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灌一朵缺乏养分的“花”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ong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证班级风气端正,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而学困生犹如缺乏养分的花,是德育工作的重点、难点,也是班主任工作极具挑战性的攻克点。本文结合笔者工作中转化学困生小何的德育案例,分析平等、鼓励、关爱等三大要素在学困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困生;德育;要素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灵魂,肩负着教学与育人的重任。而德育工作指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心理健康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证班级风气端正,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学困生是德育工作的重点难点,也是班主任工作极具挑战性的攻克点。下面我将结合真实案例,分析学困生德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
  一、学困生德育案例
  2018年,我接手了一个初三毕业班,第一节班会课,我就发现了一个典型的“学困生”——小何。他从我开始讲话到结束,就一直趴在桌子上睡觉,没有抬过头。然而,我并没有因为他的行为而对他表示厌恶,反而记住了他的名字,主动接近他,以朋友的方式与他相处。开学第三天,我无意听到他对其他同学说:“新老师好像挺喜欢我的!”
  开学第一周,小何表现非常好,不仅上课没有睡觉了,还很积极参与课堂,我特意表扬了他。小何很开心,说了一句让我很惊讶的话:“老师,你表扬我吗?从来没有老师表扬过我耶!”原来小何从小就好动多话,不少受到老师的批评,但却从没有被老师表扬过,甚至我发现每次当我向小何妈妈汇报小何的进步时,她都会一直强调学生有很多缺点。所以后来我总是抓住机会表扬他,在鼓励下,小何的学习也越来越上进。
  转化工作出奇顺利,然而周末的时候,小何妈妈告诉我,他离家出走了,原因是他爸爸摔了他的手机。小何说:“他爸妈不赔给他手机,他坚决不回家。”我怎么劝说都没有用。但我知道情况也并没有他妈妈说得那么糟糕,因为他还懂得按时回学校上课,证明他还是想学习的,离家出走主要是和父母斗气而已。最后经过了将近一周的调解,我每天和学生沟通了解他的想法,并向其父母反馈,给雙方寻求下台阶,才顺利让学生回了家。这个事件虽然带给了我不少的麻烦,但由于过程中真诚的关怀,让小何和我的关系更加亲密,对我也更加信任了。
  这场出走风波以后,小何很多事情都愿意和我分享,愿意听我意见,虽然有时还是会在学习上偷懒,在纪律上犯错误,与家长闹矛盾,但他在学习上有了自己的目标和动力,在纪律上也在努力地约束自己,和家长的关系有了一定的缓和,这些进步都是德育成功的开端。
  二、案例分析
  我们经常把学生比喻为花朵,其实学困生也是一朵花,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缺乏一些所需的养分。在小何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三个要素在学困生的德育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平等:平等对待改善师生关系
  作为老师,我们要做到“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用民主的方式对待他们,给予每位学生平等的关爱。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纪律表现差,很容易被老师轻视,被同学排斥,甚至受到不平等的对待,而这往往会导致学生越发叛逆,师生关系越发紧张。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应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缺点,不能先入为主地定性一个学生。从案例中,不难发现小何以前由于在校表现不佳,经常被老师忽视、批评、所以在他对老师产生了刻板印象,与我初次见面就趴桌睡觉,可以看出他对老师自然地排斥。但我没有因为他的行为而对他表示厌恶、轻视,反而主动接近他,与他交朋友,让他觉得老师没有看不起他,反而还挺喜欢他的,一下子对老师就产生了好感,接下来的管理就容易多了。
  2.鼓励:赞扬鼓励扩大学生优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鼓励他们独立工作,进行创造,获取成功。”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哪怕一点点的进步。只有用正面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才会不断地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在案例中,小何在老师、同学,甚至是家长的眼中都是一个满身缺点的人,他没有接受过表扬,却习惯了被批评,久而久之他自己也把自己定位是一个“坏学生”,行为也不断恶化,向“坏学生”这个标签倾斜。一个真诚的表扬让小何重新燃起了向上的信心,一个热情的鼓励让小何有了进步的动力。我们不能奢求学生一下子改正所有的缺点,变成“三好学生”,我们能做的是看到他的进步,肯定他的进步,不断放大他的优点,让他的优点慢慢盖过缺点。
  3.关爱:真诚关爱等待教育时机
  学困生的成长需要时间,而时间需要用爱填充;学困生的教育需要时机,而时机也需用爱守候。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相互的,我始终相信,付出爱,学生会感受得到,并且回报以爱。“亲其师,信其道”,小何“亲”我,“信”我,我的教育才在他心中留有“分量”,我的教育才可能有效果。我从不担心学生犯错,只要不涉及道德和安全问题,错误是可以用爱包容的,而且错误的事故往往是最好的教育时机,因为人都是在错误中成长的。所以教师要真诚关爱学生,用心观察学生,在明确学困生的行为成因后,在合适的场合和环境下,利用最好的时机进行教育。如在案例中,小何的离家出走是德育工作中的一场“事故”,但如果我心中对他没有关爱,认定小何不懂事,生气于小何给我制造了麻烦,对小何的行为感到生气,对事情不予理睬或者强行要他回家,都将破坏我和小何的师生关系,也不利于事情的解决,更无法达到德育的效果;是真诚的关爱耐心地将“事故”变为了“故事”,让“错误”生长出了教育的时机。
  在学困生的德育工作中平等对待是基础,热情鼓励是动力,真诚关爱是前提,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只有为学困生补充好这三种成长的“养分”,才可能开展好学困生的德育工作,浇灌出丰富多彩的美丽“花朵”。
  参考文献:
  [1]韦碧云.给一课草以开花的时间——以一名学困生的成长为例浅谈德育[J].读与写杂志,2015(3).
