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午睡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每个教师都会遇到一两个不爱午睡或者午睡习惯不好的孩子。教师既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又要顾及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不作强迫性管理。
睡眠的重要性不必赘言。对于幼儿来说,科学合理的睡眠不仅会促进身体发育,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会有效提升精神状态。因此,家长十分重视幼儿的睡眠质量,老师也将其作为幼儿园保育工作和健康教育的关键。但是,睡眠时间越长,对幼儿就越有利吗?只要让幼儿睡着,老师就可以安枕无忧了吗?如何帮助幼儿养成科学的午睡习惯,让他们在午睡中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整,这就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相互沟通,达成共识,并且在家庭和幼儿园中积极贯彻落实。
一、然然的午睡变化
班级里有一位叫然然的小朋友,他活泼好动,简直就是一个“小机灵”。但是,自从入园以来,然然的午睡情况就一直不乐观,我们发现,他的午睡时间偏短,尤其是假期后回园,午睡时更是状况百出。老师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哄他入睡,效果仍不明显。
周一的午睡时间,我看他扭扭捏捏的样子,就问他原因,然然说:“我不想睡觉,睡觉不好玩。”说完,外套都没脱下,就一个劲儿地往被子里面钻。我走过去,一边教他脱衣服,一边尝试着引导他。尽管我逐步向他展示了脱衣服的过程,但他还是没有认真仔细地倾听,嘴里还一直念叨着:“我不会,我不会……”
好不容易帮他盖好了被子,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然然把头蒙在被子里,撅起了屁股,在被子里自顾自地“游戏”,老师只能一遍遍地帮他调整睡姿。然而,老师一离开,他又会扭来扭去。其他小朋友都在睡前故事中陆陆续续地睡着了,然然却越玩越起劲儿。
我跟其他老师商量了一下,此后的午睡时间,专门派出一个老师陪着然然做午睡准备工作,督促他穿脱衣服。小家伙在脱掉带拉链的外套之后,有扣子的棉衣难住了他,他只好看着老师寻求帮助。接着,他爬上床,老师轻轻地拍着盖在他身上的被子,在老师的陪伴下,然然慢慢地进入了梦乡。虽然相比其他小朋友,然然的入睡时间要晚得多,但最终还是乖巧地配合老师,顺利入睡。
由于每次我们都会派出专门的老师陪伴然然,这影响到了全班幼儿的午睡安排,而然然也始终没有学会自主入睡。于是,我们使用了一个小技巧:和然然达成约定,午睡时间,不可以睁开眼睛看老师,如果睁开眼睛就算输了;不能蒙着被子或者趴着睡,不然也算输。在老师的引导下,现在,然然一到午睡时间,就会主动要求跟老师玩睡觉游戏。
二、了解然然在家午睡情况
在发现然然出现午睡困难的问题时,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孩子的家长,了解他在家里的午睡情况。
(一)没有午睡习惯
然然妈妈说:“在家里,孩子从来不午睡,小孩子精力旺盛。孩子午睡的时间,我基本上都在工作,平常是奶奶照看着。我们提醒他去休息一会儿,孩子也不听,我们也不敢强迫他。”此外,我还了解到,午睡时间,然然都是在玩玩具中度过,这也印证了然然觉得“睡觉不好玩”的说法。
(二)睡前习惯不好
既然孩子在家没有午睡习惯,我就问然然妈妈:“那晚上睡觉前,孩子都有什么活动呢?有没有睡前伴读呢?”她顿了一下,摇了摇头说:“我们工作比较忙,下班回家,有时候孩子已经睡着了;有时候,孩子没睡,我们会陪着他,但是床上也会放着我们工作的笔记本或者资料……我们家的小朋友也很乖,就自己在床上玩游戏,玩一会儿,他累了,自然就去睡了。”原来,把头蒙在被子里玩游戏的坏习惯并不是没有原因。
(三)家长帮助穿脱
根据然然妈妈的反馈,我又找到了平时照顾然然的奶奶,跟她了解孩子不会穿脱衣服的原因。谁知道,奶奶一脸茫然地说:“我们家宝贝还这么小,当然是我来帮他穿衣服、脱衣服呀,小孩子哪里会……”我略带歉意地打断了她的话语,慢慢向老人解释幼儿必须学会穿脱衣物的原因,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
三、家园携手,助推幼儿科学睡眠
(一)家园统一午睡时间
想要帮助然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家长和幼儿园必须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老师应当及时、直接地向幼儿的爸爸妈妈及爷爷奶奶指出孩子的问题,让孩子在家庭和在幼儿园中接收到的午睡讯息及要求是一样的。每逢周末或者小长假,教师还要特别叮嘱家长,要帮助幼儿建立起时间概念,让幼儿做到: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到了午睡的时间,他们就应该进行休息。
