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此而美丽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核,离我们有多远?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在中国也有久远的历史。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侵入骨髓的称为骨结核,宰相刘罗锅的罗锅就是因为骨结核引起;结核菌侵入消化道会引起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等,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红楼梦》里弱不禁风的林黛玉、《三国演义》里吐血而死的周瑜……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都患有肺结核。肺结核病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是结核病传染的主要类型。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结核看上去离我们越来越远,很多人对这种病不再重视。但其实,结核病仍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1、是我国重大传染性疾病,发病、死亡人数最多;
  2、目前全球结核杆菌感染率约为三分之一,也就是有20亿人口感染了结核菌;
  3、我国每年有100万人新发结核病,有5.4万人死于结核病;
  4、江苏省每年新发病人四万多;
  5、具有群体性传播的特点,容易在人群集中地区爆发;
  6、耐药结核的威胁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加。
  以上数据触目惊心,然而,与疫情严峻相反的是我国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匮乏。为了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广泛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遏制结核病对个人及社会带来的危害,卫生部组织开展“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志愿者。在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大力动员及专业培训下,活动在江苏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参加志愿服务的有学生、教师、医务人员、企业员工、商场导购、售货员、农民工等群体。
  在今年3月24日第1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来临之前,笔者走近他们,听他们讲述从事志愿服务的感悟。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杨洋 护士
  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国家级优秀志愿者
  “这是一种缘分。”
  采访的开始,杨洋用爽朗的声音、简洁的话语回答自己为什么做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的志愿者。16年前,杨洋被查出患有肺结核,而当时,她已从卫校毕业参加工作六年。
  生病了,一切都放下。住院期间,病人来来往往,有的痊愈出院,有的则去了另一个世界,她充满了焦虑与担忧,不停地问医生:我能好吗?医生总是微笑着说:你放心,肯定会好的。无数个夜晚,杨洋就是在这种温暖的陪伴下,安然入睡。杨洋逐步开朗起来,她知道,结核病并不可怕,关键是用什么态度去面对,小心预防,就会减少感染机会;好好治疗,就会多一份治愈希望。她用这样的话语劝导病友,许多人有事情了,都愿意找她聊聊。那时治疗结核病的药还不像现在集成在一个板上,每天要吃多种药物,很是痛苦。
  一次,一个病友拿着一包药说:“杨洋,这么多药,我怎么能够吃下去啊?”
  杨洋拿出自己的药物,满满一大把,说:“你看,我的比你多多了,都能吃下去。再难吃也要吃啊,要不然,怎么能够治好病呢?”那份乐观感染了病友,从此,那个病友再也不觉得吃药痛苦了。
  杨洋很快康复,并找到了真心爱自己的人。她把这段肺结核的得病经历当作人生的财富,出院后报名做了一名志愿者,十多年来,每到寒暑假,她都会去看望孤残儿童。她总在想:自己在生病时得到过那么多的关爱与支持,现在应该尽自己所能,哪怕是做一点身边的小事来回馈社会。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深深知道结核病病人的痛苦,当得知卫生部在开展“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志愿者时,杨洋没有任何犹豫,第一时间报名参加。
  在江苏省疾控中心接受培训后,杨洋对肺结核防治宣传有了更深的认识:卡介苗对预防儿童结核病,尤其是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效果并不会持续很多年,跟很多疾病都有疫苗不同,成人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结核病疫苗;避免接触传染源是预防肺结核的一个有效措施,另外的日常肺结核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环境空气畅通,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等;万一得了结核病,就要严格按照医嘱吃药,随意用药、随意停药都有可能产生耐药性,后果将更加严重。经过培训,杨洋还对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形势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坚定了她做好志愿者的信念。
