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型辅导员培养问题探析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ing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断推进,学科式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从反思型教师教育视角探讨反思型辅导员的培养问题是新时期辅导员研究的新思路,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理论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自中央16号文件及教育部颁布相关配套文件下发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也得到了相对全面的研究和发展。总体看来,“高校辅导员研究正日益成长为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下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围绕辅导员研究的学科式发展趋势对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学科背景下的辅导员问题探讨,如何从政策解读、经验归纳转向更为整体性、科学性、专业性的学术研究风格,是新时期辅导员问题研究的新站位和新思路。
  一、反思型辅导员的内涵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其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终身学习的态度、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自我反思的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反思型教师教育理论的启示下,提出对反思型辅导员的培养问题。那么,什么是反思型辅导员?所谓反思型辅导员,是指具有自我反思意识、反思能力、反思行为的辅导员群体,即能够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针对个体施教行为、教育方法、教育途径及所产生的教育效果等问题进行自觉性的审视和分析活动,并能够将优化的教育思想及方法及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来。反思型辅导员个体的自觉反思意识、能力和行为贯穿于辅导员个体成长的各个阶段,辅导员通过经常性的审视及分析活动,逐渐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提升个体开展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并逐步实现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主动性。
  二、反思型辅导员培养的理论依据
  培养反思型辅导员是增强辅导员个体反思意识,提升反思能力,促进正确反思行为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辅导员形成持续发展的专业素质。元认知理论、行动研究理论为反思型辅导员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元认知监控。“元认知”这一术语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弗维尔提出,是“对认知过程的认知,包括个体拥有的有关认知过程的知识和对认知过程的控制”。元认知是认知的高级阶段,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部分构成。其中,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的核心,是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元认知监控包括制定计划、执行控制、检查结果、采取措施四个基本环节,强调了认知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对自身进行的积极、自觉的调节、控制和监控,通过运用自我监视机制确保成功完成任务。
  2.行动研究。行动研究为培养反思型辅导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行动研究作为一个术语产生于20世纪的美国。在《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行动研究被界定为“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性研究”。对于行动研究的过程,不同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美国心理学家勒温将行动研究过程分为四个步骤,一是确定计划,二是执行,三是观察行动的过程,四是重新设计计划、执行和观察进程,评价执行效果,并对计划做出修改。英国学者凯米斯将行动研究看作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等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其中“反思”环节是第一个螺旋圈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虽然不同学者对行动研究的过程进行了不同的分析,但是总体来看,行动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循环的过程,离不开反思和自省。
  三、反思型辅导员培养策略
  反思型辅导员培养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辅导员作为反思的主体,除积极发挥自主性、主观能动性之外,还应不断探索提升自身反思能力的实践策略,从而逐渐趋向于成熟型的反思型辅导员。
  1.加强自身理论建设。反思是一项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究行为。能否实现积极思维和科学探究,取决于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及个人能力。作为反思行为的主体,辅导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一方面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问题的把握,另一方面,积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努力搭建较为完整的知识架构。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准确地发现问题,并通过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最终实现对问题的破解。也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不断提升自身反思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不断拓宽反思内容。反思型辅导员在教育实践中通常围绕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效果等维度进行反思,其目的大多定位于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事实上,上述反思内容是存在局限性的,且距离一位成熟的反思型辅导员标准远远不够。反思型辅导员除应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涉及的上述问题外,必须将反思的内容拓展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关注到社会与个体、主体与客体,内化与外化等研究范畴,逐步实现趋于完整的反思视角,提升反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3.积极把握反思阶段。美国教育家舍恩根据反思发生的不同阶段提出了“对行动的反思”和“行动中的反思”两种反思行为。其中,“行动中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反思,“对行动的反思”是指教师在课前和课后进行的反思,以及对行动中反思的反思。舍恩的这一理论阐释对反思型辅导员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辅导员应该积极把握反思行为能够存在的不同阶段,立足实践,积极思考,不断培养和完善自身反思能力,在实践中逐渐转化为研究者。
