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校企合作是20世纪初期从企业办职业教育萌芽开始的,通过发展期、紧密期到现在的校企一体化期,才真正开始由市场拉动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的模式,将学生培养质量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充分达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也需要有人力、有研究,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真正掌握职业技能、历练职业精神。本文通过分析校企合作在泛美集团的发展,研究职业学校学生服务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与策略,以期做好校企合作“人”的保障。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服务意识
校企合作就是学校与企业的一种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采取双方形成共识的模式,如工学交替、学校引进企业、订单式、校企互动等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双方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
一、认识校企合作,理清发展思路
1.我国校企合作发展的几个阶段
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发展渊源深厚,历经企业办职业教育—由企校分离到引企入校—政府主导型校企合作—校企一体化发展等阶段。这几个阶段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无论是以企为主,还是以校为主、以政府导向为主,都需要经济利益平衡、研究与发展平衡,否则必将走进死胡同。
2.我国校企合作的政策导向
我国自20世纪以来,陆续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面向产业、面向市场,强调“产教融合”的意义与做法,形成学校与企业一体的办学模式。
3.四川泛美教育集团的校企合作模式
四川泛美教育集团(以下简称泛美)是一家以民航教育为主营业务的多元化集團公司,依托民航产业构建涵盖民航服务、民航培训、教育科技、航空旅游、通航产业、特色地产、文化传媒等多个领域的全方位立体多元集团,以其“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建立起独具特色与优势的“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教产融合、校企同质”的校企合作模式。集团是企业与院校的顶端,给校企融合发展提供平台,形成健康的发展道路,解决校企合作两张皮、不温不火的校企发展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
二、以泛美为例分析当前开展校企合作学生服务意识培养问题
泛美在校企合作中做了大量的研究与投入,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创办以教育为核心、辐射产业发展的多元企业,形成以教促产,以产强教,产教并举,多元共赢的模式。
1.泛美集团校企合作取得的共赢局面
解决学生能力培养与就业有四方面。一是泛美以教育为主体,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前景是体现泛美教育成为优质教育集团的重要标准。学生专业技能素质严格按照企业的需求来设置标准,体现“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无缝对接模式。二是学生根据专业到集团旗下的企业中进行认知、跟岗、顶岗、工学交替等实践,初步掌握岗位技能,接受生产与服务的一线训练,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纪律观念、职业道德、团结协作的精神等有极大的帮助。三是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还可获得经济补贴,多位实现国家资助育人体系的目标。四是学生在实践实习中表现优异,岗位技能强,则可与泛美集团旗下的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解决企业用工成本与发展支撑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泛美集团的企业在为学校提供实践条件的同时,实现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降低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实现优中选优、人才源源不断的用工状态;二是使企业感受到接受学生实习不仅不是负担,而是有效降低劳动成本的途径;三是企业在进行员工培训、产品升级的过程中,学校可提供专业研究、开发、培训团队,降低内部职工、产品升级产生的费用,将院校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量。
解决学校办学质量提升与发展情况如下:学校在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在无形中提高教学成果的转化,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向发展。企业为学校增强师资力量、提供教学实践机会、加强实习实训的力量,解决人才输送,检验教学成果,为学校办学带来了发展的保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了最前沿、最科学的数据与资源。
2.校企合作过程中面临的学生服务意识缺失问题
服务意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核心精神,职业院校学生首要就是解决职业精神中的服务意识。校企合作中“人”的影响不可忽视,学生是校企合作中最直接的承载者。导致学生缺失服务意识的原因很多,比如学生家庭教育只认分数、学生自理能力弱、学校职业道德培养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等。泛美集团同样面临这些问题,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参差不齐,在解决校企双方的问题中,服务意识的培养是目前急需加强的工作。
三、探索培养学生服务意识的路径
服务意识的建构对企业、教育、团队的发展是精神上的支撑和基础保障。服务是大概念,人人是服务,事事是服务,没有任何工作可以与服务脱离,服务是支撑社会有序、文明发展的基石。
1.认识服务,接受服务
