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劳育渗透的途径与意义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5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下的高中地理课程中,需要渗透勞动教育工作,这样可以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其中,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让学生在构建知识性、实践性为一体的课堂当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同时正视劳动这种行为,以此养成热爱劳动的思想认知,并掌握劳动的基本技能。文章针对当下高中地理的教学工作中所渗透的劳育教学工作进行详细的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践能力;地理教学;高中教育
  一、 引言
  人类长期的发展中,劳动是人们创造各种财富的唯一手段。通过劳动人们重新认识了整个世界,同时实现人类的一个又一个的梦想。因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中,始终离不开劳动这种行为。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更加需要进行劳育教育工作,让学生对劳动有着客观的认知,其中地理教学工作的开展,就可以很好地让劳育渗透其中,以此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对于劳动的认识程度。
  二、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劳育的背景
  (一)教育现状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之后,在落实的过程中,各个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都对劳动教育有了全新的认知程度。但是,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留下了较大的进步空间。正如相关负责人所说,在当下的教育工作开展中,劳动教育与技术课程经常被一些主要课程所占用,即使教师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课程编制,但是始终缺乏教学的空间,将这些教学计划无法顺利地推进下去。部分教师都将劳动当作一种惩罚的手段,导致学生对于劳动产生不正确的认知,因此也无法很好地养成一定的劳动习惯。而从家庭的角度进行分析,当下的家庭教育一直被家长所忽视,家长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需要自己的孩子参与劳动活动。最后从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受到众多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干扰,导致体力劳动以及生产劳动的行为受到一定的淡化。因此,对于当下的劳育教学工作需要进行全面变革,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将其与其他的主流课程进行相互渗透,以此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
  (二)时代召唤
  在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有了新的要求。在当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劳动评价记入学生的档案中,以此作为学生升学的重要评优指标。在这样的教学管理下,可以起到解决中小学学生劳动量不足、劳动意识缺乏的现象,以此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形成珍视劳动成果的品质。
  在当下中国社会和经济不断地发展背景下,更加需要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复合劳动人才,一些节能环保、新材料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往往更加需要指示性、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加入其中,以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因此,在当下的社会发展背景下,这种劳动教育工作成为未来教学改革的重要考量内容。其中在高中教学工作中,需要积极地将德智体美劳进行全面的深化渗透,这样才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此培养出社会上需要的人才。其次,在当下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进行劳动教育的渗透,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在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对劳动产生较大的兴趣,以此获得学习的动力,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提升学习的基本效率和学习的质量,以此满足素质教学的基本需求。
  三、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劳育的途径
  (一)利用课本案例演示劳动教育
  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将劳动教育很好地渗透到地理教学中,就需要积极地利用案例演示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在传统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依靠教师的单一性讲述。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往往无法很好地发挥出教学效果,因此就需要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可以积极地让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案例的播放。例如,在开展非洲萨赫勒地区的荒漠化治理问题的教学中,就可以在对其荒漠化问题造成当地贫困问题,进行方案的针对性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利用多媒体的方式,提供一定的实体模型,对其非洲荒漠化土地进行相应的模拟,以此让学生对当地地形地貌有着一定的了解,之后让学生动手进行治理分析,以此启发学生利用动手的方式,在劳动生活当中,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可以很好地让学生有着较多的自主思考空间,同时也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另外,这种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发挥出案例教学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对于地理知识与劳动行为的价值有着更高程度的认知。
  (二)利用课堂活动模拟劳动教育
  在课堂活动的开展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在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时,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模拟的组织。以此让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小组中,针对教学工作的劳动模拟,进行针对性的活动开展,最大限度感受到劳动所带来的教学意义。在劳动的过程中,也是将班级全体学生都加入教学活动当中的重要方式,以此让班级具有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利用课后作业实践劳动教育
  在完成教学工作之后,教师还需要重视起课后作业的安排。需要积极地利用其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基于劳动教育的方式,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学工作的效果。例如,可以在完成教学之后,结合下节课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一些课改的实践劳动,以此让学生可以在巩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还可以很好地为下节课的教学开展打下良好的教学基础。
