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改革综述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35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把课程改革推向了引人注目的位置。课程改革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面临的共同课题。伴随着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步伐,理论界进行了积极地探讨,及时地总结实践经验,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认识。
  
  关于高校课程改革背景和原因
  
  总的看来,学界对高校课程改革主要放在全球化、信息化、大众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之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有学者以知识全球化为前提,从哲学的高度深刻揭示了高校课程改革的必然性。该观点认为世界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四种课程全球化的哲学观,即新全球主义、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反全球主义。其中,新全球主义课程观表征的是人类对共同规律的信奉和普适性价值的追求,是一种知识和技能教育的课程观;新自由主义课程观着眼于全球市场,按全球竞争力的标准对高等教育课程加以改革;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一种多元文化主义课程观。受其的影响,全球化的课程并不是全球普适性的课程,也并不是封闭的体系,恰恰相反,它是开放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才是它的本质特征;反全球主义课程观是建立在新马克思主义的“课程再生产理论”和拉美教育社会学学派的“课程依附理论”之上的。关注的是学校知识选择、组织和分配的权力介入过程。
  另有学者把高校课程改革与市场经济的联系起来,指出高等教育市场化已成为当前主导许多国家大学发展的一股难以抵挡的潮流。在市场经济运作逻辑逐步渗入对高校课程改革影响深远,它要求高校课程有根本性的改变:其一,以顾客需求为中心进行课程改革;其二,开设优于竞争者的差异化课程;其三,高效整合教育资源,推动课程改革。
  还有学者从知识观的视角指出高等教育在传承人类知识方面的发展态势。认为高等教育的知识重心正在逐步下移,知识的种类也趋于多样化,高等教育的使命由培养社会的精英转化为一种知识的普及、传播与批判,承认个人对知识的权力,强调知识对于个人发展的价值。高等教育的这种发展态势,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客观、价值中立、权威性的知识,应该从神坛走向大众、走向个体、走向局部的视域、走向价值。为此,高等教育的知识观应体现知识的相对性、知识的价值性和知识的平等性。
  
  关于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
  
  有学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阶段以来,高校课程改革的出现了三种基本趋势。第一,凸现课程的发展性。即在课程内容上和课程评价上基本上摒弃了精英阶段以少数杰出者为教育对象的做法。第二,重视课程的多样化。办学主体更加多元化、办学类型更加多样化、人才培养规格更加多种化、学习者需求更加个性化以及各高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第三,强调课程的综合化。针对高等教育中分科过细、专业过窄而致学科与学科相割裂、课程与社会需求相脱节、课程与学习者相分离的弊端,以形成学生的复合性、技能性、创新性知识结构为目标而系统设计与协调整合高等教育课程结构和内容中各组成要素的一系列动态优化的过程。
  有学者从课程的内容、实施和性质三方面分析了高校课程改革中的趋势。首先,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这表现在课程设置上的文理工相互渗透;开设综合科目课程或联合课程,以不同的组织形式开设综合科目课程或联合课程;开设跨学科课程或建立跨学科专业。其次,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多样化。表现为开设充分的选修课,使课程种类多样化;运用新信息技术,使课程实施方式多样化;开设自由研究课程,使课程形式多样化。最后,课程性质的职业化。表现为设立职业方向主修课、重视实际工作经验、加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等。
  还有学者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出发,归结出高校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六大趋势。第一,课程平台的基础化。高校的本科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更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因而应该强调通识教育,而不是职业技术教育。第二,课程内容的综合化。高校普遍拓宽了专业口径,加强了学科群建设。第三,课程性质的职业化。适应“科教兴国”战略,高校开始增加培养能活跃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职能型人才的比例。第四,课程方向的人文化。国内许多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都意识到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上纷纷强调人文教育。第五,课程设置的多样化。主要表现为选修课逐年增加,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有选修课。并且,现代信息技术和因特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使得远程教育和虚拟大学成为现实,课程的设置也因此更呈现多样化特点。第六,课程趋势的国际化。如在传统课程中增加国际内容、开设注重国际主题的新课程、加强外语教学或双语教学、增加各种涉外专业等。
  有学者认为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改革表现出三种走向。一种走向是从价值观的角度对课程设置作整体的调整。即当前在课程设置价值取向上,课程改革已不再是像过去那种非此即彼的单一选择,对学生和社会的要求再也不是置之不理。而是对课程的整体功能作周密的考量,力求最大限度地在社会、学生、学科之问达到一致,求得其价值在整体上融合起来。第二种走向是优化整合课程结构。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加重了实践课的份量,打破了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第三种走向是更新课程内容。不但增强了课程内容的时代性,而其使课程内容更加国际化。
  
