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演了一辈子坏蛋,做了一辈子好人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ebos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老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这句经典台词,从未远离过人们的耳际。只是,这一次,“胡汉三”再也回不来了。
  2020年5月1日,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刘江病逝,享年95岁。虽然以穷凶极恶的反派角色闻名银幕,刘江却有着和“潘冬子”同样苦难的童年。
  1925年,刘江出生在冰城哈尔滨的一个贫苦家庭。13岁时,因为家庭负担太重,他辍学踏入社会。他在汽水厂当过学徒,在邮电局送过电报、押过车。自打记事起,满街的地痞、流氓、汉奸、特务、宪兵以及伪警察等欺压老百姓的恶棍,就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正是这些活生生的狰狞嘴脸,为刘江以后饰演各类反派角色提供了人物原型。
  1946年哈尔滨解放,他参了军。本想扛枪打仗的他却意外地被分到了松江军区政治部文艺工作团,开始了演艺生涯。那时刘江演得最多的角色就是地主恶霸“黄世仁”。“从1946年到1952年,《白毛女》成了我的保留节目,连陈强都没我演的次数多。”
  1952年部队整编,很多人都转业了,领导希望刘江转做文化教育工作,让他当文化科副科长兼军人俱乐部主任。没想到刘江对当官根本没兴趣,在3个多小时的谈话中他始终坚持:“我只会演戏。”就这样,刘江被调到中南军区艺术剧院,成了一名专职话剧演员。
  1958年,刘江坐了几天火车,从广州到北京,一路打听一路找,终于在六里桥附近的一片庄稼地旁找到了自己的新单位—八一电影制片厂。和他同一批进厂的还有田华、王心刚、王晓棠等。“我们这帮人带着一身火药味儿,都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刘江从此和大银幕结缘。
  他曾在电影《海鹰》里饰演敌舰舰长,为此差点付出生命的代价。开拍前,刘江询问烟火师危险系数有多大,被告之大可放心。开拍时,他凭着在松花江上练就的一身好水性,从舰首一个猛子扎下去,动作漂亮。可万万没想到,炸药放过了量。随着爆炸声响,巨大的水柱冲天而起,他全身被震得疼痛难忍。按照剧情,民兵们七手八脚地把舰长打捞上来,在岸上扒拉一下后说“死了”,这场戏就结束了。可是岸上躺着的刘江疼得半天都没有缓过劲儿来,这下可把大伙吓坏了,以为他为电影事业献身了呢。
  但回首一生中为电影所做的一切,刘江说,他无怨无悔。
  因为这股子“拼命三郎”的劲儿,之后但凡影片里有“坏蛋”的角色,导演就会想到刘江,他由此逐渐成为演反派角色的“专业户”。
  1964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开始筹拍军事教材片《地道战》。刘江读过剧本后,对戏中“汤丙会”这个汉奸角色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找到导演任旭东,表示自己愿意演“汤丙会”。为了塑造好这一角色,刘江特意做了一副假牙套在嘴里,一张龇牙咧嘴瞪眼的狰狞面孔立刻出现了。
  影片拍摄前,刘江不慎将脑袋撞破,住院治疗。北京军区的两位老战友去医院探望他,其中一位顺嘴说了一句:“高!实在是高!”刘江觉得很有意思,就记在了心里。拍摄中,他灵光一闪,巧妙地把这句话用在了台词里,使汉奸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为情节添彩不少。这部本来作为军事教材的影片,也因为内容充实、新颖,演员表演精湛,而成为上座率颇高的优秀故事影片,上映以来创造了30多亿人次观看的纪录,成为不朽的经典。更想不到的是,这句台词竟然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成了经典台词。
  有资深影迷说,不少饰演反派的演员在影片里狰狞可憎,私底下却慈眉善目、可亲可爱。演了一辈子坏蛋的刘江在生活中也是一位让人尊敬、口碑颇佳的好老头。他善良、热心肠,整日里乐呵呵的,八一厂大院里的孩子们都爱围着“胡汉三”爷爷转。谁要是受了委屈,就会跑到他身边哭诉。
  有一年春节我们单位开年会,演节目的同事需要服装道具,要去八一厂租借。事不凑巧,我的几位朋友都不在,我只好拨通了刘江的电话。他二话不说满口答应下来,晚上就通知我第二天去取。事后我才知道,因为节前大家都忙,不好找人,老爷子跑了一下午,才把事情给解决了。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此时刘江刚刚查出患了癌症。
  癌症像一座山,压垮了无数患者。但對于这座大山,刘江选择的是乐观面对。他早就被诊断患有胃癌,82岁那年又查出了前列腺癌。之后不久,又发现肝脏上长了个肿瘤。这要是一般人早就手足无措了。他却毫不惧怕,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还不忘幽默一把:“人都说今年三阳开泰,我是三‘癌’开泰。”
  刘江逢人便讲:“要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过,才能活得洒脱、快乐。”他积极配合抗癌治疗,还发明了“话疗”和“音乐疗法”。“话疗”,顾名思义就是打开心扉,把心里话都说出来,心情一舒畅,病魔就会绕着走;“音乐疗法”,是因为他多年前就喜欢听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他都爱,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什么烦恼、病痛都会抛在脑后。
  他说自己和癌症和平相处,“它不惹我,我也不招它”。患癌十几年,刘江乐呵了十几年。病情稍微好一些,他还会出门购物。排队的人认出他来,让他先买,他坚决不肯,说“大家都等这么长时间了”。
  在鲜花盛开的季节,刘江离开了他热爱的电影,离开了他热爱的观众,驾鹤西去。有观众在网上评价他:演了一辈子坏蛋,做了一辈子好人。
  (摘自《北京日报》2020年5月12日,水云间荐)
其他文献
