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考化学备考策略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4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复习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教学任务,承担这一任务的高三各科任课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指导学生复习本学科知识,全面进行能力训练,达到学生能力提高,必须要有一个科学复习安排,明确而针对性备考策略,才可能完成好此项任务。下面谈谈自己从事化学教学总结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高考能力的长期培养
  
  每年的全国高考,牵动着千万人的心,十几年寒窗,就是为了几个小时高考试卷,但是要深深地认识到高考任务的长期性,必须从开始学这门学科起,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进入高中就要明确目标,作为教师,应指导学生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特点,高考的方向变化和中学化学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明确高考能力的内涵。
  
  1、知识要求完备性
  化学学科虽是一门应用性的自然学科,但具有文科的特点,(我经常对学生说,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学科),从而使化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每一道高考考试题都有多个知识点的有机融合,如果考生对其中的一个知识点掌握得不完善、不准确,则就回答的不完整或错误率高,导致高分难得或丢分。这就要求学生对中学化学大纲和考纲要求的知识点予以准确,完整的识记和理解,达到熟练掌握和能够综合运用的程度,这是能力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那些对化学感兴趣,学有余力,接受新事物强的学生,還应该开拓视野,提高化学知识结构上的深度和广度。
  
  2、考查能力的综合性
  高考的最终目的是综合能力考查,即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观察、实验,计算,思维等各种能力,突出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创造性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思维能力一直是能力考查的中心环节,考生在平时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重视培养敏捷,迸向、发散、创造等品质的思维能力。
  
  3、重视学科内外交叉
  高考化学试题,除了上述之外,同时还涉及到数学思维,物理模型,辩论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也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即学好相应的其它学科,能培养综合素质高和具备较强创造能力的人才。
  
  二、把握高三复习备考的重点和方向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要利于高等院校选择人才必须被优先考虑,这是高考的特殊性,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不可能全部进入高校,也是一种淘汰率较高的考试,高考试题必定设置保持一定难度的试题,以确保其区分度,以便把优秀考生从考生群体中鉴别出来,因此,高考试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内容具有一定的侧重性,教学的依据,就是《教学大纲》和教材,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考试说明》虽来源于《教学大纲》但在设置的目的上不能等同于《教学大纲》,其制作依据不是现行中学教材,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来把握复习的方向(即重点知识)让学生们在高三有限时间内最有效地完成高考复习任务,使每一个考生能够达到最佳状态。
  
  三、是怎样把握复习备考的方向
  
  要明确高考命题是最高档次的国家机密,在考试前不可能有任何真正信息,什么猜题、押题,内部消息都不要去思考,而应该立足与本校的复习备考实际,立足于自我,从正面开展对高考试题研究,科学指导学生进行复习,才是可取的。
  1、认真研究当年的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考纲对本学科的考试性质,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都有清楚的说明,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我们可以获得许多重要信息,它反映了当年高考新要求,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当年复习备考的重点和方向。
  2、认真分析历年化学高考试题。分析历年试题都保持了相对稳定性与连续性,考试内容、题型、题量,整体难度基本上变化不大,热点重视率高。同类题、相似题均有出现,对于教材,试测题中出现过的陈题也不回避。为我们的高考训练提供了基本小材,也为当年的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但我们要看到试题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每年都有一些新的变化,“新”字体现在能力和实验的考查力度,要及时研究新动向和新走势,并能发现我们在过去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和被忽视的某些问题,从而指导我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教学。
  除上述观点外,还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回执以能力为核心各个专项的务考适应性训练,重视对学生学科知识结构的系统化总结指导,限量用题,杜绝题海战术,注重复习统筹安排与习题训练序列化,加强实验复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做好高考备考,提高高考能力,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理论与实践关系上的有机结合,是对学生心理素质,智力水平的整体要求,是学生化学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教师能力与水平验收。合理安排教学,让学生取得较好成绩。
  
  (作者单位:725700陕西省旬阳县神河中学)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科学特别提倡和强调“激发兴趣”、“教会学习”、“开发潜能”。而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对于完成学习任务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见,作为教师,仅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运用激励手段。  什么是激励呢?前苏联学者斯拉斯捷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既需要人们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又需要建立一套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更需要更新教育教学方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主要从激发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 创新素质 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既需要人们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又需要建立一套适应素质
期刊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有很多,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一、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在其悬浮系统上、推进系统上、导向系统上都要应用电磁感应原理。要想使沉重的列车悬浮起来,利用超导技术的帮助才能实现。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人提出,其基本原理是:在列车的底部安装超导磁体,在轨道的两旁则铺设有一系列的闭合铝环,当列车运行起来时,由于超导磁体产生的磁场相对于铝环有运
期刊
人类生活的大千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有其组成元素,就连我们人类自己也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可以说,我们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知识可广泛应用在生活之中。作为化学教师,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认为:化学教学的成败主要看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化学能力,而化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以往的教材中,特别突出了各种物质之间的变化规律,而且各规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绝大部分物理概念和规律都由实验归纳得出。学生对物理实验充满兴趣。因此做好物理实验,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获得心理上的愉悦,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否定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培养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也纳入了毕业会考升学成绩,故物理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也
期刊
教案设计  【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  【内容】高一物理第一章第五节《力的合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  ⑵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⑶要求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2、能力目标  ⑴学会应用等效代替和控制变量的物理思维方法。  ⑵学会物理中常用的观察现象→设计实验→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
期刊
古今中外的名流学者,无不善于自学,勤于自学,贵于自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具有建构主动意图,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在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知识老化”越来越快,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对学生进行自学指导尤为重要。本文试从物理教学方面,谈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    一、制定行之有效的指导计划    每期我都制定一个指导学生学习的计
期刊
从事教学历史十几年,发现历史阶段性教学具有很多好处。历史阶段特征教学就是通过对阶段相关内容的重新整合和抽象,以形成质量更高、结构更强的知识系统。历史特征教学具体构成有三个方面。     一、划分历史阶段,概括阶段特征     1、划分历史阶段,要突出严密性   历史阶段的划分,本身是一个学术范畴。正确的历史阶段划分来自于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进行严密的逻辑推导和论证。 如:《中国古代史》可划分为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要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必须全面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安排了演示实验141个,占总课时的比例为85.9%,实验中如何进行创新教学,是我们物理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下面,本人就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所进行的创新教学谈点体会。    一、创新教学方法,唤起创新意识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的主体是学
期刊
今天的经济,是十年前的教育,今天的教育,是十年后的经济,而物理教学尤为基础,必须把物理教学改革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一、物理教学改革的目的    1、提高全民族科技素质,培养更多更好,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和物理拨尖人才,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2、使学生获得系统、扎实、巩固的基础知识,具有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实验、研究、创造、发现的能力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