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了研究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习性,对贯穿淮安市主城区的4条河流展开植物群落调查。采用植物群落学的研究方法和SPSS系统对数据分析,通过对淮安城市滨河植物群落特征分析,得出河流各段的指数呈现不均匀的情况。杨柳、芦苇、女贞等乡土树种在大面积绿化中使用率较多,且效果很好。
关键词 滨水绿地;群落特征;植物配置;江苏淮安
中图分类号 S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144-02
Abstract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has a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South differences in the eastern region of China.In order to study the ecological habits of urban riparian green space,we had carried out community survey over the four rivers which went through the main urban area.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we had analyzed the data through the method of phytocoenosium research and SPSS syste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n plant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riparian green space in Huai′an City Riverside,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index of river sections appeared unevenly.Native species such as willow,reed and privet were used in the large area of green,which had better greening effect.
Key words riparian green space;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plant configuration;Huai′an Jiangsu
城市滨水绿地是指城市中的线性绿色开敞空间,离水域较近,具有连通生态、景观、历史文化等作用。植被营造是滨水绿地建设的重点内容[1]。河岸带生态系统对增加动植物物种种源、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产力、治理水土流失、稳定河岸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城市河岸带研究也成为水环境保护学的研究热点[2]。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淮安市植物分布自北而南由落叶阔叶林逐步向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过渡,种类也随之增多,但是当地的原生自然植被因城市开发建设的原因遭到严重破坏,仅在滨水地带存有少量林分,且逐渐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所代替。淮安城区的滨河区绿化景观空间界定为4条贯穿城市的主要河流,即盐河、古黄河、里运河、京杭大运河(大运河)。
1.2 研究方法
1.2.1 群落调查。调查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研究对象为4条河流,分别为盐河、古黄河、里运河、京杭大运河(大运河)。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总体普查法和样地详查法。4条河流分别被北京路、淮海路、承德路分隔成为南北两岸共计15个河段滨河绿地,其中运河北岸的货运卸货港口不在调查的范围内。
1.2.2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分析方法。按照景观绿化分类将植物分为乔木、灌木、地被植物3个类型。对乔木层,记录植物的种名、株数、高度、胸径和冠幅,灌木层和草本层记录每种植物的种名、盖度和高度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计算相对重要值及多样性指数。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作为描述群落的综合指标[3-5]。
2 结果与分析
2.1 乔木层数量特征
淮安市滨水绿地共采用52种乔木,其中杨属、柳属植物的相对重要值较大,分别排在第1、2位,其中意杨和垂柳以其耐水湿、易成活、形态优美、抗污染强、廉价等优点成为淮安滨水绿化常用植物。此外,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冬青(Ilex chinensis)、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龙柏(Sabina chinensis ′Kaizuka′)、女贞(Ligustrum lu-cidum)、香樟、雪松等乔木的重要值也较高,其中二球悬铃木因遮荫效果好、分支点高、生长速度快而应用广泛,但其飞絮的缺点不容忽视。因此,女贞、香樟的重要值有所提高,尤其女贞的出现频率高达93.33%。
2.2 灌木层数量特征
淮安市滨水绿地共采用55种灌木,其中蜀桧、连翘、狭叶十大功劳、紫叶小檗、云南黄馨因其抗性较强,有隔音、护坡隔离、滞尘、净化空气等作用而得到广泛运用。
淮安市滨水绿地灌木以紫叶小檗、八角金盘、洒金桃叶珊瑚、连翘等低矮小灌木为主,可间植一些冬青、木芙蓉等较高的灌木,或点缀种植海桐(Pittosporum tobira)、瓜子黄杨(Buxus sinica)、石楠(Photinia serrulata)等[6]。
2.3 淮安市滨河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
对比4条河流的乔木层丰富度,以古黄河的指数最高(12),其次是里运河(>8),而大运河的指数最低(2),说明在大运河的河岸绿地中,乔木运用非常有限。调查4条河流的灌木层丰富度发现,多数河流的灌木层物种均相对较丰富,其中古黄河和里运河的绿地灌木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景观带,其次是盐河,大运河相对较差。
2.4 淮安市滨河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分析发现,里运河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ou均匀度指数排序都较靠前,其他河流各段的指数呈不均匀情况,反映出淮安各个河流缺乏统一规划。从4条河流的乔木多样性指数看,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都是里运河>盐河>古黄河>大运河(表1)。
从4条河流的灌木多样性指数看,Simpson指数、 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是里运河>盐河>古黄河>大运河(表2)。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淮安市滨河绿地植物物种较为丰富,景观总体水平较好,其中60%的滨河绿地达到中度闭郁,乔灌木比例较合理。受气候因素的影响,淮安市滨水驳岸和岸上植物群落以落叶阔叶和半常绿树种为主,地域特征和季相变化特征明显。但常绿树种和落叶树木配比不够合理,在植
被物种上更具北方植被特征,造成冬季的景观稍单调,因此在某些区域应加入常绿树种的比例。
4 参考文献
[1] 孙世卫.衡水湖北岸堤植物群落调查分析[J].北方园艺,2013(8):87-89.
[2] 唐丽红.上海市景观水体水生植物现状及配置评价[J].生态学杂志,2013(7):564-570.
[3] 陆明华.线性空间植物群落调查及配置模式:以南京新城区道路路侧绿地景观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4(5):141-145.
[4] 季梦成.杭州西溪湿地苔藓植物种类与群落调查[J].湿地科学,2015(3):299-305.
[5] 张佳平,丁彦芬.江苏云台山糙叶树群落调查及植物配置模式研究[J].中国园林,2013(4):18-23.
