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民族文化”的奇葩之一,伴着岁月的脚步,悄然绽放。在优秀传统文化渐渐被淡化的今天,她,从古老的夹缝里伸出了新绿的芽,呼唤着在校园里的传承与发展。“理念引领,整合目标,让板块充满‘非遗味’;立足校本,整合资源,让主题沐浴‘非遗风’;着眼发展,整合平台,让体验激荡‘非遗情’”,我校在育人过程中着力“三大整合”,打造少先队活动“非遗”特色名片,让“闽南非遗”能在我校少先队工作中生根、扎根、绽放异彩。
中国是世界上“非遗”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004年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厦门作为闽南文化区域的地理中心城市,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主要保存地之一,保存了众多原生态的闽南民族民间文化,拥有众多的“非遗”保护项目。2006年,我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探索出了一条“非遗”在校园传承中行之有效的路子。
在三级课程管理中,由于受到课时、师资等诸多限制,在校本课程这个平台上,我们仅能侧重从孩子们最有兴趣的动手操作层面入手,解决“技能习得”层面的问题,“文化认同”与“文化尊重”等情感层面,成为“非遗文化”扎根校园的一个瓶颈。少先队活动的活动板块设计,则为我们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户,把“非遗”引入,风景别样精彩。
一、理念引领,整合目标,让板块充满“非遗味”
少先队活动,是学生成长的一个熔炉,在这个舞台上,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自己的七彩童年。让“非遗文化”成为少先队活动的又一着力点。
有这样的理念引领,及对过程实施的思考,我们把少先队活动与“非遗项目”进行目标上的整合,形成板块活动的目标共识:其一,热爱文化是板块的核心。情感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强加的,活动要关注孩子的真实情感,通过优秀“非遗”文化的熏陶,引领学生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二,回归生活是活动的起点。从生活中来——主题内容选择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非遗项目,让活动内容的设置因生活而丰富;到生活中去——鼓励学生在学习、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创作,让生活因课程的开设而变得更加精彩。其三,重视实践是活动的沃土。我们要给孩子带得走的能力,而不是拖不动的书包,因此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能力提升。实践,作为活动的生命沃土,每一次活动的设计,都要讲究落到实处,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活动目标导向要明,活动过程体验要实,活动评价方式要真。其四,追求灵动是活动的品位,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灵动,作为活动的品位追求,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引在活动前,突出一个“人”字;导在活动中,强调一个“趣”字;用在活动后,讲究一个“行”字。使认知与实践并重,让情感在体验中内化,升华为品质。
理念引领,整合目标,伴“非遗”寻根,我们找到了少先队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融合点——“瑰丽的非遗”系列少先队特色活动板块就这样诞生了,不管是年级的必修主题还是融合的选修主题都充满了浓浓的“非遗味”。
二、立足校本,整合资源,让主题沐浴“非遗风”
少先队活动开展成功与否,活动资源的开发首当其冲。“非遗”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要实现“文化认同”的活动目标,不是传统意义上安排几次班队课和几次专题讲座或者实践体验即可解决,正如美国著名的课程专家泰勒说的:“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的资源;要加强校外课程,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于是,我们根据活动资源的存在形态, 融合校本课程、德育处、教导处的资源优势,有效进行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整合,架构“瑰丽的非遗特色活动板块资源网”。通过这张“资源网” 来凸显生本意志,更好地优化资源、服务活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就这样,借助我校特聘的课程专职教师:台湾“金门狮王”王明宗老师、全国“金剪刀奖”得主刘进才老师、全国掌上木偶传承人庄晏红老师、珠绣传人宋祥生等一线艺术家的独特的人格魅力与艺术魅力,有了名师的引领,就会让少先队活动永葆活力。其次,借助学校多年积累的“实践基地”——厦门博物馆、厦门市“非遗”保护展览馆、剪纸工作室、吾洲陶艺工作室、华祥苑公司,经过整合的“基地资源”全面而多样,让实践体验充满诱惑。
