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形式的意识形态问题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06783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特里·伊格尔顿是英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也是当代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对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问题有过深入的研究,在其新作《文学事件》中,他重申了意识形态与文学作品的重要关系,并且对文学的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新的阐释。特别是文学形式与意识形态的问题、意识形态的解读问题,是伊格尔顿关注的重点,也是本文试图总结和梳理的。
  关键词:文学;意识形态;形式;结构化
  作者简介:朱鸿旭(1991-),男,汉族,四川省通江县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02
  引言:
  特里·伊格尔顿是英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也是当代十分活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他在2012年出版的《文学事件》一书,通过梳理和总结众多文论流派的理论主张,对文学本质、事件、虚构等关键问题做了深入的阐释,并提出了“结构化”的文学阅读策略。伊格尔顿曾自称:我不把自己看作是“后马克思主义者”,我是马克思主义者[1]。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考察文学与社会的方法和视角在伊格尔顿的学术生涯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文學事件》中,伊格尔顿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对意识形态问题有深入的研究,并且积极与新的思想潮流进行融汇与交流,显示出他对理论问题的创新性和敏锐性。
  一
  在伊格尔顿看来,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不仅体现在内容中,作品的结构、风格、语言等形式方面,甚至作品的消费方式、外观、生产方式都是考察文学意识形态的重要切入口。西方理论界对于形式与意识形态的理论建构虽然在伊格尔顿这里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其起点和先声却早有渊源,正如伊格尔顿所说:西方批评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所谓的“形式意识形态”,也就是说,这种“形式意识形态”并不是文学或艺术作品中的意识形态,它不仅仅体现在作品的内容之中,同时也体现在作品的类型、风格、结构和叙事方式等等形式之中。[2]早在卢卡奇那里,形式就被看做是意识形态在艺术作品中最重要的承担者,法兰克福学派则运用形式主义的分析方法,发展出了“审美形式理论”,通过这种形式一元论寻求人类解放的真理。马舍雷对于文本中的“沉默”的研究,以及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都体现出从文本形式的裂缝中寻找文本阐释空间的尝试。而几乎与伊格尔顿同时,詹姆逊对俄国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语言学的角度清理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促进了对“形式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构建。西方学者对于形式与意识形态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从政治环境来看,冷战的结束,左翼政治力量的衰落,共产主义实验的破灭使得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理论界的地位受到了质疑和削弱,马克思主义者必然要寻找新的理论资源,进行调试和更新。并且,马克思对文学的论述本身就是零散不成体系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也有利于理论家进行创新和探索。另外,西方的语言学转向以来,“形式论”的理论思潮席卷了各个研究领域,不论是在语言学,哲学还是文学理论界都有巨大的导向作用,这也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与形式研究的结合。
  二
  在《文学事件》中,伊格尔顿对形式与意识形态的问题再次进行了讨论。他的讨论主要是在评述各个文论流派主张的过程中展开的,他发现“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具有极富成效的联盟关系,尽管这种关系所带来的问题与其所能解决的问题一样多。”[3]这种联盟关系主要就体现在形式主义为意识形态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在这条新途径的开辟者中,首屈一指的是法国理论家马舍雷,马舍雷把文学看作是意识形态生产的重要环节,在文学作品中,意识形态完成了它的经验化过程,成为接受者可以感知的经验。通过文学的中介,意识形态从观念系统转化为一种工具,接受者凭借这种工具可以理解作为社会和历史决定物的自身。但是,马舍雷同时指出,意识形态并不直接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人们生活于其中的自发意识形态不是简单的文本的镜面反映,意识形态被打碎、翻转和暴露,在文本中改变了它原来的面目”[4],只有在作品的深层,在黑暗与沉默、空白与未定之处,我们才能找到意识形态逃逸的踪迹。伊格尔顿肯定了马舍雷的沉默理论,在他看来:“意识形态通常拒绝承认自己的边界,天真地想象自己的范围是无限的、永恒的。不过,这种对意识形态的形式化和具体化的作用恰恰在于:它使所有那些因为某种社会现实而被排除在文本之外的缺口、沉默和省略开始言说自身。”