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武术教学如何渗透德育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bea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进行武德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喜欢武术运动,不仅局限于它的技术动作,还有其文化内涵,武术能够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提高其智力发育和审美,磨炼其意志品质。因此,在学校的武术教学中应加强对德育的渗透。
  关键词:武术教学;德育;咏春拳
  一、初中武术教学中武德培养的必要性
  在初中生教育工作中,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讲文明,讲礼貌,促进其身心发展是学校德育的主要培养目标。而武德讲究尚武崇德,修身养性,包括心性修养、道德作风、精神境界等,与初中生德育培养目标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此外,初中生正处于身心萌芽时期,尤其在心理方面,因处于叛逆期易受一些不正之风的影响,在面对事物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此时灌输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武德武礼教育,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1]。
  二、初中武术教学中武德培养内容
  在学校武术课中进行武德教育,考虑到初中武术课堂培养目标和德育要求,在武德主要内容中选择仁、义、礼、信、勇等内容作为培养内容,既符合初中生德育培养目标,又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仁,作为儒家思想的体现者,贯穿于中华几千年文化发展的伦理当中,发展到现代社会,“仁”体现在竞技过程中要求选手身穿护具、拳套等防护器具,并且严格规定禁打区域,武者对于仁的崇尚,正是体现在为人处世当中。义,中华道德范畴最为广泛的一条,随着演变发展,“义”转变为习武之人对于自身道德修养的要求以及行事标准。“礼”是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更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只有注重禮节讲究礼仪,追求文明,融洽人际关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信”是一种社会价值观与道德观的体现,是讲信用,不虚伪,“信”是武术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其理论价值体现于自身的道德修养上。儒家伦理解释,“勇”指果断,勇敢,有胆量,武术德育体现在教学中对学生勇敢品质的培养和思想渗透,提高其对勇敢品质的理解和实践。武术教学不仅要重视武术套路和技术,还应重视武术的功能和内涵,领悟其精髓以便更好地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2]。
  三、咏春拳与初中武术教学德育的渗透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村中学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顺应社会的脚步与时俱进,充分了解当前社会形势下的学生的教育需求,提出了“松品教育”。学校实施松品教育,力求办一所扬松尚美、成就俊才的优质学校,弘扬“松品立校,弘毅树人”的理念。目的是培养“德高意坚、体健善学、勤奋上进、弘毅超越”的江中学子。
  松树,寄寓着中国几千年的民族精神。纵观古今,中国人对松树情有独钟,文以咏松,歌以赞松,画以绘松。松树那高大挺拔的崇高美,凌霜傲雪的坚贞美、顽强不屈的生命美和千姿百态的形态美给学校师生带来了独特的感受和无限的遐想,让师生产生对崇高的品格、坚贞的信念和不断超越的追求。而咏春拳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求练习者:头正身正,含胸拔背,出拳动作清晰,干脆利落。它的行拳和身形步法就像一颗矗立的松树,强调“动者以强身健体,静者以修身养性”的理念,弘扬和传承尚武的弘毅精神。
  咏春拳是学生喜欢练习的武术拳种,兼具健身、防身以及消除心理压力等作用。在学生练习咏春拳的初始阶段,学校应加强对武德教育的重视,将武德教育和拳法技术教学放在同等位置,积极改进武术场地等方面的硬件设施,聘请专业的武术教师。体育教师应经常参加各种武术培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另外,要让学生对咏春拳的技击性、实用性感兴趣,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咏春拳进行归纳总结,将套路化转变为防身格斗化,烦琐化转变为简捷实用化,进而突出咏春拳的实用性、技击性,让学生喜欢上“咏春拳”,并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朱国栋,许乃丹.武德教育与武术人才培养的思考[J].青少年体育,2018(9):89-90,100.
  [2]刘坚斌,李树伟.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族传统武术咏春拳的传承与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5(22):205-206.
  作者简介:吴新宇(1971—),男,湖南道县人,一级教师,本科,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村中学体育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体育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直击学“学困生”的内心,多思考面对问题的应对策略,搭起沟通的桥梁,使“天堑”变“通途。”文章从心理辅导、因材施教、突出主体这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如何对“学困生”进行辅导,为“学困生”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困生”;辅导策略;学习氛围  “学困生”就是“学习困难”,也称为“学习无能”或“学业不良”,最早是由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于1963年提出的。对“学困生”的转化和辅导是中小学教育工作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南宁地区教育学院学籍档案管理的现状调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档案管理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发展,进一步夯实学籍管理基础性工作,有效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24;G270.7  文章编号:2095-624X(201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面向小学生个人知识结构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小学素质化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文章就教学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详细分析,以全面加深小学课改及育人模式转变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课程改革;育人模式;教学思路;创新方法  一、全面适应课程改革,构建新的教育发展格局  1.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学生是课程改革的主体,也是课程改革效果的实际衡
期刊
摘 要:在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已成为高校“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的重大课题。随着法治理念的深入和个人权利意识的增强,学生与高校之间的法律纠纷越来越多。高校学生管理所面临的这种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随着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学校学生管理任务加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主要表现为:与学生的受教育权冲突;与学生的自由权冲突;与学生的程序性权利冲突;与学生的民
期刊
摘 要:文化自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抱有的坚定信心。中医药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高等院校是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通过各种途径推广中医药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我们必须关注的时代课题。文章尝试在中医药院校里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探索如何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中医药院校;团体辅导  
期刊
摘 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模拟联合国”活动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开展情况,其次重点分析了“模拟联合国”活动对高校大学生分析整理资料能力,开阔国际视野,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创新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模拟联合国活动”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能够起到突出的作用。  关键词:“模拟联合国”活动;高校;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0-0
期刊
摘 要:金华市以“校企合作,双元育人”为核心,以职业院校、企业为主体,创新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符合现代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具有金华地方特色的现代学徒制。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0-0147-01  一、推进现代学徒制主要举措  1.工学一体,共建校企联合招生招工机制  
期刊
摘 要:华北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专业硕士的培养注重对基础理论的讲解,而课下学生重在对课上内容的理解,导致学生缺乏应用、创造的能力。因此,学校有必要借鉴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经验,探究符合我校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0-0141-01  一、我校在專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企业导师的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对诸多知识都要涉猎,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满足语文教学的需要。教师的阅读量决定课堂上每一句话的分量,也决定着学生每一个脚印的深浅,读书是教师不能忽视的心灵之旅。因此,要在阅读中成长,在锤炼中成熟,在创造中日臻完善,发轫于读书,升华于读书。  关键词:读书;人格;魅力;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0-0160-01  
期刊
摘 要:文章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提高小学品德活动教学的实效性这一立足点出发,就目标导航、回归生活、立足生本和妥善调控这四个方面来阐述对提高品德课活动教学实效性的几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目标;生活;生本  一、 目标导航——让活动定位更“准确”  品德教学课堂设计活动时,要预设好教学目标。曾经听到一位教师执教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做学习的有心人》一课,创设的体验活动丰富至极:上课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