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chunm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就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从激发兴趣、读写结合、练说练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激发兴趣 读写结合 练说练写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提起写作总会使一些学生望而生畏。针对以上问题,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尝试:
  
  一、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命题激趣。作文命题应开放,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以他们周围所发生的事情为内容,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想表达、诉说的愿望。如可以学生的思维情况为导线,命题为《母亲,我想对您说》;也可根据小学业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以游戏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中,这样会事半功倍。
  2.体验激趣。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最后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作文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尝。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
  
  二、读写结合
  
  “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这一要求说明,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1.读中学写,掌握方法。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完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迷人的张家界》这篇课文,作者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写张家界的雄、险、奇、秀,再分述张家界奇山异水、动植物,最后总结张家界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首尾呼应,结构清晰。指导学生学业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选材,如何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这即是文章的谋篇布局。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多读多背,培养语感。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面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只言片语。实践证明,写作能力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名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量。通过读、背、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并使学生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写文章时,就能信手拈来。
  
  三、练说练写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练是关键,练说练写,“练”是帮助学生打开作文之门的金钥匙。如何引导学生“练”呢?
  1.紧扣生活,练写生活笔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对此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茅盾告诉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个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豎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可是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
  2.说真话,抒真情实感。作文要求写真情实感,但平时学生在写作中,有时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或抄袭他人,或无病呻吟,作文成了很多学生的一纸谎言。在学生的笔下,同学都是拾金不昧的,老师都是抱病工作的,邻居都是乐于助人的,家乡都是美丽富饶的。内容千篇一律,缺少新意,有时甚至给学生下个评语也很难,但就是觉得不对劲。对此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注意培养学生在写和练中养成说真话、写真事的习惯,这跟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做人一样至关重要。
  3.练写想象作文,培养创新思维。“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是独特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在写作教学中,要教育学生敢想,并鼓励学生多想,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教学中我有目的地给出了一些具有创造性的题目,如《假如我登上月球》、《20年后的同学聚会》……虽然有些同学写得比较离奇,但我都给予了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此外,让学生多练写生活笔记、日记、周记、大作文、小作文……并且将“练”的方式多样化,使学生在不断地“练”中提高作文水平。
  综上所述,我深深认识到:不管是应试教育的昨天,还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语文,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以“练”为主,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
  [2]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
其他文献
摘要: 研究性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作文训练,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研究性作文的教学实践当中,存在着重模式、轻能力,重课堂、轻生活,重指导、轻讲评等问题。为了增强研究性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可采取激发兴趣、营造研究氛围、指引方向、自主择题、开放评价等基本策略。  关键词: 研究性作文 有效性 教学策略    一、研究性作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性作文是以现代教育思
一、摆正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精心备课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可见,我们的语文课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是我们语文课的目的,它对教师的执教所起的作用,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上课之前,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深入理
一、追思阅读渊源    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是中国古代的一句俗语,我们常常以这句话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大量地背诵经典文章,希冀在熟读中背诵,在背诵中达到“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功效。  熟读唐诗三百首,能否会作诗不得而知,但肯定会“吟诗”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过,“熟读”与“吟诗”二者是否等效?通过“熟读”来达到“吟诗”的目的,是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在实施有效阅读的今天,我们必须认真
摘要: 本文针对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疑难困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和表达需要阐述了“看—想—说—写—评—改”六步作文训练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进而证实了这是一种指导小学作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写作教学 评语 六步训练    作为一个语文教学研究工作者,有机会经常深入课堂视导。在与师生接触交往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的奇怪现象:教师常常回避听作文课,学生谈起作文时,也愁眉苦脸,
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和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作文能发泄自己的情感、吐露自己的心声、化解内心的不快等,有感而发,其乐无穷。写文章本应是件十分快乐的事,可事实上如今写不出一篇像样文章的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还大有人在,何况是我们这些小学生呢?曾有人套用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之名句“作文难,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学生中流传这样的口头禅“作文难,作文难,作文课上不开颜”。  那么是谁把这简单问题弄复杂了呢?有人说是习作者自身,每逢作文时,他们总以
伟大的人们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通过长期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六大解放”的重要思想,这也是他的创造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切体会到,“六大解放”有助于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思维等,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解放学生的头脑,拓宽学生的思维    陶先生指出,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迷
该文简要介绍利用计算机局域网进行职工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在歪头山铁矿的实现,以及系统的功能特点、网络结构、数据库建设策略、应用程序开发方法等。
摘要: 对于非欧几何中的直线,中学生感到很难理解。为了便于他们对非欧几何有更直观的认识,本文从非欧几何的来源说起,叙述了非欧几何中的直线是延续数学家的说法;从现代数学观念看,此直线非彼直线;从直线与测地线之间的关联,提出用测地线代替几何中的直线可能更有利于传播非欧几何的一些常识。  关键词: 非欧几何 直线 测地线    几何学中存在着欧氏与非欧几何之分。然而在介绍到欧氏与非欧氏几何的区别时,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