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词解释:经济适用女
听说过经济适用女吗?如果没有,那么你落伍了。
一个目标定位为“经济适用型”的时代正在开启。这一切反映在婚恋上,就是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所谓务实,“经济适用男”日益吃香,“经济适用女”也随之出炉。
经济适用男是指身高一般、相貌普通、性格温和;工资不一定高,但收入稳定,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工资无偿上缴给老婆;发生意见分歧时,能够耐心倾听、适当让步、和平解决。不吸烟、不喝酒、不关机、不赌钱、不泡吧,无红颜知己;月薪2000-10000元,有支付住房首付的能力;有极强的家庭责任感,能坚守“终生相伴,永远不离不弃”的誓言。
经济适用女则是指身高158-172cm,体重45-55kg,胸围B-C罩杯,披肩长发,瓜子脸形,五官较精致,侧面柔美优雅,性格温和,不拜金,不花痴,小闷骚,本科以上学历(包括全日制、自考等),月薪在2000-5000元之间,会洗衣,会做饭,有责任心,有同情心,谈吐得体,知书达理,对待爱情始终如一,不离不弃。
如上,对经济适用男的外形要求可以忽略不计,但在情感专一度和家庭责任上的要求可谓极致。反观经济适用女,外形的标准甚至细化到脸型和胸围。不少网友对比自己以及身边的朋友,发现符合标准的寥寥无几,身材达标的,发型不达标;收入达标的,性格不达标。这样的标准真不低,像是按照男士“理想妻子”的标准塑造的。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金星有对火星的想象,火星有对金星的心思。只是,当对方问一句:“你经济适用吗?”或许难解如同 “你幸福吗?”一般。不完全符合标准,就不经济适用吗?
因为欠缺,所以想象。
虽然不是极致,但是几乎没有缺点的和谐,就像完美一般稀缺。特别在一切都是快节奏甚至公式化的今天,用一个普世的标准选择伴侣,大概并不如初衷般务实。
如李梅老师所言,经济适用,是强调适合自己的务实态度,真正的经济适用标准在双方相处的权衡中,每个人自然各有不同。爱情总有得失,哪有那么完美,如果你愿意为自己看中的那个得,而头破血流,这也是你在践行自己的经济适用。
BQ=《北京青年》周刊
L=李梅(心理咨询师、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博士)
BQ:最近网络上流行了一个新标准:经济适用女。人们在推崇高富帅、白富美之后,回归经济适用,你怎么看这个标准?
L:觉得很完美,哪个都不高,但是面面俱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理解完美,不是指最极致而是指最和谐。外貌没有要求非常漂亮,也要柔美优雅,性格不强势,但是又要有自己的追求,这是一种内外兼修的和谐。
BQ:现实中少有如此完美的女性,如果要你来制定一个标准,又认为哪些是重要的?
L:完美虽好,但人不能太贪心,不能每条都符合,我们得知道自己心里最想要的是什么。心理学上有一个依賴模型,如果一个人在一种关系中被满足到最重要的程度,而这种满足在其他地方都无法得到,人们就倾向于保持这种关系。而决定这种关系的未必需要上述所有条件都适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排序,如果你最看重的都符合了,其他就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让我来制定,那就是性格匹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三观符合。至于外貌,有人喜欢圆脸,有人喜欢瓜子脸,很难说哪种符合完美的标准。
BQ:如同房子有别墅豪宅,精装公寓,经济适用之分,当爱情也被分层,标准也可衡量时,人们会质疑这还是爱情吗?但是感情的特殊性,也会使得这样一种情况出现:即便一个完全符合标准的人站在你面前,你也未必会爱上她?
L:心理学上说爱情,是包含三个方面的:激情、亲密、承诺。会否爱上一个人,你是说不清的,没有明确的理由。一个男孩子看到一个符合大众标准的经济适用女,能否爱上她?也未必。我倒觉得经济适用女更像是择偶的标准,和爱情不太相关。
BQ:你在做爱情咨询,或者大学生心理调查时,他们对爱情的看法又如何?
L:在大学给他们讲爱情,我问大家:如果看到一个特别喜欢的人,会不考虑其他条件,就和他恋爱吗?很多人都摇头,我心里感到很复杂。年轻的时候,人应该有点激情,可能会受伤,但那就是年轻人该有的历练。现在的社会太浮躁,什么都想快,真希望大家把过快的部分放慢一些。我看到,美国有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如果你遇到一个人,拥有你所有期望的品质,你会和他结婚吗?只有3.5%回答是,而同样的调查在印度则有49%的人回答是。不知道中国的结果会怎样?我想也许会趋近印度的。
BQ:美国人不选择经济适用女,是因为虽然拥有了期望的品质,却未必有对的感觉?