服务是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服务意识是企业员工的一种服务欲望与意识,体现在与具有利益相关的人或企业交往的活动中。服务意识是发自人内心的思想与价值观,具有利己利他的作用。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服务,要认识服务,接受服务。不仅是面向学生,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实施教育活动的教师。教师对服务的理解程度、执行程度、表现程度,足以影响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泛美集团在这点认识上清晰深刻,提出“企业化办学思想,打造极致服务理念”,这就给教师及学生明确了服务的重要性。泛美强调以企业服务精神办学,以企业管理模式育人,以企业发展带动教育发展、学生发展,最终在相互服务中、相互支撑中获得最大利益。
2.科学引导,专业服务
很多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思想不是正能量的,学生应对职业教育建立起极强的尊重与保障。学校应从养成教育上下工夫,科学地将专业思想教育、先进的服务理念、敬业爱岗教育、职业道德与精神教育等融合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意识,充分把课堂教学发挥到最佳效果。
3.优化环境,创设服务
这里的环境是指育人环境,包括教学课堂、管理、校舍、活动等环境,并开展升级优化,将校园的每一寸、教学管理的每一步都注入服务的影子,让服务意识渗透无时空的限制。泛美集团在企业精神上给了指向:传承善与美德,传递爱与快乐,把教育作为一种灵魂的服务,从思想上给予学生服务的指引。泛美教育成功的重要内容就是创设服务,即创造性的设计服务,给客户带来满足感、愉悦感。
4.建立标准,创新服务
什么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贴心与创新服务的结合就是最好的服务。贴心服务,指满足客户需求;创新服务,指享受一种意外、一种超额的服务。创新服务既要调研客户的喜好,又要打出特色服务品牌,利用智能时代的大数据提供可选择、可推荐、可体验、可更换的创新服务产品。学校教育要根据企业、行业需求建构服务标准,形成服务体系与规范。校企合作是制定服务标准的最佳平台,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以服务标准来管理、培养学生,缩短学生在岗位中的适应期。
校企合作就是加强教育教学、生产销售之间的结合,实现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促进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现在校企合作都关注双赢,实际上要做好双赢必须要建立“三赢——学校、企业、学生”的观念与体制。学生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媒介,利益共同体必须有学生的存在,否则体系终将瓦解。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是做好构建媒介的思想支撑,职业教育要将学生服务意识的建立科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全方位培养具有温度的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杰,曹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历史和现实发展的若干思考[J].职教通讯,2007(2).
[2]王武林,曹雨平,张新科.“三位一体”共建校企合作利益平台[J].中国电力教育,2008(19).
[3]徐建华.我国校企合作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09(7).
(作者单位: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服务意识
校企合作就是学校与企业的一种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采取双方形成共识的模式,如工学交替、学校引进企业、订单式、校企互动等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双方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
一、认识校企合作,理清发展思路
1.我国校企合作发展的几个阶段
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发展渊源深厚,历经企业办职业教育—由企校分离到引企入校—政府主导型校企合作—校企一体化发展等阶段。这几个阶段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无论是以企为主,还是以校为主、以政府导向为主,都需要经济利益平衡、研究与发展平衡,否则必将走进死胡同。
2.我国校企合作的政策导向
我国自20世纪以来,陆续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面向产业、面向市场,强调“产教融合”的意义与做法,形成学校与企业一体的办学模式。
3.四川泛美教育集团的校企合作模式
四川泛美教育集团(以下简称泛美)是一家以民航教育为主营业务的多元化集團公司,依托民航产业构建涵盖民航服务、民航培训、教育科技、航空旅游、通航产业、特色地产、文化传媒等多个领域的全方位立体多元集团,以其“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建立起独具特色与优势的“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教产融合、校企同质”的校企合作模式。集团是企业与院校的顶端,给校企融合发展提供平台,形成健康的发展道路,解决校企合作两张皮、不温不火的校企发展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
二、以泛美为例分析当前开展校企合作学生服务意识培养问题
泛美在校企合作中做了大量的研究与投入,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创办以教育为核心、辐射产业发展的多元企业,形成以教促产,以产强教,产教并举,多元共赢的模式。
1.泛美集团校企合作取得的共赢局面
