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鲁艺在东北解放区的革命美术人才培养

来源 :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抗战胜利后,为保护东北解放区的胜利果实,延安鲁艺中一支重要的美术人才队伍来到东北解放区,展开了辅助东北解放战争和土改运动的革命美术任务。这支人才队伍通过丰富而又适合东北解放区实际的创作实践活动和美术人才培养,将延安鲁艺的革命精神和创作基础传播到东北,也形成了东北解放区独特的美术创作面貌。东北画报社美术训练班是由东北画报社组织、延安鲁艺美术人参与的短期美术培训班。同时,鲁艺并入东北大学后,也完成了一次招生。这些服务于解放战争的革命美术人才培养,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系统课程培训和在实践中学的培养方法。虽然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却是东北解放区整体革命美术发展的一个缩影,也对东北解放区革命美术干部乃至新中国的美术人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才培养 延安鲁艺思想 美术训练班
  抗战胜利后,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延安鲁艺迁入东北解放区,大量革命美术工作者随之到来。东北画报社美术训练班,是在急需革命文艺宣传干部的背景下而成立的,由东北画报社承办,以延安鲁艺的美术家为主要教师构成,课程设置上在秉承延安鲁艺教学思想与内容的同时也呈现出东北解放区特有的人才培养特征。
  一、东北解放区对美术人才的需求
  抗战胜利后,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中共中央决定向东北进军。延安鲁艺承担了东北地区文艺创作与宣传的工作任务。延安鲁艺是以文工团的形式分批开赴东北地区的,分别于1945年11月2日抵达沈阳,1946年6月底抵达哈尔滨。9月因国共和谈破裂,鲁艺并入佳木斯东北大学,作为二级学院继续办学。1946年12月,为更好展开宣传工作,东北鲁艺脱离东北大学,先后组建四个文工团和一个音乐工作团,分别以牡丹江地区、佳木斯地区、哈尔滨地区以及南满地区为活动中心,围绕该地区的城市、乡村及前线开展文艺宣传工作。鲁艺的美术家与学员被编入文工团的美术组,进行宣传画的绘制与舞台背景的布置等工作。
  东北画报社是除了鲁艺各文工团外,另一个汇聚美术人才的机构。东北画报社成立于1945年8月,受中共东北局宣传部直接领导,承担东北地区美术创作、宣传、出版的工作。延安鲁艺的朱丹、施展曾先后在此担任社长,张仃曾在此担任总编辑、社长职务。其他美术工作者有:古元、沃渣、刘迅、王曼硕、施展、夏风、安林、苏晖、赵域、黄山定、洪藏、丁达明、黄铸夫等。东北画报社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编撰发行以摄影、美术作品為主的《东北画报》,此外还兼顾美术创作与出版工作,以及开展公共教育活动,在发展革命文艺的同时拓宽革命文艺传播途径。1948年4月由东北画报社组织的美术训练班开办,由留日归来的雕塑家刘荣夫担任班主任,授课教师以原延安鲁艺教师为主,其创办以培养东北解放区的美术人才、提高革命美术创宣水平为宗旨,继承了延安鲁艺时期的教学模式与课程内容,在另一层面上促进延安革命文艺思想在东北地区的传播。
  二、东北画报社开办的美术训练班
  延安鲁艺教育所秉承的根本是培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立场,服务政治宣传的革命文艺干部。1948年4月初,为适应东北解放区革命形势发展对干部的需要,在哈尔滨东北画报社成立美术训练班,并根据实际面临的人才需求,对训练班的课程、课时做了相应调整。学员由三部分构成:第一,从东北大学各系的高年级学生中抽调。其中美术系的人员包括:王冠、宋玉洁、戢维藩、陈澍等人。第二,在吉林高中招收的部分学员。第三,来自东北鲁艺文工团的美术人员,包括:富穹、刘兰、蓬静茹、李行素等,共招收学员三十余名。其中富穹、刘兰曾就读于东大鲁艺,属延安鲁艺的第七届学员。
