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夏秋冬又一春》是2003年韩国导演金基德的作品,这部电影是金基德电影风格的一次大转变。他早期的作品多带有一种暴力美学的意味,表达一种深深的民族之恨。从《春夏秋冬又一春》开始,他电影中的那种愤恨之情便开始减弱,多了一种幽静空灵之感,带有淡淡的东方式的禅意之美。本文浅析《春夏秋冬又一春》电影中的禅意之美,由禅意透视到人性的探索。
一、《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禅的意象
电影的开篇是从极富宗教意味的寺庙山门开始的,这扇门开启了一个空灵幽远的世界,同时又成为隔绝世俗的神圣守护之门。山门上狰狞恐怖的护法神彩绘形象,带来一种极具冲击的视觉感受,也将观众带领到一个不同寻常、充满禅意的世界,正如佛教当中一座寺庙的山门即是空门之意。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一座水上悬寺,在山门缓缓开启的时候,一幅带有中国式水墨画的山水景象映入眼前,湖中央有一座方形建筑,便是这部影片中唯一的寺庙——大雄殿。这座寺庙孤立存在,加上幽静的山水景色,无不体现着古老的东方禅韵,方形的岛屿圆形的湖泊,同时表现着一种外圆内方的传统观。故事便从这样一个与世隔绝、带有东方美学韵味的世界开始了。
水、门、佛像、动物是这部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具有隐喻之意的意象。这些意象也体现着一种禅的意味。
影片的主体景观是在山谷中的一片湖水中,湖水承载着孤岛一般的寺庙,包容着一个大千世界。在四季的变化之中,水的不同形态随着四季的变化在影片中也有不同的展现,同时也象征着人物内心的变化。
当春天万物复苏,湖水也呈现出一种欣然之态,充满着美好的希冀,但它也是稚嫩、单纯的,正如小和尚在春天因好奇之心犯下的“罪恶”;夏天,湿热之气使得湖水变得不再清灵甚至浑浊,这时的水也是对人欲望侧面地独特展现,小和尚对来寺庙治病女孩产生了越界之心;秋天,天气逐渐转凉,消去了夏天的燥热之感,湖水多伴着雾气,显得迷离且凄凉,小和尚为了欲望一错再错,杀妻之后他又回到了寺庙。这里的迷雾就如同他内心的痛苦、茫然一般,一片迷茫;冬天,水面上冻结冰,一切又归于沉寂,刑满释放的小和尚在反复的痛苦中找到了答案,也找到了平静,结冰之路便是小和尚的回归之路。四季再次等待着新的四季,湖水同万物一齐在轮回中周而复始。
门的意象在影片中也独具隐喻之意,例如,开篇中的山门,在几次开开合合之中,不仅成为故事情节随着时间推动者的象征,更是导演所创造出的与现实世界相对的禅意世界的心门。此外,电影中殿堂内无墙之门以及湖岸边的无墙山门的设定更具有禅的哲理。看似是多此一举的门,阻挡的却是人性当中最原始的欲念。这扇无墙之门更像是人心之门,是象征意味的存在,在片中现实的无墙之门并未能阻挡住小和尚的欲念之门,小和尚通过不断地闯入不同的禁地之门,最终回到最本真最纯粹的那扇门。通过多重门的意象,一步步地带领观众进入到一个直击内心的禅意世界。
佛像是一种最真实最直白的禅意表达,在这部影片中,佛像一直都是慈眉善目的形象,旨在体现佛渡救世人的慈悲。室内那尊坐佛的基座底部有水、金鱼,还有些许莲叶点缀,这与室外的小水池都体现着一种淡雅的东方禅意之美,同时水在佛教当中也有清洁的意义。在室外的山上,那尊大石佛形象伟岸,在至高处俯瞰着水中悬寺,同时也俯瞰着世间的一切。这样一种独具东方禅学意蕴的形象与小和尚为了爱欲带走的佛像以及影片结尾小和尚上山赎罪所背的佛像一起,最终消融在人们的心底,归于平静。
二、《春夏秋冬又一春》禅心与禅意的交融
金基德曾说:“《春夏秋冬又一春》便是自我审视的仿半自传电影,所以我也是其中的演员。拍摄这部片的同时,我也在不停地疯狂思考着同一个问题:‘如果可以疯掉的话,不妨试试看。’我希望就此能够达到某种境界,即那种自己可以屏住呼吸,走向死亡的境界,真的可以这样吗?”导演的这段自述更像是说着一种禅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需要一种疯狂的状态,这种状态就像是艺术家创作时的状态,在疯狂到一个极限时就达到一种临界死亡之感。这并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超越了死亡的重生,是一种平静的心与意的交融。