  因为有多年从事志愿服务的经验,对做肺结核防治知识宣传志愿者,杨洋也是思路清晰,游刃有余。杨洋在医院主要负责所在企业的计划生育工作和社区糖尿病、高血压的管理工作,她充分利用这些平台,见缝插针,借台借力,单位组织女工的活动、给社区老人做高血压糖尿病体检、到下属企业去讲课、甚至带孩子去社区的慈善机构等机会,杨洋都会与各方面协调好,主要活动结束后,给她留出10分钟至半个小时的时间,给大家讲解结核病相关知识;杨洋还通过集团办公室系统,给每位同事发送结核病防治的视频资料,视频资料由国家卫生部制作,时间不长,好玩有趣,寓知识宣传于趣味画面中,备受同事们喜爱。
  进城务工人群是宣传的重点,2012年6月的一天,杨洋和其他志愿者到了一个足疗店,店主笑脸相迎,但听她说明来历后,脸马上拉下来:“你们快走吧,我们这里没有结核病人。”
  杨洋没有退却,反而笑脸应对:“你看,一谈结核,你就这么害怕,那更应该了解一下预防的知识啊。”几次三番,店主终于接受了他们。杨洋的讲解引起了很多店员的共鸣,纷纷谈自己认识的、听说的结核病人的情况,店主也一再感谢他们,对自己刚才的态度表示不好意思。
  杨洋还约了江苏青少年健康服务中心的小罗护士,走进路边的小吃店、修理厂、娱乐场所等,共同向这些外来打工的边缘人群宣教。尽管付出的精力更多,每次宣讲的规模不大,但她觉得特别有意义,因为这个人群的健康意识,关系着城市的每一位顾客,关系着他们背后的家庭及亲友。
  在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杨洋总结出:做志愿服务,仅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做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对大学生,她采用播放视频、发放宣传资料基本就可以了;对社区老人,她会给每个人发放一包印有宣传资料的纸巾,再给他们讲解一番才行;而对服务场所,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不影响人家做生意才行。   从去年开始,杨洋开始每个月拿出半天的公休假去做公益,一场活动,看似也就是两三个小时的时间,但为了准备,沟通协调,却要花很长的时间,杨洋从来不以为苦。如今,志愿行动已经变成她的一种生活习惯,她也期待着有更多的志愿者一起加入!
  成就自我,余香予人
  施渊 事业单位人员
  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国家级优秀志愿者
  2012年11月30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经验交流会上,一个小姑娘侃侃而谈,与参会的人员交流做志愿者的心得体会,她的发言引起了现场广泛的赞同。
  她就是常州金坛市的施渊,江苏省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优秀志愿者,2013年3月被卫生部评为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国家级优秀志愿者。
  面对掌声,施渊深深感慨,自己这一年的收获与成长。2012年施渊大学毕业到村委上班,在她的微博关注对象里,有一些喜欢做公益的人,看着他们在微博上分享自己做志愿者或义工的照片,她心里也有一种做志愿者的渴望与冲动。当她在当地门户网站上看到“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的招募信息,就立刻报名参加了。
  参加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集全体志愿者培训后,施渊对做一名优秀的志愿者充满了信心,但第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就给了她一个小小震撼。2012年3月的一天,金坛市一个广场上有人跳舞,有人抱着小孩玩,也有小朋友在溜冰,热闹非凡。她把结核病防治的横幅挂好,拿起准备好的资料,刚想向大家宣传讲解时,天空却飘起了小雨,人群逐渐散去,只剩下她站立在广场上,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摞资料。
  这次不太成功的施教,不仅没有挫败施渊的信心,反而让她对公益活动有了新的认识:一项活动的开展成功,必须要有详细的策划,必须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天气、志愿者参与的人数、活动的开展方式等等,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此后,施渊把自己准备做的宣传梳理了一下,流动人口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她决定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等方式,在快餐店、集市等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做宣传;而网络有传播快的特点,她决定利用微博、人人网等方式,及时把活动消息散播出去。
  有了充分的准备,施渊的宣传做得越来越好,在一个集市上,她流利地给群众讲解结核病防治的相关知识,主要介绍结核的传播途径和如何预防结核病的发生以及我国结核病的现状等,面对每一个疑问,她的解答耐心而细致,生怕漏掉一点。摆水果摊的夫妻两口拿到一张宣传单后,还追着施渊再要一张,说拿回去让儿媳妇也了解一下,在路边休息的环卫阿姨也主动走过来问她一些相关的知识……
