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与爱罗先珂童话的互文关系

来源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鲁迅的译著与其创作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其代表有王家平、郜元宝.王家平的《翻译状况与文本研究》一书,专门论述了鲁迅早、中、后三个时期的翻译与文本研究以及两者之间的互文关系,视野宏阔,内容翔实,说理有据①.谈到《野草》与其他译作的关系时,他主要提到了厨川白村推崇的象征主义对《野草》的创作有直接驱动作用,《工人绥惠略夫》的系列噩梦与《野草》的诸多噩梦的关联,然而这些都是很多研究者已经谈论过的,缺乏新意.
其他文献
迄今为止,《茅盾全集》共有两个版本,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自1984年起直至2006年历时22年之久全部出版完成,共计43卷(正编40卷、补遗2卷、资料索引1卷),“是一部较为完备的茅盾著作总集”①,为茅盾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黄山书社又与茅盾之子韦韬就新编《茅盾全集》的整理出版达成协议,由黄山书社一次性出版42卷(正编41卷、附集1卷).历经3年之久的修订、增补,该书于2014年出版问世,堪称目前所见规模最大、收集最全的总集.然而,由于茅盾从事著述时间长达60余年,成果极为丰赡,因此仍然不免有遗
期刊
“双高计划”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人才培养方面如何坚持类型特色、深化产教融合,还需要加强探索和实践.“双高计划”高职院校需要坚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从资源、制度、文化等维度着力,凝聚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力量,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构建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建立开放包容的育人体系,开展动态监测和多维评价,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为“双高计划”高职院校稳健、高效、优质发展提供保障,持续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地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拾名传略rn拾名(1908-1951)①,本名祝世德,又有笔名祝实明、祝实民、惠留芳、留芳女士、夏留仁、杜宇等,四川巴中市恩阳区人.拾名是国家主义派文艺的代表诗人,创作时间从20世纪20年代初持续至40年代末.一般认为,国家主义文艺自1925年胡云翼刊文《国家主义与新文艺》②首倡以来,创作实绩乏善可陈,在数量上屈指可数,又由于此派人士多持文化保守立场,领导人物如曾琦(1892-1951)、左舜生(1893-1969)等人都热衷于旧体诗,故而该派新诗创作趋于贫弱与落后便成为一种普遍的观感.不过,拾名的存
期刊
《桃李春风》已经是老舍的第9个剧本.老舍在戏剧界亦声誉渐隆,其作品虽偶有争议,在演出中却收效甚佳,老舍俨然成为了新的票房保证,背负着更多期许.《谁先到了重庆》完成之后,老舍写了《闲话我的七个话剧》.这篇文章具有总结性质,老舍梳理了自己7个话剧的创作缘由和过程,用“处处有限制,腕上如戴铁镣,简直自讨苦头吃”形容话剧创作之艰难,并言“还是去写小说吧,写剧太不痛快了”,言语间透露出暂停话剧创作之意②.话音未落,老舍又接连与赵清阁创作了《王老虎》、《桃李春风》,继续“自讨苦头吃”,其中原因尤值得关注.此外,《桃李
期刊
作为影响广泛的世界性文学现象,在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进入中国后,颓废主义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也留下了深刻印迹:现代文学时期,鲁迅、创造社、新月社、象征派诗人、“狮吼—金屋”作家群、新感觉派、京派成员笔下都流淌出颓废美;当代文学中的“身体”写作及残雪和苏童等先锋作家、贾平凹和新世纪诸多作家的文中也都漫溢着颓废气息.作为文学事实的颓废写作在中国源远流长.作为一种持续发挥其魔力的否定性艺术化精神,颓废也必将常存于世.然而,颓废研究却“一直处在一种类似争取合法性的斗争状态中,因为不被理解而被贬斥,或者因为不确切的理解
期刊
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启蒙者,其一生的奋斗紧密围绕民族解放和国民性改造两大主题.在论述这两大主题的过程中,戏剧艺术成为鲁迅一再引证的文艺样式.在引证过程中折射出的鲁迅对于戏剧艺术的观念,近乎完美地诠释了鲁迅的文化启蒙观念的源头、发展和旨归,即从乡土发源,历经了由乡土而都市的困惑与苦痛,最后走向成熟和出路.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乡土与都市,带有畸变的文化生态特质.这一特质在戏剧艺术上的体现,尤为鲜明.鲁迅先生的戏剧观便是在由乡土而都市的现代戏曲生态嬗变格局下,一针见血地指出民族解放与国民
期刊
民国二十年(1931) 12月2日,早年在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学习电机工程的梅贻琦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就职演说中,梅校长向清华学子和世人宣称:“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①我踏进四川大学校园的那一刻,印证了梅校长的卓绝论断.1986年7月,我从天津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来到坐落于锦江之畔的四川大学.宁
期刊
学科生态建设是一流学科成长与发展的实践保障.一流学科的孕育生成既是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和国家以及社会需求推动的结果;一流学科的成长既要关注学科生态建设,也要注重基于学科生态位提升的外在动力机制.改革实践中必须遵循学科个体的自然生命节律,尊重多样异质的学科种群的发展,创设主干突出的学科生态群落,维护学科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一流学科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老舍深受传统民间文艺的影响,不落痕迹地汲取了中国曲艺说书传统的精华,把其水乳交融地化入外来的戏剧形式中,成就了中国现代话剧杰构——《茶馆》.该剧共三幕,叙述了半个世纪平民化的中国历史,每一幕因时间跨度的区隔而相对独立如“独幕剧”,三幕戏各自容纳络绎不绝的多样冲突,皆统摄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变迁主题.它是舞台上的戏剧,又像书台上的说书人“讲史”.目前学界有关《茶馆》的研究虽已形成一个颇为壮观的景象,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人去关注其“讲史”特质与这种民族化、民间化的审美品格,故须探讨.本文将在全剧将50年历史时段
期刊
从早年自称“右手为诗,左手为文”,到开掘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四度空间”,余光中以极大的创作热情为文坛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产物.黄维梁教授称其手中握的是一支“五色之笔”——用紫色笔写诗,用金色笔写散文,用黑色笔评论,用红色笔编辑,用蓝色笔翻译①.足可见出,翻译乃余光中文学成就的重要一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