查结果及分析。(1)微信使用情况。在被调查的160份问卷中,有154份有效问卷。其中曾经使用过和正在使用微信的为138人,有效比为86.2,没有使用过的为16人,有效比为10.4%。(2)微信使用时长。在使用过微信的用户中,使用时间在半年以下的人数为17.2%,半年到一年之间的为19.1%,一年到两年的为34.7%,两年及以上的为31.0%,使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人数占到65.7%。
表2 微信使用时长
综上所述,大学生对微信的接受度较高且接受时间较早,微信在大学生中比较受欢迎,也证明了样本的代表性。(3)微信依赖情况及程度。根据问卷设计中对微信依赖程度的指标测试,9个测试指标,每个指标对应5种态度:强烈同意5分;同意4分;中立3分;不同意2分;强烈反对1分。通过加总分的方式,计算出依赖程度,评断标准如下:A、39~45分(严重依赖)B、33~38分(普通依赖)C、28~32分(有依赖倾向)D、27分级及以下(无明显依赖)通过对问卷的分析,154人中,严重依赖者人数57人,占百分比为37%;普通依赖者65人,占百分比44%;有依赖倾向者26人,占百分比为17%,无明显依赖者6人,占百分比为2%。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微信的依赖为普遍现象。并且,对微信存在依赖甚至严重依赖的占到了总被调查人数的81%,由此可推断,大学生不仅对微信存在依赖,而且依赖程度较为严重。因此H1被证实。(4)微信使用时长与依赖程度的关系。将微信使用时长与依赖程度这两个定序变量用交叉表进行分析,其输出结果卡方检验中,其Asymp. Sig.(2-sided)值为p=0.013﹤0.05,由此可见,微信使用时长和依赖程度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再进一步才用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其输出结果Spearman Correlation Value值r=0.944﹥0.8,可以得出相关性较强,且呈现正相关的趋势即微信使用时间越长其依赖程度越高。由此H2被证实。(5)微信依赖程度和现实人际互动频次频率的相关性分析。上文已经将对微信的依赖程度分为“严重依赖”“普通依赖”“有依赖倾向”“无明显依赖”四种,在变量测量层次中属于定序变量。在对调查的受访者设计的问卷有,有一道题目是测试是否因为使用社交媒体而减少现实人际互动的频率和频次。如果有,一个月内线上人际互动的频率为低、中、高三种;频次以一周为标准,分为0次,1~5次6~10次,10次以上。这里的现实人际互动是基于现实中与朋友进行沟通与互动,包括一起学习、生活、沟通交流、旅行等,要求互动的双方必须亲身“在场”,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基于微信的依赖程度和现实人际互动频次频率都是定序变量,因此对这两者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的是交叉表分析中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析。其输出结果Spearman Correlation Value值r=-0.38﹤0,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呈负相关趋势。所以,可以说明大学生对微信依赖程度越高的用户,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人际互动的频率和频次越低。因此,H3被证实。
2.总结和讨论。(1)大学生对微信的依赖现象普遍存在。
在此次调查中,被调查的156位同学中,大部分同学存在着对微信的依赖现象。尽管不排除在样本的选取和代表性上存在操作性误差,但总的来说,此次调查的结果是具有一定说服力的。微信,作为一种高端的网络交流工具,自推出以来以一种迅猛的态势进入大学校园。作为web2.0时代社交媒体的新生代表力量,微信以其独特的“语音对讲”、“手机群聊”“LBS”等功能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并且,在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方面,微信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交平台。因此,社交需要相对旺盛的大学生群体更容易成为其忠诚用户,并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另外,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内的移动终端使用的便捷性也为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提供了方便,也是促使大学生形成社交媒体依赖的又一重要原因。如何将这种对社交媒体的依赖控制在一个合理适度的范围内,不至于成瘾,还需要学校加强对媒介素养等相关方面的培训。(2)大学生“社交成瘾”直接影响其现实人际间互动。大学生是社交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社交媒体场域上的人际互动往往具有虚拟性的特点。谢榕指出,从网络的虚拟性出发,网络为人们的自我呈现和人际互动提供了全新的舞台和空间,自我呈现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特性下表现出和现实中完全不同[6]。