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作文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说:“作文是各科学习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因此,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作文的教学要从实际生活出发,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从中拓宽思路,激活想象力,提高个性,鼓励创新,既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又要能够出奇出新。要提高中学生作文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兴趣是学生从事写作活动积极的态度倾向,但是学生普遍缺乏兴趣。兴趣的缺乏,与学生的一些写作心理障碍关系密切。在审题时表现为:“没有内容可写”,产生困惑心理;“不知从何下笔”,产生迷惘心理;“还是老题目”,产生侥幸和厌烦心理。行文时表现为:消极定势的影响,结构模式化;思维惰性的影响,材料通用化;机械运用的影响,语言成品化。成文修改时表现为:“不愿改”的怠惰心理;“不知何处需改”的盲目心理。而长期规整划一、没有层次和梯度、缺少激励机制的写作训练,更使不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产生了惧怕、对抗、应付、依赖等不良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和突破这些心理障碍。在写作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以下一些良好的习惯: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的习惯,积累记忆、博采众长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写规范字的习惯,翻查工具书的习惯,作文列提纲、打草稿、多修改的习惯,珍惜时间、提高写作速度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它的成效在课内,功夫要大量放在平时。作文的内容来自生活实践,生活越真实,感受越深刻,作文的基础也就越扎实。这就靠平时的积累,表达内容的语言文字也要靠平时的积累。
  怎样积累材料呢?首先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学生的生活范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引导并强调学生要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养成读日记的好习惯,这样学生就会细心去体会、去推敲,修改不足之处,这样长久下去,作文的材料自然而然就积累了起来,作文水平也随之有了提高。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材料。读书是知识的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阅读文章可以体会到文章中的主人翁思想和心理活动变化情况,再把这些活动变化和美好的句子或精彩的段落摘录到自己的笔记本上,成为自己的语言,从而陶冶了自己的感情,提高了自己的习作水平。比如要写《我的爸爸》、《我们的教室》、《最难忘的一件事》等等题目时,学生要对这些人、事、物有着深刻的印象和体会,这就要求学生对这些事物有着较为深入仔细的观察和了解,只有亲身体会、观察后,才能对它们作出较为可信的判断,才能遵循一定的顺序,使文章有丰富的内容并能做到条理清晰。换而言之,良好的观察能力是作文的基础,也是根本;反之,学生的作文则空洞无物,泛泛谈之。
  
  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良好习惯
  
  文学源于生活。古语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而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主要包括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这就要求学生要深入生活,而且有意识地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验知识,让学生感受生活是写作的重要源泉,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学生写作文固然离不开认真观察和体验生活,但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是不可少的,学生要勤于思考问题,活跃其思路。学生写作文首先要理顺思路,思路顺了,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但是思路不是固定死板的,也不是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不仅要教给学生用开篇拓题法,还可以用直入法、反入法等,否则每个学生每篇作文都用同样的方法就会千篇一律,写不出好的文章来。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想象力更是必不可少的。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使文章读起来生动形象;反之缺乏想象,则会使文章索然无味、平淡如水。
  
  五、写作手法以及修饰手法的运用
  
  作文要使用的语言是完全不同于我们现实中随意的口语的,而是一种讲究遣词造句的书面语。记叙、说明、议论、描写等表达方法的灵活运用可以增加文章的色彩;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等修辞的灵活运用则可以为语句增色不少;再如对比、首尾呼应等方法的运用,也可使文章锦上添花。鲁迅先生在多部小说中采用前后对比的方法来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故乡》中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就是典型的例子,通过这一系列对比把闰土的变化深刻生动地表达了出来,能从内心深处震撼读者。但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语言容易极力向成人靠拢,容易变成大人腔,甚至说大话、空话、假话,出现一些病句,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引导。
  
  六、教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
  
  平时要积极认真地备课,加强作文教学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单纯地为完成数量任务而敷衍了事,在整个中学阶段要有一个长远计划,每学期要有短期计划,每一节课要有训练目标。作文教学前一定要对本次课要完成的任务、要教给学生怎样的作文方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针对目标有明确的教学方法。总之,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创造性很强的语言活动,这种活动必将长期贯穿于整个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创设平等、互动、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坚持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让学生开放心态、张扬个性、放飞心灵、自由写作,如此,他们就会笔下生风,写出富有创意的文章来。
其他文献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是语言文字刺激源作用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的深层意义。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了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了学生的语文修养。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语感呢?    一、从优秀的篇章中感知、积累、丰富语感。    培养语感,必须让学生反复地接触语言、感受语言,要让学生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一度缺失了朗读,只重视分析。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回归阅读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提高。本文从阅读的影响做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朗读 教学 重视    朗读本来是人生得意快乐之事,但是现在很多老师却不重视朗读,走进校园很少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即使是朗读也强调了所谓的技巧,因而学生不能直接完整地感受课文内涵美,朗读美的潜质也荡然无存。相反,在语文教学中对文质兼美的课文进行细琐
期刊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标准》中,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明确提了出来,强调“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这里,科学探究不仅被作为重要的理念强调、作为教学建议提出来,而且被列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中,作为必须实施的内容要求。在提倡素质教育
期刊
当今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虽然有所减少,仍有25%的中学生试图从虚拟的网络中寻找乐趣和刺激,获得身心的满足,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并未因此而形成。图书馆、书店除了提供给学生相关的知识类书籍外,还有许多有益的精神营养——课外读物。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大量的阅读来保证。由于可支配的时间较少,或者即使有,也很少有人把课外阅读的习惯一以贯之,形成持之以恒、受益终身的习惯。在学生的心目中,
期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国音乐教育》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约有20%左右的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但80%以上的青少年都是音乐爱好者。这让音乐教育工作十分尴尬。学生为何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新课程标准理念之下,我们所要追求是“参与、互动、共鸣”的课堂,音乐课应充分发挥艺术特
期刊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要发展就需要积累,积累是发展的基础,积累是发展的前提,积累是发展的必经历程,所以没有积累就没有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的目标中就有一条:“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每个“
期刊
中学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这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应引起高度重视。在诸多能力中,我们认为思维能力是核心。  我们知道,人类的活动离不开思维。钱学森教授曾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机智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的研究,是教学研究的基础。数学教学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数学教学就是指数学思维活动的教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诸多的要求,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要求我们的教学要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地培养数感,使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有进一步的增进;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力求让我们的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当说诸如此类的要求既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小学生自身发展的特征
期刊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自身的阐述,说明了语文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搞好语文教学呢?搞好语文教学贵在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一、观念创新,强化主体意识    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没有创新的意识,没有新的教学观念,创新只是空话而已。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
期刊
现今的教学,不在于教授多少知识,贵在培养了何种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笔墨,作为语文教师,要从各种角度探求课文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相互对比,体会形象美     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