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除歧视开始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it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日子,微博上关于同性婚姻是否应该合法的话题讨论得非常热闹。应当说,如今人们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已日渐宽容,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而说到同性婚姻,至少在目前看来,还是很难获得普遍的认同。我们约写两篇针对同性婚姻的评论,作者意见针锋相对。但不管是反对,还是支持,说出来,比避而不提更有利于人们消除对同性群体的疑虑。
  
  90年代末,一个10年不见的男性朋友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有一个秘密要告诉你。”我想也没有想就问他:“你是不是同性恋?”
  我们相识于大学时代,80年代末,我还不知道同性恋这个词,只是觉得很奇怪,这个帅气的男生,从来没有见他带过女朋友出来聚会,直到90年代初期,自己到了香港,透过电影、小说、新闻报道,还有身边的同事朋友,才开始了解同性恋这个群体,有的时候,会想起这个当年的好朋友,似乎明白了他当时一些让自己觉得有点奇怪的举止。而现在,终于有机会验证了自己的猜测。
  看到我的坦然,朋友自然觉得松了一口气。当天晚上,他带着我去了北京三里屯胡同里面的一家同性恋酒吧,算是带我开开眼界。不过他也不忘提出一个要求:让我第二天扮演一个他暗恋了无数年的角色,因为他需要让他的领导相信,他之所以到现在为止身边还没有女朋友,是因为他的一片痴情。
  因为他的关系,我认识了他圈子里面的不少朋友。尽管这样,同性恋这个词,只有在我们重逢的那天提过一次,不管是和他带来的朋友,还是我自己结识的其他同性恋朋友,大家总是处于一种心照不宣的状态,最多在聊天的时候,对方会用“我们”这个词,或者告诉我他们经常去聚会的场所,来代表他和他的朋友所处的同一个群体。
  对于这些相识已久的朋友,我相信他们已经非常清楚自己的性取向,也明白他们自己选择的一条道路。在他们当中,和自己的父母坦白的并不多,或者是用一种模糊的、同样心照不宣的方式回避这个话题。不过,每次看到他们身边要年轻很多的同伴的时候,我总是会有一点点的疑惑,因为我不是太确定,这些刚刚成年的年轻人,到底是非常清楚自己的取向,还是因为被带进了这个圈子,以为这样非常时尚?
  之所以有这样的疑惑,这是因为,同性恋这个话题,在中国内地社会被谈论得太少,至少一直以来,在公开场合,主流媒体上面,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话题,如果出现,则会被描绘成前卫,或者是异类的形象,总之非常表面。这一点不像在香港还有台湾等华人社会,同性恋有公开的游行,有关于同性恋的电影,也有名人公开承认自己的性取向,这个话题,已经不再是一种禁忌,或者是被官方视为意识不良的东西,同样,也不意味着新潮。
  这些日子在微博上,关于同性婚姻是否应该合法的话题讨论得非常热闹,这让我觉得有些跳跃,因为现在,大部分的同性恋也还不敢公开承认自己的性取向。
  当然也有一些人已经开始站出来了,有的公开和自己的伴侣举行婚礼,也有学者为同性恋不受社会歧视进行呼吁,也有的人告诉我,之所以要把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这个问题提出来,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唯一一个可以为同性恋这个团体争取权益的办法。很多人谈到了美国。其实美国和欧洲相比,在同性恋问题上算是保守,关于同性恋婚姻的讨论,如果从全美国的范围来讲,依然是在激烈的讨论当中。但因为不违法,同性恋的权益,得到美国宪法的保护,如果受到歧视,可以告上法庭。
  同性恋得到社会的承认,免受歧视,这是天赋人权,就算自己不认同不接受,也不能剥夺对方的权利,但是社会就算要达到这样的共识,也需要一个过程。至于婚姻关系,则是一种社会契约,需要经过社会的讨论,这涉及人们对于婚姻的本质的看法、社会的道德标准、伦理观以及价值观的问题,如果社会的认知没有达到某一种程度的共识,那么就只能够处于讨论的过程之中。
  如果同性恋这个问题,在社会上无法进行公开的讨论,在学生的教科书里面,没有关于同性恋的基本常识的普及,同性恋这个话题,不能出现在公开出版的文艺作品里面,没有公众人物愿意站出来,带头公开自己的性取向,生活中,人们和同性恋交往的时候,依然用一种心照不宣的态度,那么同性恋,其实还是一个被关在柜子里面的话题,不要说婚姻,距消除歧视,也还有一段遥远的距离。(作者意见不代表本刊立场)
其他文献
如何打理资产永远也找不到标准答案。通胀抑或紧缩未明的情况下,中产们打理财富还是遵循最简单的道理:让现金动起来;安全比收益更重要;一个“篮子”只赋予一个目标。    中产阶级——以前人人羡慕的称谓,如今却是城市中最焦虑的一族,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杯具”。收入不菲,但高压力透支着他们的身体;家底不薄,但高房价吞噬着他们的财富。面对今年更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产们的财富往何处放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放银行怕缩水
