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三现”应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x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学习者的思维具象化的导图工具,它的特点是能帮助理清和引导学习者的思路。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并在教学过程实现“三现”应用,有利于帮助学生将复杂的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内容进行简化和归纳,并通过思维导图放射性的结构和特点,掌握各区域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能更好地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掌握区域地理知识。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区域地理;“三现”应用
  区域地理是通过研究各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和要素在区域内的组合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综合分析揭示区域地理特征,阐明和处理区域人地关系的地理学分支。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习的一个重要起点和最终归宿,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目前,纵观各版本的初中地理课程的教材内容,区域地理属于主要部分,而地理学科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研究和教授初中区域地理知识时能让学生掌握“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在正确掌握各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同时,能够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比较,厘清三者内包含的众多基本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掌握该地理区域的知识。但在目前的初中地理教材中,区域地理不但占比例较大,而且知识点繁多,要素之间的联系复杂,对于刚进入初中区域地理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讲,掌握好初中区域地理的各要素并能够有效地梳理、清晰各要素中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无疑难度比较大。而且,初中地理教师普遍在讲授初中区域地理知识时,都依照初中地理教材的主要内容,按各地理要素的顺序去讲解。如,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区域人文地理特征……虽然教师能大体将区域地理的知识点按顺序展示,但却忽视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特别忽视的是区域地理中各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关系。而且,就算地理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注意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但学生根据这样的知识点讲解顺序所做的笔记,不能充分体现出区域地理中各要素的相互联系,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区域地理讲授时,给学生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在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初中区域地理知识讲解的同时也能体现地理要素间的联系,而这种方法,就是思维导图。
  为此,笔者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区域地理课堂中,将两者有机结合,以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增加学生对区域地理的知识点掌握程度。
  一、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区域地理课堂中的意义
  (一)思维导图的特点适合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知识点
  思维导图理论始创于19世纪70年代初,由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提出。该理论的创始人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图表,一种整体展示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可以将我们大脑所表达的放射性思维进行具体化。如果合理地将思维导图应用在日常的学习上,能帮助初中学生对知识进行加工和整理,有效地理清学生的学习思路,把控学生掌握知识的全局,使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重点更加突出。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初中区域地理课堂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将初中区域地理复杂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提高学生对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正确掌握程度,更重要是能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放射性的特点,理清楚初中区域地理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初中地理教材的区域地理知识编排适合使用思维导图
  笔者通过对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以及八年级下册的教材进行调查后发现:初中阶段每个地理区域要求掌握的知识一般可以概括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而每部分又包含有许多属于自己的子部分,例如,地理位置部分包括位置范圍、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自然地理部分包括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自然资源等;人文地理部分包括人口、文化、交通、农业、工业等。而且每部分区域地理知识所包含的子部分都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例如,某个区域的位置范围会决定当地的地形和气候的特点,而地形又会对气候造成影响,两者综合起来决定了当地的河流的水文特征,当要了解当地的农业时,又要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河流的特点等,具体如图1所示:
  这众多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复杂,对于刚开始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初中学生来讲,要记忆住各要素并且厘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无疑难度比较大,这就需要思维导图进行辅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其特点,对各地理要素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提高对区域地理知识的认识。
  (三)思维导图与区域地理结合能很好地发挥其各自优点达到“1 1
其他文献
【摘要】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证班级风气端正,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而学困生犹如缺乏养分的花,是德育工作的重点、难点,也是班主任工作极具挑战性的攻克点。本文结合笔者工作中转化学困生小何的德育案例,分析平等、鼓励、关爱等三大要素在学困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困生;德育;要素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灵魂,肩负着教学与育人的重任。而德育工作指班主任对学生的
【摘要】拥有众多知名乡镇企业的顺德,为了让世界了解顺德,让顺德走向世界,在2001年起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从2002年起全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顺德走在了教改的前列。有调查显示:三年级的学生很喜欢上英语课的比例达到98%,不喜欢上英语课的只占2%;四年级喜欢英语课的降至58%,不喜欢的升到25%;其余17%则变得厌恶英语。纵观各种数据,结果让我们堪忧,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两极分化现
【摘要】为推进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育,提出建设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跨学校学习中心的设想,并对学习中心的建设要求与管理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硬件建设方面,应安排相应的场地与配置设施;在软件建设方面,应构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平台和涉及到的资源库;在管理方面,可组建“四室合一”建设委员会,并构建保障机制和交流机制。  【关键词】跨学校学习中心;大数据;人工智能;四室合一;创新性学习  为贯彻习近
【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开展多样性的语文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多样性;实践性活动;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也一再强调
本报讯 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认真贯彻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让幼儿从小树立良好的社会观、价值观,南部战区空军医院幼儿园于年前策划并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国教育主题大型亲子运动会——“军民大生产”。  在激昂的音乐声中,八路军方阵、农民方阵和工人方阵的亲子家庭高喊口号,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向舞台中心走去。“排除万难,敢当先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等口号响
本报综合报道 课堂教学是教育实践改革创新的主要阵地和试验田。12月25日,广东省初中教育发展联盟第三届论坛开幕式在深圳高级中学举行。来自全省100多所学校的校长和代表,对课堂教学改革,打造未来人才培养新高地进行深入交流。  本次论坛为期3天,以“精耕课堂,预见未来”为主题,由广东省初中教育发展联盟主办,深圳市高级中学承办。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赵立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教育质量必须与城市快速发展相匹
【摘要】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能在短期内见效,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教育工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件苦差事,但具有挑战性。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对后进生的优点(哪怕是微不足道)都要及时表扬,淡化后进生“后进”印象,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辱感,提高他们在班中或同伴中的地位,达到转化的目的。  【
【摘要】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要想提高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中长跑项目的普及就必不可少,而国家也把这方面落实到了实处,包括国家体制健康测试和初中学生中考都有中长跑项目的考核。而在中长跑项目训练过程中,学生们经常会遇到一个现象,就是“极点”。想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就必须克服掉这个“极点”现象,这就要求每个教师和学生必须了解“极点”是如何产生的,需要掌握哪些方法和措施才能有效克服“极点”。只有处
【摘 要】纵观教育界,非科班出身而成名师的语文人,绝非个例。许多非科班出身的教师,超越了科班出身的名校高材生而成为一代名师。文章主要探讨语文名师低学历高成长的现象以及成因,最终得出“重视自身学习过程的反思,重视自身成长过程的体验,是成功者的基本规律”的结论。  【关键词】语文人;名师;学历  胡立根,1980年参加工作,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中文本科毕业,中共党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
【摘 要】语言是人类社会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语言表达得体不仅是考试的需要,更是生活实践中人际交往的需要。所谓“语言得体”是指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取得最佳表达效果。文章从区别对象、适应场合、明確目的、辨明语体和妙用修辞等方面展开对语言得体的研究。  【关键词】语言表达;语言得体;策略研究  “语言得体”应该是话语内容、语气态度、词语、句式以及修辞手法的恰当贴切,无论庄重还是活泼,朴实还是华丽,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