L:我们有一个经济适用的标准,通常是集体的标准。东西方文化体系不一样,西方追求个人目标和感受,自己觉得好就好,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中方更强调集体目标,比较在意别人的看法。除了自己感觉好,还要别人也肯定并羡慕你,你才更加确认这种好。所以内心会有这个挣扎,需要外界的确认。
BQ: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强调一个门当户对,没法把一个人和他的家庭割裂开。
L:如果来自相似的家庭背景,对很多习惯和生活认知都比较容易一致,不然可能需要花很多时间来经营、沟通甚至是妥协。所以我倒认同这一点也列为标准之一。
BQ:在你咨询的案例中,有关爱情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什么?存在什么误区?
L:咨询的多为个体化的案例,情况各不相同。不过通常一个人对择偶和爱情的看法,会受到父母、家庭的影响。来自破碎家庭的年轻人,也容易在爱情中表现出不安全依恋型的状态,出问题的稍多一些。我认为一个人30多岁,三观比较成熟,再走进婚姻是不错的。
BQ:不过到了这个年龄,又会被社会纳入所谓“剩”的行列,当一个人更成熟理性的时候,往往又更难找到感觉,那么又该以什么心态对待爱情?是否要降低心中对爱情的执著?
L:因为心里喜欢的感觉不强烈,总有一些遗憾,甚至是不甘心,这个特别能获得理解。人都有投资回报的心理暗示,你对一个人特别好,你说不计回报,但是心里还是希望对方以同样的好对你。你很优秀,肯定也希望有个同样优秀的人作为伴侣。但不管怎么样,还是尽快开始吧。
BQ:在时下快节奏的社会,爱情有时也变得不怎么纯粹,当有人还在追求理想中的爱情时,仿佛会有另一个声音对他说,你太天真。你认为,社会环境和压力挟持了爱情吗?
L:爱在某种程度上被社会预期和浮躁的状态挟持了。有人坚守自己的爱情义无反顾,也许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但她看重的那份感受,可能别人也享受不到,有付出、有失去,也有独特的收获。如果择偶观是比较理性的,生活可能会很平淡,没有激情。所以我觉得爱情不能用对错衡量,用得失来评级更准确些,看你选择得到的是不是你认为最重要的。如果确定这就是你要的,那就看淡失,一定也是幸福的。
听说过经济适用女吗?如果没有,那么你落伍了。
一个目标定位为“经济适用型”的时代正在开启。这一切反映在婚恋上,就是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所谓务实,“经济适用男”日益吃香,“经济适用女”也随之出炉。
经济适用男是指身高一般、相貌普通、性格温和;工资不一定高,但收入稳定,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工资无偿上缴给老婆;发生意见分歧时,能够耐心倾听、适当让步、和平解决。不吸烟、不喝酒、不关机、不赌钱、不泡吧,无红颜知己;月薪2000-10000元,有支付住房首付的能力;有极强的家庭责任感,能坚守“终生相伴,永远不离不弃”的誓言。
经济适用女则是指身高158-172cm,体重45-55kg,胸围B-C罩杯,披肩长发,瓜子脸形,五官较精致,侧面柔美优雅,性格温和,不拜金,不花痴,小闷骚,本科以上学历(包括全日制、自考等),月薪在2000-5000元之间,会洗衣,会做饭,有责任心,有同情心,谈吐得体,知书达理,对待爱情始终如一,不离不弃。
如上,对经济适用男的外形要求可以忽略不计,但在情感专一度和家庭责任上的要求可谓极致。反观经济适用女,外形的标准甚至细化到脸型和胸围。不少网友对比自己以及身边的朋友,发现符合标准的寥寥无几,身材达标的,发型不达标;收入达标的,性格不达标。这样的标准真不低,像是按照男士“理想妻子”的标准塑造的。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金星有对火星的想象,火星有对金星的心思。只是,当对方问一句:“你经济适用吗?”或许难解如同 “你幸福吗?”一般。不完全符合标准,就不经济适用吗?
因为欠缺,所以想象。
虽然不是极致,但是几乎没有缺点的和谐,就像完美一般稀缺。特别在一切都是快节奏甚至公式化的今天,用一个普世的标准选择伴侣,大概并不如初衷般务实。
如李梅老师所言,经济适用,是强调适合自己的务实态度,真正的经济适用标准在双方相处的权衡中,每个人自然各有不同。爱情总有得失,哪有那么完美,如果你愿意为自己看中的那个得,而头破血流,这也是你在践行自己的经济适用。
BQ=《北京青年》周刊
L=李梅(心理咨询师、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博士)
BQ:最近网络上流行了一个新标准:经济适用女。人们在推崇高富帅、白富美之后,回归经济适用,你怎么看这个标准?