  [2]廖秋兰.爱的力量——浅谈初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中华少年,2017(23).
  [3]梁霖.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5(1).
  [4]王晓静.师爱——学困生转化的催化剂[J].青海教育,2016(12).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教师反映欣赏课难上,学生也觉得没兴趣,当前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欣赏教学的需求。为此,基于“研学后教”的理念下,我对音乐欣赏课“后教策略”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与探索,以此来促进我们的音乐欣赏教学,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实现“轻负高质”,真
【摘要】文明礼仪是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 对幼儿塑造良好的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着手,探索运用多种策略方法让文明礼仪教育在幼儿园落地生根,以丰富幼儿文明礼仪知识,提高文明礼仪意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行为习惯;品德  陶行知曾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①‘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高三的化学学习,就是老师引导学生对高中知识的回首,是求得“真”与“是”的快乐,是为之“不悔”,为之“憔悴”后的喜悦。  高三化学知识点多且相互交叉,容易混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让
【摘要】在初中阶段,管理班级一直都是初中班主任的重点工作,但这也是最让班主任头疼的一个问题。为了能够让班级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初中班主任应该加强对班级的管理,以此来改善班级的学习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可以为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上打开一条新的路径。有了信息技术的加持,班级的日常管理可以变得更加细致,让教育可以更加符合初中生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信息技术  随着信
【摘要】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学习历史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人文素养,表现为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情感,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的培养途径方式很多,而其中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历史情境结合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是进行历史学科的家国情怀培养的很好的方法与途径。下面以八年级《五四运动》一课的教学为例,简单探讨在教学过程中,
【摘要】生成性资源是指课堂上出现的一些教师在课前没有预设到的情况。它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财富,既表达了学生们新奇的想法,同时也表明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因此,在我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会十分注重课堂上出现的十分有教学意义的生成性资源并不断的反思,希望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生成性资源;反思  圣贤提倡“吾日三省吾身”,教学中反思十分重要,教学反思主要是指教师通过课后对教学过程的
【摘要】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古诗词教学活动中,可以使古诗词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丰富语文课程内容。因此教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古诗词教学需要营造良好的古诗词教学情境,創设传统文化意境,将古诗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更好的结合,充分发掘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加强小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与
摘 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和自杀现象屡屡刺痛社会良知,挑战公众的道德认知和法律底线。探其原委,追根溯源,是多年来学校德育中惩戒教育的严重缺失形成了“破窗效应”,因而造成学校德育的失当。因此,应重新审视并明确惩戒教育在学校德育中应有的地位和应该起到的作用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运用惩戒教育的“1234”策略,立足一个出发点,建立两个机制,遵循三个基本原则,把握好四个尺度,着力提高学校德育的效能。  
注定的,  是偶尔,  也是必然。  ——题记  这是我从教第十个年头的开始。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  十年之后,我发觉,我已深深地爱上“你”——教书育人,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2004年,高考,如果以我一贯的成绩,勉强可以考上中大,结果,真的就是“勉强”,我被第二志愿——华中师范大学录取,从此半只脚踏进了教育行列。  2008年,毕业—
【摘要】“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学生良好品德的外化表现在各种行为习惯上。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中,笔者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深化学校德育阵地建设,培养学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德育;建设;习惯  叶圣陶先生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所以,培养优秀的未成年人首先要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