另外,王婷婷也认为,人们在社交网络中进行的是一种随着自己个性的“表演”,这样在网络这个空间里呈现出来的自我也是匿名修饰过的自我[7]。社交媒体因其架构的平台本身就是虚拟性的,所以社交媒体用户在表达和互动时运动的手段具有符号性和表意性。换句话说,社交媒体上的交往者往往运用各种表达符合和形态各异的面具来“伪装”自己,每个个体都是角色表演中的导演。这一点和现实中人际交往有所差异,即便是现实中人际互动也同样有“表演”的痕迹,但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毕竟交流双方的身体“在场”,通过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交流的双方似乎表演的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对社交媒体产生依赖的大学生往往会因在在线上活跃的时间增加而直接导致在现实中人际交往的频次和频率降低。因此,尽管社交网络中的互动还是“人”的互动,但随着互动过程的整体框架的改变,个人在实现互动和呈现自我时使用的技巧和结果发生明显变化(戈夫曼),日积月累的这样下去,其实不利用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融入社会,不利用身心的健康发展。“我喜欢在朋友圈发我的照片,每次发照片之前我都可以先使用美图秀秀(照片美化工具),通过加工,瞬间我就很有自信。每次点赞的都是一大群人,在这一大群人中,其实特别熟悉的人并不多,很多人甚至没见过几次,但他们每次回复说我又变漂亮了我就十分满足。不过每次有不太熟悉的人约我出去玩时我又会感到恐惧,特别是在我脸上的痘痘冒出来的时候”。 因此,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人际互动其实是出于一种印象管理[8],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来调节他人对自我的认识,而现实生活中交往往往不具备这样的可操控性,这也是许多大学生迷恋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最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大学生依赖社交媒体还会导致人际间情感梳理和人际冷漠。社交媒体场域下的人际交往不同于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在网络建构的虚拟世界中,其安全、隐匿的特点满足了人们表达真实情感又害怕受到伤害的心理[9]。由于在社交网络中大学生得到情感认同和满足,一些大学生在心理上对线上人际互动具备了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感,一旦在现实社会中出现偏差时,往往会产生无所适从的焦虑和恐惧,因此反而会助长冷漠厌倦的情况。在这种消极的情绪作用下,甚至会形成自我封闭的心理,造成大学生一系列不利心理问题。由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发表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网民生活形态研究中指出:越是重度依赖用户,对互联网可能产生的社会隔离认同度越高。因此,大学生也应该引起重视,如果过度的依赖社交媒体,与社会生活脱节的可能性越大,难免也会造成人际交往障碍和隔阂[10]。因此,一方面大学生在未来的媒介使用过程中,要适度把握使用时长,掌握正确的社会交往方式;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可以通过给予一定的媒介素养教育来提升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习惯,做到趋利避害。
四、不足及问题
第一、本文采用的是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在样本选取和样本数量上可能存在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的科学性。第二、本文的落脚点在社交媒体,但仅选取微信作为个案研究,说服力略显欠缺。第三、媒介依赖理论作为比较成熟完整的理论,考察的是一个人越依赖于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而媒介对这个人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在本文中,并没有对媒体需求这个重要变量进行考察,探究大学生使用微信是因为满足了其个人需求从而产生的依赖,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也是论文需要继续完善的方向,在后续研究中,会主要解决这部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咏华.一种独辟蹊径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媒介系统依赖理论评述[J].新闻大学,1997(1).
[3]谢新洲.“媒介依赖”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2).
[4]旷洁.媒介依赖理论在手机媒体环境下的实证研究-基于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的量化分析[J].新闻知识,2013(2).
