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i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为了完成教育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途径的总称,它对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质量的高低以及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重视主体扫展,确保学生素质的提高,已成为当前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条人们熟悉的格言中,“贵在得法”如何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如何应用这些教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一直困扰着教学工作者。如何使教法得法,达到最优化略淡本人的一些思考。
  一、更新观念,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作指导是构建课堂教学方法最优化的前题
  端正教育思想,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教师,坚持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的育人方法,需要做到十个转变;要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要变机械教育为发展教育;要变面向少数为面向全体;要变教育主体为发展主体;要变师生间的授受关系为平等的合作关系;要变导行、导思为诱导、指导、辅导;要变只注重课堂教学变课内外校内外一齐抓;要变满堂问,满堂灌为学生学会学习的导读、导练式;要变只重讲授课本知识为以课本为主结合其它;要变只重一门知识传授为多科渗透。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加里宁说:“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群众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因此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总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必须加强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扩展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理论、只有积累丰富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为我所用,才能“以其晤昭,使人昭昭”实现自身素质的最优化从而达到授课方法的最优化。
  二、实现教学过程中“主体”的最优化,是实现课堂教学方法最优化的关键和核心
  教学过程是教师利用一定的教学条件根据教学目的任务,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各种能力培养,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实现系统综合最优化,就是要从整体上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和最优效果。要想达到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笔者认为,应主要调动好“主体”发展中的四个要素。即:想学、学会、会学、会用(创新)。
  1.想学是实现教学过程中“主体”最优化从而达到教法最优化的切入点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达到最优化贵在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想学习。教法之成功贵在激趣。美国著名学者贺拉斯曼有一句教学名言:“不考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想要硬塞的教师无疑是在锤冰冷的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与学统一性起点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哲学家伯拉图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育心理学提示出:强烈而浓厚的学习兴趣,可能使课堂教学产生生动活泼,乐观愉快的气氛。那么如果一堂课一开始就是枯燥乏味,一潭死水,泛不起涟漪,就不可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反而使学生觉得你的课有如漫长黑夜,煎熬难受,唯有下课铃声才会使他们有一些活跃的气息。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抵触对抗的情绪,产生逆反的不相容的心理现象,也就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心理。
  2.学会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主体”最优化从而达到教法最优化的着眼点
  教学生学会知识,是课堂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着眼点。一堂课你无论采用什么教法,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学生能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最优化的教法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知识。要想教学生学会知识,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多讲、多读、多写、多说、多做,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质疑问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改变传统教学讲得多,练得少,练得死,练得杂的现象。精练实练是优化教法的主要因素。
  3.会学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主体”最优化从而达到教法最优化韵落脚点
  教学生会学是素质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优化教法就能优化学法,给学生引出良好的学路,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没有渗透学法指导的教法,他的教法是不完善的0教法应是学法的示范,可以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好的教师总是把“种子”献给学生,让学生种一粒,绿一片,要改变那种只重教法轻视学法或只论教法不论学法的传统教育方式。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培养学生的能力相吻合。使学习主体获得较强的学习能力。
  4.会用(创新),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主体”最优化从而达到教法最优化的成功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成功点。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发展的趋势。一堂课无论你采用什么教法,都要围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成功点。在各种知识的传授中都要滲透创新精神教育,要体现创新教育思想,要想在教法中渗透创新教育,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鼓励学生的个性思维,让学生大胆质疑,甚至异想天开,一定要给学生留有表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二是要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发现新问题是创新的前奏;三是让学生在尝试试验、讨论中体验成功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敢于猜想,敢于探索,敢于怀疑的学习习惯,进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四是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不随便打击任何一个敢于提问的学生,积极引导启发他们想问,会问,在学生的各抒己见中去发现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
  调动主体发展中的想学、学会、会学、会用(创新)的四要素,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互相渗透,切忌只注重一要素而忽视另一要素。
其他文献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有七年时间了,这些酸甜苦辣的日子,我收获了很多,特别是在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当中,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名教师肢体语言的重要性。以下是我以个人的教学经验来浅谈教师肢体语言的肢体语言的作用和肢体语言的技巧这两方面见解。  一、肢体语言的作用  (一)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天天和孩子在一起,你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在语文课堂上,当
期刊
一、为什么会产生冲突  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但在交往中发生矛盾冲突是难以避免的。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为了一件玩具、为了一个角色、为了一个位置、为了一个小小的动作而争吵甚至大打出手,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间的矛盾冲突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入园后的第一学期是发生矛盾冲突的高峰时期。小班幼儿自身没有一定的解决能力,不会采用合适的解决方法,所以当他们发生分歧时,往往通
期刊
一、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一种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并因此而苦恼的感情。“学困生”由于学习基础差,方法又不对头,尽管曾做了努力,但学习成绩仍然不理想;或由于自身表现不佳,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取笑而自暴自弃,因此产生自卑心理。有了自卑心理,会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与评价,表现为过分夸大比别人差而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终日意志消沉,不思进取。这是“学困生”进步的最大障碍。  二、逆反心理  在“
期刊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可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于促进學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多么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创设一切想象空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当然,语文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之内,我们不仅
期刊
一、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严峻形势  (一)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和智育工作的不对称发展  在当前的广大农村地区,很多初中学校因为种种因素,仍在“披着素质教育的外衣,走着应试教育的老路”,过于追求学校升学率的提高,十分重视学校智育工作的好坏,而忽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因为很多地区无论是上级行政部门的考核评价、社会各界的关注期待,还是学校的发展定位、教师的努力方向,以及学生自我的评价定位、家长的关注焦点,都更取
期刊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简称为课标)向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明确了语文课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课标对我们语文课的教学起着总的指引和导向作用。在语文课的教学实践中,必须全面贯彻课标,而课标精神的落实最终表现在教学实践的最基本形式——课上。因而上好语文课,形成新课程理念,对语文课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应该是有别于传统的,是具有灵活、灵性
期刊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的重要思想,落实到聋校班主任肩上即是:残童梦。  在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中,德育具有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尤其是做聋校的班主任工作,肩负的德育工作更为重要。因为聋生的身体已有残疾,对攀登科学知识的高峰可望而不可及,并难可成为国家的栋梁,难可为国家做出卓越的贡献。换句话说,聋童已经是国家的负担,如果这些聋童的思想再不健康,品德再败坏了,那将对本人、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对国
期刊
我于1996年大学毕业,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面临人生中第一次的事业选择,既可以去企业部门工作,也可以去教育部门工作,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教书。因为我今天拥有的知识财富,来源于老师辛勤的劳动,无以报答恩师和社会,只能以绵薄之力回报于社会,将老师授予的“财富”,附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不断地传给一代又一代的社会建设的接班人。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培养出一个人才着实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还
期刊
一、古诗是我国瑰丽的文化遗产,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它浓缩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在我们小学课本中就收录的一百多首古诗词内容丰富深刻,情感积极健康,它们起着感染和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但是,我们聚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发现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现试着对这些现状进行分析并希望寻求一些策略与方一、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学方法枯燥,课堂缺失美感  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多半是采用“释题目,
期刊
一、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内容  1.良好的卫生习惯:能保持卫生,勤洗脸、洗澡,保持衣服整洁,知道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要洗手,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等,有保持公共卫生的意识。  2.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地使用餐具、独立进餐、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专心进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的好习惯、按要求定时按量喝水等。  3.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先大小便,睡中独立安静地入睡,养成早睡早起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