(二)巧用奖励策略
然然之所以没有好好午睡,是因为他在午休时间玩玩具,这就需要老师与然然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让他改变这种习惯。我告诉然然:“你已经是上幼儿园的大哥哥了,我们要玩很多好玩的活动和游戏,所以你必须保存体力,才能完成下午的任务哦。”在下午游戏时间,我会对孩子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有时是口头肯定,有时是一朵小红花。只有让孩子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他才会主动地配合老师和家长。
(三)善用音乐助眠
成人在失眠的情况下,经常会借助音乐来帮助自己入睡。在午睡前播放柔缓的轻音乐和摇篮曲是一个促进睡眠的在幼儿睡前,播放柔缓的轻音乐和摇篮曲是一个促进睡眠的好办法。
好办法。在幼儿园安排午睡时,我们会播放《勃拉姆斯摇篮曲》,轻柔的音乐让孩子的情绪得到放松,也让他们在精神上做好了入睡的准备。教师可以将这些摇篮曲推荐给家长,让家长按照相同的方法定时播放。
(四)熟悉物品的安抚作用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是他们的最佳伙伴。很多小朋友也有抱著玩具睡觉的习惯,在开学初期阶段,我们也会鼓励孩子,让他们把最喜爱的玩具带来班里。到了午睡时间,为了让孩子有安全感,我们允许他们抱着自己心爱的玩具入睡。幼儿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玩具上,其不安情绪也能够得到缓解。
(五)有效陪伴的重要性
很多家长都知道陪伴的重要性,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只是坐在孩子身边,忙着自己的事情。真正有效的陪伴应该是在孩子睡眠之前,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跟孩子讲讲睡前故事,等等。我们必须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陪伴和关注的,这样才是有效的陪伴方式。经过沟通,然然妈妈主动承担起给孩子讲故事的责任,我们也将幼儿园的午睡故事书推荐给了家长。现在,然然已经很自然地认为:听完故事,就到了睡觉的时间了。
孩子们只有获得了充足的睡眠,才能更好地完成下午的课程和活动。但是,碰到不爱午睡、午睡习惯不好的孩子,我们要充满耐心,和家长一起,想方设法地让孩子了解午睡的作用,从而享受到午睡的快乐。
睡眠的重要性不必赘言。对于幼儿来说,科学合理的睡眠不仅会促进身体发育,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会有效提升精神状态。因此,家长十分重视幼儿的睡眠质量,老师也将其作为幼儿园保育工作和健康教育的关键。但是,睡眠时间越长,对幼儿就越有利吗?只要让幼儿睡着,老师就可以安枕无忧了吗?如何帮助幼儿养成科学的午睡习惯,让他们在午睡中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整,这就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相互沟通,达成共识,并且在家庭和幼儿园中积极贯彻落实。
一、然然的午睡变化
班级里有一位叫然然的小朋友,他活泼好动,简直就是一个“小机灵”。但是,自从入园以来,然然的午睡情况就一直不乐观,我们发现,他的午睡时间偏短,尤其是假期后回园,午睡时更是状况百出。老师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哄他入睡,效果仍不明显。
周一的午睡时间,我看他扭扭捏捏的样子,就问他原因,然然说:“我不想睡觉,睡觉不好玩。”说完,外套都没脱下,就一个劲儿地往被子里面钻。我走过去,一边教他脱衣服,一边尝试着引导他。尽管我逐步向他展示了脱衣服的过程,但他还是没有认真仔细地倾听,嘴里还一直念叨着:“我不会,我不会……”
好不容易帮他盖好了被子,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然然把头蒙在被子里,撅起了屁股,在被子里自顾自地“游戏”,老师只能一遍遍地帮他调整睡姿。然而,老师一离开,他又会扭来扭去。其他小朋友都在睡前故事中陆陆续续地睡着了,然然却越玩越起劲儿。
我跟其他老师商量了一下,此后的午睡时间,专门派出一个老师陪着然然做午睡准备工作,督促他穿脱衣服。小家伙在脱掉带拉链的外套之后,有扣子的棉衣难住了他,他只好看着老师寻求帮助。接着,他爬上床,老师轻轻地拍着盖在他身上的被子,在老师的陪伴下,然然慢慢地进入了梦乡。虽然相比其他小朋友,然然的入睡时间要晚得多,但最终还是乖巧地配合老师,顺利入睡。
