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教学目标放在学生能力的提高上,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深入学习新课标,贯彻新理念,改变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十多年,现就新课标下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认识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教条条”,学生则照本“背条条”,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背诵知识点和统一答案上,课堂完全操纵在教师的手中,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自主性、创造性,这样必然制约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给学生提供发表见解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变“一言堂”为“大家讲”。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心态去探索、创新,去寻觅创造性的答案,创造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此外,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留有学生思维的时间,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也要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营造积极思维的状态和宽松的教学氛围。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变换学生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几十名学生滔滔不绝地讲,偶尔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整个教室只有几名学生举手发言。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让其坐下,再继续讲课。这样的课堂必然是一潭死水。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明确其目标、掌握其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任务观,还应真正蹲下来,按照学生的思维来组织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交流等,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辨析。新的学习方式的应用,会使学生的自主意识比以前有所增强,合作愿望不断提高,他们几个人一组,七嘴八舌地讨论、研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当然,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必须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否则将流于形式,易于混乱。因此,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引导者。此外,教师的主导地位还体现为精心设计学案,引导学生学习;注重“导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好学习、乐学习、爱学习;“导思”——开启学生学习的思维之窗,即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思维”搞好学习并发现学习的奥秘,使学生的“学”、“思”比翼双飞;“导志”——不是为学习而学习,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生命的价值,学会做人,并形成健康的志趣、高远的志向和不甘示弱的志气。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
三、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适时补充时事材料,或借助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其综合理解能力,还要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时效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阅读《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报》等杂志报纸,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电视栏目,关注重大时事。
此外,还应通过社会调查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知识、提高能力。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哲学家叔本华说:“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因此,针对网络问题、环境问题,我让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应合理利用网络;另外,这次调查活动还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做到自觉保护环境,从而对学生起到了很大的教育作用。
四、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积极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学既要充分运用黑板、实物等传统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更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网络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直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理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创造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场景。在教学“科教兴国战略”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神舟”七号的发射情景以及翟志刚出舱活动的镜头;另外,还呈现了潍坊寿光菜博会上的西红柿树等,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改变传统课堂以知识、教师为本位的做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开放性教学为本位,探索思想品德课教学新模式,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该探索的问题。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让思想品德课充满生命力与活力。
(责任编辑 袁 妮)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教条条”,学生则照本“背条条”,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背诵知识点和统一答案上,课堂完全操纵在教师的手中,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自主性、创造性,这样必然制约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给学生提供发表见解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变“一言堂”为“大家讲”。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心态去探索、创新,去寻觅创造性的答案,创造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此外,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留有学生思维的时间,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也要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营造积极思维的状态和宽松的教学氛围。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变换学生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几十名学生滔滔不绝地讲,偶尔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整个教室只有几名学生举手发言。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让其坐下,再继续讲课。这样的课堂必然是一潭死水。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明确其目标、掌握其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任务观,还应真正蹲下来,按照学生的思维来组织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交流等,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辨析。新的学习方式的应用,会使学生的自主意识比以前有所增强,合作愿望不断提高,他们几个人一组,七嘴八舌地讨论、研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当然,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必须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否则将流于形式,易于混乱。因此,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引导者。此外,教师的主导地位还体现为精心设计学案,引导学生学习;注重“导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好学习、乐学习、爱学习;“导思”——开启学生学习的思维之窗,即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思维”搞好学习并发现学习的奥秘,使学生的“学”、“思”比翼双飞;“导志”——不是为学习而学习,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生命的价值,学会做人,并形成健康的志趣、高远的志向和不甘示弱的志气。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
三、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适时补充时事材料,或借助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其综合理解能力,还要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时效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阅读《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报》等杂志报纸,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电视栏目,关注重大时事。
此外,还应通过社会调查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知识、提高能力。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哲学家叔本华说:“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因此,针对网络问题、环境问题,我让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应合理利用网络;另外,这次调查活动还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做到自觉保护环境,从而对学生起到了很大的教育作用。
四、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积极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学既要充分运用黑板、实物等传统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更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网络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直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理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创造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场景。在教学“科教兴国战略”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神舟”七号的发射情景以及翟志刚出舱活动的镜头;另外,还呈现了潍坊寿光菜博会上的西红柿树等,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改变传统课堂以知识、教师为本位的做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开放性教学为本位,探索思想品德课教学新模式,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该探索的问题。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让思想品德课充满生命力与活力。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