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测评方法研究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slo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实现这一阶段性历史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五个方面系统协调推进,要让全体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小康社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康社会的评价方法。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努力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也要继续深化对小康社会评估的相关研究,通过一整套完善的指标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找出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不足或短板,中央层面也可以通过评价方法统一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度。
  【关键词】小康社会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6.18.002
  “小康”与“小康社会”的历史演进
  从中国文化的词源上说,“小康”一词来源于西周《诗经》中的词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句话彰显了2000多年前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期盼。而将“小康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进行描述,最早可见于西汉《礼记·礼运》,“天下为公,路不拾遗,井然有序”等语句阐释了古代人们对大同社会的设想,而小康社会可以看作是迈向大同社会的次级理想社会形态。进入现代社会,“小康社会”则最早可见于《辞海·词语分册》,意指“尚富裕,可安然度日”的家庭生活状况。
  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小康”的描述最早来源于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1949年,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就把共产主义比作消灭阶级的世界大同。
  邓小平同志则在1979年会见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了应用于现代化发展的小康概念,“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将“小康”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1983年,邓小平同志谈到小康生活水平的六项指标,“第一,人民的吃穿用解决了;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第四,人口不再外流了;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这应该算是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雏形。
  1987年,党的十三大关于经济建设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中,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发展目标,其中第二步即为实现小康,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取得新的巨大的进展,人民群众将能过上比较殷实的小康生活,人民普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首次对小康的内涵做出详细描述,即“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1991年,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进一步阐释小康的具体内涵:“我们所说的小康,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小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正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即将进入小康社会,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目标大步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指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个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了具体论述,即:建设一个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一个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并提出经济发展的目标为“大体用20年的时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点指出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出经济发展目标修改为“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与时俱进,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要求。重点指出应当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指出全党应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回顾小康社会的发展和历史演进历程,我们发现自邓小平同志提出小康的发展目标以来,小康社会的内涵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小康社会的目标的界定是充分结合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提出来的,从“小康社会”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国内生产总值”的目标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目标,发展目标的界定从宏大模糊到具象化,从起初注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逐步更加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综合全面的协调发展,可以说,在我国目前发展的背景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是切合实际的,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共同的努力下,这一目标是肯定能够实现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演变
  尽管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法已久,但不可否认的是,对该目标实现程度的考量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对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同时这也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从社会工程学的概念看,凡是工程就应当是可以详尽描述的,是可以设计和验收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然也就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易于操作的指标体系来评估该工程的完成程度,按照“可报告”“可检测”“可核实”的原则不断完善衡量标准和评价方法。   1991年,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卫生部等12个部门就曾组成小康社会研究课题组,对国家建设小康的目标进行了具体16个指标的细化(如表1),但总体来说,该指标还是不够全面,所定制的实现水平也是较低的。
  1993年,《中国小康标准研究》课题组曾按照不同标准对农村、城市及世界各国做了比较研究,可操作性较差,结论不够客观;1994年国家计委及国家统计局再次制定《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该指标体系包含了经济水平、人口素质、生活环境、物质生活、生活服务五个方面共计16项具体指标;1996年国家统计局和农业局制定《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该标准从六个方面提出16项指标。1994年和1996年制定的两种指标体系将全国、城市、农村进行了分类研究,构建了不同的指标标准,且经济发展的指标权重仍然是较高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总体来说,早期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制定的标准较低,城乡二元化倾向严重,指标内容不尽全面,权属分配也不够合理。
  2004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课题组根据党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及要求,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16项指标,其中经济方面4项、社会方面7项、环境方面3项、制度方面2项。2008年,国家发改委小康项目课题组在经过大量的研究及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类指标,共计50项,分别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民主法制、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方面。