影片结尾处,小和尚背负石盘、手持佛像最终到达山顶,盘坐在佛像之前,这时他的状态是极致的平静,正是导演所表达的那种“走向死亡的境界”。通过自我救赎、自我解脱,在痛苦中找寻自我,归于寂静。影片所传达的正是看似简单的佛教之理。
小和尚在四季的更替中,经历了不同阶段“心”的变换。春季,孩童时期的他有着一颗好奇贪玩的心,这种好奇之心让他犯下了原初的“罪恶”,老和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教化,点悟小和尚善待众生、众生平等的慈悲之心,小和尚看到蛇死去時痛哭起来,他明白了这份最初的善。夏季,小和尚以爱欲之心偷吃禁果,并且一错再错地离开了寺庙。正如老和尚所说的“淫欲唤醒了占有的欲望,这会导致杀身之祸的”。秋季,小和尚带着痛苦和杀身之祸逃回寺庙,老和尚一直等待着他的到来。因这份占有之心,他杀了自己的妻子。这时的他已经痛苦不堪接近绝望,暴躁挣扎的他甚至选择死亡来逃避现实。但他回来的时候,把那尊当初出走寺庙时带走的佛像又带了回来,说明潜藏在他心底的那份“禅心”并未完全消失。老和尚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将他吊起来,让他体会到了死亡的真实意义,同时让他用杀人之刀刻下心经,完成自我的救赎,来继续唤醒他那份禅心。在刻经的过程中,小和尚的心逐渐平静下来,最终完成了禅心与禅意的交融,达到一种极度平静的超然状态,以至于在他快要被警察带走之前,他坐在寺庙里,而周围的一切都在缓慢地旋转起来。这似乎是一种超自然的神奇的现象,正体现了小和尚达到了心意交融的境界,在超然的状态下环顾四周、环顾自己的心。
三、《春夏秋冬又一春》人性即佛性的禅学思想
在《野生金基德》一书中,金基德曾说道:“我怀念那没有教化年代的纯粹,也许那是一种根本无法恢复的野生般的纯粹。虽然我们不能重新找回原始时代的那种不掺有丝毫杂质与经验的纯粹,但我依然反对那些和我一起走过人生的人们,崇奉先辈们整理出的人生指南为信条,以模仿某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他还说道:“长久以来,我也是一直在躲避着或者说克服着那些被定义为‘恶’的、貌似无形的东西。但在一些经历之后,我猛然醒悟——世上本没有持续的恶,只因‘恶’早已存在于自身。所有的结局其实都是自我内心争斗的结果,即善与恶并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甚至随时可以相互转换。”
在电影中,小和尚的人物设定更像是导演自我的一种投射,小和尚的善与恶并没有绝对的界限,随着内心的变化最终体悟到一种超越善恶的禅的境界,这便是在善恶之间人性到佛性的转变。禅学中,“心”与“性”是相通的,禅家认为,众生先天具有能够成佛的本性,故又称为“佛性”。所谓成佛,并非是如佛教所说的涅槃重生,众生能够包容万物,清静本性,便是“自性”成佛。所谓善恶之别也只是无常的幻现,唯有体悟“自性”才能永恒存留。
在弗洛伊德的解释里,无意识成分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出于无意识层面的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之后的种种欲望,由于社会标准不容许,得不到满足而被压抑到意识之中,但它们并没有消灭,而在无意识中积极活动。
在金基德的很多电影中,表达了出于无意识层面的原始冲动和本能的欲望与人人心中皆有的“佛性”之间的对抗,他把欲望放大,放大到关乎生死的境况。正是在这种欲望与佛性的不断争斗中,最终使得人性走向“佛性”。影片中的小和尚正是不断地在欲望与佛性的争斗中获得自我解脱,在杀妻回归寺庙之时极度愤怒的他接近崩溃,眼神中也充满了戾气。而当老和尚让他用杀人之刀刻心经的过程中,他逐渐平静了下来,人性之恶逐渐消退,佛性之光开始闪耀。影片的结尾更是通过一条上山“赎罪”之路,让观众深深地体味这份潜藏在人性深处的佛性。