  这些渴望的眼神、赞许的目光让施渊特别有成就感,以后的日子里,她把结核病防治宣传融入到生活中,去快餐店、社区宣传,与同学朋友聚会,她也会提起这个话题。她把活动照片以及精彩瞬间发到了网上,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转发。
  2012年6月,施渊到南京参加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考,除了备考的课本,施渊还准备了一大摞结核病防治的宣传资料。为了这次宣传,施渊提前谋划了一个月,与地铁管理部门联系,与在南京的同学沟通……考试一结束,施渊直奔南京地铁一号线,向乘客、乘务员宣传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及我国在结核病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对肺结核检查治疗的部分项目实行免费的政策。
  笔者问施渊,忙于志愿服务,不怕影响自己的未来吗?施渊很干脆地说:不会的,我会把工作做好,对自己的未来、对爸爸妈妈的期望有个交待。后来,表现优异的施渊考入金坛市一个事业单位。
  爸爸妈妈当初非常反对她做志愿者,爸爸劝说她刚到单位,要认真工作,给领导同事留下一个好印象;妈妈甚至悄悄藏起了她的宣传资料……但施渊终究用她的实际行动打消了爸爸妈妈的顾虑,妈妈还成为她的“粉丝”,有时候也会帮她做宣传呢。
  施渊明白,必须先把本职工作做好,才能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而领导与同事,也给了施渊很大的支持,在活动开展的时候,同事会主动帮她发放资料,帮她做资料留存等工作。
  采访中,施渊一直说她很普通,很平凡,是志愿活动让她快速成长起来。大学刚毕业,面对身份角色的转换,很多同学还不适应,很迷茫,施渊却整天忙碌于工作,忙碌于服务别人。因为参加志愿活动,她认识了很多有同样志向的人,她们通过QQ群等方式联系,相互出谋划策,传播正能量。
  回首一年的活动,从刚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游刃有余,这一路走来,施渊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志愿服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的精神。爱不贵浓而贵长,施渊知道,她的志愿服务之路才刚刚开始。
  链接:“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介绍
  一、主办单位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
  二、目的
  通过建立长期开放的志愿者活动平台和每年一次的志愿者宣传员评比,最大程度地发动各界结核病防治宣传力量,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传播,形成国家级百名、省级千名、县市级万名志愿者宣传员队伍,让更多的人关注结核病,了解结核病,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三、主要内容
  在正确理解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前提下,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志愿开展针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宣传活动,进行记录,并参加全国评选。
  四、活动要求
  (一)志愿者基本条件
  1.在中国境内长期居住,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的各界人士,自愿开展肺结核防治核心信息宣传工作;
  2.能够正确理解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
  3.能够对自己的认知和行为负责;
  4.母语为非汉语的志愿者应能够正确阅读、理解中文。
  (二)志愿者工作要求
  1. 志愿者在活动期间开展的核心信息传播活动次数、形式、时间、地点、对象不限。
  2. 完成的传播活动应至少包含1条核心信息内容,传播活动至少覆盖5人。
  3.鼓励面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学生、老年人群等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传播活动。
  4.鼓励使用有创意有趣味的传播形式开展活动。
  5. 对完成的传播活动以多样化的形式和载体(如文字、图片、影音、博客、微博、网络论坛、社交媒体活动等均可)进行完整记录。
  五、参加方式
  (一)网络参与
  感兴趣的网友可以随时参加,无论是简单的转发微博,还是发起活动,我们都鼓掌欢迎!只要正确理解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想怎么宣传由你决定!
  江苏省结核病防治官方微博http://e.weibo.com/u/2735650940
  (二)参加评选
  如果你有更多的时间和想法,鼓励你设计开展更丰富的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全程记录下来,并按照以下步骤参加全国评比,加入全国结核病防治志愿者宣传员的大家庭:将参评表和活动记录发送至邮箱2202402081@qq.com 即可。
  (三)结核病防治机构发动志愿者开展活动
  全国各地结防机构通过张贴海报、举办新闻发布会和大型活动等线下活动方式广泛招募志愿者,向志愿者提供必要材料和培训,并在活动期间有计划地组织本省志愿者开展传播活动。