立足校本,整合资源,助“非遗”生根,让我们的活动沐浴“非遗风”。
三、着眼发展,整合平台,让体验激荡“非遗情”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在少先队活动中,让更多的学生看到“非遗文化”中的“美”,感悟“非遗文化”蕴藏的无限“魅力”,让体验活动充满浓浓的“非遗味”就显得尤为重要。着眼学生发展,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尝试,整合少先队活动形式多样的活动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实践舞台:
其一,整体设计,规划学年大专题活动。在学期初少先队活动中,我们参考当年全国的“非遗主题”,设计学校的“非遗主题”,开展专题性的大队主题活动:台湾木偶大师黄俊雄在校园内搭起了舞台,带领孩子领略了布袋木偶戏的独特魅力;戏丑迎新春,高甲戏团的互动让全场乐开怀;闽南小吃嘉年华,义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搭起小吃一条街,粽子、春卷、海蛎煎……孩子们不仅吃得欢,动手尝试做做也是不错的选择;校园非遗日更是精彩纷呈,校园的各个角落分别“散落”着各种“非遗”珍珠:陶艺角,孩子们跟着金门“狮王”王明宗老师捏陶泥;剪纸区,全国金剪刀得主刘进才老师被学生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每年倾全校之力的“非遗”大队主题队日活动,成为少先队的招牌活动,深受师生喜爱。
其二,点上深化,设计班队小主题活动。班级小专题,往往能将体验活动引向纵深。寻找遗失的闽南民间的童玩,大课间里一起分享;探究源远流长中国茶文化,专题汇报会上一起交流;妙手演出一个精彩世界,制作木偶,创编故事,分工合作间,演绎精彩,孩子乐在其中,成长在其中。
其三,多端切入,设计假期“小鬼当家”。“小鬼当家”是我校为孩子们量身打造假期实践作业,借助这个平台,我们也开辟了“非遗”专栏,引导孩子自主将学校“非遗”课程中学到的技能应用到生活中:设计一张“剪纸贺卡”剪出来,送给爷爷奶奶;挑一件衣服,用珠绣课习得的技法进行美化;为家中的客人进行一次茶艺表演。学以致用,往往深得孩子的心,新学期初的交流,来自学生的大量的照片、作品、感言、视频,让我们从孩子的眼中看到了自豪与自信。
着眼发展,整合平台,让体验中激荡着“非遗情”,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选择与活动经历中,收获的不仅是个人兴趣得到现实的满足感,更有难以忘怀的愉悦感,学习实践的成就感。
我校少先队工作的三大整合,打造了少先队活动“非遗”特色名片,让“闽南非遗”在少先队这个舞台上生根、扎根、绽放异彩。
中国是世界上“非遗”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004年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厦门作为闽南文化区域的地理中心城市,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主要保存地之一,保存了众多原生态的闽南民族民间文化,拥有众多的“非遗”保护项目。2006年,我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探索出了一条“非遗”在校园传承中行之有效的路子。
在三级课程管理中,由于受到课时、师资等诸多限制,在校本课程这个平台上,我们仅能侧重从孩子们最有兴趣的动手操作层面入手,解决“技能习得”层面的问题,“文化认同”与“文化尊重”等情感层面,成为“非遗文化”扎根校园的一个瓶颈。少先队活动的活动板块设计,则为我们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户,把“非遗”引入,风景别样精彩。
一、理念引领,整合目标,让板块充满“非遗味”
少先队活动,是学生成长的一个熔炉,在这个舞台上,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自己的七彩童年。让“非遗文化”成为少先队活动的又一着力点。
有这样的理念引领,及对过程实施的思考,我们把少先队活动与“非遗项目”进行目标上的整合,形成板块活动的目标共识:其一,热爱文化是板块的核心。情感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强加的,活动要关注孩子的真实情感,通过优秀“非遗”文化的熏陶,引领学生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二,回归生活是活动的起点。从生活中来——主题内容选择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非遗项目,让活动内容的设置因生活而丰富;到生活中去——鼓励学生在学习、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创作,让生活因课程的开设而变得更加精彩。其三,重视实践是活动的沃土。我们要给孩子带得走的能力,而不是拖不动的书包,因此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能力提升。实践,作为活动的生命沃土,每一次活动的设计,都要讲究落到实处,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活动目标导向要明,活动过程体验要实,活动评价方式要真。其四,追求灵动是活动的品位,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灵动,作为活动的品位追求,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引在活动前,突出一个“人”字;导在活动中,强调一个“趣”字;用在活动后,讲究一个“行”字。使认知与实践并重,让情感在体验中内化,升华为品质。