  反思型辅导员的培养问题是辅导员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方向,新视角。其生命力在于有助于了解和把握当前辅导员教育现状、动态及趋势,有助于深化辅导员专业化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实现辅导员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反思型辅导员培养进程中,辅导员除加强自身建设外,高校也应从队伍建设角度积极探索反思型辅导员的培养策略,并对辅导员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此外,学界还应不断加强相关理论探究。目前,围绕反思型辅导员培养还有许多问题急需破解,如反思型辅导员培养模式,反思型辅导员培养的途径及方法,影响辅导员反思能力的因素探究等。通过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共同建设,全面提升辅导员反思能力,从而养成持续发展的专业潜质,有效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慧 高校辅导员主体论探析[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58。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445961.htm。
  3.袁振国 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04(5)。
  4.约翰·杜威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阂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96。
  5.约翰·杜威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阂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0。
  6.白延峰 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09.4。
  7.路海东 学校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
  8.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87-188。
  9.孙杰 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1)。
  
其他文献
要学好英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初学时,学生会觉得新奇,兴趣会很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加上个别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调,往往使一部分学生逐渐减弱对英语的兴趣,甚至丧失信心,放弃学习英语。这就要求每一位英语教师,特别是初一年级教师,必须要想尽办法提高自身的素质,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长久保持,为学生以后
期刊
摘 要:合作学习是基于社会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一种教学和学习方式。社会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与讨论是推动认识发展的重要部分,认为小组的讨论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的知识、产生新的概念,并将两者结合为系统连贯的知识体系。交流、合作是学习的重点,其教学目标不是局限于个别知识及技能项目的掌握,而是重视通过教师技巧的发问及学生之间的讨论,发展学生的思考及判断能力,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在群体中与别人协作通过
期刊
摘 要:是突破自我极限、挑战自我的一种竞技活动。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人类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胜过他人易,超越自己难,正因为广大的体育工作者学会了自己跟自己较劲,永不自满,绝不言败的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勇于超越自我,一次又一次地打破自己创下的“纪录”而蜚声海内外。体育其实就是“拼搏”的代名词。体育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能磨练学生的拼搏意志,造就学生的进取精神。  关键词:竞争意识 拼搏意志
期刊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一直是热门话题。时至今日,在我身边,“两极分化”不但未见减缓收敛,反呈愈演愈烈之势。根据我这几年来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基本能做到班级中不及格的学生数量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减少,所以,我很想把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高度重视单词教学  一位学生放弃英语学习,其实最初是从放弃开口朗读开始的。而拒绝开口朗读英语的最主要原因是不会读。当一位学生不会念的单词积累到一
期刊
摘 要:人们在运动中因出汗丢失大量体液而补液不足的现象屡见不鲜,而补液不足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带来严重影响。分析补液不足的原因,合理选择饮料和补充体内不足从而为肌肉、大脑和其他组织器官提供能源,为维持体内的体液平衡和防止脱水提供水源。  关键词:运动医学 运动 饮料    当猫狗等动物在盛夏酷暑中奔跑跳跃出现脱水后,如果给它们饮水的机会,它们会撒欢痛饮,一饱方休,失去多少补回多少。而人类的饮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对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改革的全面推进,体育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是课外活动作为学校体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课外体育活动好与坏,直接影响体育的发展。在我国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发展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认识,即使在同一时期,认识也有不同。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 学校体育     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征多种多样,是体育课的继续延伸和补充。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学生体质的不断下降,学生在体育课中猝死的事件频频发生,还有教学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使许多老师谈到课堂安全问题都觉得头疼不已,精神压力很大。现在如何预见安全事故的发生成了老师们见面交流的第一话题。既然出现了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及时从造成事故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去分析,查找原因,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提高安全意识,正确对待安全事故,真正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去减少事故的发生,使体育教学能够正
期刊
摘 要:探索适应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效率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初步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 短课时 课堂教学 模式与方法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开展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模式基础上革故
期刊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一、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  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