  四、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劳育的价值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其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特征,包含着自然科学的诸多知识内容,如资源、环境、土壤、地貌以及气候等诸多的知识点。同时,地理当中也包含着与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一些经济文化。因此,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地理教学工作而言,地理教师就需要将地理理论教育与劳动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传授一些劳动观念,进而充分地利用地理课程,进行劳动教育工作。例如,在教学的开展中,对于高中区域地理当中的流域综合开发的教学当中,教师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对于流域的综合开发知识点进行了解,能够从宏观和客观的角度出发,满足教学工作的开展需求。针对管理者的开发措施、修建操作以及该区域周围居民的实际劳作方式进行清晰的阐述,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劳动的光荣,同时养成劳动平等的观念,以此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后,教师可以顺势引出中国已经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项目,让学生观看多媒体上对水坝的修建以及修缮过程中,劳动者进行工作的视频,以此明确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是无数劳动者创造的“工程奇迹”。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开展中,无论是设计者李冰父子,还是参与项目的农民,都付出了相同的辛苦,才可以完成这个项目的建设。对于这项伟大的工程项目建设,是依靠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所创造出来的。人们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地积累劳动智慧和劳动经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让人们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社会的稳定发展下,虽然形成了不同的职业,但是地位却始终平等,都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身力量的存在,因此就需要在付出劳动之后,受到他人的尊重。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格外的重视起这个观念的教授,让学生可以对社会当中的全部劳动者,都可以保持着一定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劳动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
  (二)提升实践的劳动能力
  中国著名学者陶行知先生与美国学者杜威的研究中,倡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劳动的实践。因此,就需要在当下教学工作开展中,需要利用劳动实践的方式,能够将书本上的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保持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中,其劳动教育的开展,也是有效提升地理教育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实际的地理实践劳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提升热爱劳动的情感,以此充分地提升学生对于劳动习惯的热爱程度,并让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
  在高中教学中,地理课程一直都是教学工作当中的关键所在,其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就是地理实践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的开展中,格外地重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劳动教育相结合。这样的教学理念下,也是一种创新的教学形式,具备一定的挑战性、新颖性以及刺激性。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在实践活动的开展中,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以此发挥出潜移默化的劳动教育效果。
  在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中,可以进行地理野外考察、室内试验以及各种教学内容的模拟。这种地理实践活动的组织,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情景模拟下,更加感受到真实的地理知识内容,以此提升对实践与地理知识的兴趣值,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在课堂外的一些地理观察、观测调查活动都是一种地理实践的活动内容。例如,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地质考察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考察不同的演示类型,并拍摄不同的地貌类型,同时可以对岩石的层理、产状等诸多的类型进行信息的分析。这种野外的地理观察活动,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汗水,因此会让学生对其活动的开展留下较深的印象,同时也是充分地保障学生可以在这样的考察、调查以及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懂得劳动的价值,同时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内容。
  在课程的教学工作开展中,还要积极地让教师进行教具方面的制作。例如,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中,需要让学生可以严格地基于课下搜集的各种资料和数据,绘制出同一个地区当中的不同要素。如,需要对天气状态、地形地势、资源矿产示意图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采集,以此充分地保障在设计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制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地图。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能够基于学生依靠采集数据所绘制的地图,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分析。并利用不同形式,对学生所掌握的各种课堂活动教学,与不同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重点内容,并积极地参与到各种野外实践活动当中,以此让学生可以在多种类型的教学工作当中,可以感受到实践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在一些室内试验、模拟的活动开展中,可以很好地将其体力劳动与智力劳动进行充分的融合,以此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劳动需求,并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劳动实践教育。
  (三)培养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劳动教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始终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在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劳动教育始终都是一种具有着较强魅力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很好地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对教学工作的一种创新发展,让学生可以扩展自身的视野,学习到更多课本上没有涉猎到的知识点。劳动人民在劳动的过程中,应尊重勞动者的自身成果,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对于劳动的好奇心。
  在高中地理教材当中,其中具备着较为丰富的劳动教育素材。例如,在教学“能源综合利用”内容时,可以针对能源的综合利用方式着手,很好地培养学生对于劳动附加值的重视程度。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传统的教学利用方式进行课程开展,但是需要让学生明确传统的资源利用率始终不足,因此就需要在未来的资源利用过程中,可以进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处理,因此就需要进行产业链的构建,在当下的教学工作开展中,还要不断地结合课本上的实际内容,帮助学生梳理出正确的劳动观念,以此充分地保障教学工作的科学合理性,满足当下素质教学的基本要求。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教学工作开展中,为了可以很好地满足素质教学的标准,就需要充分地保障在地理课程的开展中,可以很好地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可以对劳动行为有着正确的认知,梳理出正确的劳动观,以此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陶希秀.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素养的策略性分析[J].高考,2021(12):105-106.