由于每次我们都会派出专门的老师陪伴然然,这影响到了全班幼儿的午睡安排,而然然也始终没有学会自主入睡。于是,我们使用了一个小技巧:和然然达成约定,午睡时间,不可以睁开眼睛看老师,如果睁开眼睛就算输了;不能蒙着被子或者趴着睡,不然也算输。在老师的引导下,现在,然然一到午睡时间,就会主动要求跟老师玩睡觉游戏。
二、了解然然在家午睡情况
在发现然然出现午睡困难的问题时,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孩子的家长,了解他在家里的午睡情况。
(一)没有午睡习惯
然然妈妈说:“在家里,孩子从来不午睡,小孩子精力旺盛。孩子午睡的时间,我基本上都在工作,平常是奶奶照看着。我们提醒他去休息一会儿,孩子也不听,我们也不敢强迫他。”此外,我还了解到,午睡时间,然然都是在玩玩具中度过,这也印证了然然觉得“睡觉不好玩”的说法。
(二)睡前习惯不好
既然孩子在家没有午睡习惯,我就问然然妈妈:“那晚上睡觉前,孩子都有什么活动呢?有没有睡前伴读呢?”她顿了一下,摇了摇头说:“我们工作比较忙,下班回家,有时候孩子已经睡着了;有时候,孩子没睡,我们会陪着他,但是床上也会放着我们工作的笔记本或者资料……我们家的小朋友也很乖,就自己在床上玩游戏,玩一会儿,他累了,自然就去睡了。”原来,把头蒙在被子里玩游戏的坏习惯并不是没有原因。
(三)家长帮助穿脱
根据然然妈妈的反馈,我又找到了平时照顾然然的奶奶,跟她了解孩子不会穿脱衣服的原因。谁知道,奶奶一脸茫然地说:“我们家宝贝还这么小,当然是我来帮他穿衣服、脱衣服呀,小孩子哪里会……”我略带歉意地打断了她的话语,慢慢向老人解释幼儿必须学会穿脱衣物的原因,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
三、家园携手,助推幼儿科学睡眠
(一)家园统一午睡时间
想要帮助然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家长和幼儿园必须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老师应当及时、直接地向幼儿的爸爸妈妈及爷爷奶奶指出孩子的问题,让孩子在家庭和在幼儿园中接收到的午睡讯息及要求是一样的。每逢周末或者小长假,教师还要特别叮嘱家长,要帮助幼儿建立起时间概念,让幼儿做到: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到了午睡的时间,他们就应该进行休息。
(二)巧用奖励策略
然然之所以没有好好午睡,是因为他在午休时间玩玩具,这就需要老师与然然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让他改变这种习惯。我告诉然然:“你已经是上幼儿园的大哥哥了,我们要玩很多好玩的活动和游戏,所以你必须保存体力,才能完成下午的任务哦。”在下午游戏时间,我会对孩子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有时是口头肯定,有时是一朵小红花。只有让孩子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他才会主动地配合老师和家长。
(三)善用音乐助眠
成人在失眠的情况下,经常会借助音乐来帮助自己入睡。在午睡前播放柔缓的轻音乐和摇篮曲是一个促进睡眠的在幼儿睡前,播放柔缓的轻音乐和摇篮曲是一个促进睡眠的好办法。
好办法。在幼儿园安排午睡时,我们会播放《勃拉姆斯摇篮曲》,轻柔的音乐让孩子的情绪得到放松,也让他们在精神上做好了入睡的准备。教师可以将这些摇篮曲推荐给家长,让家长按照相同的方法定时播放。
(四)熟悉物品的安抚作用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是他们的最佳伙伴。很多小朋友也有抱著玩具睡觉的习惯,在开学初期阶段,我们也会鼓励孩子,让他们把最喜爱的玩具带来班里。到了午睡时间,为了让孩子有安全感,我们允许他们抱着自己心爱的玩具入睡。幼儿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玩具上,其不安情绪也能够得到缓解。
(五)有效陪伴的重要性
很多家长都知道陪伴的重要性,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只是坐在孩子身边,忙着自己的事情。真正有效的陪伴应该是在孩子睡眠之前,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跟孩子讲讲睡前故事,等等。我们必须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陪伴和关注的,这样才是有效的陪伴方式。经过沟通,然然妈妈主动承担起给孩子讲故事的责任,我们也将幼儿园的午睡故事书推荐给了家长。现在,然然已经很自然地认为:听完故事,就到了睡觉的时间了。
孩子们只有获得了充足的睡眠,才能更好地完成下午的课程和活动。但是,碰到不爱午睡、午睡习惯不好的孩子,我们要充满耐心,和家长一起,想方设法地让孩子了解午睡的作用,从而享受到午睡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