  2009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制定了一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共计23项(见表2),包含六大方面,分别是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民主法制、资源环境、文化教育、社会和谐,此后几年更是连续发布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国家统计局于2013年公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共计五大项39个指标(详见表3),对当前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程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方法的完善
  首先,要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就自然需要一整套评价指标体系,从上文的梳理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为一项重大社会工程,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政府一直起到了主导作用,在国家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引入第三方社会评估机制是有必要的,有利于充分利用该机制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优势,客观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存在的不足,强化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充分挖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潜力。所以,在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促进政府工作方式的转变,确保评价方法的客观合理性。
  其次,我们从以往的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中发现,现有的指标体系基本上是针对客观指标的研究,针对人们主观感知指标的研究尚欠缺,在未来评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主观考量指标体系,以做到评价方法主观与客观相结合,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更具有可操作性,更加契合百姓的实际,让人们充分感觉到小康社会的可及性,感受改革和发展的具体成果。在主观指标测评的过程中,问卷设计要贴合百姓生活,如您目前的家庭消费中,用于食品的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是多少?您对自己的收入水平是否满意?您是否享有基本社会保险?您觉得现在社会中的收入差距是合理的吗?您平时用于文化娱乐消费的支出有多少?在您未工作的时间中,您主要做些什么?您觉得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任程度如何?您对自己所处的生态环境是否满意?您觉得生活幸福吗?等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体评价方法及测评
  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需要根据客观现象的发生搜集数据,进行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或评价模型,再次求得评价值,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衡量小康社会各个领域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值。在具体求得评价值的过程中,有如下几种方法值得参考。
  综合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又可以称为比重评分法,最初是由综合评价财务状况的研究者——亚历山大·沃尔提出,在其名著《信息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其创新性地选择了净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比率、净资产周转率等七个指标来反映企业的总体财务状况,根据各种因素对企业综合财务状况的影响情况赋予其权重值,再将各项比率与拟定的标准比率进行比较,计算出相对比率,然后将相对比率与权重相乘,从而计算出每项比率的得分,进而加总得出最终的综合评价得分,计算过程公式化表现如下:
  综合评价得分=∑权重×(实际比率÷标准比率)
  目前已有的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测量基本上都是采用的该种方法,即首先建立一套合理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计算相对比率,如果实际数值与标准比率之比大于1,则相对比率取值为1,最后与权重进行相乘,求得总和即可。
  模糊综合评价法。如前文所述,未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综合评价中,各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及引入主观测评是至关重要的,这样能够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完整性,而针对类似的非确切数值的指标及对地方建设程度的比较测评,我们则可以采用由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L.A.Zadeh)提出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其采用模糊数学的概念,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其一般步骤如下:
  主成分分析法。当我们对一个评价对象进行评价时,需要一定的指标体系,多个指标则会构成一个多维空间,如果两个样本之间在某项指标上变差较大,则说明样本在指标维度上的距离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单项变差综合为总变差会产生几个问题:一是评价指标量纲往往不同,变差不能够直接综合;二是指标间往往存在一定相关关系,即使消除量纲影响后再综合也会有信息重复;三是在综合时如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四是如果评价指标过多,应该在自变差信息损失较少的前提下减少工作量,也就是降维,用较少的新变量代替较多的原变量。在上述情况下,主成分分析方法则较为实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步骤如下:   (1)原始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2)求指标数据间的相关系数矩阵R;
  (3)求R的特征根、特征向量和贡献率等;
  (4)确定主成分的个数K;
  (5)对主成分的社会经济含义作出解释;
  (6)合成各个主成分得到综合评价值。
  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是主成分分析的一种延伸,其基本原理就是根据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所有的原始变量进行分组,相关性较为密切的变量归为一类,每一类变量就表示了一个基本结构,并用一个不可观测公共因子进行表示,相应地,不同类之间的变量相关性则较差,通过这种方法,原有的研究问题就可以被分为两部分之和,一部分即为少数几个公共因子的线性组合,另一部分则为与公共因子无关的特殊因子。
  因子分析的中心就是要从有关变量的交互相关的数据中,找出其中潜藏着起决定作用的若干基本因子,从而得到对事物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因子分析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把相关矩阵通过一系列数学处理,得出一个较易于揭示事物内部联系的因子负荷矩阵,从而确定具体的因子模型。因子分析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如下:
  (1)将原始变量数据进行标准化;
  (2)求解标准化变量的相关矩阵;
  (3)求解相关矩阵R的特征根、特征向量和贡献率;
  (4)确定公共因子个数;
  (5)求解初始因子负荷矩阵;
  (6)对初始因子负荷矩阵做旋转处理;
  (7)根据因子在若干变量上负荷值高低正负以及这些变量的共性,对因子的社会经济含义进行说明;
  (8)估计因子得分;
  (9)求得综合评价F值——总因子分数估计值。
  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的测评是有难度的,其难度主要在于各指标数值的获取,本文探索性地利用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如表3)进行测评,使用的方法为综合指数法,得出我国2014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程度为86.03%(总共100%)(具体如表4)。
  总结
  上文仅简要介绍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还有其他许多方法值得参考和讨论,比如系统聚类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多维标度法、特征向量法,等等。不同的分析自然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我国总体建成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的测评较适合采用综合指数法,原理也较为简单,易于操作,而对于我国各地市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评估及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综合指标体系进行细化分析时则需要采用上述其他方法,其中的关键在于权重的确定,如何保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赋予每个指标体系合理的比重是至关重要的,不仅仅要参考客观标准,主观感知也是必要的,要做到主客观相结合。