  虽然训练班是在战火纷飞的解放战争中举办的短期培训组织,但受到十足的重视,留日归来的雕塑家刘荣夫任美术训练班主任,教师也大多是来自延安鲁艺的文学与艺术名家,开学典礼时,许多知名人士如刘白羽、华君武都到会并进行讲话。授课教师与开展课程有:朱丹:社会发展史、近代史,黄铸夫:艺术概论,沙英:时势报告,王曼硕:解放区美术运动、新艺术思想、中国美术史、解剖学、透视学,张仃:色彩学、年画创作、画报编辑,古元、沃渣:中国版画史、木刻创作,华君武:漫画创作,西野:连环画创作,西虹:近代文学、短篇小说创作,刘白羽:报告文学,李纳和井岩盾:新诗、散文创作,施展:部队采访,连环画创作,刘荣夫:西洋美术史、中外名画欣赏,苏晖:速写、雕塑创作,刘迅:画报设计、实用美术等。素描课由刘荣夫和一位日本画家樽原先生任教。{1}
  为适应东北地区的形势,美术训练班的课程设置在继承延安鲁艺的课程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东北画报社美术训练班的教学总体时间缩短为5个月,课程内容上,在延续延安鲁艺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于宣传、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当下形势认知与思想观念的教育。在东北画报美术训练班,为使学员掌握美术作为宣传利器的方式,在课程设置上增添了关于形势与思想的课程,如:在课程中设有由沙英开设的时事报告课、王曼硕的解放区运动、新艺术思想等。训练班创办的主要目的为培养服务于解放战争的美术人才,通过创作美术作品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令与前线、民间的真实状况,因此训练学员掌握大众乐于接受的美术作品创作手法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刘迅所讲授的画报设计、实用美术课程,施展所讲授的部队采访,连环画创作课程,以及华君武的漫画创作,张仃的年画创作,西野的连环画创作课程都是为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更好的展开思想传播所开设的。此外,训练班在侧重宣传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兼具美术史与基础理论的培养,在美术史课程方面开设中国美术史、中国版画史等课程,在基础理论方面开设解剖学、透视学等课程。
  迫于解放战场上对于宣传人员的需要,训练班在课程设置上尤为重视实践宣传能力与革命思想的培养,同时兼顾艺术基础理论知识。相较于延安鲁艺,两者授课内容基本接近,但也有差别存在,面对东北地区的现实状况,美术训练班在课时上有所减少,并更注重对形势的认知、对实践与宣传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安排极为精简具体,运用美术为解放战争服务的目标更明确且具体。   三、鲁艺在东北的两次招生
  鲁艺在迁入东北后,在东北解放区共进行两次对美术人才的正式培养。其一是并入佳木斯东北大学复校后进行的延安鲁艺第七届学员的招收,在50名新生中,包括9名美术专业的学生。其二是为培养服务于解放战场宣传工作的革命美术人员而举办的哈尔滨东北画报社美术训练班。尽管两次美术教育活动分别由不同单位所组织,但教师队伍的配备与教学内容的构成都属延安鲁艺的延续。
  1946年9月鲁艺在佳木斯复校,开始招收新一届学员。10月下旬鲁艺师生组成工作队分赴佳木斯周边农村进行演出,美术系师生随队承担舞台设计的工作,并绘制宣传画辅助宣传工作,开始了在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模式。12月中旬,鲁艺分解成文工团开展工作,美术系的师生被分配在各团的美术组。由沃渣、王曼硕、古元、张望分别担任各团美术组组长。这些鲁艺的新生们脱离学校的教学环境,投入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在从事革命工作的同时跟随团内的教师设计舞台背景与道具、绘制漫画、洋片等宣传画。早期延安鲁艺也曾因时局的缘故,实行过“三三”制,即三个月在校学习,三个月参加实践,实践学习后再回校学习三个月,但东大鲁艺美术系术学员由于东北地区面临开展土改的迫切任务,在校学习时间更为短暂,大部分能力的培养皆通过参与实际工作来完成。
