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典诵读与养成教育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rhi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成教育是培养习惯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思维习惯,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三大核心任务。
  经典诵读和养成教育殊途同归,都是有利于孩子终生发展的教育。那么,将经典诵读作为养成教育的一种途径,它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根据自己多年来开展经典诵读的实践探索,谈谈经典诵读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
  一、坚持诵读,养成读书习惯
  读书首先要识字。诵读经典,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尽多地认识汉字。就拿《千字文》来说,读完以后,就可以认识一千个汉字,如果用一个月的时间读完,就等于一个月就认识了一千个字,而人教版语文一年级整整一学年才认识1200个字。更何况读了《千字文》,可以掌握很多的成语和一些文史知识。学生识字多了,阅读的欲望也被激发了出来。
  笔者于几年前接到一个全校有名的差班,学生不爱读书,学习成绩也很差。后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笔者开始教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我们首先读《弟子规》,《弟子规》总共有“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节内容,为了不耽误学习,笔者每周教一节内容,先利用班会课教学生会读,对意思深奥的句子,结合相关的故事予以解释,然后在这一周每天课前三分钟里诵读这一节,最后让学生在周末将这一节背给家长听。由于天天诵读,学生到了周末基本上都可以背诵。读完《弟子规》,我们又读了《千字文》《三字经》及《大学》《中庸》《老子》《论语》《孟子》中的部分章节。我一边教学生诵读经典,一边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经过三年的经典诵读,我班的学风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涵养性情,养成良好品德
  读国学经典,可以让孩子们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读《弟子规》,会懂得孝悌诚信;读《论语》,会获得仁爱天下的道德力量;读《孟子》,会产生“舍生取义”的浩然之气;读《老子》,会拥有“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博大胸怀;读《大学》,会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志向……
  请看笔者班上孩子的例子——
  小敏是一个性格不稳定的女生,在家里经常对父母发脾气,自从诵读经典以后,好像突然长大了许多,以前她的父母一和她说话她就不耐烦,父母一句话没说完就被她抢白了,父母往往被她说的哑口无言,现在她能静静地听完父母的话再表达自己的见解,有时候自己与父母的意见不一致,她也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她的父母也不止一次地说:“我的孩子长大了。”
  在当前的中国家庭中,孩子是家长的心肝宝贝,娇惯和溺爱使他们普遍存在着一系列心理问题,如自私、抑郁、妒忌、焦虑、情绪失控……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引导和纠正,将会危害孩子的一生,而经典中汇集了很多恰好可以治疗这些问题的“良药”。如孔子所说的“人不知而不慍”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些语句,给人以力量,催人奋发,让人的心里充满正气和温暖,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开启智慧,养成独立个性
  为什么读经可以让孩子开启智慧呢?现代医学证明,一个孩子聪明不聪明,除了先天的因素以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的刺激。诵读经典不正是一种刺激大脑的方式吗?诵读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它的具体程序是:眼——脑——口——耳——脑,多种感官同时调动,因而加深了对儿童大脑的刺激;长期坚持诵读经典,对学生大脑神经的锻炼,思维能力的提高,对记忆力、想象力的培养,都是不可低估的。
  四、厚积薄发,养成文化底蕴
  我国古代、近代乃至当代的大文学家,无不是得益于童年时代诵读了大量的经典。巴金就是因为小时候背过《古文观止》,为他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功底。我国目前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曾经建议学生不要追求快餐式阅读,要注重对中国传统经典的阅读。因此,让儿童诵读经典,可以提升人文素养,增强文化底蕴。
  将国学经典作为养成教育的重要资源,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的确是行之有效的教育举措。
  (东莞市凤岗镇雁田小学 张金成)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凤岗镇外来人口激增,助推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的相互交融,极大地影響甚至改变了许多家庭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尤其是文化素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孕育催生了多元共存的社会教育生态。凤岗镇调动多个部门的力量,协调整合全镇各方教育资源,着力实施以家庭教育为纽带,通过课题引领,拓展社会教育范畴的实践,推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
【摘要】在“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下,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介绍利用互联网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习题讲评的新模式。  【关键词】智能化教育;云平台;小组学习;习题讲评  “互联网 ”时代,我们秉承“一切的教都皈依到学”的教育原则,创建了“一站式智能化教育云平台”,重塑课堂流程,改变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教
【摘要】 由于学生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都存在差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具有差异性。本科组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施教方式及检测方式等四个层次进行差异研究,旨在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更有效的学习;采用导学式生成课堂,研究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以真诚的态度和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心向与学生就相关课题进行平等对话,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感受、兴趣与需要等作出的及时价值判断,并对教学行为与思路作出机
【摘要】阳光普照万物,是爱的象征。“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是教育永恒的课题。应试教育重视优等生,忽视“后进生”,是“精英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成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那么,对待“后进生”就要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做好他们的转化教育工作,使之融入到整体集体中。  【关键词】后进生;教育转化;有效引导  “阳光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阳光实验学校以阳光育人理念为本,育人以
微课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新型网络教学模式,它一般以5-10分钟的时间来讲述某个专题的内容。作为教育信息化新的教学资源形式,既可以作为正式学习的辅助教学资源,又可以作为非正式学习的自主学习资源,在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中普遍欢迎的教学手段。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
【摘要】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想发挥文化化人的功效,我们的教育就要把做人之本根植在学生心里,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使其在美文中赏心,在赏心中不仅悦目,更是得到道德的滋养,积极、健康、向上,得到全面发展。从城乡结合部文化环境复杂多元的校情出发,如何立足中华经典构建“美文赏心”德育校本课程,本文主要从意义、目标、策略三方面进行阐述,尤其是形成
【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目标,是国家或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全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达到的教育培养目标。它要求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能够把语文课上好,要实现情感目标与学科特点相结合,于是笔者大胆尝试,把语文课和思想品德课结合一起学习。学科互融,呈现出不一样的课堂,带来不一样的
【摘要】小学全面提倡德智体并轨发展,注重学生智力开发的同时,必须兼顾德育教育。而对小学班主任而言,在德育教育中适当地采取激励策略,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降低孩子的负面情绪、提升孩子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大有裨益。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学校教育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全能形人才,尤其在小学阶段,基础的德育教育更加不容忽视,根基不牢,建筑易倒。这一切离不开每一位小学班主任的言传身教,
【摘要】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多媒体技术日益成熟,逐渐运用在了多个领域,我国小学普遍都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教学活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对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实践运用提出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技术;实践运用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教学领域的运用使得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更为容易了,然而,一些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近日,广东酒店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小组前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展为期5天的研学旅游实践教育活动。在指导教师王学典率领下小组一行9人,前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亲身感受海上絲路文化的无限魅力,增强经济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