  关于高校课程改革中的出现的问题
  
  有学者对处于全球化挑战下的中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战略思考。认为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必须在目标、结构、管理理念等方面更新观念。在目标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还缺少必要的全球化意识,课程目标还没有体现应有的国际素质要求;在课程内容方面,我国大学课程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课程数量问题,而是一个结构问题,表现为外延性的课程和内涵性的课程都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缺乏科学配置;在课程实施方面,大学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课程观念的落后是大学课程改革实施的最大问题,它一方面影响着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另一方面导致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有学者指出高校在课程改革中,存在过分注重硬件建设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倾向,却忽视了对如何调动师生参与改革的积极性的研究,因而导致在课程改革中教师与学生双方主体性的缺失。对这一主体性缺失的原因,作者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就教师而言,其原因在于:(1)偏离教学的价值导向使教师缺乏进行课程改革的热情。(2)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使教师失去进行课程改革的动力。(3)兼课(职)过多使教师对教学改革的精力投入不足而妨碍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4)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失去进行课程改革的积极性。(5)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影响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就学生而言,其原因在于:(1)缺乏理想追求使学生学习动力不足。(2)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3)课程内容陈旧、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的欠缺,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4)传统的惯性思维模式阻碍着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有学者认为、高校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课程改革的目标不明确。课程改革明显存在着课程目标与知识经济社会、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状况。具体来说,这类问题包括:改革更多关注就业适应性,不利于高校生终身学习激情的养成,不能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强调结果性和表现性目标,缺乏过程性和体验性目标,不利于高校生创新素质的养成;重视对高校生的科学教育,而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对高校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考虑不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中体现的课程目标,规定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具体要求,这很容易限制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第二,课程设置陈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课程内容相对陈旧,教材与学生生活、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相脱离;课程体系过于专业化,通识课程薄弱;课程实践性不足,很多课程内容过于强调系统性、严谨性,缺乏实践环节;课程计划刚性过强,弹性不足,限制了学生自由选择与发展的空间,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第三,课程改革中缺乏教师的参与。很多学校通常只是让教师参与教材的编写、选定,对课程的决策、编制修订则很少让教师参与,通常是由负责教学管理的行政部门决定,这就使得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不利于发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形成教和学的互动。第四,课程改革忽视对教学的改革。改革过多关注的是课程内容,而不是教学方式,课程与教学缺少整合。
  有学者从矛盾入手,指出了高校在课程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三对关系及其问题。首先是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方面的问题。专业教育为主是我国传统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这种课程体系口径小,设置严格,欠缺活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面窄,适应能力差,后劲不足,难于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基础课的比例是当前高校的普遍做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只是浮于形式,有量的增加而没有质的提高。其结果是基础教育没搞好,专业教育反受到削弱。其次是通识与通才教育方面的问题。高校的通识教育在施行过程中出现了不良的苗头,即变通识教育为通才教育,校园盛行职业主义至上,致使高等教育逐渐职业化并进而沦为一种职业教育。最后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方面的问题。我国传统的课程结构一方面过分夸大两者之问的对立,另一方面又忽略了两者在本质上的统一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脱节、自然科学教育与社会科学教育相割裂是其突出表现,同时对两者间的地位又存在着“歧视”现象。
  还有学者认为随着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加入WTO,原来高校的课程设置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课程体系单薄,结构失衡。教育体制习惯于按职业和岗位设专业,按二级或三级学科制定教学计划,由此产生的课程体系则是专业壁垒森严,专业色彩浓厚。二是教学内容陈旧、重复现象严重于知识序列单一,知识口径偏窄,理论脱离实际,造成特定教学内容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形成过时和陈旧的严重现象。
  另有学者从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校课程存在的问题。前者具体表现在: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忽视了对人才创造性的培养;高等教育“专门职业化”的取向,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片面强调“科学主义”价值取向,割裂了知识的相融性;“传授知识”的价值取向忽视了“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后者具体表现在:在课程层次上呈现出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组成的“三段式”线形模式;在课程形式的上我分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课程要求上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在课程教学环节上分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
  
