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四重维度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中国梦;知情意行;维度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3 — 0051 — 03
   如何把握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认清科技强国战略主旨要义抓住发展机遇,以科技强国教育支撑创新型人才培养建设,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强国对于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极端重要性,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发展之基,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引擎,形成了推动科技强国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围绕当代科技强国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1〕基于此,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创新青年人才培养方式,将科技强国教育贯穿于青年教育全过程,把青少年作为科技强国教育的重中之重,这是时代发展使然、中华儿女担当使命应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2〕在此意义上,新时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应当更加鲜明、精准,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强国教育对青年思想意识的引领作用,把科技强国教育融入青年成长发展的各方面,持续转化为青年开拓创新的内在动力,达致科技强国教育应有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凸显新时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一、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认知青年科技强国教育


   从“知”的维度层面分析,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变化是加强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时代空间坐标。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一切具有划时代体系的客观真正内容必须都是由于社会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特殊时期的现实需要而内在形成起来的。”〔3〕544因此,新时代科技强国教育就是基于世界发展格局的新变化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历史性变化的客观现实提出来的,科技强国教育与国家內外部发展环境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是应对化解重大外部风险的迫切需要,也是使广大青年永立时代潮头、不断锐意进取、争做时代先锋的内在必然要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是新时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发展的新坐标,这既关涉青年科技强国教育发展的时间轴线与空间基准范围,也是青年科技强国教育所处的时域特性与方位表征。为此,新时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必然伴随着新的历史挑战与世界科技发展水平的跃升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彰显着青年科技强国教育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历史关联性与逻辑必然性。
   新时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必须深刻把握时域与方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实现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与新的科技革命挑战合拍呼应。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国际秩序变革不断加速推进,这既是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关键机遇期,又是青年科技强国教育迎来重大挑战的凸显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大变革、大挑战,唯有将当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与时代方位结合的更加紧密,与历史挑战变革契合的更加深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新时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从更广的视域分析,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仅是一个时域空间,也是一个具有自身特质的文化空间,在形构科技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在建构新时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在新变局下,只有实现核心技术和基础科学的突破,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和较量中掌握话语权,才能防范化解各种外部风险挑战。新时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只有清楚认知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才能让处于人生重要“拔节孕穗期”的广大青年从科技强国教育中汲取力量、增强本领,不会陷入思想的迷茫与迷惑中,否则,没有现实依据的青年科技强国教育只能是虚幻的“空转”,是不切实际的青年科技强国教育。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定场域中,青年科技强国教育需要不断跨越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界面,顺应时代发展的新潮流,以全球化的思维与时代性的视角构建出导向更加明晰的青年科技强国教育体系,坚持当前与长远的统一、整体与重点的统一、系统与策略的统一,推动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新突破。同时需要加强对科技发展的分析与研判,深化青年科技强国教育方式的创新,力求在历史重大变局中把握育人规律,增强新时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精准性、预见性及高效性。

二、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主题中厚植青年科技强国情怀


   从“情”的维度分析,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入新时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全过程,对于推动并厚植青年科技强国真挚情怀,激扬广大青年的科技强国青春梦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2012年11月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4〕5中国梦作为新时代重要的指导思想,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与情感内涵。科技强国情怀反映着广大青年独特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蕴含着青年自愿献身祖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饱满热情,是新时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生动实践与集中表达。当前,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用中国梦为广大青年营造永攀科学高峰的氛围,为广大青年提供人生信仰的支撑,构筑起一种孜孜以求的精神坐标。因此,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内容必然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一步地丰富与发展,在中国梦的不断指引下,新时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能够更加明确目标导向,增强育人的前进动力,实现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的青年科学技术教育水平的伟大飞跃,不断开辟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新路径、新领域、新境界。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5〕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科学技术创新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功能与意义。中国梦与青年科技强国教育具有互动性影响,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颠覆性、原创性科技创新,同时中国梦也为科技强国教育提供了重要思想牵引。这些重要的思想在推进青年科技强国教育中,彰显着强大真理力量,呈现出独特思想魅力,提供了巨大实践伟力。在实质的层面,中国梦是新时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价值追求,塑造着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报国之梦,成就着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贡献之梦,开创着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道路之梦,打造着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世界之梦。在中国梦不断汇聚磅礴力量的过程中,青年科技强国教育从中持续汲取滋养,内容与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性与真理性也在不断地增强。从具体的形态分析,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青年科技强国教育价值要素具体化,在现实具体深处青年科技强国教育需要中国梦的理念与内涵来阐释、丰富、拓展与落实,唯有如此,青年科技强国教育才能产生强烈的现实意义。简言之,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核心所在,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青年科技强国教育必须认清本质、深刻把握当代科学技术的核心特征与发展态势,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与新的格局变化,坚定地创新青年科技强国教育新发展理念,强化青年科技强国教育新实践。在引导广大青年追逐中国梦的过程中厚植青年科技强国情怀,加强青年对祖国的热爱、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不断拓展青年的科学技术视野,增强青年的社会责任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增添强大的情感力量与精神动能。

