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 的发展背景下,针对于我国目前应用型人才供给不均衡的现状,提出了搭建政企校协同育人框架下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结合非技术专业的就业和所需技能实践特点,利用于网络平台或移动手机终端发布用人信息,使校企联动,实现有效协同育人,同时也为探索更多校企合作的方式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政企校协同育人 非技术专业 应用型人才
一、互联网 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融合
在2015年3月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 ”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互联网 教育特别是高校教育可以理解为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化高教教育资源,革新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人才培养模式等途径来实现经济发展新动能背景下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责任,即实现互联网与高校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发展生态。
二、我国目前高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主要表现为供求不均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端且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的复合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但在目前我国人才供给中,中低端人才数量较多且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人才“供需错位”,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的有效性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人才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增加人才的有效供给是目前社会和教育界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本科高校培养非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难点
由于本科高校与高职高专的教学培养目标和定位的不同,本科高校在增加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多引用了建立高校和企业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产学研即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相互配合与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通常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目的是达到促进技术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目前,主要的产学模式有:集中多家企业和大学及科研机构共建完成技术创新链条的创新战略联盟;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研究院或研发基地及实验室的1 1 1平台;高教与科研院所向地方输出科研技术优势的对接合作;校地共建、一园多校的大学科技园;政用产学研协同模式及政产学研金五位一体模式。产学研模式使高校和企业有效接轨有效增加了高校人才获得实践技能的机会,缩小了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差距。
从高校与企业联动与合作的模式可以看出,这一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技术。技术或科技能力的需求促成了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及共建。因此对于以科研为主的大学或者综合型大学的技术类专业这一合作,的确能够有效地促进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但是,对于应用型大学中的非技术类专业这一模式就失去了合作的基础了。非技术类专业是相对技术类专业而言,一般指文科类,基础类,就业领域大多不局限于一个固定行业的专业。这类专业学生通常主修通识类知识,不能进行技术输出。可见高校中这类专业很难与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达成合作,但是配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第三产业中对这类复合型非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样是很大的。如管理人才、商务人才等。
四、建立基于“互联网 ”的政企校协协同育人框架下非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为了解决高校中非技术类专业目前人才培养的实际困难,即增加这类人才所学知识的实际操练机会需要调动社会中与人才培养相关联的一切社会资源。对比高校中技术型专业人才和非技术性专业人才的培养特点,可以得知,在专业能力方面,技术型人才比非技术性人才的专业能力相对更加细化,专业领域研究更为深入,因此,非技术性技术人才比起技术型人才就业时面临的可选就业领域或就业职位也相对更加广泛,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这个专业的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文字和文化功底上,基本具有相当的文学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可以选择的职位很多,既可以在企业、事业单位或文学出版部门担任职务,如行政管理、企业策划、企业宣传、广告管理、秘书等职业;也可以从事在汉语文学研究、教学、文学批评等相关工作,甚至因为良好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在企业中从事协调,人力,销售等相关职位也都是可以的。面对这一就业选择广泛的特点对于非技术性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方在提供或者增加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机会就是相对是存在較大困难的。
首先,对于非技术型专业来说仅一个专业就有上述多个就业选择,按照高校培养人才的计划,高校就需要与多个与就业相关的企业和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以增加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那么一般普通高校有多个甚至十几个非技术性专业,这样对于高校来说需要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和行业可达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这样的合作关系。一方面,从行政方面来看高校方是否能实现和建立这数量庞大的合作关系是存在较大困难的;另一方面,就算建立了合作关系这样种类复杂,数量众多的合作关系也会给高校方带来相当大的管理困难;毕竟增加人才的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一部分但是并不是人才培养的全部内容,也不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建立和维持这样的合作很显然是不合适的。
其次,对于企业和用人单位来说,技术型专业和企业的合作基础在于技术输出,因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或者可以说是生产的基础,企业可以根据科学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带来生产技术的革新或生产产品的更新换代,换句话说,企业和工厂本身就是需要科学技术的。当然,企业和工厂中的技术人员也可以负责企业或者工厂的科技创新,但是作为社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主要力量是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与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可以直接与最新的科技建立第一手联系,这样缩短了科技转化成产品的中间环节和时间成本,可以说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而对于非技术型专业来说,这类人才的劳动只是转化成企业和工厂生产中的一个环节,多数情况下对完成相关工作的人选要求不是特别的严格,或者说企业内部的员工就可以自己消化了,这样大大减少了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的欲望和必要性。企业和高校双方面都面临着困难和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同时面对社会对于非技术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需要探索一条适合培养非专业性复合型人才的企业和高校的创新合作方式。 五、基于“互联网 ”的政企校协同育人框架下非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及优势
