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对称性和周期性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55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函数是数学的重要基础,对称性和周期性是函数的两个重要性质,对称关系广泛存在于数学问题之中,而且利用对称性往往能更简捷地使问题得到解决.
   对称性:函数图像存在的一种对称关系,包括点对称和线对称.
   周期性:设函数f(x)的定义域是D,若存在非零常数T,使得对任何x∈D,都有x + T∈D,且f(x + T) = f(x),则函数f(x)为周期函数,T为f(x)的一个周期.
   一、 函数自身的对称性
   定理1 函数y = f(x)的图像关于点A (a ,b)对称的充要条件是f(x) +f(2a - x) = 2b.
   证明 (必要性)设点P(x ,y)是y = f(x)图像上任一点.
   ∵ 点P( x ,y)关于点A(a ,b)的对称点P′(2a - x,2b - y)也在y = f(x)图像上,
   ∴ 2b - y = f(2a - x),即y + f(2a - x)=2b.
   故f(x) + f(2a - x) = 2b,必要性得证.
   (充分性)设点P(x0,y0) 是y = f(x)图像上任一点,则y0= f(x0 ).
   ∵ f(x) + f(2a - x) = 2b,
   ∴ f(x0) + f(2a - x0) = 2b,即2b - y0 = f(2a - x0) .
   故点P′(2a - x0,2b - y0)也在y = f(x) 图像上,而点P与点P(x0,y0) 关于点A(a ,b)对称,充分性得证.
   推论 函数y = f(x)的图像关于原点O对称的充要条件是f(x) + f(-x) = 0.
   定理2 函数y = f(x)的图像关于直线x = a对称的充要条件是 f(a + x) = f(a - x),即f(x) = f(2a - x). 推论 ①函数y = f(x)满足f(a + x) = f(b - x)的充要条件是y = f(x)图像关于直线x ==对称 .
   ② 函数y = f(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的充要条件是f(x) = f(-x).
   定理3 ① 若函数y = f(x) 图像同时关于直线x = a和直线x = b成轴对称 (a≠b),则y = f(x)是周期函数,且2| a - b|是其一个周期.
   特例 ①如果偶函数y = f(x)满足f(T + x) = f(T - x)(T ≠ 0),则函数y = f(x)是以2T为周期的周期性函数.
   ② 若函数y = f(x) 图像同时关于点A(a,c)和点B(b,c)成中心对称(a≠b),则y = f(x)是周期函数,且2| a - b|是其一个周期.
   ③ 当a = 0时, y = f(x)为奇函数,即奇函数y = f(x)如果又关于点(b,0)(b ≠ 0)对称,那么函数y = f(x)是周期函数,T = 2b为函数y = f(x)的一个周期.
   ④ 若函数y = f(x)图像既关于点A(a,c) 成中心对称,又关于直线x = b成轴对称(a≠b),则y = f(x)是周期函数,且4| a - b |是其一个周期.
   ⑤ 如果奇函数y = f(x)满足f(T + x) = f(T - x)(T≠0),则函数y = f(x)是以4T为周期的周期性函数.
   二、函数对称性应用举例
   例1 定义在R上的非常数函数满足: f(10 + x)为偶函数,且f(5 - x) = f(5 + x),则f(x)一定 ().
   A. 是偶函数,也是周期函数
   B. 是偶函数,但不是周期函数
   C. 是奇函数,也是周期函数
   D. 是奇函数,但不是周期函数
   解 ∵ f(10 + x)为偶函数,
   ∴ f(10 + x) = f(10 - x),
   ∴ f(x)有两条对称轴x = 5与x = 10 ,
   ∴ f(x)是以10为其一个周期的周期函数,
   ∴ x = 0,即y轴也是f (x)的对称轴,因此f(x)还是一个偶函数. 故选 A.
   例2 设定义域为R的函数y = f(x),y = g(x)都有反函数,并且f(x - 1)和g - 1(x - 2)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 = x对称,若g(5) = 1999,那么f(4) = ( ).