[6] 胡海辉,徐苏宁.黑龙江自然植物群落调查与寒地城市绿化模拟策略[J].中国园林,2013(8):104-108.
关键词 滨水绿地;群落特征;植物配置;江苏淮安
中图分类号 S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144-02
Abstract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has a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South differences in the eastern region of China.In order to study the ecological habits of urban riparian green space,we had carried out community survey over the four rivers which went through the main urban area.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we had analyzed the data through the method of phytocoenosium research and SPSS syste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n plant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riparian green space in Huai′an City Riverside,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index of river sections appeared unevenly.Native species such as willow,reed and privet were used in the large area of green,which had better greening effect.
Key words riparian green space;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plant configuration;Huai′an Jiangsu
城市滨水绿地是指城市中的线性绿色开敞空间,离水域较近,具有连通生态、景观、历史文化等作用。植被营造是滨水绿地建设的重点内容[1]。河岸带生态系统对增加动植物物种种源、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生产力、治理水土流失、稳定河岸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城市河岸带研究也成为水环境保护学的研究热点[2]。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淮安市植物分布自北而南由落叶阔叶林逐步向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过渡,种类也随之增多,但是当地的原生自然植被因城市开发建设的原因遭到严重破坏,仅在滨水地带存有少量林分,且逐渐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所代替。淮安城区的滨河区绿化景观空间界定为4条贯穿城市的主要河流,即盐河、古黄河、里运河、京杭大运河(大运河)。
1.2 研究方法
1.2.1 群落调查。调查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研究对象为4条河流,分别为盐河、古黄河、里运河、京杭大运河(大运河)。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总体普查法和样地详查法。4条河流分别被北京路、淮海路、承德路分隔成为南北两岸共计15个河段滨河绿地,其中运河北岸的货运卸货港口不在调查的范围内。
1.2.2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分析方法。按照景观绿化分类将植物分为乔木、灌木、地被植物3个类型。对乔木层,记录植物的种名、株数、高度、胸径和冠幅,灌木层和草本层记录每种植物的种名、盖度和高度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计算相对重要值及多样性指数。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作为描述群落的综合指标[3-5]。
2 结果与分析
2.1 乔木层数量特征
淮安市滨水绿地共采用52种乔木,其中杨属、柳属植物的相对重要值较大,分别排在第1、2位,其中意杨和垂柳以其耐水湿、易成活、形态优美、抗污染强、廉价等优点成为淮安滨水绿化常用植物。此外,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冬青(Ilex chinensis)、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龙柏(Sabina chinensis ′Kaizuka′)、女贞(Ligustrum lu-cidum)、香樟、雪松等乔木的重要值也较高,其中二球悬铃木因遮荫效果好、分支点高、生长速度快而应用广泛,但其飞絮的缺点不容忽视。因此,女贞、香樟的重要值有所提高,尤其女贞的出现频率高达93.33%。
2.2 灌木层数量特征
淮安市滨水绿地共采用55种灌木,其中蜀桧、连翘、狭叶十大功劳、紫叶小檗、云南黄馨因其抗性较强,有隔音、护坡隔离、滞尘、净化空气等作用而得到广泛运用。
淮安市滨水绿地灌木以紫叶小檗、八角金盘、洒金桃叶珊瑚、连翘等低矮小灌木为主,可间植一些冬青、木芙蓉等较高的灌木,或点缀种植海桐(Pittosporum tobira)、瓜子黄杨(Buxus sinica)、石楠(Photinia serrulata)等[6]。
2.3 淮安市滨河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
对比4条河流的乔木层丰富度,以古黄河的指数最高(12),其次是里运河(>8),而大运河的指数最低(2),说明在大运河的河岸绿地中,乔木运用非常有限。调查4条河流的灌木层丰富度发现,多数河流的灌木层物种均相对较丰富,其中古黄河和里运河的绿地灌木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景观带,其次是盐河,大运河相对较差。
2.4 淮安市滨河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分析发现,里运河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ou均匀度指数排序都较靠前,其他河流各段的指数呈不均匀情况,反映出淮安各个河流缺乏统一规划。从4条河流的乔木多样性指数看,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都是里运河>盐河>古黄河>大运河(表1)。
从4条河流的灌木多样性指数看,Simpson指数、 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是里运河>盐河>古黄河>大运河(表2)。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淮安市滨河绿地植物物种较为丰富,景观总体水平较好,其中60%的滨河绿地达到中度闭郁,乔灌木比例较合理。受气候因素的影响,淮安市滨水驳岸和岸上植物群落以落叶阔叶和半常绿树种为主,地域特征和季相变化特征明显。但常绿树种和落叶树木配比不够合理,在植
被物种上更具北方植被特征,造成冬季的景观稍单调,因此在某些区域应加入常绿树种的比例。
4 参考文献
[1] 孙世卫.衡水湖北岸堤植物群落调查分析[J].北方园艺,2013(8):87-89.
[2] 唐丽红.上海市景观水体水生植物现状及配置评价[J].生态学杂志,2013(7):564-570.
[3] 陆明华.线性空间植物群落调查及配置模式:以南京新城区道路路侧绿地景观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4(5):141-145.
[4] 季梦成.杭州西溪湿地苔藓植物种类与群落调查[J].湿地科学,2015(3):299-305.
[5] 张佳平,丁彦芬.江苏云台山糙叶树群落调查及植物配置模式研究[J].中国园林,2013(4):18-23.
[6] 胡海辉,徐苏宁.黑龙江自然植物群落调查与寒地城市绿化模拟策略[J].中国园林,2013(8):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