[5]梁娜,杨烁.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J].东南传播,2009(3).
[6]谢榕.网络空间自我呈现过程中的工具利用——以QQ空间为例[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3).
[7]王婷婷.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J].学理论,2011(17).
[8](美)戈夫曼著.黄爱华,冯刚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9]肖静.新媒介环境中人的异化[J].当代传播,2007(5).
[1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 2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cn/uploadfiles/doc/2009- 07-16.
[责任编辑:东方绪]
关键词:社交媒体;微信; 媒介依赖;人际互动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044-03
毫无夸张地说,媒介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社会的一系列变革。其中,社会交往方式算最主要的一个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起,网络作为第四媒体从诞生之日起对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俨然建构出人们的“第二生活世界”,整个社会进入“网络化生存”时代。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交媒体作为媒介技术突飞猛进的产物得到了网民们极大的青睐。美国社交媒体专家布莱恩·索里斯(Brian Solis)在新书《社交网络与博客》中这样写道:“有五分之四的活跃网民每天访问社交网络”。可见,社交媒体正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社交媒体带来的一系列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导致了一部分人产生了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现象。2013年7月22日,作为当下社交媒体中最活跃也是火热的应用—微信,发生了自上线以来最大规模的故障,波及全国多个地区。众多网友纷纷询问原因之余,着急、焦虑等情绪集中爆发,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网民对社交媒体的依赖。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和梅尔文·德弗勒在1972年提出了著名的媒介依赖理论,其考察的重点在于对报纸、广播、电视这样的传统媒体进行探究。时隔40年后,媒介环境日新月异,特别是在以交互性为主的,集人际和大众传播方式融为一体的社交媒体所建构的媒介环境中,媒介依赖理论是否仍然适用?大学生作为当下具有文化素养,受教育程度较高,对新鲜事物最容易接受的一个庞大群体,他们在社交网络的使用中是否“成瘾”,以及由“社交成瘾”带来的对现实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几何?这些都是十分值得关注和探讨的。由于社交媒体范围较大,不同的社交媒体在媒介特性、定位和目标群体方面差异很大,不能一概而论地讨论社交媒体依赖,因此仅选取当下大学生群体中使用最广泛的社交媒体微信作为媒介接触对象,将研究主体落脚于四川大学学生群体中的微信使用用户。本文通过量化研究的方式,辅之必要的深度访谈,主要解决以下研究问题:(1)当前大学生对微信的使用接触情况,是否存在对微信使用的依赖。(2)媒介依赖理论是否同样适用于集人际和大众传播方式融为一体的社交媒体所建构的媒介环境中。(3)基于社交媒体依赖基本情况,习惯于长期线上社会交往的大学生群体,对他们现实人际互动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一、理论依据与文献综述
1.理论依据。媒介依赖理论源于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和梅尔文·德弗勒1976年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媒介效果的依赖模式》[1]。媒介依赖理论的最大特点,是从“受众、媒介、社会”三者互动的角度考察媒介传播效果、探讨媒介传播的影响力及其产生途径,从而使该理论成为”全面透视媒介与整个社会结构中和各个其他组成部分的关系,并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分析之理论视角。从理论上讲,媒介与个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具有双向性,但在现实中,却更多地表现为个人对媒介的单向性依赖。