  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课程改革的策略和建议
  
  有学者认为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改善必须以知识观的转变为依托,重点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更应该关注个人内在的发展,追求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和批判力的发展,把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成为学生自身对知识进行反思、鉴别的实践过程。二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把知识与非知识区别开来,把知识价值的大与小区别开来,提倡文理知识的贯通,提倡知识范围的广域化和平等化。三是在课程的实施上,要打破教师和知识的权威,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分享知识生产的权力,让学生与教师在平等的地位上共同对知识进行鉴别、分析和批判。
  有学者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校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基点,也是其成功的基本保障。和谐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凸显人本、相互尊重、注重合作等。高校在课程改革与建设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和谐师生的观念关切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有学者借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了高校课程改革中应如何处理好得各种关系。第一,要处理好计划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核心课程体系要有多种组合形式,外围课程要有更大的灵活性与自由性,允许自由选修。在计划性与灵活性关系中,应以灵活性为主。第二,要处理好教学秩序的相对稳定性与课程的变动性的关系。课程改革要循序渐进,以“点”带面,以稳定为主。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出路,不能因改革破坏了稳定,也不能因稳定不去改革。第三,要处理好科技发展无限性与课程限定性的关系。原有课程的更新要度,坚持少而精,只有比较成熟的科学知识才能纳入课程。第四,要处理好传统内容和现代内容的关系。知识更新要尽可能做到有机结合,不能简单搬进。要注意保证基本内容,不能喧宾夺主。第五,要处理好知识结构与心理结构的关系。要让学生从课程中学到知识,能力得到培养,非智力因素也获得发展。即课程在关注知识和逻辑体系时,更应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
  有学者针对高校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师生主体性缺失状况,探讨了唤醒师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的多种途径:(1)把握价值导向,形成良性激励机制。把课程改革与教师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教师课程质量评估制度。(2)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术与教学环境。(3)把课程改革与教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强化教师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4)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5)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研究,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遵循教育规律。(6)形成师爱生、生尊师的良好师生交往关系。教学是一个需要沟通的过程。
  有学者探析了高校课程改革中应遵循的一系列策略。第一,要从根本上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高校中为“本”的“人”应该是学生,培养学生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二,确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观相适应的高校课程改革目标。高等教育要提供两种产品,一是提供“课程”供学生消费;二是提供毕业生供社会消费。下基础。第三,加快课程内容改革。加强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内容在课程内容中的比例;在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上加强实践性;在课程内容中增加学习基本方法的内容;应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实现课程内容综合化。第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第五,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并重发展。从学科中心和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实现以课程为中介的教与学的互动。
  有学者以和谐观为视角,探讨了高校课程改革中应贯穿的核心理念。认为高校课程改革中的和谐就是要在课程设置中体现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的整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要有理论学习也要有实践学习;既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和谐、过程与方法的和谐,也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在评价中既要做到评价结果和评价过程的和谐,也要做到整体评价标准与个别评价标准的和谐。
  另有学者借用哲学中的交往理论,对高校课程改革的提出了一些指导意见。根据这一理论,高校的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编制中,必须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在课程实施中,要形成对话式的师生关系;在课程评价中,要体现多元主体性。
  还有学者指出加大高校课程改革,必须从几个角度进行思考。一要依据各高校自身特点培养人才;二要改善课程结构,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交融;三要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四要做到课程改革的国际化,不仅应当开设关于其他国家和国际问题的课程,而且所有课程也应当体现国际观点。
  有学者从四个方面对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进行了构想:(1)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加强基础课教学。(2)加强文、理、工科相互渗透、交叉和结合。(3)增设个性化课程,构建多样化课程体系,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4)增设素质化、国际化、信息化课程,以适应教育“三个面向”和中国“入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几点关于研究的评论
  
  由以上的简单叙述可知,国内理论界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是非常关注的,取得了可喜理论成果,这对于进一步更科学的推进高校课程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应看到,目前在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深度不够。多是问题的描述,而对问题产生的原因相对较少探讨或者探讨的力度不大,大多仅仅将原因归结为教育体制本身,而实质上,教育领域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根源在于教育之外,当然,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了经济和科技的因素,但是除此之外,文化心理、历史传统、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对教育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二是具体的实证的研究不足。大多数的成果仅仅是一般教育理论的概括,缺少调查式的研究,更没有详尽的个案研究,因此有些论文很大程度上仅限于纸上谈兵,没有很好的与实际联系起来。三是当前的研究还缺乏整体性。表现在理论对话不足,没有形成统一的较为科学的分类标准。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发现,差生中的绝大多数智力并不差,可见决定差生的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因此,教学中教师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一些做法.    一用典型事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    意志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一直以来,作为中小学常规校本教研活动的载体,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在学校制度化要求下,听课、评课一直是教师之间彼此切磋、互相提高的重要方式.但是,听评课活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决定态度,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积极地探索所学内容,学习效果就会大幅度地提高.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最积极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   
隨着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数学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实施探究式学习,就一定要打破学生旧有的学习习惯和思想惰性,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并在主动学习中找到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和成长基点.课堂教学也从“按部就班”发展为“动态实施”的过程.为此,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动态生成的课堂”.动态生成的课堂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也是课堂具有生命活力的重要标志.在课
據报道,中国的中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全世界第一,但创造能力却是全世界倒数第五.这极大的反差不能不引起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思考,面对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作为教师,我们该怎样做呢?正如叶澜教授所说那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我们要把学生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发展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和发现,获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全球化过程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要有效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