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选科与志愿填报,你都了解吗?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i_11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高考改革实际上包括考试模式的改革和招生录取模式的改革,考生应考和志愿填报的方式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本文试图分析新高考的这两个模式的改革对考生的影响,同时给出应对策略。
  一、学业规划被迫提前,“6选3”选科要怎么选?
  在传统的“3+1”高考模式下,考生在高二时文理分科,同时也确定了未来高考的科目。因为到了高三再开始考虑志愿填报也还来得及,所以考生在高一、高二一般不会考虑未来的学业规划。
  新高考改革后,文理不再分科并改变了考试科目的设置,考生的高考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科目成绩组成。其中,计入高考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自主选择。由于选科直接关系到未来志愿填报的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因此考生不得不在高一的时候就考虑自己未来的学业规划。
  (一)选科核心思路
  简单地说,新高考的核心叫作“两依据一参考”,其中“两依据”简称为“3+3”模式。文理不分科对3门必考科目并无影响,而“6选3”的选择原则是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点确定,可以有多达20种选择组合。
  我们在思考如何選科的时候,需要考虑两点:一是个人的特点,包括个人兴趣、爱好、科目学习的偏好等;二是未来的学业规划,包括打算报考的高校和专业等情况。选科是一个需要综合评估的决策,新高考一方面增加了考生的选择权,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考试的复杂性。
  从考生自身特点考虑科目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四种思路:
  1.兴趣爱好——选自己最喜欢的科目。
  2.科目强弱——选自己最拿手的科目。
  3.科目难易——选自己最容易学的科目。
  4.拿分难易——选自己能拿高分的科目。
  若从高校专业对选科的要求考虑,就必须查阅各省(区、市)发布的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目录。高校一般会按专业提出选考科目要求,一般有以下四类:
  1.必选1。报考某专业,选考的三个科目必须包含高校指定的某一个科目。
  2.必选2或必选3。报考某专业,选考的三个科目必须包含高校指定的某两个或者某三个科目。
  3. 2选1或3选1。报考某专业,选考的科目必须在高校指定的某两个或者某三个科目中任选一科。
  4.无要求。报考某专业,考生可以随意选择选考的三个科目。
  【示例】
  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不一样。一般来说,高校(专业)给考生选科的权利越小,高校(专业)就越强势。同学们在选择选考科目时,一定要通过各种渠道去积极了解相关信息,做好比较分析,避免盲目选择。
  选科是一个根据个人特点,结合高校要求来综合考虑的决策过程。除了上述要点,考生以自己的成绩和排名来对高校与专业的层次进行选择依然很重要。
  (二)选科案例详解
  【案例】某考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喜欢摆弄家里的各种小器件。六门科目中他最喜欢物理,考试成绩最好的是地理,感觉最容易学的是政治,感觉最容易拿分的是生物。他的愿望是能被一线大城市的“985”高校录取,就读机械类或者电子类专业(这两类专业一般会要求考生选择物理)。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位考生的情况——
  1.他特别喜欢物理,所以他可能会选择物理,优点是未来志愿填报可选择的范围很大,基本可以满足各个学校和专业的要求,但是他的物理成绩并不太好,选择物理可能会拉低总分。
  2.如果选择地理呢?他的地理成绩虽然最好,但是如果想学机械类或者电子类专业,选择地理可能不符合较高层次的学校对于选科的要求,所以还要看其他两门选考科目:选择最容易拿分的生物,可能会提高总分,但是也可能不符合学校对于选科的要求;选择最容易学的政治,或许未来下功夫突击能提高分数,但是他未必对这门科目感兴趣。
  这位考生要如何进行决策呢?