2.文献综述。以往的对媒体依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部分:(1)对媒介依赖理论的综合性的述评。以张咏华教授的《一种独辟蹊径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媒介系统依赖论评述》[2]为代表。他认为媒介依赖理论是一种独辟蹊径的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并在文章中对媒介依赖理论观点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评析。(2)在具体的媒介环境下探讨媒介依赖。以谢新洲教授的《“媒介依赖“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3]、旷洁的《媒介依赖理论在手机媒体环境下的实证研究》[4]为代表。该类型研究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考察了互联网刚刚兴起时,媒介依赖理论与哪些重要变量有相关关系,如网友的设备占有情况、网友认知情况等有关。这两个研究都是对现象的描述,并没有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成因以及与之带来的负面效应。当时互联网在中国方兴未艾,所以将”媒介依赖“理论放置于互联网情境中显得十分时宜。十年过后,社交媒体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社交依赖所带来的一系列行为方式的改变已经成为新的关注热点,所以该研究也有不全面的地方。(3)对媒介依赖成因的探求。以梁娜、杨烁2009年做的《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5]为代表。该研究发现,大学生使用手机并形成依赖,从众心理和趋同心理占据了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其实学界对媒介依赖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考察了当下最为流行的社交媒体所建构的媒介环境。而且本文从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入手,探究媒介接触与使用对大学生现实行为方式的改变,通过相关数据的支撑分析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产生的依赖,并对现实人际交往产生深刻影响。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和调查对象。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辅之以深度访谈的方式。四川大学作为学科背景综合,教育背景全面的高校,其在校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在大学生中间具有代表性。根据这一现状,我们选择了四川大学在校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而出于时间、精力以及财力的考虑,此次调查的目标总体为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的住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抽样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将望江校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每个寝室作为独立群,对所有寝室进行连续编号,将该寝室编号列表作为抽样框,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本次研究单从所有寝室中随机抽取40个寝室进行全面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60份。其中有效问卷154份,废卷6份(定义为缺失97)。在有效问卷中,男性有65人,有效比例为42.2%,女性89人,有效比例为57.8%。有效问卷中,被调查者年级组成情况为大二7人(4.5%),大三28人(18.2%),大四25人(26.0%),研一30人(19.5%),研二31人(20.1%),研三18人(11.7%)。被调查者年纪分布差异比较大,但基本上符合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的总体情况。被调查者的学科背景分布情况为:工科类44人(28.6%),理科类35人(22.7%),人文社会学类37人(24.0%),经济管理学类38人(24.7%),医学类0人(0%)(川大望江校区没有医学类学生)。深度访谈选取不同年级和专业背景的本科生为对象,其每个人都用微信一年以上的使用经历。访谈采用开放和闭合式问题相结合的提问方式。 本次问卷有以下部分构成:(1)大学生微信用户微信使用基本情况调查,以单选题为主。(2)大学生微信用户微信使用依赖程度: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对依赖程度的调查采用5分制里克特量表设计问卷。最后采用加总分的方式,根据达到的不同分数层次,判断其依赖程度,依赖程度分为严重依赖、普通依赖、有依赖倾向、无明显依赖四个水平。其主要指标有:①持续不断的登陆微信,期待有新消息。②难以控制登陆时长。③使用微信的时间比预计时间长很多。④曾经试图减少或停止使用微信,但没有什么实质效果。⑤无法使用微信时,感到焦躁不安,不自在。⑥常常打断正在进行的工作和学习而使用微信。⑦常常将使用微信作为宣泄情绪、逃避现实的工具。⑧微信基本能够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⑨微信成为生活的必需品。(3)大学生微信用户在使用微信中,对现实人际交往的情况调查。包括单选题、多选题。最后的统计分析借助SPSS16.0软件进行。
2.研究假设。根据上述研究内容和研究变量,本研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以检验,H1:媒介依赖在大学生使用微信过程中普遍存在。H2:使用时长越长,对微信的依赖程度越高H3:对微信的依赖程度与现实中人际互动的频率和频次呈负相关。
三、研究发现
1.调查结果及分析。(1)微信使用情况。在被调查的160份问卷中,有154份有效问卷。其中曾经使用过和正在使用微信的为138人,有效比为86.2,没有使用过的为16人,有效比为10.4%。(2)微信使用时长。在使用过微信的用户中,使用时间在半年以下的人数为17.2%,半年到一年之间的为19.1%,一年到两年的为34.7%,两年及以上的为31.0%,使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人数占到65.7%。
