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钻石猎人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0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炎夏的一天,爷爷一个人背着行李下了火车,这个刚刚毕业于长沙有色金属工业学校矿山地质专业的青年随着人群走出徐州车站。炎热、火车晚点,加上这段时间来毕业分配不理想的困扰,让他看上去有点疲惫。
  作为从偏远的湖南石门大山里唯一一个出来求学的青年,刚结束的学校生活多么让人怀念。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宝藏……”(《勘探队之歌》)
  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急需矿产资源,年轻人热血沸腾渴望实现理想,穿行于祖国的大山河川,寻找深埋地底的宝藏。身处火红的年代,没有什么能比地质勘探这个充满艰苦、挑战和浪漫的工作更吸引年轻知识分子的了。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的毕业志愿当然选的是西藏。西部边疆矿产丰富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西部条件艰苦更能考验年轻人的意志。可是分配方案公布了,他被分配到江苏徐州。
  一开始,爷爷被分配到化验室工作。由于对工作过分较真,他受到了同事们的猜忌,甚至被人添油加醋地检举和揭发。在痛苦的煎熬后,爷爷打报告主动要求离开队部的化验室,到野外勘探的第一线去工作。
  1962年年初,多次固执地申请后,爷爷终于实现了他到第一线工作的愿望,他并不知道其实这个决定也悄悄开启了他的钻石情缘。
  煤油炉子、一袋米、地质包、被褥,还有一根棍子成了他的行李。他到了徐州市新沂县一带的农村去找神秘的613矿。
  当时出于保密的需要,矿产用的都是代号,这个神秘的613矿,学名金刚石,也就是我们说的钻石。作为自然界里硬度最大的物质,它的工业用途在精细研磨材料、高硬切割工具、精密仪器的部件制造等方面,当然,珠宝制造行业更是离不开这个宝石之王。在国家最困难的时期,用最简陋的工具,为国家寻找最珍贵的矿产,这三个“最”,爷爷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
  
  寻找613矿
  
  历史上苏北并不是个矿藏丰富的地方,更没有系统勘探数据可以借鉴,谁也不知道当地是否有613矿。如何开展找矿工作,是否能找到613矿,才是爷爷关注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将会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困扰他。
  苏北淮海平原当时发展还是比较落后的。新沂、邳县等地六十年代初洪水肆虐,严重的时候有农民逃荒的现象。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爷爷终日奔波在最偏远的乡间。在社员家搭伙,吃的是土豆、山芋、玉米。借宿在老乡家里,睡过生产队的仓库、马厩、牛圈,睡过野外的破庙,经常染上虱子、跳蚤。但是爷爷说,那是他年轻时最快乐的日子。每天充满希望地奔波,多测、多看、多问,回来填填肚子,倒身就香甜地睡着了。
  在他看来,野外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社员们虽然自己物资极度贫乏,但是淳朴热情,他交了很多朋友。虽然夏天的酷暑蚊虫,冬天的寒冷使他没法找合适的住处,但这些困难都不算什么,除非偶然的疾病,他很少回队里。
  开头的日子里爷爷工作的进展非常缓慢,他在当地跑了快两年,并没有找到明显特征的金伯利岩层,这是金刚石矿的标志矿,也就是说找到了金伯利岩,周围找到钻石的概率就很大。找不到明显的金伯利岩,会不会这个地方根本就不可能有金刚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号在爷爷心里越画越大了。
  勘探范围的扩大,掌握资料的积累,加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他推断这里因远古地质构造的改变,加上近代冲积扇构造的影响,这些地质演变很可能破坏了原有的金伯利岩石构造,使原有集中矿脉分散了。既然分散了,找起来难度肯定会大。只是这个推断,除了理论的支持,最关键的证据一直没有找到:一颗金刚石,哪怕只有一颗金刚石,他的推论就会更有把握。