[5]马舍雷的沉默理论同时提示了意识形态的灵活性和复杂性,在文本之前,它是一个自足自在的抽象系统,维持着自身的同一性。而在文本中,它又能巧妙地隐藏自身,当普通读者和传统批评注目于作品内容之时,使自己抽身而出。这一点似乎是伊格尔顿之前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在《批评与意识形态》中,伊格尔顿声称:“文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破坏控制它的意识形态”[6]而在《文学事件》中,他对此做了更正,他承认自己忽略了意识形态的“足智多谋”和“多产性”。伊格尔顿认为,马舍雷的意识形态理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种子扎根在阿尔都塞的理论土壤之中,阿尔都塞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在意识形态内容和自身之间展开了一种内在的距离,这种距离允许我们用一种疏离和潜在解放的方式觉察出意识形态的内容。”[7]这一理论无疑对马舍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马舍雷又启发了伊赛尔的空白理论,从而将形式与意识形态的研究推向更新的阶段。
  三
  在伊格尔顿这里,形式的内涵也更加宽广了,不仅包括语言、修辞和风格意义上的形式,也包括潜在的形式,即空白或沉默的形式。形式的沉默和空白也为《文学事件》第五节“策略化阅读”埋下了伏笔。
  前面已经谈到,伊格尔顿肯定了马舍雷对关于意识形态的“沉默”理论,承认了意识形态的多产性和足智多谋。那么,如何发现潜藏在文本深处,甚至是文本空白处的意识形态呢?伊格尔顿对此并没有明确的回答,不过,他在对精神分析的评述中已经给了我们提示:“正如潜在的渗透到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因素和意识形态一样,无意识并非是我们可以在自然状态中获得的,我们认知它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已经被自我策略化地塑造过了的形式。”这一分析的重点虽然不在意识形态,不过,既然他也承认了意识形态和无意识的对应关系,那么我们大可以仿照他的说法:我们认知文本中的意识形态和历史因素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已经被作者策略化地塑造过的文学形式。   这一策略化的塑造过程就是文学事件,文学事件与结构化是同一个意义的两种不同表示,伊格尔顿借用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了他对“事件”的理解:我们需要一种将梦文本(dream-text)当做事件和结构的分析方法,也即把它结构化的分析方法。这正是弗洛伊德在谈及“梦的运作”(dream-work)所用的方法,它代表了一种对梦的材料的生成、压缩、抑制、变形、替换、伪装、美化的动态过程。弗洛伊德以及拉康对无意识理论的研究确实给了伊格尔顿很大的启示,与梦的生成类似,文学同样是材料的变形和伪装过程,是意识形态的隐匿和置换的过程。正因为这样的过程是动态的,从而使文学成为一种事件,一种意义的生产过程。
  伊格尔顿把文学中的意识形态解读过程看做是一个“问答式”的结构,“理解一部文学作品的過程,就是重构作品中的意识形态语境,这些语境提出问题,而作品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8]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答一样重要,因为问题指示了解决的方向,当我们能够提出问题,其答案也就在不远处了。伊格尔顿把阿尔都塞的“问题式”(problematic)阅读方法和福柯的“认知决定性”(episteme-determines)结合起来,这些理论都强调,一个可以接受的问题框架将会决定在特定历史语境中什么成为答案和解释。
  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思想结合了阿尔都塞、雷蒙.威廉斯等人的理论成果,又融合了其他学派的思想方法,其生成的环境是十分复杂的,再加上他飞扬的文采和跳动的思绪,使他的思想显得驳杂艰深,缤纷诡谲。他在《文学事件》中提出的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反复思考。
  注释:
  [1]王杰 徐方赋,“我不是后马克思主义者,我是马克思主义者”-特里.伊格尔顿访谈录[J].文艺研究2008.12.
  [2]王杰 徐方赋,“我不是后马克思主义者,我是马克思主义者”-特里.伊格尔顿访谈录[J].文艺研究2008.12.
  [3]Terry Eagleton, The Event Of Literature[M].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2012.P95.
  [4]Pierre Macherey,A Theory Of Literature Production, Geoffrey Wall,Routledge,London,1978.P132.
  [5]同上P96.
  [6]Terry Eagleton,Criticism And Ideology,London 1976,Ch.5
  [7]Terry Eagleton, The Event Of Literature[M].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2012.P96.
  [8]Terry Eagleton, The Event Of Literature[M].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2012,p177.
  参考文献:
  [1]Terry Eagleton, The Event Of Literature[M].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2012.
  [2]Pierre Macherey,A Theory Of Literature Production[M]. Geoffrey Wall,Routledge,London,1978.
  [3]Terry Eagleton,Criticism And Ideology[M].London 1976.