  我们建议,先使用排除法排除掉最不可能选择的科目,能使选科过程大大简化。因为考生对历史和化学似乎完全不感兴趣,所以六门科目首先排除掉这两门,只剩下四门科目:物理、生物、地理、政治。4选3只有4种组合方式,相对简单一些。
  因为考生想要学机械类或者电子类专业,所以物理相当重要,这样就可以分为“选物理”和“不选物理”两类。再仔细分析这4种组合,你可以发现任一科目在这4种组合中至少会出现3次,其中含物理的组合有3种,不含物理的组合只有1种:
  A组:选择物理、生物、地理,相对分数较高
  B组:选择物理、地理、政治,相对分数较低
  C组:选择物理、生物、政治,相对分数最低
  D组:选择生物、地理、政治,相对分数最高
  如果考生更重视学校的层次,应当选择相对分数(即他可能获得的高考总成绩)最高的D组;如果更重视最感兴趣的科目和最喜欢的专业,应当选择含物理的相对分数较高的A组。考生可以再结合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排名进行综合考虑,做出最终决策。
  上述案例只是用于说明选科思路的一个参考案例,可以想象,实际的选科要比这个案例复杂得多。
  ·阅读链接·
  选科和赋分方式可能造成的“逃离物理”现象
  从高校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来看,大部分理工科专业会对物理提出选科的要求,所以,如果考生选考物理的话,那么可以选择的专业范围更广。但是由于物理是公认的相对难学的学科,以及考试依据考生成绩在考生位次百分比等级来赋分的方式,因此可能导致“逃离物理”现象的发生。
  以浙江省为例,前1%的考生赋分100,假如选考物理的考生有1万人,则前100人赋分100;但当考生“逃离物理”后,选考物理的人数只剩下1000人,只有前10人赋分100,但是排名在第11名至第100名的考生应当也是优秀考生,只因为选考物理的总人数太少,所以他们得不了100分,这会使得他们也有“逃离”的想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为此,浙江省经过测算后采取了设立6.5万人的保底基数的措施:当某门科目考试人数低于6.5万人时,也仍然按照6.5万人作为赋分的基数,此举使得“逃离物理”现象有所缓解。
  二、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和应对思路详解
  虽然新高考采用不分文理科的“3+3”模式,但是高招录取主要还是以满分750分为依据并实行平行志愿,所以高招录取的规则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最显著的变化其实在于本科批次合并——上海和浙江这两个省市在2017年就已经实行本科批次合并,虽然都是采用平行志愿录取模式,但是志愿设置和录取规则却不尽相同。考生要提前了解这些新变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准备好对应之策。
  ·阅读链接·
  传统高考平行志愿模式
  一般情况下,在传统高考平行志愿模式中,本科每一个批次设6个平行院校志愿(某些省份为4个平行院校志愿),每所学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服从专业调剂志愿。考生依据“冲、稳、保” 拉开梯度填报志愿。考生所选的6个平行院校志愿,它们之间是平行关系。高考招生系统将会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进行依次检索。
  举个例子,甲考生高考成绩排在第100名,其在一本批次中依次填报了A、B、C、D、E、F这6个平行院校志愿。待高考招生系统检索完前99名考生的档案后,才会检索甲考生的档案。首先,检索A院校的投档名额是否已满,如果未满,则将符合各方面条件的甲考生的档案投到A院校;如果已满,则继续检索B院校,若B院校未满额且考生符合B院校的投档条件,则将甲考生档案投入B院校,不再向C院校及之后的院校投档,以此类推。
  (一)采取院校专业组模式
  上海市:本科批次合并后,本科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一所院校内的数个相近专业的组合)为录取单元进行设置,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考生须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填报本科志愿。考生在本科普通批次最多可以选择24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设4个专业志愿,考生在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中均须选择是否服从专业志愿调剂。