1980年,由谷文月主演的評剧电影《杨三姐告状》公映,很快风靡了大江南北。时年35岁的谷文月塑造的杨三姐俏丽灵动、机智果敢,而她那“高亢中不失圆润,低回里尤见清纯”的评剧唱腔,更是让观众如痴如醉。  谷文月1945年出生于河北固安,4岁就到了北京。小时候,她就喜欢听收音机里播放的新凤霞等名家的作品。1959年,她考入北京实验评剧团,开始学习评剧,一年后到北京戏曲学校进修。毕业后,她进了中国评剧院,
期刊
十五六岁时,我很羡慕那些20多岁的大哥哥,觉得他们特别有型,多么希望自己也赶快长大。岁月飞逝,如今听见有人叫我“老伯伯”“老先生”,我才如梦初醒,屈指一算,已经75岁了。  见到我的朋友总会说:“看不出你已经这个年龄了,一点儿也看不出。”我听了心里很舒畅,不管对方是随口敷衍,还是真心赞美。  不过我自觉对衣着外貌还是很注意的。上了年纪,绝不能顺其自然。乱糟糟的胡子,流淌的鼻涕,满身的异味,邋遢的衣
期刊
在中国的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我看到许多年轻人在参观、游览、学习,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  把文物死守在库房里并不是好的保护。文物应该得到修缮,神采奕奕地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  过去我们保护的文化遺址,很多是远离人们生活的古墓葬、石窟、宫殿遗址等,今天,更多的历史街区、乡土建筑等也进入了保护范围。  我们知道,保护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传承。过分强调保护,文物会被束之高阁,远离人们的
期刊
去年我们感觉老爸记忆力衰退得厉害,于是听从医生朋友的建议,带他去做了一个脑部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大脑里有陈旧性积液,并且出现了脑萎缩。医生说这种情况也没什么特效药,只能多用脑,尽量维持现状。  老爸在工厂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在家中也一直任劳任怨。听了医生的话,他开玩笑说:“没想到辛苦一辈子,到头来脑子‘进了水’。”我们都很难过,老爸却不服气地说:“我要跑在疾病之前,不能等它真的来了再想办法
期刊
有人调侃说,“空调、Wi-Fi、西瓜”是现代人夏天必备的“续命神器”。但古人夏天只有西瓜。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西瓜留下了大量诗篇:“缕缕花衫沾唾碧,痕痕丹血掐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等等。  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深谙吃西瓜之趣。他曾列出人生33件快事,“夏日吃瓜”名列其中:“夏日于朱紅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这“绿沉”二字
期刊
陈薇,1966年出生于浙江兰溪,1991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同年4月特招入伍,199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毕业。现任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少将军衔。  2020年3月16日,陈薇牵头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几个小时前,陈薇在新冠疫苗临床研究注册审评会现场完成了答辩工作。在答辩现场,陈薇一头干练的短发,头戴迷彩帽,身穿迷彩服,虽然
期刊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老年大学线下课程暂停,线上课程却火爆起来。  体验:古稀老人看网课学穿搭  70岁的陈多佳家住北京亦庄,从2012年起,她便时常往返亦庄与东城,地铁单程一个多小时,只为求学。“东城老年大学可以说是老年大学里的清华、北大,我也算在老年圆了个名校梦。”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本以为学业要中断了的陈多佳意外得到通知,说可以线上学习。陈多佳首先选了唐诗宋词鉴赏课。“没想到是周
期刊
来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旅游促进局的职员雅普德建议我们骑骆驼到沙漠去,观赏大漠独特的风光。  我一口回绝。  我曾旅居沙特阿拉伯一年有余,住的地方窗外就是绵延万里的沙漠,那磅礴的气势让人怦然心动;我也曾深入神秘莫测的撒哈拉大沙漠旅行,和游牧民族一起住在帐篷里,那起起伏伏的沙丘犹如情人的眼波,是对视觉永远的挑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既然已经看过“大巫”,现在就不想再看“小巫”了。  
期刊
有人調侃,人生各年龄段成功的标志是:3岁,不尿裤子;5岁,能自己走路;18岁,能自己开车;22岁,有工作;30岁,有家庭;40岁,有钱;50岁,有闲;70岁,还能自己开车;80岁,还能自己走路;90岁,不尿裤子。  人一生不断地追求,目标越来越高,想要得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一旦得不到,或得到的东西失去了,便要死要活,好像整个天都塌下来了。  其实,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严重。当我们得不到,或得到的
期刊
“乌兹别克斯坦最著名的特产是什么?”“当然是抓饭啦,你一定不能错过!”去乌兹别克斯坦之前,我詢问一位去过该国的朋友,得到的答案有点出乎我意料。这位朋友去过中亚的多个国家,熟悉当地风土人情。他说,抓饭中亚各国都有,但最令人回味的还是乌兹别克斯坦的抓饭。“没吃过抓饭,就不能说到过乌兹别克斯坦。”他特别强调。  首次在乌兹别克斯坦吃抓饭是一个惊喜的体验。那天中午一到餐厅,陪同人员就神秘地说:“今天的午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