解决学生能力培养与就业有四方面。一是泛美以教育为主体,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前景是体现泛美教育成为优质教育集团的重要标准。学生专业技能素质严格按照企业的需求来设置标准,体现“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无缝对接模式。二是学生根据专业到集团旗下的企业中进行认知、跟岗、顶岗、工学交替等实践,初步掌握岗位技能,接受生产与服务的一线训练,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纪律观念、职业道德、团结协作的精神等有极大的帮助。三是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还可获得经济补贴,多位实现国家资助育人体系的目标。四是学生在实践实习中表现优异,岗位技能强,则可与泛美集团旗下的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解决企业用工成本与发展支撑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泛美集团的企业在为学校提供实践条件的同时,实现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降低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实现优中选优、人才源源不断的用工状态;二是使企业感受到接受学生实习不仅不是负担,而是有效降低劳动成本的途径;三是企业在进行员工培训、产品升级的过程中,学校可提供专业研究、开发、培训团队,降低内部职工、产品升级产生的费用,将院校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量。
解决学校办学质量提升与发展情况如下:学校在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在无形中提高教学成果的转化,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向发展。企业为学校增强师资力量、提供教学实践机会、加强实习实训的力量,解决人才输送,检验教学成果,为学校办学带来了发展的保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了最前沿、最科学的数据与资源。
2.校企合作过程中面临的学生服务意识缺失问题
服务意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核心精神,职业院校学生首要就是解决职业精神中的服务意识。校企合作中“人”的影响不可忽视,学生是校企合作中最直接的承载者。导致学生缺失服务意识的原因很多,比如学生家庭教育只认分数、学生自理能力弱、学校职业道德培养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等。泛美集团同样面临这些问题,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参差不齐,在解决校企双方的问题中,服务意识的培养是目前急需加强的工作。
三、探索培养学生服务意识的路径
服务意识的建构对企业、教育、团队的发展是精神上的支撑和基础保障。服务是大概念,人人是服务,事事是服务,没有任何工作可以与服务脱离,服务是支撑社会有序、文明发展的基石。
1.认识服务,接受服务
服务是为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服务意识是企业员工的一种服务欲望与意识,体现在与具有利益相关的人或企业交往的活动中。服务意识是发自人内心的思想与价值观,具有利己利他的作用。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服务,要认识服务,接受服务。不仅是面向学生,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实施教育活动的教师。教师对服务的理解程度、执行程度、表现程度,足以影响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泛美集团在这点认识上清晰深刻,提出“企业化办学思想,打造极致服务理念”,这就给教师及学生明确了服务的重要性。泛美强调以企业服务精神办学,以企业管理模式育人,以企业发展带动教育发展、学生发展,最终在相互服务中、相互支撑中获得最大利益。
2.科学引导,专业服务
很多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思想不是正能量的,学生应对职业教育建立起极强的尊重与保障。学校应从养成教育上下工夫,科学地将专业思想教育、先进的服务理念、敬业爱岗教育、职业道德与精神教育等融合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意识,充分把课堂教学发挥到最佳效果。
3.优化环境,创设服务
这里的环境是指育人环境,包括教学课堂、管理、校舍、活动等环境,并开展升级优化,将校园的每一寸、教学管理的每一步都注入服务的影子,让服务意识渗透无时空的限制。泛美集团在企业精神上给了指向:传承善与美德,传递爱与快乐,把教育作为一种灵魂的服务,从思想上给予学生服务的指引。泛美教育成功的重要内容就是创设服务,即创造性的设计服务,给客户带来满足感、愉悦感。
4.建立标准,创新服务
什么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贴心与创新服务的结合就是最好的服务。贴心服务,指满足客户需求;创新服务,指享受一种意外、一种超额的服务。创新服务既要调研客户的喜好,又要打出特色服务品牌,利用智能时代的大数据提供可选择、可推荐、可体验、可更换的创新服务产品。学校教育要根据企业、行业需求建构服务标准,形成服务体系与规范。校企合作是制定服务标准的最佳平台,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以服务标准来管理、培养学生,缩短学生在岗位中的适应期。
校企合作就是加强教育教学、生产销售之间的结合,实现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促进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现在校企合作都关注双赢,实际上要做好双赢必须要建立“三赢——学校、企业、学生”的观念与体制。学生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媒介,利益共同体必须有学生的存在,否则体系终将瓦解。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是做好构建媒介的思想支撑,职业教育要将学生服务意识的建立科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全方位培养具有温度的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杰,曹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历史和现实发展的若干思考[J].职教通讯,2007(2).
[2]王武林,曹雨平,张新科.“三位一体”共建校企合作利益平台[J].中国电力教育,2008(19).
[3]徐建华.我国校企合作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09(7).
(作者单位: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