2011年11月22日,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里奇兰森特老人中心,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走完了85年的人生。她名叫拉娜·彼得斯,这听上去像个普通的美国人。但事实上,她的原名叫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Swetlana Allilujewa )。  她的生父,正是前苏联元首约瑟夫·斯大林。  从“红色公主”,到抛国弃子的叛逃者,再到穷困潦倒的异乡客,斯维特兰娜的轨迹跨越大半个地球。但是,她至死也未能摆脱“斯
这是一次非正式的讨论。4天后,广电总局下发《通知》,媒体纷纷报道称,孟非将被迫退出《非诚勿扰》。    孟非  江苏卫视主持人, 主持过《零距离》、《绝对唱响》、《名师高徒》、《非诚勿扰》。2010年,主持《非诚勿扰》收视率在全国同时间段获得第一,节目受到观众和网友的广泛关注。第16届上海电视节,登上“主持人30年年度风云人物”榜。    和特约嘉宾乐嘉一样,现在回头看,孟非也觉得第七期节目中的“
第一个阶段,传统媒体报料  去年11月26日,央视报 “2010年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消息称:“根据中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某药品在中国上市的6年里已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事件,甚至有数起死亡病例”。  第二阶段,网络传播引发舆论高潮,传统媒体再度介入  央视的报道并没有立刻引起大家的关注。然而两个月后,这则消息忽然在网上疯传,并被媒体重新提及,争相报道解读,并将矛头直指该药品的生产企业。 
一道菜如果食材新鲜,它已成功了一半,而用于调味的酱汁常常是这道菜画龙点睛之笔,若师傅调兵遣酱得法,山鸡也变凤凰。    心友汇 酱心独具    “尝尝这个,包你吃过后上瘾!”要问“心友汇私房菜”苏师傅的烹饪态度,他会先递过一碟圣女果让你尝尝。  不就是小番茄而已,有什么玄妙?可一入口才发现不同之处:剥皮的小番茄不完全是生的,可又不是熟的,口感介于两者间,软软弹弹又溢出丰富的汁水。那味道既酸,又透着
大年初一VS情人节之二——美食  美食合家欢    北京  北方人年初一大早是要在家里吃年糕的,意味着年年“高”升,也吃臊子面或汤饺。这臊子面长而不断,象征着长寿;汤饺形如元宝,象征着招财进宝。过年的吃食,最讲究的是彩头,食物的形状、颜色、名称都要跟长寿、金钱、团圆这些过年的主旋律扯在一起才算好。过年的菜品,取个好名字,比什么都重要。大董的纳春宴,从头到尾,讲究的是春、福、财三个字,四道凉菜加八道
对鉴表持之以恒的投入,为“花总”帶来了一个令他自称意想不到的称号:“反腐斗士”。他说,鉴表只是他的业余爱好,然而之后却“变成赶鸭子上架”,“成天看到的都是这些表,最后都快看吐了”。    自从9月24日,“花果山总书记”(下简称“花总”)的新微博就人气不再了。在新ID“花总丢了金箍棒”下面,评论和转发都寥寥无几,几乎都在两位数以下。而他的微博标签,已经换成了:不鉴表、 逼范儿、八卦。  “不鉴表”
吉林白山人,1974年出生,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开始自由写作,作品多次被改编成话剧、电影和电视剧,并被翻译成英、法、德、越南等多种文字。  主要作品:《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天堂向左,深圳往右》、《伊甸樱桃》、《原谅我红尘颠倒》    2009年12月29日,天还没亮,作家慕容雪村走出家门。  在启程去江西上饶前,他甚至写好了“遗书”,向家人告别。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以一个身家百万“
那天喜宴过后,G4—还记得她吗,那个患了Glossophobia(演说恐惧症)的人—G4问我有没有兴趣跟她参加背书会的聚会。  对,你没有看错,的确不是读书会,是背书会。  G4告诉我,城中一群成年人怀念小时候背书的情景,觉得当中有种不由自主的轻松,于是搞了这样一个组织,定期聚会,一起背书。G4并不特别喜欢背书,却很喜欢背书的人。她认为背书的人情愿躲在人家笔下并且属于过去的文字背后,应该与她一样,
3月6日,在上海美术馆,87岁的世界级摄影大师马克吕布又一次将他的作品展现在中国观众面前。这是他平生第22次来到中国。他是第一个用摄影记录红色中国时代的西方摄影师,他坚持用他“局外人”的视角,展现了一个马格南摄影师关注普通人命运的情怀,也让中国人在观看时,又一次回想起那段特殊的历史。    1967年10月21日,17岁的高中生Jan Rose Kasmir跳上开往华盛顿的公车,去参加一场反战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