  江苏省内有志于参加志愿服务的可以咨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话:025-83759455 联系人:潘晶晶,更多详情请登录http://gongyi.qq.com/zt2012/jhb/。(本文专业支持:江苏省疾控中心慢性传染病防制所)
其他文献
每个男人,都有机会成为某个女人的好丈夫。  别那么大惊小怪的。这话也可以反过来对男人说,有成千上万的女人,可以成为你们的好妻子。你知道我不是指人尽可夫的意思,教养和职业,都使我不会说出这类傻话。我是针对文学家常常在作品中鼓吹的那种“唯一”,才这样标新立异。  没有唯一,唯一是骗人的。你往周围看看,什么是唯一的?太阳吗?宇宙有无数个太阳,比它大的,比它亮的。钻石吗?也许有一天我们会飞到一颗钻石组成的
期刊
一个年轻的南京小伙,在美国拍摄了一部名为《Rock Spring》的电影,讲述了19世纪末美国历史上针对华裔劳工大屠杀的故事,得到美国联邦众议员赵美心的支持与鼓励,并正在冲击今年6月的美国“学生奥斯卡”奖。  筹资:千辛万苦  2009年9月,南京小伙何乐为前往美国,就读美国国立大学洛杉矶校区电影专业。在华裔很多的洛杉矶地区学习和生活,何乐为很自然地对美国华裔移民的历史产生了兴趣,他准备以此为主题
期刊
我的一个女同事结束产假回来上班,和我谈起她的母亲,眼睛里闪着幸福的泪光。  她的母亲退休了,她要上班,带孩子的任务自然落到了母亲身上。临上班前,她还有些不放心,想嘱咐母亲些什么,但看到母亲抱着孩子轻轻地摇,孩子酣睡后轻轻地放在床上,怕孩子睡着不舒服,就一粒一粒地解开扣子,怕他冷,掩掩被子,过一会又担心他热,再拿扇子轻轻地扇几下……一系列动作之后,她没有多说一句话,完全放心地去上班了。  这个世界上
期刊
检查你的抽屉、柜子、卧室、书房、阳台,能搜出多少保存多年、始终舍不得扔的旧物?这些旧物,在他人看来一文不值,只是占据空间的废物,但你总有各种理由将它们收藏:扔了是浪费,有纪念价值,总有一天会用到……但理智告诉你,这些理由其实很苍白。舍不得扔,这不是习惯,是心病。  过度怀旧让人疲惫  将一些再也不可能利用的旧物扔掉,对于某些人来说,实在太痛苦了。  林强有一只旅行箱,专门用来装自己舍不得扔的小物件
期刊
美学家宗白华曾说,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散步的时候可以在路旁折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无论鲜花或者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掉,放在桌上可以作散步后的回念。  读完王人博的《孤独的敏感者》,我一直在想象作为散步者的王人博的形象,因为王人博在书里自称自己是一个闲逛者。  “闲逛者既可以在挤满人群的街道推挤,也可以漫无目的地游走,同时又被人群推挤;也可以背离
期刊
游学旅行又叫特殊兴趣旅行,时间和金钱都不必太多,但足够你去异国他乡上上课,逛逛街,等回来,也许人生就有了不同。  红酒酿造  体验者:黄薇薇  学习地点:智利利马里谷葡萄酒庄、西班牙奥哈葡萄酒庄  学习时间:6个月  报名方法:通过葡萄酒圈子里的人帮忙联络,或者主动找当地葡萄酒协会、酒庄申请。  学习费用:葡萄酒庄负责食宿,只要支付往返机票以及个人消费开支即可。  上大学时,黄薇薇就喜欢上了葡萄酒
期刊
有一种说法广为流传:橄榄油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补充人体营养的油。橄榄油在生产过程中未经任何化学处理,所有的天然营养成分保存得非常完好,不含胆固醇,消化率达到94%左右。橄榄油对婴幼儿的发育极为适宜,它的基本脂肪酸的比例与母乳相仿。无论是老年时期,还是生长发育时期,橄榄油都是人类的最佳食用油。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橄榄油对婴儿是“劣质食品”  如果说其他的广告词只是忽悠,那么“橄榄油对婴
期刊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了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报告指出,社会诚信已经到了警戒线,具体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下降,超过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  曾经,中国是一个崇尚“守信”的国家;失信没好报,先辈们深信不疑且言传身教于下一代。如今,社会似乎充满了陷阱,与他人打交道,成了一件让人害怕的事情。  信任危机弥漫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我们实在不
期刊
长得黑也吸热  一家三口外出旅游,结果那天烈日当空,非常热,儿子用手扇着风,气呼呼地说:“妈妈,今天怎么这么热?”  老婆:“谁让你出来穿这件黑色衣服,黑色吸热。”  老公道:“不怪那个,我穿白衬衣也热啊。”  老婆:“你长得黑也吸热。”  问好  一个爱养鸟的大爷特别喜欢养鹦鹉,一天他买了只鹦鹉,每天出门前都教它说“你好”,可鹦鹉就是不开口。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大爷实在厌烦了,早上出门也不教它了。
期刊
一次,陪朋友去郊县考察山林和水体开发项目,一路走来,对路有了另一种全新认识。  朋友开车,从市区出发,出城后,走的是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下了高速,穿过县城,驶入105国道,一路向北。出县城不远,我感觉坐的不是车,是船,风浪中颠簸的小船。  我问:“这走的是什么路啊?”  朋友说:“105国道啊!”  还记得十几年前,每次上学,我都要从南昌坐长途班车走105国道南下,去往赣州。那时的车没现在多,路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