  以上海市为例,考生在本科普通批次最多可以选择24个院校专业组,这是对现行普通平行志愿所做的较大改进。用一个院校专业组替代一个院校作为平行志愿的录取单元,在保留平行志愿特点的基础上,能让录取更加准确地依据考生的专业选择意愿来进行。
  此类模式要求考生必须对照院校专业组的科目要求来填报志愿,达到哪个院校专业组的要求就投进哪个院校专业组。即便考生刚好在接近某院校专业组分数要求的下限位置投档成功,不能被所填报专业录取,其被调剂到的专业也一定是专业组范围内的相近专业,因此专业满足率肯定相对要高一些。
  但因为新高考仍实行平行志愿的一次投档模式,所以考生被院校专业组退档就等于被院校退档,没有调剂到其他院校专业组的可能,退档风险反而比传统模式还大。
  (二)采取“专业(类)+院校”模式
  浙江省:批次合并得最徹底,本科、专科录取批次全部合并。其中,普通类考生分三段,分别按实考人数的20%、60%、90%确定。该模式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并实行平行志愿,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录取单元。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
  录取流程:第一段考生先填报志愿,随即投档录取;剩余计划重新公布,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报志愿,再组织投档录取,以此类推。第三段志愿填报和录取完成后,如仍有院校专业(类)未完成计划,实行征集志愿。
  我们把浙江省所采用的这种变化最大的模式称为“专业(类)+院校”模式。此类模式的特点为:①本科、专科都合并了,连本科批次控制分数线也不存在了;②把以往的“院校优先”变为“专业优先”,它用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替代一个院校作为一个平行志愿的录取单元,采用1∶1的比例进行投档,并取消了“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此类模式下,考生的专业满足率极高,想要投档成功并不困难,而且是“达到哪个‘专业(类)+院校’就投进哪个‘专业(类)+院校’”。但也要注意,在平行志愿一次投档的基本规则下,考生虽然有80个专业平行志愿可以填报,但也同样只有一次投档机会。无论考生的分数有多高,只要出现不符合录取条件而导致不能被录取的情况,考生只能被直接退档(因为已取消专业调剂)。不过分段录取使得上一段退档考生还有机会再填报下一段志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风险。
  最后提醒一下各位考生,新高考的志愿填报和录取模式虽然各有特点,但是包括传统模式在内的这三种模式都属于平行志愿,“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仍然适用。考生只要被退档,在本批次(段)就不会再有机会投档到后面的院校了,只有参加征集志愿或者降到下一批次(段)去参与竞争。
  上文以上海、浙江的新高考改革进行探讨,回归到各省(区、市)的新高考改革上来,仍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未来参加新高考改革的各省(区、市)有可能采纳以上所述三种志愿模式中的任意一种,同学们不要认为传统模式只适用于未改革的省份。希望同学们密切关注当地相关信息,做好充分的升学准备。
其他文献
你是否还记得高中课本里的《雷雨》?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震撼人心的戏剧矛盾,生动形象的戏剧人物,这些是一部优秀的话剧所具备的特点。  什么是话剧?话剧是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与传统舞台剧、戏曲不同,话剧主要是演员在台上无伴奏进行对白或独白来呈现一个故事,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来烘托氛围。中国早期话剧产生于1907年,当时称“新剧”或“文明戏”,但于辛亥革命之后逐渐衰落。五四运动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
期刊
【案例回顾】  李芳从小就聪明,家人对她宠爱有加。初中的时候,李芳的成绩排名一直是班里的前几名,她也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后来,李芳考上了重点中学,由于高中与初中的学习存在各方面的差异,因此她难以适应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激烈的竞争压力。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一公布,李芳的排名从以前的前几名,一下子跌落到班里中下游。看到自己的成绩,李芳十分难受,觉得自己很没用,不敢跟父母汇报成绩,经常一个人在深夜的时候哭泣