  又过了一段时间,队里传出了准备调回爷爷到徐州孟家沟煤矿进行勘探工作的消息。爷爷着急了,自己两年多辛勤的努力白费了不说,国家可是花了钱的!如果坚持要求在新沂继续勘探,谁又能保证一定能有成果?那一段时间爷爷度日如年。反复地汇总数据,反复地思考,都没有结果。
  爷爷搭过伙的人家、借过宿的人家,还有公社里熟悉的社员朋友,听说地质队派来探矿的干部要回去了,纷纷赶来“送行”。人们一个个地来了,爷爷机械地一个个和他们道别,把他们送到门口。忽然,爷爷想起了什么,可是又那么模糊。
  终于他想起来了。匆匆告别来送行的人,骑着车直奔新沂火车站。爷爷多年后回忆起那天,说他不知道怎么到的火车站。只记得到火车站已经晚上9点了,到徐州的火车第二天才有。他没有等,扒上了一节货车,凌晨两点到了徐州,在火车站等到天亮,一早找了个三轮车到了队部,正好赶上上班。
  他向领导汇报了他的想法:下午送行的人们一个个的到来惊醒了他,只有一种方法可以检验推测,就是广泛的发动群众找矿。他向领导保证,再给他几个月的时间,去发动群众找矿,如果再找不到,他立刻回孟家沟报到。
  
  发动群众
  
  领导经过研究,当天就同意了他的要求。爷爷的忧虑一扫而光,他下午就兴冲冲地坐上了返回新沂的火车。到了新沂火车站,爷爷却怎么也找不到他的自行车了。后来爷爷才想起来,一定是他一门心思想着发动群众找矿的事,忘记锁车,自行车被偷了。
  接下来的日子,爷爷不再背着地质包去勘探了,他到每一个公社,都先找公社干部询问他们什么时候开大会,他想趁开会顺便讲讲找矿的事,接着就找学校和学校老师,要和老师们讲讲找矿的事情。让老师们在孩子中宣传,爷爷认为这两个办法可以更快、更广地发动群众一起找矿。
  几个月过去了,爷爷每天就这样奔走于宣传和鉴定之间,一次次地鉴定交上来的矿石。还是没有进展,群众交来的全是一些石英、云母之类的东西。爷爷的压力又渐渐大了起来。
  第一颗金刚石,是一个姓赵的小学老师找到的。
  当时爷爷住在城岗公社,赵老师是那个公社最早受爷爷找矿宣传的人。赵老师不但发动了自己的学生们找矿,自己也开始留意起来。只要到了野外,他的眼睛只注意地面。赵老师经常在晚上找爷爷玩,顺便带来很多自己找的“金刚石”让爷爷鉴别。虽然那都是一些石英、云母之类的东西,爷爷总是鼓励他继续找,并且告诉他一些区别方法,比如不会像石英那么大啊,比石英亮得多啊,是透明的,没有云母的金色啊之类的。赵老师带来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一天晚上,爷爷宿舍昏暗的油灯下,在赵老师带来的几粒小石英里,终于看到了一颗小小的,熠熠生辉的钻石,爷爷的手都激动地抖了起来。是的,绝对是一个工业级别的金刚石。这粒小小的钻石是爷爷期盼了几年的啊!爷爷第二天小心翼翼地带着它回到了队部,用仪器做了折射、色度鉴定并称重,虽然这是颗小小的钻石,它对爷爷的推测起着决定性的支持作用。赵老师这粒钻石的发现地点是一个很小的干涸的河床,从队部回来以后,爷爷仔细地研究了这条小河没干时的走向,顺着河床到上游的公社去动员了。
  
  找到钻石
  
  在新沂城岗首次找到了金刚石!消息不胫而走,更多的人员被派了过来,更多的宣传方式开展了。在一个个有广播的公社里,大喇叭正播放的雄壮乐曲忽然停了,公社广播员的声音传来:“社员同志们,社员同志们,下面请地质队的严同志,给大家说说找矿的事情。”“社员同志们,我们是地质队的,到咱们公社找一种叫613的矿石,这种石头很小,沙粒这么大,但是非常亮,在阳光下很晃眼。如果用它来划菜刀、划玻璃,能留下很深的印子……如果大家在干活的时候,在田里发现了这种非常亮的小沙粒,就在每月的10号拿到队部广播站来,每月10号我们会在广播站来鉴别,社员同志们,613矿是国家非常需要的矿石,对于找到矿的社员,国家也会奖励的。”
  赵老师得到了一张奖状,在那个荣誉至上的年代是非常光荣的。竟然额外还有几十元的奖励。几十元奖金对苏北贫穷的农村来说也算是一笔“巨款”了。乡间的平静被打破了,大家的热情空前高涨,每个人都在谈613矿。很快第二颗、第三颗钻石都露面了。
  一位大嫂在锄地的时候发现了一粒闪闪发光的“盐粒子”,在锄头上一划,划出了很深的一道印子,这莫非是妇女们聊天时说的6什么矿?大嫂马上找公社;一位老婆婆在地头休息,边上一条干沟里有什么东西在阳光下反光得晃眼,是一片玻璃镜子的碎屑?她想起了广播里说的特别亮的小石头,于是老婆婆在沙粒里捡起了第三颗钻石。
