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跳绳活动开展的困惑与研究

来源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pei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跳繩是幼儿园的常见活动,很多幼儿园将其作为冬季体育活动的必备内容,但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对于跳绳却存在很多困惑。南京市幼儿园体育教研组与南京市小学体育教研组联合成立了幼小衔接研究组,近期针对南京地区幼儿园的跳绳活动开展了专题研究,并提出了地区性的建议。
  一、幼儿园开展跳绳活动存在的困惑
  (一)跳绳活动的价值与学习难度的困惑
  跳绳是一项全世界公认的有益的运动,[1]被欧美医学专家称为“最完美的健康运动”。跳绳对幼儿同样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跳绳属于有氧运动,适度的锻炼可以促进心肺功能的发展;[2]跳绳可有效训练神经系统的功能;跳绳能有效发展幼儿的协调性、反应力和耐力。以上这些价值的实现要建立在幼儿已经学会跳绳的基础上。但实际情况是,不通过大量的练习,幼儿很难学会跳绳。那跳绳对幼儿的锻炼价值又如何实现?有部分幼儿也许最终也学不会跳绳,他们的成功体验又如何保障?个体发展的差异又如何得到尊重?
  (二)“连续跳绳”的定义及“要求数量”的困惑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关于5~6岁幼儿学习跳绳的典型表现为“能连续跳绳”,并在“教育建议”中要求“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这就让我们困惑,幼儿如何才叫“能连续跳绳”?“不要过于要求数量”的标准是什么?幼儿学习跳绳的过程中,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和评价?
  (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幼小衔接的困惑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各小学要进行体质测定,南京市小学一年级的体质测定通常安排在入学后一个月左右。跳绳是必测的三项之一,指标为:男生每分钟109次为100分,女生每分钟117次为100分;男、女生每分钟17次为60分。对绝大多数幼儿而言,虽然大班毕业后有数月时间练习提高,但即便是达到每分钟17次这一基本要求,仅通过少量的练习仍有难度。这既是教师的困惑之处,也是幼小衔接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幼儿跳绳活动的研究与建议
  面对以上困惑,我们思考,幼儿学习跳绳真的很难吗?幼儿的跳绳和小学生一样吗?我们该如何在幼儿园开展跳绳活动?
  (一)幼儿学会跳绳是困难的
  即使很多幼儿可以完成一定数量的连续跳绳,但我们仍然认为跳绳对于3~6岁的儿童是困难的。所谓“能连续跳绳”的孩子,普遍都经过大量的练习,而且儿童的个体差异明显。根据“人类动作发展”规律,[3]Seefeldt(1980)提出了“动作熟练度发展序列模型”(Sequential Progression in the Achievement of Motor Proficiency)(见下图),或许能解释这个问题。
  模型中显示,跳绳属于过渡性动作技能。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中期通常指6岁以上,幼儿园所面对的幼儿处于6岁以下的儿童早期,他们以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为主要内容。例如,拍球就属于这一类别,即使幼儿一时难以掌握,但只要通过适度的练习即可习得。归类于过渡性动作技能的跳绳,对于大多儿童而言极具难度,甚至是超越其能力范围的。这或许便是幼儿很难学会跳绳的原因。
  (二)幼儿和小学生学习跳绳是不同的
  1.小学生学习跳绳
  南京地区的小学生学习的跳绳方法很丰富,例如并脚正摇跳绳、反摇跳绳,连续单脚交换跨绳跳、双摇跳绳等。以并脚正摇跳绳技术为例:两手握绳的两端,两臂自然屈曲,将绳置于体后,两手腕、手臂协调一致用力,将绳向上、向前抡起,当绳抡至头以上位置时,两手臂不停顿继续向下、向后抡绳,在绳落地前的瞬间双脚随即跳起,绳从两脚下抡转过去,两手臂不停顿继续向后、向上、向前抡绳,绳接近地面的瞬间双脚继续跳起,连续做数次。
  2.幼儿学习跳绳
  当前南京地区幼儿跳绳的学习与小学生存在三点差异。第一,幼儿大多仅能掌握连续并足正摇跳绳。第二,手腕摇绳技术要点无法掌握。幼儿的摇绳动作技术基本以大臂为主,而不是手腕摇绳。第三,幼儿能连续跳过的次数较少,连续跳绳的时间较短。
  3.对“会跳绳”和“连续跳绳”的低龄化解读
  对“会跳绳”的定义是值得拿出来分析的。扈诗兴撰写的《跳绳研究》一文指出,“跳绳是指由单人、双人或多人使用一条、二条或数条绳索做环摆运动,单人、双人或多人在其间做各种跳跃动作的体育运动项目”。[4]从中可以看出,跳绳的方法多样,且未规定环摆数量。因此,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只要幼儿能环摆绳索跳过一次即可称之为“会跳绳”。
  对“连续跳绳”的解读,首先应从技术上区别“连续跳绳”和连续“跳1次绳”。幼儿跳绳的技术大致分为三步:拉绳(准备),摇绳,跳跃。连续“跳1次绳”和“连续跳绳”的区别就在于每次跳跃之后是否都要从拉绳开始,即“连续跳绳”是拉绳—摇绳—跳跃—摇绳—跳跃……;连续“跳1次绳”是拉绳—摇绳—跳跃—拉绳—摇绳—跳跃……其次,应从数量上进行分析,达成共识,即幼儿至少“连续跳绳”几次可以被评价为“能连续跳绳”。我们的建议是3次。因此,《指南》里所说的“能连续跳绳”可以解读为,幼儿能用“连续跳绳”的方法连续跳过3次绳。
  4.幼儿跳绳的低龄化解读
  我们尝试降低技术要求来解读跳绳低龄化,将幼儿能够通过适度练习而掌握的跳绳命名为“幼儿跳绳”,即幼儿使用手臂正摇的抡绳方法连续双脚跳过3次绳。同时,建议将连续跳绳的计数时间缩短至半分钟,争取在此期间达到9次即可。
  (三)幼儿园如何开展幼儿跳绳活动
  无论如何,幼儿跳绳对于幼儿的发展是有价值的。为此,我们结合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转变思路,区别于小学跳绳,正确认识幼儿跳绳的目的
  幼儿跳绳与小学跳绳的目的不尽相同。相比较而言,小学更关注跳绳技术的掌握,并有明确的技能目标。幼儿园应以促进身体发展为目的,以游戏为主,采用多种有趣的形式,在培养幼儿跳绳兴趣的同时,兼顾发展幼儿的跳绳技能,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2.调整目标,简化练习,合理组织幼儿跳绳活动
  幼儿跳绳的目标可以视本园幼儿的实际情况而定,原则上只要多数幼儿能做到使用手臂正摇的抡绳方法连续双脚跳过3次绳,并在半分钟内完成9次即可。建议在大班上学期冬天时先安排一次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基本学会动作要领。然后,在晨间锻炼的部分区域、下午的户外体育锻炼时间安排幼儿分组轮换的自主练习。同时,家园共育,让幼儿在家长的指导下自主练习。
  3.尊重规律,关注个体,公平开展幼儿跳绳的评价
  重新定义后的跳绳对幼儿的难度要求虽然有所下降,但对于幼儿来说仍然较难。因此,教师要认同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对幼儿在跳绳上的评价要体现公平原则。在此提供四点建议:第一,不以数量作为唯一评价指标;第二,评价尽量仅使用“会了”或“继续努力”,不提数量;第三,尽量不面向全体评价某一个体的发展,更不适合在班级公示全体发展的情况表;第四,不进行跳绳项目的比赛。
  【参考文献】
  [1]江崇民,张彦峰,蔡睿,等.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分析[J].体育科学,2009,29(3): 9-19.
  [2]何金华,王文生.跳绳对14~15岁少年协调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3):78-80.
  [3]Greg Payne,耿培新,梁国立.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95-196.