“互联网 ”的政企校协同育人框架这一创新模式是在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充分有效调动人才培养在社会中主要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政府、企业和高校三方资源并有效为社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的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这一协同育人框架对高校、企业和政府三方都有着显而易见的好处。对于高校方来说,特别是对于高校中的非技术型专业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提供专业所需要的实践机会和实训平台。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信息发布平台真正实现了高校专业的一对多(一个专业多个就业方向),高校专业的多对多(多个专业多个就业方向)的信息交换。使高校中非技术型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多家企业发布的短期就业机会或实习机会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同时也能够在所学专业的多种就业可能中或的最多的实践锻炼,增加非专业型人才的复合实践能力,同时也丰富了校企合作的方式;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在信息平台上发布相关用人信息,一方面能够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为社会人才培养做出企业应做的贡献外,另一方面把高校中的學生人力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引入到企业中去是对企业雇佣方式,劳资分配的一种新型尝试和对现行实施方案的一种补足。把高校中的学生作为人力引入到企业中去可以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缓解企业雇佣的压力,高校中的学生可以在线完成工作有效缓解企业工作压力的同时也是企业免去为全职员工提供的相关工作待遇,而高校中的学生身份明确,专业能力清晰也相较社会中水平参差不齐的临时或短期劳动力能够更好的保障企业工作的完成度;对于政府而言,这样的信息交换方式使企业能够在有效节约用人成本的同时完成工作,使高校方能有获得第一手人才培养需求的相关信息,使学生能够最大范围和程度的获得实践机会,有效增加人才培养的复合能力,增加人才的适应性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进而企校双方形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良性循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实现政府职能的成效体现。
六、基于“互联网 ”的政企校协同育人框架下非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现实问题
建立以及实现基于“互联网 ”的政企校协同育人框架现实对非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及能力,政、企、校三方还需要注意一些现实问题。政府要做好督促企业和高校参与信息发布和接收的宣传以及对信息发布平台的监管工作,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地方政府制定倡导文件,开展好处宣讲活动等形式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指导及监督监管职能;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在社会人才培养中应该承担的企业社会责任及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好处,要做到积极的把相关用人信息及时准确的发布到相关信息发布平台,同时高校要对学生做好相关活动的宣传,通过鼓励,激励或者转换学分等方式有效的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相关信息发布平台,并做到及时与相关企业做好沟通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及时利用学生在企业中获得到的经验和技能调整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合理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2015.
[2]徐戊矫,邹茂华.谈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科技资讯,2015,(27).
【关键词】政企校协同育人 非技术专业 应用型人才
一、互联网 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融合
在2015年3月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 ”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互联网 教育特别是高校教育可以理解为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化高教教育资源,革新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人才培养模式等途径来实现经济发展新动能背景下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责任,即实现互联网与高校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发展生态。
二、我国目前高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主要表现为供求不均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端且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的复合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但在目前我国人才供给中,中低端人才数量较多且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人才“供需错位”,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的有效性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人才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增加人才的有效供给是目前社会和教育界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本科高校培养非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难点
由于本科高校与高职高专的教学培养目标和定位的不同,本科高校在增加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多引用了建立高校和企业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产学研即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相互配合与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通常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目的是达到促进技术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目前,主要的产学模式有:集中多家企业和大学及科研机构共建完成技术创新链条的创新战略联盟;企业和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研究院或研发基地及实验室的1 1 1平台;高教与科研院所向地方输出科研技术优势的对接合作;校地共建、一园多校的大学科技园;政用产学研协同模式及政产学研金五位一体模式。产学研模式使高校和企业有效接轨有效增加了高校人才获得实践技能的机会,缩小了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差距。
从高校与企业联动与合作的模式可以看出,这一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技术。技术或科技能力的需求促成了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及共建。因此对于以科研为主的大学或者综合型大学的技术类专业这一合作,的确能够有效地促进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但是,对于应用型大学中的非技术类专业这一模式就失去了合作的基础了。非技术类专业是相对技术类专业而言,一般指文科类,基础类,就业领域大多不局限于一个固定行业的专业。这类专业学生通常主修通识类知识,不能进行技术输出。可见高校中这类专业很难与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达成合作,但是配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第三产业中对这类复合型非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样是很大的。如管理人才、商务人才等。