理念引领,整合目标,伴“非遗”寻根,我们找到了少先队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的融合点——“瑰丽的非遗”系列少先队特色活动板块就这样诞生了,不管是年级的必修主题还是融合的选修主题都充满了浓浓的“非遗味”。
二、立足校本,整合资源,让主题沐浴“非遗风”
少先队活动开展成功与否,活动资源的开发首当其冲。“非遗”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要实现“文化认同”的活动目标,不是传统意义上安排几次班队课和几次专题讲座或者实践体验即可解决,正如美国著名的课程专家泰勒说的:“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的资源;要加强校外课程,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于是,我们根据活动资源的存在形态, 融合校本课程、德育处、教导处的资源优势,有效进行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整合,架构“瑰丽的非遗特色活动板块资源网”。通过这张“资源网” 来凸显生本意志,更好地优化资源、服务活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就这样,借助我校特聘的课程专职教师:台湾“金门狮王”王明宗老师、全国“金剪刀奖”得主刘进才老师、全国掌上木偶传承人庄晏红老师、珠绣传人宋祥生等一线艺术家的独特的人格魅力与艺术魅力,有了名师的引领,就会让少先队活动永葆活力。其次,借助学校多年积累的“实践基地”——厦门博物馆、厦门市“非遗”保护展览馆、剪纸工作室、吾洲陶艺工作室、华祥苑公司,经过整合的“基地资源”全面而多样,让实践体验充满诱惑。
立足校本,整合资源,助“非遗”生根,让我们的活动沐浴“非遗风”。
三、着眼发展,整合平台,让体验激荡“非遗情”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在少先队活动中,让更多的学生看到“非遗文化”中的“美”,感悟“非遗文化”蕴藏的无限“魅力”,让体验活动充满浓浓的“非遗味”就显得尤为重要。着眼学生发展,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尝试,整合少先队活动形式多样的活动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实践舞台:
其一,整体设计,规划学年大专题活动。在学期初少先队活动中,我们参考当年全国的“非遗主题”,设计学校的“非遗主题”,开展专题性的大队主题活动:台湾木偶大师黄俊雄在校园内搭起了舞台,带领孩子领略了布袋木偶戏的独特魅力;戏丑迎新春,高甲戏团的互动让全场乐开怀;闽南小吃嘉年华,义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搭起小吃一条街,粽子、春卷、海蛎煎……孩子们不仅吃得欢,动手尝试做做也是不错的选择;校园非遗日更是精彩纷呈,校园的各个角落分别“散落”着各种“非遗”珍珠:陶艺角,孩子们跟着金门“狮王”王明宗老师捏陶泥;剪纸区,全国金剪刀得主刘进才老师被学生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每年倾全校之力的“非遗”大队主题队日活动,成为少先队的招牌活动,深受师生喜爱。
其二,点上深化,设计班队小主题活动。班级小专题,往往能将体验活动引向纵深。寻找遗失的闽南民间的童玩,大课间里一起分享;探究源远流长中国茶文化,专题汇报会上一起交流;妙手演出一个精彩世界,制作木偶,创编故事,分工合作间,演绎精彩,孩子乐在其中,成长在其中。
其三,多端切入,设计假期“小鬼当家”。“小鬼当家”是我校为孩子们量身打造假期实践作业,借助这个平台,我们也开辟了“非遗”专栏,引导孩子自主将学校“非遗”课程中学到的技能应用到生活中:设计一张“剪纸贺卡”剪出来,送给爷爷奶奶;挑一件衣服,用珠绣课习得的技法进行美化;为家中的客人进行一次茶艺表演。学以致用,往往深得孩子的心,新学期初的交流,来自学生的大量的照片、作品、感言、视频,让我们从孩子的眼中看到了自豪与自信。
着眼发展,整合平台,让体验中激荡着“非遗情”,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选择与活动经历中,收获的不仅是个人兴趣得到现实的满足感,更有难以忘怀的愉悦感,学习实践的成就感。
我校少先队工作的三大整合,打造了少先队活动“非遗”特色名片,让“闽南非遗”在少先队这个舞台上生根、扎根、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