(长安大学)
作者简介:张博(1995-),男,甘肃兰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影视美学。
一、《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禅的意象
电影的开篇是从极富宗教意味的寺庙山门开始的,这扇门开启了一个空灵幽远的世界,同时又成为隔绝世俗的神圣守护之门。山门上狰狞恐怖的护法神彩绘形象,带来一种极具冲击的视觉感受,也将观众带领到一个不同寻常、充满禅意的世界,正如佛教当中一座寺庙的山门即是空门之意。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一座水上悬寺,在山门缓缓开启的时候,一幅带有中国式水墨画的山水景象映入眼前,湖中央有一座方形建筑,便是这部影片中唯一的寺庙——大雄殿。这座寺庙孤立存在,加上幽静的山水景色,无不体现着古老的东方禅韵,方形的岛屿圆形的湖泊,同时表现着一种外圆内方的传统观。故事便从这样一个与世隔绝、带有东方美学韵味的世界开始了。
水、门、佛像、动物是这部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具有隐喻之意的意象。这些意象也体现着一种禅的意味。
影片的主体景观是在山谷中的一片湖水中,湖水承载着孤岛一般的寺庙,包容着一个大千世界。在四季的变化之中,水的不同形态随着四季的变化在影片中也有不同的展现,同时也象征着人物内心的变化。
当春天万物复苏,湖水也呈现出一种欣然之态,充满着美好的希冀,但它也是稚嫩、单纯的,正如小和尚在春天因好奇之心犯下的“罪恶”;夏天,湿热之气使得湖水变得不再清灵甚至浑浊,这时的水也是对人欲望侧面地独特展现,小和尚对来寺庙治病女孩产生了越界之心;秋天,天气逐渐转凉,消去了夏天的燥热之感,湖水多伴着雾气,显得迷离且凄凉,小和尚为了欲望一错再错,杀妻之后他又回到了寺庙。这里的迷雾就如同他内心的痛苦、茫然一般,一片迷茫;冬天,水面上冻结冰,一切又归于沉寂,刑满释放的小和尚在反复的痛苦中找到了答案,也找到了平静,结冰之路便是小和尚的回归之路。四季再次等待着新的四季,湖水同万物一齐在轮回中周而复始。
门的意象在影片中也独具隐喻之意,例如,开篇中的山门,在几次开开合合之中,不仅成为故事情节随着时间推动者的象征,更是导演所创造出的与现实世界相对的禅意世界的心门。此外,电影中殿堂内无墙之门以及湖岸边的无墙山门的设定更具有禅的哲理。看似是多此一举的门,阻挡的却是人性当中最原始的欲念。这扇无墙之门更像是人心之门,是象征意味的存在,在片中现实的无墙之门并未能阻挡住小和尚的欲念之门,小和尚通过不断地闯入不同的禁地之门,最终回到最本真最纯粹的那扇门。通过多重门的意象,一步步地带领观众进入到一个直击内心的禅意世界。
佛像是一种最真实最直白的禅意表达,在这部影片中,佛像一直都是慈眉善目的形象,旨在体现佛渡救世人的慈悲。室内那尊坐佛的基座底部有水、金鱼,还有些许莲叶点缀,这与室外的小水池都体现着一种淡雅的东方禅意之美,同时水在佛教当中也有清洁的意义。在室外的山上,那尊大石佛形象伟岸,在至高处俯瞰着水中悬寺,同时也俯瞰着世间的一切。这样一种独具东方禅学意蕴的形象与小和尚为了爱欲带走的佛像以及影片结尾小和尚上山赎罪所背的佛像一起,最终消融在人们的心底,归于平静。
二、《春夏秋冬又一春》禅心与禅意的交融
金基德曾说:“《春夏秋冬又一春》便是自我审视的仿半自传电影,所以我也是其中的演员。拍摄这部片的同时,我也在不停地疯狂思考着同一个问题:‘如果可以疯掉的话,不妨试试看。’我希望就此能够达到某种境界,即那种自己可以屏住呼吸,走向死亡的境界,真的可以这样吗?”导演的这段自述更像是说着一种禅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需要一种疯狂的状态,这种状态就像是艺术家创作时的状态,在疯狂到一个极限时就达到一种临界死亡之感。这并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超越了死亡的重生,是一种平静的心与意的交融。