  [2]吴贵香.驾考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启示:以“大规模海水运动”为例[J].高考,2021(12):139-140.
  [3]徐海龙,王重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视听资源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21(10):57-60.
  [4]高小琼.高中地理“畅言智慧课堂”教学初探[J].高考,2021(11):15-16.
  [5]武小东.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高考,2021(11):117-118.
  [6]万珍珍,彭渤,熊胜男.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21(10):89-90.
  [7]陈星州.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24):143-144.
  [8]马强.高中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训练的有效性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21(24):151-152.
  作者简介:
  姚全江,唐化兰,重庆市,重庆市合川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初中生来说,学好英语不仅是学生通过中考的基本要求,同样也可促使学生自主参与跨国际交流活动,扩展学生的语言生活经验,让学生终身受益。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形成良好的英语能力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如果初中生无法找到良好的学习方法,且不能积累充足的英语素材,那么也很难顺利发展自身的英语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入影视资源,既要将其作为共享英语文化的资源媒体,也要据此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摘 要: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深入理解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的理论根据,在解决电学实验问题时就能得心应手。  关键词:滑动变阻器;分压器;分压式接法;负载;输出电压  有关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201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教材中没有在正文部分做介绍,只是在《物理选修3-1》的“问题与练习”中给出了一道分压式接法的试题让学生解答。解答与说明是这样表述的:“可以将变阻
摘 要: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元素化合物转化关系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从认识规律出发,分层建构元素化合物转化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的发展。实验在分层建构元素化合物转化关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钠元素化合物为例,开展以实验为基础的分层建构元素化合物转化关系研究。  關键词:元素化合物;实验;转化关系;分层建构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实
摘 要:当前的教学重点从知识的教授转变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的是让学生实现全方面发展。生物学科与生命、生物有关,所以教育部门提出了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的要求。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生命观念理解得不够深刻,所以没办法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对此,文章从概述、方法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养成学生生命观念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生命观念;养成方法  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核
摘 要:当前初中地理课程开展中由于受到原有传统的教学思维影响,导致在课堂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着地理课程的实效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相关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基于此文章立足于素质教育下初中地理教学改革问题及对策,从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当今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素质教育下初中地理教学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以期望可以找到高质量推进初中地理课程教育的方法,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意见。  关
摘 要:中国有着灿烂的文化和深厚的底蕴,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千年不倒,与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家国情怀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历史是一门为学生介绍社会发展沿革的学科,为学生讲解每一个朝代的变迁和特点。对此,教师可以从历史学科的内容出发,为学生渗透爱国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家国情怀。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教学目标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价值导向,在全球文化意识不断碰撞的当下,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
摘 要:时文外刊是近年来高考英语阅读材料的取材地,也是重要的高中英语拓展阅读材料。重视时文外刊阅读教学,对高中生的语言能力成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要想教好时文阅读课,我们就需要优化时文阅读引导方式,将多模态教学理论融入时文阅读课堂,以更丰富的信息呈现模态,支持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辅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指导中,教师应积极构建
摘 要: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需要教师认真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把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文章结合教学高中有机化学解题的实践经验,从类推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动态思维四个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有机化学;解题能力;类推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动态思维  有机化学是高考必考知识点,该部分内容学生很难学懂,特别是不会解题。因此想
摘 要:在初中阶段,物理所呈现的学科特性比较显著,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价值。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所提出的要求也比较严格,要侧重于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培养。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实验模块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让学生能够在实验探索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和规律,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实验探究精神品质。然而,当前的实验教学领域,因为教师育人思想和教学手段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所呈现的实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文章主要结合实际问题
摘 要: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通过教材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拓展创新。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因为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着大量的实验,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感兴趣,教师就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去进行实验操作。除了实验,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下能够更主动地学习化学知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做好积累。基于此,文章从课前的有效备课、课堂的有效互动、分层教学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