L:觉得很完美,哪个都不高,但是面面俱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理解完美,不是指最极致而是指最和谐。外貌没有要求非常漂亮,也要柔美优雅,性格不强势,但是又要有自己的追求,这是一种内外兼修的和谐。
BQ:现实中少有如此完美的女性,如果要你来制定一个标准,又认为哪些是重要的?
L:完美虽好,但人不能太贪心,不能每条都符合,我们得知道自己心里最想要的是什么。心理学上有一个依賴模型,如果一个人在一种关系中被满足到最重要的程度,而这种满足在其他地方都无法得到,人们就倾向于保持这种关系。而决定这种关系的未必需要上述所有条件都适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排序,如果你最看重的都符合了,其他就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让我来制定,那就是性格匹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三观符合。至于外貌,有人喜欢圆脸,有人喜欢瓜子脸,很难说哪种符合完美的标准。
BQ:如同房子有别墅豪宅,精装公寓,经济适用之分,当爱情也被分层,标准也可衡量时,人们会质疑这还是爱情吗?但是感情的特殊性,也会使得这样一种情况出现:即便一个完全符合标准的人站在你面前,你也未必会爱上她?
L:心理学上说爱情,是包含三个方面的:激情、亲密、承诺。会否爱上一个人,你是说不清的,没有明确的理由。一个男孩子看到一个符合大众标准的经济适用女,能否爱上她?也未必。我倒觉得经济适用女更像是择偶的标准,和爱情不太相关。
BQ:你在做爱情咨询,或者大学生心理调查时,他们对爱情的看法又如何?
L:在大学给他们讲爱情,我问大家:如果看到一个特别喜欢的人,会不考虑其他条件,就和他恋爱吗?很多人都摇头,我心里感到很复杂。年轻的时候,人应该有点激情,可能会受伤,但那就是年轻人该有的历练。现在的社会太浮躁,什么都想快,真希望大家把过快的部分放慢一些。我看到,美国有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如果你遇到一个人,拥有你所有期望的品质,你会和他结婚吗?只有3.5%回答是,而同样的调查在印度则有49%的人回答是。不知道中国的结果会怎样?我想也许会趋近印度的。
BQ:美国人不选择经济适用女,是因为虽然拥有了期望的品质,却未必有对的感觉?
L:我们有一个经济适用的标准,通常是集体的标准。东西方文化体系不一样,西方追求个人目标和感受,自己觉得好就好,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中方更强调集体目标,比较在意别人的看法。除了自己感觉好,还要别人也肯定并羡慕你,你才更加确认这种好。所以内心会有这个挣扎,需要外界的确认。
BQ: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强调一个门当户对,没法把一个人和他的家庭割裂开。
L:如果来自相似的家庭背景,对很多习惯和生活认知都比较容易一致,不然可能需要花很多时间来经营、沟通甚至是妥协。所以我倒认同这一点也列为标准之一。
BQ:在你咨询的案例中,有关爱情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什么?存在什么误区?
L:咨询的多为个体化的案例,情况各不相同。不过通常一个人对择偶和爱情的看法,会受到父母、家庭的影响。来自破碎家庭的年轻人,也容易在爱情中表现出不安全依恋型的状态,出问题的稍多一些。我认为一个人30多岁,三观比较成熟,再走进婚姻是不错的。
BQ:不过到了这个年龄,又会被社会纳入所谓“剩”的行列,当一个人更成熟理性的时候,往往又更难找到感觉,那么又该以什么心态对待爱情?是否要降低心中对爱情的执著?
L:因为心里喜欢的感觉不强烈,总有一些遗憾,甚至是不甘心,这个特别能获得理解。人都有投资回报的心理暗示,你对一个人特别好,你说不计回报,但是心里还是希望对方以同样的好对你。你很优秀,肯定也希望有个同样优秀的人作为伴侣。但不管怎么样,还是尽快开始吧。
BQ:在时下快节奏的社会,爱情有时也变得不怎么纯粹,当有人还在追求理想中的爱情时,仿佛会有另一个声音对他说,你太天真。你认为,社会环境和压力挟持了爱情吗?
L:爱在某种程度上被社会预期和浮躁的状态挟持了。有人坚守自己的爱情义无反顾,也许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但她看重的那份感受,可能别人也享受不到,有付出、有失去,也有独特的收获。如果择偶观是比较理性的,生活可能会很平淡,没有激情。所以我觉得爱情不能用对错衡量,用得失来评级更准确些,看你选择得到的是不是你认为最重要的。如果确定这就是你要的,那就看淡失,一定也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