  时光荏苒,爷爷在新沂一干又是几年,发现矿藏和印证推断的最初激动过去了,当地群众基本普及了613矿的知识,爷爷每日还在乡间奔波,宣传、鉴定就是他全部的生活。在为国家找到了几十颗钻石后,爷爷30岁了。他成了老大难(男),虽然同事和组织上都给他介绍过对象,但是对方看到常年风吹日晒黝黑的面孔,看到一年回不了几次家的工作条件,都没有了下文。他仍然过着乐呵呵的单身生活。但长期不规律的生活和恶劣的饮食让他患上了胃病。
  1966年,爷爷通过同事介绍认识了奶奶。奶奶虽然人很美丽,还是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但是她的家庭出身非常不好,高不成低不就,成了大龄青年。城里的奶奶怎么看上了大山里走出来的爷爷是个谜,可能是爷爷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就和等那颗钻石一样等啊等啊很多年,终于给他找到了。在听爷爷说不完的钻石故事后,两人举办了简单的婚礼,开始了牛郎织女的两地生活。
  1971年,爷爷多年的工作结出了一颗最大的硕果。那一年唐店公社龙泉沟的一个叫李仰信的12岁小孩,他没上过学,家庭成分是地主,是个残疾人(腿瘸),给公社放羊。一天在路边割草的时候,发现了一颗小指肚大小的金刚石。李仰信把这颗璀璨的石头带回了家把玩,给他的哥哥看到了,他的哥哥是上学的,听到过一些613矿的宣传,就由公社把这颗金刚石交到了爷爷手里,这是一颗重达52.714克拉的金刚石。爷爷将这颗金刚石交给队里,队里直接又派了一位工作人员陪同爷爷将它送到南京。而当时江苏地矿局已经解散,爷爷联系了当时江苏省工业局地质组,他们让爷爷直接将这颗金刚石送到了北京的地质部。这颗江苏境内发现的最大的金刚石,一直存放在中国地质博物馆里,至今依然保持着它傲人的记录。
  钻石改变人的命运,爷爷从北京得到的指示是:对发现的人以精神奖励为主,以物质奖励为辅。以这个指示为原则,江苏省在新沂召开大会,摘掉李仰信家地主帽子,奖励个人一套“毛选”,500元钱,奖励公社两台拖拉机。这个奖励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丰厚了,李仰信家盖起了新的大瓦房。
  然而,爷爷的钻石传奇却要结束了。1975年,在陆续找到了一百一十多颗金刚石之后,爷爷因为长期的胃病不得不放弃了寻找钻石的工作。
  虽然不再和钻石打交道了,但是爷爷的品格已经和钻石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了:一次次的挫折,丝毫没有磨去他坚韧的棱角。一次次运动的冲击,改变不了他透明的颜色,经济大潮里一次次的诱惑,没有改变他单纯的品质。
其他文献
无论从影坛、商界、慈善事业、社会运动,甚至私人生活,泰勒的所作所为,永远都比她所处的时代要先锋一步。    伊丽莎白泰勒,“好莱坞黄金时代”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今年3月23日于洛杉矶的家中病逝,享年79岁。  娱乐行业向来是个健忘症盛行的地方,你很难想象像伊丽莎白泰勒这样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近三十年的时间都不出现在大银幕的明星,如今的人们依然会记得她的名号,如数家珍般地说着她那些几十年前的著名电
期刊
11年前,我在北京市西城区北海中学(今北京四中东校区)做历史教师。当一个历史探究小组的学生将一份名为《什刹海的由来》的课题报告送到办公室的时候,我很惊喜,“这是一份多好的历史作品啊!”。  这个小组的学生调查了北京什刹海的十个宗教场所(即什刹),访问专家学者、当地年长居民,拍摄了大量精美的照片,在查阅图书和网络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了一篇图文并茂,生动详实的调查报告。  其实,让学生们调查身边的历史并
期刊
英国“光荣革命”前后,两党制迅速形成,而维持古老的书刊许可证制度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但这在英国已不再可能。检查制度的废除标志着公共领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使得理性批判精神有可能进入报刊,并使报刊变成一种工具,从而使政治决策提交给新的公众论坛。  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首先在英国发展起来。有一些社会势力为了影响政府当局的决策,求助于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以使自己的要求得到这个新论坛的认可。与
期刊