  类似东北画报美术训练班的模式,在延安鲁艺初期曾有过为部队宣传员培训综合技能的短训班存在,学制两个月,学习内容仅为美术字等简单技能。东北画报美术训练班的训练时间为5个月,教学内容涵盖了文学、思想、专业技能与理论及宣传方法等多项内容,培养全面的为革命宣传服务的美术人才,在短训班中属于课程最为系统、内容最为全面的组织,是东北解放区的首次实践。
  由于东大鲁艺美术系只经历短暂的校内教学便改组,而东北画报社美术训练班的培养模式,则更为全面与系统,学员们在接受完整的教学后,再投入到革命事业中接受实践的历练。东北解放区的这两次人才培养其目的主要是培养适合东北地区革命需要的美术人才,实践环节多于課堂授课、注重对宣传能力的培养是该时期教学的主要特点。
  四、革命美术人才培养的意义
  延安鲁艺美术部的到来,通过工作实践与授课教学完成了对东北地区革命美术人才的首次培养,其意义具体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促进延安文艺思想在东北解放区的传播。延安鲁艺美术工作者的到来,通过展览、演出、作品等方式,将具有明确功用与服务方针的革命美术传入东北地区,东大鲁艺美术系的招生与美术训练班的举办直接以教学与具体实践的方式,培养了东北地区新一代的美术工作者,进一步拓宽了延安文艺思想的传播途径与广度。第二,促进东北解放区的舆论宣传。通过东大美术系与东北画报社美术训练班,培养了新一代的革命美术工作者,专业人才投入此项工作,能够更充分的促进舆论宣传工作,并服务于东北解放事业。第三,为东北地区培养了新一代革命美术人才。训练班的学员毕业后大多分配在东北画报社工作,建国后相继分散在东北地区各重要美术部门从事教学及创作工作。如毕业生富穹,在毕业后曾任鲁艺二团美术组组长,东北鲁艺在沈阳复校后任创作室主任。毕业生蓬静茹毕业后先后工作于东北美专、辽宁美术出版社编辑等。
  结语
  东北地区革命美术的发展是与抗战胜利后中共的战略安排密切相关的。东北解放区的延安鲁艺美术家,为促进文艺宣传工作的展开,在参与革命美术活动的同时,完成了两次对东北地区的美术人才培养。秉承延安鲁艺教学传统的同时,针对东北的现实境况对培养模式进行了改良,实践环节多于课堂授课、注重对宣传能力的培养是其主要特征。在短时期内进行基础性的创作练习,重视宣传能力的培养与思想意识的教育,最后通过参与实际的革命斗争完成最后的教学,东北鲁艺在这一脉络下完成了对东北解放区的人才培养。注重宣传性、革命性、实践性的延安革命美术教育思想由此得到继承与延续,在繁荣东北革命美术事业的同时也为新中国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注释:
  {1}鲁艺在东北美术部专辑编委会.鲁艺在东北美术部专辑1946-1953[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鲁艺在东北——美术部专辑编委会.鲁艺在东北美术部专辑 1946-1953[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2]谢璞骅.抗战时期延安鲁艺的美术教育[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0,20(2).
  [3]闵靖阳.延安鲁艺美术部在东北的演化与传承(1945—1953)[J].美术观察,2018(10).
  [4]王江鹏.延安鲁艺美术教育培养机制考略[J].美术,2019(9).
  [5]齐克达.革命的号角-1946-1949黑龙江地区美术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6).