  总而言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这一目标的实现符合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努力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也要继续深化对小康社会评估的相关研究,通过一整套完善的指标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找出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不足或短板,中央层面也可以通过评价方法较好地统一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度,在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仍需克服种种困难,确保这一个伟大目标的实现。在经济上,我们需要继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继续深化改革,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在政治上,继续加强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廉洁政府、创新政府,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文化建设上,要继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在社会建设上,继续努力构建新型的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努力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扩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通过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改革开放、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真抓实干,我们一定能够按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历史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强为本文的共同作者)
  参考文献
  李燚、马翰林、曾晶,2015,《小康社会评价指标构成与选择》,《重庆社会科学》,第2期。
  邱东,1991,《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李东坡,2004,《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河北农业大学。
  杨宜勇,2015,《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分析》,《学术前沿》。
  胡永宏,2000,《综合评价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
  朱军浩,200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及政策保障》,复旦大学。
  郝杰璐,2015,《河北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评价研究》,河北农业大学。
  责 编∕樊保玲
其他文献
【摘要】考察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原因、内容和关系,既是转型期的重大理论课题,也是全国各地直接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推进国家治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公权力本身的改革是关键。根据世界各地现代化转型的经验,法治作为政治法律制度上的一种模式选择,是应对复杂性社会的基本手段。一体化建设扎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在核心内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兼收并蓄古今中外人粪法治建设的优秀文明成果,外延不断扩
青玉案  无名氏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此词作者,历来有争议。《阳春白雪》《翰墨大全》《花草粹编》《全宋词》等皆题为“无名氏”作,唯《历代诗余》《词林万选》题为宋代黄公绍作。作者到底为何人,以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来看,似乎很难确定。唐圭璋先生认为此乃失考所致
【作者简介】  伍贻康,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教授。  研究方向:欧洲一体化、国际关系等。  主要著作:《多元一体:欧洲区域共治模式探析》、《区域整合与体制创新》、《欧洲经济共同体》等。  摘要 目前,世界形势的发展动向和前景混沌不清,世界局势复杂多变;人类正处在历史性大变革时代,全球化、区域化、国家化并存发展是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区域化是当今时代的一个值得深究的
【摘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高潮与低潮交织、胜利与挫折并存的曲折变化,形成了一套适应历史发展的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要保持其活力和生机,必须正确面对全球经济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探索理论发展的新路子。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 历程 创新 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地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批评地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于1848年2月合著了具有奠基性
【摘要】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是人类独有的特征。人的社会化是没有止境的。单个的社会人是社会的基因,社会的主体。人是社会之本。社会必须以人为本,政府时时、处处都应当为本着想,为本服务,对本负责。社会要进步,不可避免地要求一部分人少得益,甚至做出牺牲。人以社会为本,归根结蒂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以人为本和人以社会为本的目的是一致的,是要提高人与社会的文明
顾云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导,上海市世界史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世界近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美国外交政策史。主要著作有《世界文化史》(三卷本)、《血火苍穹:世界十大军事统帅》等。  贾敏,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讲师,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摘要】英美两国有着特殊而亲密的同盟关系。但从历史来看,美国自建国以来始终受到英国全方位的打压,两国政治精英互
岑参从军西域时所作《优钵罗花歌》云:“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诗前有序,序中“天宝景申岁”为天宝十五载(“景申”别本或作“庚申”。按,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一九云:“案景申即丙申,唐人讳丙为景,是
【摘要】博彩权开放之后,社会转型、经济适度多元化已经成为澳门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的时代,澳门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经济优势和特色,抓住“差异化”发展时机,抓住“金砖四国”高端发展商机,努力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当前,对澳门而言,在“金砖四国”范围内开展“澳门高端服务产业”,正是最佳时机。  【关键词】金砖四国澳门经济博彩业高端服务业    十年前,澳门是一座寂静、清冷、安全系数很小的南海边垂小镇;十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向大众化发展的艰难转折,与此同时,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出现了办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专业结构落后等方面的矛盾,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和构建已经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 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高等教育的运行环境与运行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政府包办一切的管理模式逐步被打破,高校开始面向社会与市场,自主办学
【摘要】从经济学的规律看,只要各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目标一致,则其经济体制会有趋同倾向,城市化的内在逻辑也会呈现趋同倾向。因此,西方业已形成的全面的、包容性的和环保型的现代化就成为其他国家的参照系。城市化的基本规律是:以粮食安全为前提;崛起的城市必须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功能;必须真正消化农村人口;城市化必须是内生型的。如果脱离了这四条普遍规律,去寻求中国自己的城市化内在逻辑显然是不现实的,中国城镇化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