   A. 1999 B. 2000
   C. 2001 D. 2002
   解 ∵ y = f(x - 1)和y = g -1(x - 2)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 = x对称,
   ∴ y = g -1(x - 2) 反函数是y = f(x - 1),而y = g - 1(x - 2)的反函数是y = 2 + g(x),
   ∴ f(x - 1) = 2 + g(x),
   ∴有f(5 - 1) = 2 + g(5) = 2001,
   故f(4) = 2001,应选C.
   例3 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f(1 + x)= f(1 - x),当-1 ≤ x ≤ 0时, f(x) = -x,则f(8.6) = _________ .
   解 ∵ 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
   ∴ x = 0是y = f(x)的对称轴.
  又∵ f(1 + x) = f(1 - x) ,
   ∴ x = 1也是y = f(x) 的对称轴,故y = f(x)是以2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 f(8.6)= f(8 + 0.6) = f( 0.6) = f(-0.6) = 0.3.
   例4 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f(x + 2) = -f(x),当0 ≤ x ≤ 1时, f(x) = x,则f(7.5) = ( ).
   A. 0.5 B. -0.5 C. 1.5 D. -1.5
   解 ∵ y = 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
   ∴点(0,0)是其对称中心.
  又 ∵ f(x + 2) = -f(x) = f(-x),即f(1 + x) = f(1 - x), ∴直线x = 1是y = f(x) 对称轴,故y = f(x)是周期为4的周期函数.
   ∴ f(7.5 ) = f(8-0.5 ) = f(-0.5) = -f(0.5)= -0.5. 故选 B.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新的观念、新的教材、新的教法,带来的是新的课堂、新的学法等教育改革的新气象.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把新课标读懂,读透,就可能穿新鞋,走老路,或拣了芝麻,丢西瓜. 怎样从迷茫与困惑中“突围”,迅速适应新的要求,适应新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认真思考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教育改革中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学习新教材、教法,树立新观念,对教师的心理产生的冲击是很大的. 这缘于新课
前苏联数学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曾说:“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 ”《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指出:在有效的教学中,需要用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引出重要的数学概念,并巧妙地吸引学生来思考这些问题. 问题选得恰当,如同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颗小石子,能激起学生的朵朵思维浪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他们喜欢数学,数学课堂期待的思维的内在冲击力也能得到
交警发草帽与百姓送锦旗前些日子读报看到两幅图片,值得一议。一是《人民日报》(2007年7月3日第4版)刊发的题为《交警赠送“黄草帽”》的图片,说明文字是:7月2日.山东省枣庄市台儿
在娱乐节目大行其道的传播环境下,央视《读书时间》及其他省市电视台的读书类节目纷纷停播。而诞生于2001年7月的《百家讲坛》栏目以电视讲座的形式.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对有关
请先看近日成都某报的一篇新闻报道的节选:“小红帽”劝导交通耶!林志颖得嘛,昨日下午,他(指台湾艺人林志颖)在本报接听歌迷热线后乘车经过磨子桥路口,见有交通安全的活动正在进行,
新闻的主题是什么?它是一篇报道的主旨,新闻主题是报道的核心内容,只有确定了报道主题才能围绕其建造起报道的结构,编织进报道的素材,展开报道的思路。要选准主题首先要选准角度,即
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互联网。互联网的发明与蒸气机和电的发明一样,改变了人类生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发现“世界在变平”。“到了20世纪90年代
讲述型(也有人称之为“讲述类”)栏目是近些年来日渐兴起的一种电视栏目类型:栏目时长一般以大板块的30分钟为单位:每期栏目内容通常由一个或曲折或煽情的故事主线构成;表现形式由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 它应该突破“预设”的樊笼,变“预设”为“生成与建构”,积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的“再创造”过程,尊重学生的发现,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问题解决”的过程,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让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真  正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那么,到底该怎样把生成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呢?    一、善于开发生成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时时可见。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使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