期刊
西安/赵玉超:我身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注意力很难集中,表现在上课时经常走神,如果周围有人说话的话我就会马上被他们吸引,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更是无法集中注意力。我很想提高我的成绩,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难题。  马浩老师:我们首先要意识到,注意力不能集中,既是因为外界有太多的诱惑,更是因为我们的内心不够坚定和专一。老师告诉你几个小窍门,可以让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第一,要时刻保持警戒。一旦发现自己的注
期刊
有一段时光,温热了心田;有一个人,支撑着我走出未知的迷途。  小时候,我对世间万物有着无尽的好奇心。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我不曾经历过,但从他的身上,我总能看见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美好。张爱玲曾说:“对于人生,谁都是个一知半解的外行吧?”然而,我总觉得他的人生阅历担得起我的人生导师。他总是把“报效祖国”挂在嘴边,《毛主席语录》中的名言更是能信手拈来。他曾想让我妹妹去当兵,“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期刊
“听说xx家的孩子又拿了编程大赛的奖项,现在在大厂实习。”“YY家硕博连读的高才生一毕业就进高校当了老师。”“zz家的孩子才毕业几年,就已经在深圳买房了。”  餐桌上,各家家长舌灿莲花,然后话尾很危险地捎带上一句:“你家的孩子呢?”  妈妈摸着我的肩膀,笑着说我的兴趣很多,偶尔能写一两篇文章投稿,或拍一两个微视频自娱自乐。阿姨也笑了,又问起我作为高三党的学习成绩,以及说她平时是如何督促孩子以学习为
期刊
海南大学简称“海大”,坐落于滨海之城海口,是一所带有海风和椰香的中国最南端的“211工程”高校。由于地处“四时常花,长夏无冬”的海南省,故而海大又是中国气候条件最为特别的几个高校之一。  有人说海大很大,因为她拥有高级职称教师一千二百多人,一千三百多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承载着四万多学子的梦想,不断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培养有生力量。也有人说海大很小,因为一本学生证就代表了这所学校,几辆校车便能将各校区连
期刊
据说每所学校的学生都有一种“校花”情结,无论走向何方,只要一提起或者一看到这种花,就会想起当年在校园里的青春岁月。如今花期已至,大学校园里又是一片花的海洋,一起去欣赏吧!  华中农业大学——逆境中的大花金鸡菊  每年的春夏之际,华中农业大学就是一片花的海洋:桃花、樱花、梨花、油菜花、郁金香……不过,在这众多娇花中,大花金鸡菊却脱颖而出,成为华中农业大学的“校花”。为什么这种不出名的花会被选为“校花
期刊
提起经济学,你会想到什么——  教人投资理财?  怎么买卖股票?  教人怎么赚钱发财?  搞贸易、做生意?  还是,那些说得头头是道,却让人一知半解的财经节目?  经济“砖家”们惊世骇俗的“高见”?  研究经济是怎么发展的?研究失业、通货膨胀、汇率?  以上你想到的,包括你没想到的,都可能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因为它比你想象的还要广泛得多。  篇一:经济学是什么?  要用一个词来描述经济学,一定是“
期刊
桂林的桂花零落了,在这满城的桂花香里,我曾无数次想起您,我的老师。在南国的土地上,我无数次回望北国的故乡,在浓浓的乡愁中,总有如缕的游丝,轻系在您的窗前。  那时的我,没有如今吟诗颂文的闲情雅致,颤抖的笔尖写下的是对未来的期许;那时的我,没有那么多对人生可能性的向往,紧蹙的眉头延伸着思考的时光;那时的我,总是笔直地端坐在位置不斷变动的座位上。无论白天黑夜,我眼角的余光总能看见您映在窗前的灵动身影,
期刊
昏暗的灯光、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过道上家属焦灼的目光……重症监护室里的一切,似乎都被悲伤的阴云笼罩着。在这里,有一群特殊的工作人员,虽然他们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他们的付出,让这个见证生离死别的场所多了几分爱的色彩。这个群体就是器官捐献协调员,北京佑安医院的王璐医生就是其中一位。  王璐是肝移植中心重症监护室的一名医生。在重症监护室里,她主管的肝癌、肝硬化重症患者必须做肝移植手术才能活下去,否则就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