关于韩信在钜鹿之战中的活动,由于史书的失载,我们几乎一无所知,我们只能合理地推想。项羽作战,往往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第一线,身材高大,自幼佩剑习武的警卫战士韩信,不离左右地随同项羽行动,自始至终处在大战的风口浪尖上。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东南)起义,迅速攻占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起张楚政权,天下大乱。两三个月内,以楚国地区为中心,秦嘉、朱鸡石等起
期刊
在动荡不宁的中国20世纪上半叶,协和的崛起更像是一个传说。正如洛克菲勒基金会官员雷蒙德福斯迪克所言:激动人心的故事——人与命运搏斗,失败摧不毁的理想。。    “我们不应认为这将意味着,这所学校的用武之地提前终止了,其实不过是换了一种管理而已……让我们希望、祈祷和相信,所有一切必将有最完美的结果。”  这是小洛克菲勒于1951年4月4日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北京协和医学院被中国政府
期刊
美国准备纪念世贸双塔和五角大楼遭袭十周年之际,911事件依然在影响着历史进程。过去十年,美国对“基地”组织展开了残酷无情的报复,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成功。  阿拉伯之春让民主理想进入到阿拉伯国家,但是这场革命不能归功于西方国家。突尼斯、埃及和广大阿拉伯国家发动革命的原因是国内长期酝酿的不满情绪,而不是美国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震慑行动”。  在阿富汗,美国赶走了“基地”组织,推翻了塔利班政权。然而,“
期刊
2011年1月15日,由《看历史》杂志、腾讯网联合主办的“论道竹叶青国家记忆2010-致敬历史记录者”历史论坛暨致敬典礼,在成都大邑县安仁镇建川博物馆举行。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包括徐友渔、沈志华、张鸣、展江、长平等众多学术界、传媒界的知名人士,以及章东磐、余戈、邓康延、谢朝平等一些活跃在民间的历史记录者,此外,还有数位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见证人,如在南京日军受降仪式上担任警卫营长的赵振英老人
期刊
北京 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专题展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萧淑芳艺术基金活动时间:2010年12月17日-2011年2月20日 活动地点:中央学术学院美术馆2B    本专题展以“自我画像”为主题词,对20世纪中国女性美术加以梳理和展示。20世纪20年代,第一代接受现代美术科班教育的女性已经成长起来,她们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肖像画尤其是自
期刊
1895年,拉塞尔被封为骑士。12年以后,他作为“第一个也是最伟大的军事记者”,逝世后被葬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    1850年代以前,欧洲报纸是依靠军人来报道战况的。其效果自然不会令人满意,因为军人无法鸟瞰战争的全景,难以掌握瞬息万变的战局;另一方面,军人没有受过新闻专业训练,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再者,军队严格的保密制度也极大地限制了战争新闻的采写和发表。  英国《泰晤士报》一位黑头发的爱尔兰籍
期刊
清明节前夕,新华社发出一条从民政部获得的消息,“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先后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这些先烈大多数没有留下姓名。目前,有姓名可考、已列入各级政府编纂的烈士英名录中的仅有180万人左右,仅不足“全部牺牲者”的一成。  这一条简短的消息,包含着中国近百年来的悲壮历史。  2000万!这个数字令人震动的不是巨大(巨大是可以理解的),而在于它是一个巨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