  注:本文系2020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课题名称:东北解放区红色文艺(美术、歌曲、歌谣)的文献整理与展演,课题编号:20YSB049。
其他文献
摘要:自古希腊至今数千年,“自由”始终为古今中外身处各行各业的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近代以来,西方资产阶级更是将自由、平等与博爱作为自身追求的终极目标。近代欧英历史的要旨,实则是为争取更为广泛的自由而尽可能地谋求摆脱与人类相关的一切政治、经济及精神上的枷锁。人类对自由的热爱与向往,从古今名言中便可略窥一二——“自由一旦扎了根,便如同植物般迅速生长”,自由那般美好,让人甘之如饴地倾尽所有。不论是“
摘 要:传统壁画的当代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区别以往的临摹研究,是与临摹同基于原壁画图像为范本的新型壁画复原与创化方式,其中兼顾艺术理念,美学要素,物质材料层面的深入解读,并落实到绘画本体层面,不仅将材料技艺的传承与转换作为研究的核心,而且要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精神内涵与美学因素作为转化的标准,充分发挥理论实践的整合优势来进行传统壁画的创造性转化。同时致力于壁画“空间性”复原重构的创新性发展模
动画是影视艺术的一种形式,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娱乐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模块,主要可划分为三维动画、平面动画两种,两者在艺术特征方面既有关联性,也有差异性。文章以三维动画、平面动画概念及特征为切入点,阐述了基于艺术层面的三维动画、平面动画的特征,并从关联、差异两个视角入手,对基于艺术层面的三维动画、平面动画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
摘 要:长期以来,本土小提琴在音乐讲述上已经形成了特有的形式,具备独特的风格,而目前一直未能有学者对本土小提琴曲目的音乐讲述与世界传播进行过系统性的阐述,因此从本土小提琴曲目音乐讲述的现状入手,分析本土小提琴曲目的音乐讲述特征以及本土小提琴曲目的世界传播路径,对本土小提琴曲目的世界传播进行展望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提琴 本土化 音乐讲述 世界传播  小提琴诞生于西方,发扬光大于世界
视觉艺术离不开色彩,色彩是材料属性的表达与呈现.在艺术史上,材料与色彩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也在每一次艺术变革中担任重要角色.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不仅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也
摘 要:通常来说,在乐队指挥教学中涵盖了对指挥技巧、音乐素养的训练以及对传统指挥风格的学习。然而对指挥中重要的各种领导力模式的相关论述以及教学内容仍较为缺乏。本文通过对变革型领导力、隐秘型领导力、协作型领导力、关系与审美型领导力、系统智慧型领导力五种不同领导力模式的系统阐释以及进一步分类,以大量指挥名家的实践、言论、实例加以佐证。实现对五种领导力模式运用于乐队指挥发展中所产生作用的分析比较,进而对
摘 要:20世纪40年代,吴作人西行之后的艺术风格为之一变。西行是其“变”之因,对敦煌的艺术考察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节点,吴作人通过分析、研究、临摹敦煌壁画和彩塑后,有目的的将敦煌传统艺术特点融入自己的作品,遂有其西行之“果”:在线条写意性、色彩表意性上,来革新自己的绘画语言,体现出了宏大的时空观和强健的生命力,实践成功了一批有民族特色的经典作品,展示了对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与传承。  关键词:吴作人
本文首先阐述声乐的起源和发展,其次从多个方面具体分析声乐曲对我国传统及近现代器乐创作的实际影响,并探讨这些影响的不同方式及其形成的多种原因.最后以古典中吉他的民族
摘 要:街头摄影始于摄影的诞生期,也恰好是城市的生长期。离开了城市,街头摄影无从谈起。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中就会体验到不同的文化,文化的差异性则塑造了不同的审美意识,因此也就有了不同的时尚态度。而街头摄影则记录下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这其中就包括了行为举止、衣着打扮,今天人们依然会向过去的风格学习,重塑昔日的时尚品味,而在历史上有许多街头摄影师拍摄的照片影响了时尚的前进方向,可见街头摄影见证了
影像艺术家白南准常以听觉音乐与视觉图像的结合融入艺术作品,早期行为艺术深受前卫行为音乐影响,多“偶发”属性.本文主要聚焦白南准早期行为音乐艺术作品《头之禅》《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