三、从锤炼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中砥砺青年科技强国之志


   从“意”的维度分析,砥砺青年科技强国之志,锤炼青年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是新时代加强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关键所在。青年科技强国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思维理念教育,而且论述理想信念必然离不开精神品质这一范畴,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如果不谈所谓人类精神意志、人的社会责任能力、必然和思想意识的关系等内在性问题,就不能很好地澄明与论述道德和价值的规范问题。”〔6〕490在新时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实践展开过程中,必然涉及青年精神品质等多重价值认同维度,认同的内在属性非常复杂,关涉主体、对象、内容、客体等诸多社会存在关系,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新时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生命力、感召力与凝聚力,即是要引导广大青年以锐意进取的意志和开拓创新的勇气克服攀登科学技术高峰、践行自主创新发展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坚定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对青年而言,科技强国教育是建立在青年对自身和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理性认知的基础之上,这样的理性认知超越了感性认知的层面,是一个不断由浅入深、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跃升的发展过程。当青年科技强国教育将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关联时,便会自然而然地砥砺青年科技强国之志,让青年产生强烈的投身国家科学技术事业的志向,坚定为国家科学技术事业献身的意志。在这一精神品质的有力支撑下,广大青年就会从内心深处涌动出一股执着的韧劲,为党和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号召持续奋斗、并忠贞不渝。这种由精神品质升华出来的意志与志向,具有极强的稳定性与持久性,不会随着岁月的变迁而褪色,只要生命在延续,就会伴随着青年的整个人生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7〕因此,新时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不是单纯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教育,而是需要蕴含着家国情怀的持续激发、精神品质的长久磨砺、理想志向的深度坚定。历史一再证明,只有真正经历过千锤百炼的广大青年,才能懂得信仰的真正涵义和思想意志的内在重要作用,才能锤炼出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从而始终与国家科技强国事业风雨同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不断砥砺前行。优秀的精神品质是青年发揮主观能动性去战胜现实困难、完成科技任务,从而实现科技强国目标的重要心理基础。为此,砥砺青年科技强国之志,就是要磨练出青年坚强的意志,使青年在苦难和奋斗中茁壮成长。因此,新时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需要充分认识到锤炼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的艰巨性与长期性,让广大青年在磨砺中见世面、长才干,不断发扬斗争精神,将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与坚定的进取意志转化为斗争本领,延展成义无反顾地报效祖国科学技术事业之行。

四、从科技强国教育的强劲效能中激发青年积极担当作为


   从“行”的维度分析,将科技强国教育的强劲效能转为青年积极担当作为的动力是新时代科技强国教育的根本,倘若只唱科技强国之歌,不求科技强国之行,最终青年科技强国教育会成为无花之果。从深层次分析,科技强国教育必然要把精神品质与报国之志有效转化为青年永攀科学高峰的实际行动,让青年在科技强国宏伟战略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让广大青年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积极担当作为。同时,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根本指导,体现出真理的强大力量与思想的巨大魅力,彰显新时代科技强国教育新气象,激发科技强国教育新作为,实现引领、教育、凝聚广大青年。
   让青年从科技强国教育的价值内涵中汲取智慧与力量。聚焦于培养国家科学技术事业的时代新人,需要让广大青年从中华民族科技发展史诗中获得归属感与尊严感,让青年在波澜壮阔的科技创新历史长河中加深对祖国的敬仰与守望,进而筑牢新时代青年科技强国教育的共同思想价值基础。以这种价值为指向,引导青年做科技强国战略的坚定支持者与率先践行者,需要以更加宽广的世界视野与更加深邃的历史眼光不断拓展青年的创新型价值理念,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增强青年的时代使命感,让青年在特色创新道路上、创新引领社会发展上、前沿攻坚技术突破上、科技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上积极担当作为,丰富与拓展新时代科技强国教育的实践领域,从而涌现出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与科学技术大师,助力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建设与世界科技强国宏伟目标实现。
  〔参 考 文 献〕
   〔1〕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引才聚才为科技爬坡添底气〔N〕.人民日报,2019-08-02(05).
   〔2〕〔7〕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0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5〕改善科技创新生态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14(0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侯庆海〕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国民经济水平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日渐成为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论文根据我国居民金融素养的现状,讨论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浙江农村居民金融素养的影响,通过研究消费者意识和普惠金融服务效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论文对金融教育体系和农村经济发展等因素进行全方位考量,以期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理
【摘 要】现阶段,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在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与员工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储备、技能水平相关。基于此,论文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模式及其收益展开了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Abstract】At this stage,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resources training and ma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文化;特征;经验   中图分类号:G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2 — 0028 — 03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文化的内在含蕴 (一)抗战文化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旗帜形成的抗日救亡文化   抗战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时期。毛泽东关于文化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抗战文
关键词:习近平;青年教育;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3 — 0048 — 03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70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永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有生力量。 一、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第47卷发表了张少珊的《所谓契丹小字〈耶律玦墓志铭〉爲贋品说》(以下简称《张文》).读之令人感慨万千.rn2011年和2012年有人把《耶律玦墓志铭》当真品
期刊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乡村振兴;基本国情;战略实施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2 — 0021 — 03 引言: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两大问题的关键。要从乡村各个方面入手进行整改完善,构建新时代下城乡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以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帮助人们更好地传承几千年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维度   中图分类号:D267.1;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2 — 0034 — 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1〕 这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根本遵循,是党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断,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1984年在各方面条件都已经成熟的基础上,党中央决定加快以城
习近平关于教育扶贫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脱贫攻坚和办好人们满意的教育的具体工作中,结合决胜
关键词:习近平;党的建设;政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3 — 0005 — 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并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性和根本性的定位,强调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1〕。这一重要表述擘画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蓝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建设规律的深化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