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参与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来源 :数理化学习·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a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为一门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的基础学科,在学校学科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中基础知识的消化,对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的灵活掌握,从而增强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学生具有的这种能力不是完全通过教师的“教”而获得的,而是需要学生更加主动地“学”,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的过程,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本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必须做实做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这一文章,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提供学生参与时机,提升学生参与质量,培养良好参与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本人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学次的积极性:
  
  一、激发自主参与意识,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
  
  学生只有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始终。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积极准备,认真思考,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的向学生讲解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数学及数学家的奇文轶事等内容,通过对学生兴趣的有效诱导、充分激发、逐步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强烈动机。例如,在进行等差数列前几项和公式的教学时,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内容前,先介绍数学家高斯进行1+2+3+…+100=?解答的故事,从而使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又如在讲解椭圆的相关知识时,我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仔细思考油罐车上油罐的侧面曲线有什么样的性质,教师通过实际问题的有效引导,循序渐进的启发,能够充分唤起学生自觉学习的动机,形成愿意学习数学内容的心理倾向。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方法很多,有生活实例引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检验学习效果、设置愉快情景、组织竞赛活动等各种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二、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发挥探究实践活动的启智功能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建立起清晰的表象,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系列思维活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体系形成和学习能力发展的全过程中来。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活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概念概括抽象,数学公式推导,数学题目解答论证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解答,引导学生对解答过程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反思是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重新消化吸收的有效手段,能够促进学生理清知识要点,准确查找自身学习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题目解答思路与方法、问题辨析、知识联系与结构进行认真的思考。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教师目的性的质疑,设问,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在交流过程中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三、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增强数学学习环境的促进作用
  
  科学实验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可以释放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积极性。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民主、平等、友好的学习气氛,树立学识渊博、态度认真,治学严谨的威信,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追求崇高目标的上进心,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鼓励学生善于展现自我个性,提出独特见解,保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做好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例如,教师要精心设计讨论习题,注意习题的典型性,进行科学的指导,开展生生间的热烈讨论,从而加强学生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四、强化学法指导,提高数学学习方法的推动作用
  
  教师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对推理方法、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进行有效的掌握。由于教学过程是师生进行双边统一的实践过程,只有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精髓,进行贴近教学内容的学习活动,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悟出学习方法。比如,在教学完—个内容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对所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总结,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发言,鼓励学生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进行深刻的反思,查找自身学习的不足,提高学生参与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入到学习角色之中,提高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心理学中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力是人们从事观察活动的能力。观察是认识事物获得知识的源泉,是物理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是立足于感性认识,对世界总是怀有好奇心,平常总是乐于观察,只是他们的这种观察是无意识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  如
期刊
数学新课程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就是说数学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激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注重知识来源,激发学生求知欲    让学生知道要学新的知识是由于要解决新的问题的缘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现代教学中有许多新的理念,问题化教学就是其中一种教学方法。我认为问题化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问题设计的好坏,问题设计好,就能使问题化教学过程顺利开展,就具体学科而言,将问题化教学与物理教学结合起来,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问题清晰化,让学生由迷惑不解到茅塞顿开,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体现新课程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的理念。    一、问题教学法的概念    问题教学法是物理科
期刊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难以激起学习的热情,苦学、厌学心理较为突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我想必须注意三个原则性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与自主构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个原则是:直观性,实践性,趣味性。  1、直观性:教师应结合实际给每个学生创造直观想象的空间,这种教
期刊
传统教学观对物理实验较为忽视,在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的过程中,都没有使物理实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将不利于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利于达到物理教学目标。本文将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做初步探讨。    一、建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原则    (一)实验选择的原则  (1)探究性原则  中学教育在承传人类已积累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
期刊
所谓学力主要指学生借助一定的教育环境和能力及积极的教育实践活力,所形成的自我获取,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态度、知识和能力的总和。学力是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更是人的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在大力推行回归教育本位、大幅度削减课时,改变以往那些熬时间拼体力的学校教育的今天,我认为构建促进学生学力发展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得自己学习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
期刊
无数据计算题在中学化学中经常碰到,学生往往无从下手。解题时应全面把握题目所给信息,挖掘整体结构中的关键条件,进行分析,抓住问题的本质。对已知条件从整体结构进行解剖、变形,替代、转化等灵活处理,真正理解化学概念,挖潜和发现关键,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迅速、简捷解决问题。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一、提出问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进行教学时,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决稍微复杂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很多学生常常感到很困难,对物理规律的选择,不是试试这个公式,就是套套那个公式;对物理过程的选择,不是试试这个过程,就是看看那个过程。结果费了不少周折,列了不少方程,用了不少时间,还是没有得到最后结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物理规律认真分析,利用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谈谈几点看法。    注:本
期刊
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是每个高三学生都必需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对于有些与一元二次不等式或绝对值不等式有关的恒成立问题,学生们在对其进行分离参变量等技巧变形时,极易发生一些“不为人知”的迷惑性错误,从而导致该问题的解答错误。事实上,若能直接从求解不等式的解集出发,再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便可以顺利的解决这类恒成立问题。这种解法思路简单,过程明了,学生容易接受并且不易发生
期刊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要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习情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照本宣科、单调僵化,束缚学生思维,扼杀学生的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