  [4]王杰 徐方赋,“我不是后马克思主义者,我是马克思主义者”-特里.伊格尔顿访谈录[J].文艺研究2008.1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还没有一个画家能像齐白石一样让人们喜爱。《齐白石自述》给我很多新的启示。白石老人一生生活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荣辱不惊,远离虚名,绘画的热爱与真诚,并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齐白石;绘画;随想  作者简介:何丽飞(1992.10-),女,汉,广东南海人,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人物)。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藏语中,“湖”被称为“错”。翻开西藏地图,满眼都是大大小小的“错”。在从藏北返回拉萨的途中,我便经历了一条“错、错、错,一错再错”的湖泊密集之路。  羌塘高原的第一夜,是在仁多乡度过的。路边的灯亮了,天一擦黑,便摩拳擦掌拿上三脚架,缩着头,顶着风,来到村外一个黑暗的山坡边。当地平均海拔已经到5000米,身穿羽绒服和毛衣也抵挡不住寒冷。安好相机,默默回忆行前查好的参数,以为可以拍几张惊艳的银河和星
摘 要:《第二十二条军规》和《活着》的主题都是主人公对“活着”的追求。余华,曾经的先锋作家却选择了与海勒截然相反的写作流派,本文通过对比两个文本中主人公的人物性格,人物情感爆发的集中性等方面,探究两位作家选择不同写作流派的原因。  关键词:《第二十二条军规》;《活着》写作流派;人物对世界的接受;  作者简介:苏子涵(1995-),女,汉族,山西省运城市人,西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
摘 要:民族志电影是电影艺术对民族学以及人类学的一种贡献,这种贡献自有其利弊之处。其利在于它能将一个民族可能被遗忘的民俗、语言、历史事件等永久地保存下来,使其不会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弊则是这种保存通过摄影和剪辑等电影制作方面的手段,从而可能会呈现一个并不很真实的历史世界。2011年在台湾上映、2012年在内地上映的《赛德克·巴莱》可以说是民族志电影的一个缩影。正是因为民族志电影的这种特性,使其具
摘 要:王羲之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代表,具有清俊飘逸,含蓄蕴藉的特点。本文对王王羲之书法艺术风格的分析,主要结合王羲之的个人思想对王羲之的书法意艺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王羲之;书法艺术风格;清峻飘逸;含蓄蕴藉  作者简介:陆寅(1994.2.-),男,江苏省靖江人,专科学历,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01  人体若是酒杯,美酒便是灵魂,因为酒是接通人性灵魂深处的桥梁,也是联结悲欢离合的秘密精神通道。悠悠历史的时空里,中国是酒的故乡,创造了丰富的酒文化。酒的世界里,可以让人忘却烦恼,借酒消愁;可以麻痹自己,像“阿Q”般处世;可以激发灵感,创作诗歌……  谈到酒和诗,我们不得不提到陶渊明和李白。
摘 要:《逃离》是加拿大女作家艾丽斯·门罗的主要代表作品。作品以女性视角讲述了关于“逃离”的故事,展现了现代女性生存的悲剧性。本文通过联系作者本人的生平经历来阐释“逃离”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关键词:爱丽丝·门罗;《逃离》;启示  作者简介:杨天姣(1992-),女,汉族,山西大同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本文以唐诗《渡汉江》两种英文译本为例,从译者主体性这个角度,对两种译本进行评析,并指出译者尊重原文却又不拘泥于原文,尊重译语但尽最大可能不凌驾于原文之上,译者对原文的阐释最终会维持在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渡汉江》;翻译;评析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0-02  一、引言  作为源语
摘 要:《今昔物語集》(以下简称《今昔》),是日本说话文学的集大成之作。本文通过分析除怪故事中的鬼怪形象,了解了日本平安时代人们的鬼怪观念。认为在《今昔》中鬼有化形、隐身的神通和吃人的习性,并且出现了拥有了狡猾、知晓人情、善于伪装等精神方面的性质的鬼怪,是绝对强势的崇高的存在,能够刺激处于力量对比底层的人类的自力救赎的生存意识。  关键词:今昔物语集;除怪故事;鬼怪形象;生存意识  [中图分类号]
摘 要:“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从表面上看是一个中国式的大团圆故事,但是细细推敲,不难看出其中蕴含的种种悲剧意蕴以及作者汤显祖对生命的叩寻,戏曲中的主角天生多情,因时而发,在生死之间,在人间与地府之间,体现出鲜活的生命力,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充斥着强烈的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色彩。  关键词:牡丹亭;至情说;生命观  作者简介:高圣怡(1996.8-),女,汉族,湖北荆州人,南昌大学中文系本科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