表2 微信使用时长
综上所述,大学生对微信的接受度较高且接受时间较早,微信在大学生中比较受欢迎,也证明了样本的代表性。(3)微信依赖情况及程度。根据问卷设计中对微信依赖程度的指标测试,9个测试指标,每个指标对应5种态度:强烈同意5分;同意4分;中立3分;不同意2分;强烈反对1分。通过加总分的方式,计算出依赖程度,评断标准如下:A、39~45分(严重依赖)B、33~38分(普通依赖)C、28~32分(有依赖倾向)D、27分级及以下(无明显依赖)通过对问卷的分析,154人中,严重依赖者人数57人,占百分比为37%;普通依赖者65人,占百分比44%;有依赖倾向者26人,占百分比为17%,无明显依赖者6人,占百分比为2%。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微信的依赖为普遍现象。并且,对微信存在依赖甚至严重依赖的占到了总被调查人数的81%,由此可推断,大学生不仅对微信存在依赖,而且依赖程度较为严重。因此H1被证实。(4)微信使用时长与依赖程度的关系。将微信使用时长与依赖程度这两个定序变量用交叉表进行分析,其输出结果卡方检验中,其Asymp. Sig.(2-sided)值为p=0.013﹤0.05,由此可见,微信使用时长和依赖程度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再进一步才用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其输出结果Spearman Correlation Value值r=0.944﹥0.8,可以得出相关性较强,且呈现正相关的趋势即微信使用时间越长其依赖程度越高。由此H2被证实。(5)微信依赖程度和现实人际互动频次频率的相关性分析。上文已经将对微信的依赖程度分为“严重依赖”“普通依赖”“有依赖倾向”“无明显依赖”四种,在变量测量层次中属于定序变量。在对调查的受访者设计的问卷有,有一道题目是测试是否因为使用社交媒体而减少现实人际互动的频率和频次。如果有,一个月内线上人际互动的频率为低、中、高三种;频次以一周为标准,分为0次,1~5次6~10次,10次以上。这里的现实人际互动是基于现实中与朋友进行沟通与互动,包括一起学习、生活、沟通交流、旅行等,要求互动的双方必须亲身“在场”,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基于微信的依赖程度和现实人际互动频次频率都是定序变量,因此对这两者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的是交叉表分析中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析。其输出结果Spearman Correlation Value值r=-0.38﹤0,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呈负相关趋势。所以,可以说明大学生对微信依赖程度越高的用户,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人际互动的频率和频次越低。因此,H3被证实。
2.总结和讨论。(1)大学生对微信的依赖现象普遍存在。
在此次调查中,被调查的156位同学中,大部分同学存在着对微信的依赖现象。尽管不排除在样本的选取和代表性上存在操作性误差,但总的来说,此次调查的结果是具有一定说服力的。微信,作为一种高端的网络交流工具,自推出以来以一种迅猛的态势进入大学校园。作为web2.0时代社交媒体的新生代表力量,微信以其独特的“语音对讲”、“手机群聊”“LBS”等功能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并且,在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方面,微信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交平台。因此,社交需要相对旺盛的大学生群体更容易成为其忠诚用户,并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另外,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内的移动终端使用的便捷性也为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提供了方便,也是促使大学生形成社交媒体依赖的又一重要原因。如何将这种对社交媒体的依赖控制在一个合理适度的范围内,不至于成瘾,还需要学校加强对媒介素养等相关方面的培训。(2)大学生“社交成瘾”直接影响其现实人际间互动。大学生是社交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社交媒体场域上的人际互动往往具有虚拟性的特点。谢榕指出,从网络的虚拟性出发,网络为人们的自我呈现和人际互动提供了全新的舞台和空间,自我呈现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特性下表现出和现实中完全不同[6]。另外,王婷婷也认为,人们在社交网络中进行的是一种随着自己个性的“表演”,这样在网络这个空间里呈现出来的自我也是匿名修饰过的自我[7]。社交媒体因其架构的平台本身就是虚拟性的,所以社交媒体用户在表达和互动时运动的手段具有符号性和表意性。换句话说,社交媒体上的交往者往往运用各种表达符合和形态各异的面具来“伪装”自己,每个个体都是角色表演中的导演。这一点和现实中人际交往有所差异,即便是现实中人际互动也同样有“表演”的痕迹,但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毕竟交流双方的身体“在场”,通过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交流的双方似乎表演的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对社交媒体产生依赖的大学生往往会因在在线上活跃的时间增加而直接导致在现实中人际交往的频次和频率降低。