  [4]扈诗兴.跳绳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10):129-132.
其他文献
摘 要:自由择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自由择业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其影响和作用日益突显,做好自由择业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尤显重要。基于此,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通过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的方法,在获取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文章系统分析了自由择业党外知识分子的现状特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其加强统战工作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自由择业
摘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传承人的保护,而保护的前提是对传承人进行有效的认定。为了确保传承人认定的全面和公正,应当将现行的申报制改为普查制。对传承人的保护包括对其本人的保护,还包括对传承机制的保护,应当综合采用公法和私法的保护方法。在保护的基础上,对传承人的活动还应进行必要的限制,以防止其行为背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宗旨,因此需要政府进行有效监管。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摘 要]回溯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进程,从宪政参与到协商民主的发展是一个极为曲折的过程。宪政机制下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主要通过政党与法定社团,这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公民参与的有效性。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面临多元分化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现实,利益多元强化了公民政治参与的难度;传统政治参与方式抑制了公民参与的主体意识;精英决策和法律模糊又极大地限制了公民参与的权限。为此,有必要引入新兴的协商民主理念,结合
[摘要]唐代律赋体制因素与艺术风格之间的密切联系,除却“以雅正为宗”外,还存在着另一范畴——“丽”。作为“小赋”的本体特性,唐律赋的“丽”有“媚丽”和“清丽”之分。唐代律赋的创作实践体现出一种“丽不伤雅”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唐代律赋;批评;风格;丽  [中图分类号]1207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2-7408(2008)010-0125-02    关于唐代律赋的体制,目前学界的
摘要: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多元供给格局已初步形成。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分析可见,尽管政府部门、非营利部门、商业部门和非正式部门已构成城市社区服务的供给体系,其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包括制度规范缺失、参与程度不高、部门之间互动不良等。应从健全社区服务的相关制度规范、激发多元部门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建立部门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等方面完善城市社区服务供给。  关键词:社会福利;社区服务;供给;多元化;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经历了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转变,进入了“后道德社会”,其伦理观表现为道德约束力减弱、权利无限扩大和自我奉献精神失去的“无痛伦理观”。当今大学生受社会的影响,道德责任感开始缺失。我们应当从道德责任回归的应然性与必然性出发,采取必要措施,不断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  关键词:“后道德社会”;“无痛伦理观”;大学生道德责任;道德选择    一、“后道德社会”中“无痛伦理
[摘 要]公共利益是虚幻性和客观共事性的统一。克服虚幻、解决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使政府成为公共利益的真正代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和保障机制。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对公共利益实现的途径进行探讨,对于克服公共利益的虚幻性,实现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和谐发展共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公共利益;合法性;客观共事性;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要:级统筹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新机制的实施,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然存在投入总量不足、经费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等突出问题,必须深化改革。应该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建立、完善统一的教师激励机制、寄宿生的补助经费分担管理机制。从而形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与运行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省级统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
摘 要:提升政府公信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课题。政府的公信力与政府职能活动的相关性在于,它是政府的职能活动所产生的一种社会结果,政府越是高效地履行职责、提供服务,就越容易赢得公众和社会的信任。只有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导向,明确政府职能目标、调整政府职能重心和管理权限、转变政府履行职能的方式,才能进一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   中图
摘要:理性生态人既是全面发展的人在新时期的具体形象,也是通向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关键因素。大学生是明天社会的决策者、管理者,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和创造者。只有提高其生态修养,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规章制度,才能把他们锻造成理性生态人,才有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大学生;理性生态人;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