影片结尾处,小和尚背负石盘、手持佛像最终到达山顶,盘坐在佛像之前,这时他的状态是极致的平静,正是导演所表达的那种“走向死亡的境界”。通过自我救赎、自我解脱,在痛苦中找寻自我,归于寂静。影片所传达的正是看似简单的佛教之理。
小和尚在四季的更替中,经历了不同阶段“心”的变换。春季,孩童时期的他有着一颗好奇贪玩的心,这种好奇之心让他犯下了原初的“罪恶”,老和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教化,点悟小和尚善待众生、众生平等的慈悲之心,小和尚看到蛇死去時痛哭起来,他明白了这份最初的善。夏季,小和尚以爱欲之心偷吃禁果,并且一错再错地离开了寺庙。正如老和尚所说的“淫欲唤醒了占有的欲望,这会导致杀身之祸的”。秋季,小和尚带着痛苦和杀身之祸逃回寺庙,老和尚一直等待着他的到来。因这份占有之心,他杀了自己的妻子。这时的他已经痛苦不堪接近绝望,暴躁挣扎的他甚至选择死亡来逃避现实。但他回来的时候,把那尊当初出走寺庙时带走的佛像又带了回来,说明潜藏在他心底的那份“禅心”并未完全消失。老和尚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将他吊起来,让他体会到了死亡的真实意义,同时让他用杀人之刀刻下心经,完成自我的救赎,来继续唤醒他那份禅心。在刻经的过程中,小和尚的心逐渐平静下来,最终完成了禅心与禅意的交融,达到一种极度平静的超然状态,以至于在他快要被警察带走之前,他坐在寺庙里,而周围的一切都在缓慢地旋转起来。这似乎是一种超自然的神奇的现象,正体现了小和尚达到了心意交融的境界,在超然的状态下环顾四周、环顾自己的心。
三、《春夏秋冬又一春》人性即佛性的禅学思想
在《野生金基德》一书中,金基德曾说道:“我怀念那没有教化年代的纯粹,也许那是一种根本无法恢复的野生般的纯粹。虽然我们不能重新找回原始时代的那种不掺有丝毫杂质与经验的纯粹,但我依然反对那些和我一起走过人生的人们,崇奉先辈们整理出的人生指南为信条,以模仿某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他还说道:“长久以来,我也是一直在躲避着或者说克服着那些被定义为‘恶’的、貌似无形的东西。但在一些经历之后,我猛然醒悟——世上本没有持续的恶,只因‘恶’早已存在于自身。所有的结局其实都是自我内心争斗的结果,即善与恶并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甚至随时可以相互转换。”
在电影中,小和尚的人物设定更像是导演自我的一种投射,小和尚的善与恶并没有绝对的界限,随着内心的变化最终体悟到一种超越善恶的禅的境界,这便是在善恶之间人性到佛性的转变。禅学中,“心”与“性”是相通的,禅家认为,众生先天具有能够成佛的本性,故又称为“佛性”。所谓成佛,并非是如佛教所说的涅槃重生,众生能够包容万物,清静本性,便是“自性”成佛。所谓善恶之别也只是无常的幻现,唯有体悟“自性”才能永恒存留。
在弗洛伊德的解释里,无意识成分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出于无意识层面的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之后的种种欲望,由于社会标准不容许,得不到满足而被压抑到意识之中,但它们并没有消灭,而在无意识中积极活动。
在金基德的很多电影中,表达了出于无意识层面的原始冲动和本能的欲望与人人心中皆有的“佛性”之间的对抗,他把欲望放大,放大到关乎生死的境况。正是在这种欲望与佛性的不断争斗中,最终使得人性走向“佛性”。影片中的小和尚正是不断地在欲望与佛性的争斗中获得自我解脱,在杀妻回归寺庙之时极度愤怒的他接近崩溃,眼神中也充满了戾气。而当老和尚让他用杀人之刀刻心经的过程中,他逐渐平静了下来,人性之恶逐渐消退,佛性之光开始闪耀。影片的结尾更是通过一条上山“赎罪”之路,让观众深深地体味这份潜藏在人性深处的佛性。
(长安大学)
作者简介:张博(1995-),男,甘肃兰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影视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