因此,尽管社交网络中的互动还是“人”的互动,但随着互动过程的整体框架的改变,个人在实现互动和呈现自我时使用的技巧和结果发生明显变化(戈夫曼),日积月累的这样下去,其实不利用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融入社会,不利用身心的健康发展。“我喜欢在朋友圈发我的照片,每次发照片之前我都可以先使用美图秀秀(照片美化工具),通过加工,瞬间我就很有自信。每次点赞的都是一大群人,在这一大群人中,其实特别熟悉的人并不多,很多人甚至没见过几次,但他们每次回复说我又变漂亮了我就十分满足。不过每次有不太熟悉的人约我出去玩时我又会感到恐惧,特别是在我脸上的痘痘冒出来的时候”。 因此,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人际互动其实是出于一种印象管理[8],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来调节他人对自我的认识,而现实生活中交往往往不具备这样的可操控性,这也是许多大学生迷恋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最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大学生依赖社交媒体还会导致人际间情感梳理和人际冷漠。社交媒体场域下的人际交往不同于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在网络建构的虚拟世界中,其安全、隐匿的特点满足了人们表达真实情感又害怕受到伤害的心理[9]。由于在社交网络中大学生得到情感认同和满足,一些大学生在心理上对线上人际互动具备了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感,一旦在现实社会中出现偏差时,往往会产生无所适从的焦虑和恐惧,因此反而会助长冷漠厌倦的情况。在这种消极的情绪作用下,甚至会形成自我封闭的心理,造成大学生一系列不利心理问题。由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发表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网民生活形态研究中指出:越是重度依赖用户,对互联网可能产生的社会隔离认同度越高。因此,大学生也应该引起重视,如果过度的依赖社交媒体,与社会生活脱节的可能性越大,难免也会造成人际交往障碍和隔阂[10]。因此,一方面大学生在未来的媒介使用过程中,要适度把握使用时长,掌握正确的社会交往方式;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可以通过给予一定的媒介素养教育来提升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习惯,做到趋利避害。
四、不足及问题
第一、本文采用的是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在样本选取和样本数量上可能存在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的科学性。第二、本文的落脚点在社交媒体,但仅选取微信作为个案研究,说服力略显欠缺。第三、媒介依赖理论作为比较成熟完整的理论,考察的是一个人越依赖于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而媒介对这个人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在本文中,并没有对媒体需求这个重要变量进行考察,探究大学生使用微信是因为满足了其个人需求从而产生的依赖,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也是论文需要继续完善的方向,在后续研究中,会主要解决这部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咏华.一种独辟蹊径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媒介系统依赖理论评述[J].新闻大学,1997(1).
[3]谢新洲.“媒介依赖”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2).
[4]旷洁.媒介依赖理论在手机媒体环境下的实证研究-基于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的量化分析[J].新闻知识,2013(2).
[5]梁娜,杨烁.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J].东南传播,2009(3).
[6]谢榕.网络空间自我呈现过程中的工具利用——以QQ空间为例[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3).
[7]王婷婷.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J].学理论,2011(17).
[8](美)戈夫曼著.黄爱华,冯刚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9]肖静.新媒介环境中人的异化[J].当代传播,2007(5).
[1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 2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cn/uploadfiles/doc/2009- 07-16.
[责任编辑:东方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