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两处商榷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ink_x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教学中细细品读课文的语言时,发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有两处在语言表达上有待商榷。
  1.第2课《芦花荡》一文中的第54段写道:“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这句话表达模糊不清。结合上下文来看,意思是要写老头子的过于自尊自信和机智勇敢,但是却没有表达出来,误将双重否定和反问两种句式糅合在了一起。不妨将原句改为:“我打他们不用枪,那才是我的本事!”或:“我打他们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这样就能更准确地表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了。
  2.在第11课《中国石拱桥》一文的第三段中,有“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从上下文来看,该句的意思是说,我国的石拱桥很多,遍及南北,几乎处处可见。然而单就词句来分析,就不能很准确地反映出以上的含义了。人们可以理解为“我国的石拱桥遍及世界各地”。因为“到处”一词是一个表示处所范围极广的名词,“石拱桥”是动词“有”的宾语,提到了主动词的前面,“我国”是“石拱桥”的定语,这就形成了“几乎到处都有我国的石拱桥”这种句式,所以使人自然产生一种错觉,即世界各地都有我国的石拱桥,这就不能恰当地表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果把原句改为“石拱桥在我国几乎到处都有”或“我国几乎到处都有石拱桥”,含义就会准确无误了。
  (作者单位:武安市午汲镇中学)
  
其他文献
事件回放——    去年的某天下午第二节课,是学校整个语文教研组的听课活动,听的正是我的语文课。之前,为了准备这节讲读课,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与其他几位老师进行了集体备课,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把这一节课上好。原因有二:一是我对此篇课文比较熟悉,讲过多次,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授课水平;二是还邀请了上级领导来指导。  那天下午上第一节课时,天空忽然阴了下来,像是要下雨的样子。“甭管他,蓄积好情绪上
期刊
一、注意三类特殊词    (一)两面词。两面性的词语如“是否”、“能否”、“多寡”、“好坏”、“是不是”、“有没有”等,可能导致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  1. 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2009 年天津卷)(两面与一面不搭配,两个“能否”改为“能”)  2.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
鲁迅先生塑造每一个人物都可谓苦心孤诣,单单从人物的命名上也可见作者的别出心裁。如“祥林嫂”、“孔乙己”、“闰土”、“夏瑜”、“涓生”等等,都有一定的意义。他笔下的祥
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下商品价格的确定周英虎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是企业经营的一种重要的促销手段。它是指销售企业将商品交付顾客时,其货款不是作一次性的收取,而是允许顾客按照约定
阅读的内容和方式人们已千百次探讨过了,我们试从目标、过程和结果来探讨阅读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好读书,不求甚解”,是阅读目标的写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阅读结果的体现。阅读,具有复杂的内涵,牵扯面很广,因此要走好一条自己的路。  从阅读目标看。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都有自己的目标指向,即便是一次呼吸也能与生存相关联。阅读目标不外乎求知和消闲两类。求知的阅读可分为刻意和随意两种。刻意求知把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使用,文学教育在中学的彻底“复苏”,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在这种背景下,探讨高考作文命题视野中的中学文学教育命运是十分有意义的,因为在目前的中学教育体制下,不管你承认与否,中学文学教育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掌握于高考的那一纸试:卷中的。    一、文学曾经受到百般冷落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既然是艺术,那么它的一个基本特征便是想象和虚构。文学的基本体裁主要有小
近年来,许多盛大的赛事,如体育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主持人大赛、模特大赛、MTV大赛等,都会邀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对赛事进行精彩的点评。对参赛者而言,专家的点评会让他们明白自身的优势与弱点,明白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就避免了自己今后的慢慢摸索,从而少走弯路,点评的巨大作用确实是不言而喻的。现代教学也是如此,对学生来说,教师因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是他们心目中信赖和崇拜的“专家”。在成长之路上,他
关于对供销社1993年发放的棉花贴息贷款本息挂帐处理的通知供销财联字[1996]第17号一、1993年,根据国务院指示,各地供销社按照《关于国家合同定购棉花实行贴息贷款的通知》(「931财商字第47号)要求,向农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作为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它的价值不仅体现于社会生活的直接应用层面,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
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讲,阅读应该是一次再创造,可课堂教学中一贯沿袭一种模式,在接触一篇新作品的时候往往要“知人论世”,要介绍作者、介绍背景,这种介绍无形中给读者的阅读一种暗示、一种预设,规定了思考的方向、解读的纬度、评述的时代语境,最终将读者拉回到教参的“定论”中,请君入瓮,钻入专家和教师合谋的“套子”之中。  而阅读的常态,或日常的阅读,谁给提供那么多的背景资料?难道我们随便读一篇文章非要去查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