四、建立基于“互联网 ”的政企校协协同育人框架下非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为了解决高校中非技术类专业目前人才培养的实际困难,即增加这类人才所学知识的实际操练机会需要调动社会中与人才培养相关联的一切社会资源。对比高校中技术型专业人才和非技术性专业人才的培养特点,可以得知,在专业能力方面,技术型人才比非技术性人才的专业能力相对更加细化,专业领域研究更为深入,因此,非技术性技术人才比起技术型人才就业时面临的可选就业领域或就业职位也相对更加广泛,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这个专业的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文字和文化功底上,基本具有相当的文学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可以选择的职位很多,既可以在企业、事业单位或文学出版部门担任职务,如行政管理、企业策划、企业宣传、广告管理、秘书等职业;也可以从事在汉语文学研究、教学、文学批评等相关工作,甚至因为良好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在企业中从事协调,人力,销售等相关职位也都是可以的。面对这一就业选择广泛的特点对于非技术性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方在提供或者增加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机会就是相对是存在較大困难的。
首先,对于非技术型专业来说仅一个专业就有上述多个就业选择,按照高校培养人才的计划,高校就需要与多个与就业相关的企业和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以增加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那么一般普通高校有多个甚至十几个非技术性专业,这样对于高校来说需要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和行业可达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这样的合作关系。一方面,从行政方面来看高校方是否能实现和建立这数量庞大的合作关系是存在较大困难的;另一方面,就算建立了合作关系这样种类复杂,数量众多的合作关系也会给高校方带来相当大的管理困难;毕竟增加人才的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一部分但是并不是人才培养的全部内容,也不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建立和维持这样的合作很显然是不合适的。
其次,对于企业和用人单位来说,技术型专业和企业的合作基础在于技术输出,因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或者可以说是生产的基础,企业可以根据科学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带来生产技术的革新或生产产品的更新换代,换句话说,企业和工厂本身就是需要科学技术的。当然,企业和工厂中的技术人员也可以负责企业或者工厂的科技创新,但是作为社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主要力量是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与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可以直接与最新的科技建立第一手联系,这样缩短了科技转化成产品的中间环节和时间成本,可以说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而对于非技术型专业来说,这类人才的劳动只是转化成企业和工厂生产中的一个环节,多数情况下对完成相关工作的人选要求不是特别的严格,或者说企业内部的员工就可以自己消化了,这样大大减少了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的欲望和必要性。企业和高校双方面都面临着困难和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同时面对社会对于非技术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需要探索一条适合培养非专业性复合型人才的企业和高校的创新合作方式。 五、基于“互联网 ”的政企校协同育人框架下非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及优势
“互联网 ”的政企校协同育人框架这一创新模式是在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充分有效调动人才培养在社会中主要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政府、企业和高校三方资源并有效为社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的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这一协同育人框架对高校、企业和政府三方都有着显而易见的好处。对于高校方来说,特别是对于高校中的非技术型专业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提供专业所需要的实践机会和实训平台。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信息发布平台真正实现了高校专业的一对多(一个专业多个就业方向),高校专业的多对多(多个专业多个就业方向)的信息交换。使高校中非技术型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多家企业发布的短期就业机会或实习机会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同时也能够在所学专业的多种就业可能中或的最多的实践锻炼,增加非专业型人才的复合实践能力,同时也丰富了校企合作的方式;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在信息平台上发布相关用人信息,一方面能够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为社会人才培养做出企业应做的贡献外,另一方面把高校中的學生人力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引入到企业中去是对企业雇佣方式,劳资分配的一种新型尝试和对现行实施方案的一种补足。把高校中的学生作为人力引入到企业中去可以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缓解企业雇佣的压力,高校中的学生可以在线完成工作有效缓解企业工作压力的同时也是企业免去为全职员工提供的相关工作待遇,而高校中的学生身份明确,专业能力清晰也相较社会中水平参差不齐的临时或短期劳动力能够更好的保障企业工作的完成度;对于政府而言,这样的信息交换方式使企业能够在有效节约用人成本的同时完成工作,使高校方能有获得第一手人才培养需求的相关信息,使学生能够最大范围和程度的获得实践机会,有效增加人才培养的复合能力,增加人才的适应性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进而企校双方形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良性循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实现政府职能的成效体现。
六、基于“互联网 ”的政企校协同育人框架下非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现实问题
建立以及实现基于“互联网 ”的政企校协同育人框架现实对非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及能力,政、企、校三方还需要注意一些现实问题。政府要做好督促企业和高校参与信息发布和接收的宣传以及对信息发布平台的监管工作,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地方政府制定倡导文件,开展好处宣讲活动等形式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指导及监督监管职能;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在社会人才培养中应该承担的企业社会责任及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好处,要做到积极的把相关用人信息及时准确的发布到相关信息发布平台,同时高校要对学生做好相关活动的宣传,通过鼓励,激励或者转换学分等方式有效的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相关信息发布平台,并做到及时与相关企业做好沟通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及时利用学生在企业中获得到的经验和技能调整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合理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2015.
[2]徐戊矫,邹茂华.谈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科技资讯,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