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后处理减轻犬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ineer7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减轻犬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随机将犬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每组5只.假手术组:犬麻醉后,取其腹正中切口进入腹腔,游离双侧肾脏,切除右肾后,关腹.缺血再灌注组:手术操作与假手术组相同,仅在切除右肾和游离左肾之后,将左肾动、静脉夹闭60 min,然后开放血管.缺血后处理组:手术操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同,仅在肾动、静脉被夹闭60 min后,以再灌注(开放血管)30 s、夹闭血管30 s为1个循环,共进行6次循环,然后完全放开血管.分别于术后24、48及72 h采集犬静脉血2 ml,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犬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IJN)水平;术后第3天取犬肾组织,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观察犬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和假手术组犬的血清Cr和BUN水平均依次降低,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和假手术组犬肾组织中SOD活性依次升高,而MDA含量和MPO活性均依次降低,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肾小球和肾小管结构正常,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缺血再灌注组肾间质水肿,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消失,大量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管腔扩张,其中可见大量管型;缺血后处理组可见肾间质轻度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扁平,部分刷状缘消失、坏死,偶见管型,管周血管有少量淤血.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犬肾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2.7±1.3、28.4±6.2和15.4±4.1,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能减轻犬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缺血后处理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抑制细胞凋亡及减少炎症细胞浸润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致敏肾移植受者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的表达对术后早期排斥反应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致敏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20%)29例,肾移植前采用蛋白A免疫吸附柱进行处理,检测吸附前后患者体内的抗MICA抗体表达情况.受者术后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分析抗MICA抗体表达水平与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29例受者中,抗MICA抗
近20年来,免疫抑制剂的发展极其迅速,新的免疫抑制剂的问世为预防和治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提供了多种选择.他克莫司是器官移植领域的里程碑式的药物,目前以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广泛应用于移植领域。
期刊
患者,男性,46岁.3年前因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行肝移植,术后服用以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期刊
我们以前已经有研究资料表明,在肝移植后采用包括吗替麦考酚酯(MMF)、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和糖皮质激素(S)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比起采用不包括MMF的二联免疫抑制方案(CNI和S),可降低急性排斥反应、移植物功能丧失和受者死亡的风险.而且,这些结果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肝移植受者中更容易观察到。
期刊
目前所知参与移植器官急性排斥反应过程的细胞因子按功能可为炎症性细胞因子、免疫特异性细胞因子、炎症细胞激活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4类,其巾起着直接诱导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和迁移作用的生长因子主要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成纤维生长因子(FGF)家族等[1].最近的研究显示,炎症细胞浸润和血管新生的互动和时间上的重叠才是导致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AR)的主要机制[1],这在临床上已得到证实,即有时只有
期刊
目的 探讨移植肾组织中补体C4d沉积在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00年1月至2008年8月间诊断为CAN,且已行移植肾活检,并能收集到活检后2年以上随访资料者纳入研究.符合标准者共有86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33例,移植时年龄18~65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移植肾组织活检标本C4d的表达.所有患者在行移植肾穿刺诊断为CAN后均给予了常规治疗.结果 8
从研发的角度,药物可以简单的分为原创新药、Me Too药和仿制药.原创新药的研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从开发至上市需经过高通量筛选、理化特性研究、体外筛选、体内筛选等临床前研究;Ⅰ期、Ⅱ期和Ⅲ期临床研究;在此基础上经注册后方能上市。
期刊
近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HISCT)已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移植后的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尤其是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逐渐成为影响移植疗效、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期刊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欣闻贵刊即将迎来三十周年华诞,谨向贵刊全体工作人员及所有编委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期刊
目的 分析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受者进行供肾及移植肾活检对其病因诊断的价值及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DGF受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获取供肾进行修肾时行供肾活检,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活检术检查移植肾,分别行组织学、免疫病理和超微病理检查.结果 (1)1994-1997年间DGF的发生率为10.16%,1998-2001年间为7.83%,2002-2005年间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