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分析我国四大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可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在各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别,呈现非均衡状态。造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区域差距的原因有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因素等。要促进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就必须结合区域经济政策相关理论,运用合理的区域金融政策。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距
本文依照现代金融发展理论提供的一套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从区域层面上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衡量和分析,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有重要意义。
一、各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1)金融发展指标。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在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呈现非均衡状态。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存贷款总额远远高于其它地区,农村金融相关比率也高于其它三大区域。而东北三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金融发展在总量上看落后于其他地区,缺乏资金来源和信贷支持,很多项目难以实施,限制了其农业经济本身的发展。各区域农村金融上的差距,限制了欠发达地区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影响了区域之间农村金融的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2)结构指标。一是收入比。2012年我国四大区域的农村收入比均超过2005年,说明金融机构在组织和动员经济剩余的能力方面有所增强。西部地区2005~2012年之间,农村收入比上升了35个百分点,说明西部大开发政策推动了西部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促进了金融中介储蓄运用的效率。二是存贷差与存贷比。农村地区在2003~
2012年均表现为存差,并且存贷差处于上升的趋势,农村资金是净流出,经济剩余比较多。2003~2012年,中部和西部的存贷比呈现出下降趋势,各区域之间差异不大。从2003~2005年,西部地区的贷款-存款比率最高,东部最低,从根本上看,东部有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较快,资金来源多元化,东南沿海有些地区有外汇流入,外汇占款较多。
二、我国农村金融区域差距的原因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造成的。各区域经济发展决定了各区域金融的结构与规模,在经济发展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较大,除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数目以及农村金融资产的规模都会相应扩大和发展,这些作为对农村居民需求的回报。相比而言,我国东北、中部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作为经济主体的集体经济和农户个人支付金融机构进入的固定费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发展缓慢,金融市场相对滞后。(2)各区域市场化进程的差异。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国民经济(包括农村经济)在整体上的资源配置方式、运行机制、经济发展战略都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于市场化进程的非同步性,在各区域之间表现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逐渐推进的过程,赋予不同区域不同的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3)政府行为的区域差异。我国四大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政府行为也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制度安排的不同导致金融发展呈现非均衡状态。从地方政府来看,为了本地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必然会展开对资金的争夺,一般表现在对投资机会的争夺上。而地方政府之间具有不同的政治影响力、经济发展及控制力,在争夺金融资源的博弈过程中,东部发达地区肯定有优势,这种行为差异,使得中西部落后地区金融环境相对恶劣,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行为对金融机构的外在作用。
三、运用合理的区域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在总体制度安排上体现区域差异。对金融发展较为充分的东部地区而言,因为资本已形成规模,生产能力比中西部、东北地区大,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应主要依靠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的力量,以巩固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成果,保持其货币化、市场化程度,稳定农村金融发展秩序。而对欠发达地区,利用正规的商业性金融成本较高,风险较大,加上农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必须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的优势,强调国家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和帮助。(2)在具体政策工具上体现区域差异。区域金融目标的实现需借助一定的政策工具,我国的金融政策工具通常指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由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市场不发达,地方政府不准发行公债,所以公开市场业务对区域金融调节能力较弱,很难应用到缩小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上。除三大法宝外,央行还可以直接运用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不同区域农村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行直接控制。(3)实施有差别的农地金融制度。对于我国东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目前发展的区域差异来说,农地金融制度在实施中必须体现区域化和因地制宜,对于金融市场发展相对完善的东部沿海地区,可以将农村土地抵押市场让位于私人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国家制定详细的调控政策,具体运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
参 考 文 献
[1]蔡日方,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J].经济研究.2000(10):30~37
[2]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J].财经研究.2006(4):103~114
[3]郑长德.中国区域金融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距
本文依照现代金融发展理论提供的一套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从区域层面上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衡量和分析,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有重要意义。
一、各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1)金融发展指标。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在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呈现非均衡状态。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存贷款总额远远高于其它地区,农村金融相关比率也高于其它三大区域。而东北三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金融发展在总量上看落后于其他地区,缺乏资金来源和信贷支持,很多项目难以实施,限制了其农业经济本身的发展。各区域农村金融上的差距,限制了欠发达地区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影响了区域之间农村金融的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2)结构指标。一是收入比。2012年我国四大区域的农村收入比均超过2005年,说明金融机构在组织和动员经济剩余的能力方面有所增强。西部地区2005~2012年之间,农村收入比上升了35个百分点,说明西部大开发政策推动了西部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促进了金融中介储蓄运用的效率。二是存贷差与存贷比。农村地区在2003~
2012年均表现为存差,并且存贷差处于上升的趋势,农村资金是净流出,经济剩余比较多。2003~2012年,中部和西部的存贷比呈现出下降趋势,各区域之间差异不大。从2003~2005年,西部地区的贷款-存款比率最高,东部最低,从根本上看,东部有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较快,资金来源多元化,东南沿海有些地区有外汇流入,外汇占款较多。
二、我国农村金融区域差距的原因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造成的。各区域经济发展决定了各区域金融的结构与规模,在经济发展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较大,除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数目以及农村金融资产的规模都会相应扩大和发展,这些作为对农村居民需求的回报。相比而言,我国东北、中部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作为经济主体的集体经济和农户个人支付金融机构进入的固定费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发展缓慢,金融市场相对滞后。(2)各区域市场化进程的差异。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国民经济(包括农村经济)在整体上的资源配置方式、运行机制、经济发展战略都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于市场化进程的非同步性,在各区域之间表现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逐渐推进的过程,赋予不同区域不同的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3)政府行为的区域差异。我国四大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政府行为也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制度安排的不同导致金融发展呈现非均衡状态。从地方政府来看,为了本地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必然会展开对资金的争夺,一般表现在对投资机会的争夺上。而地方政府之间具有不同的政治影响力、经济发展及控制力,在争夺金融资源的博弈过程中,东部发达地区肯定有优势,这种行为差异,使得中西部落后地区金融环境相对恶劣,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行为对金融机构的外在作用。
三、运用合理的区域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在总体制度安排上体现区域差异。对金融发展较为充分的东部地区而言,因为资本已形成规模,生产能力比中西部、东北地区大,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应主要依靠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的力量,以巩固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成果,保持其货币化、市场化程度,稳定农村金融发展秩序。而对欠发达地区,利用正规的商业性金融成本较高,风险较大,加上农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必须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的优势,强调国家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和帮助。(2)在具体政策工具上体现区域差异。区域金融目标的实现需借助一定的政策工具,我国的金融政策工具通常指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由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市场不发达,地方政府不准发行公债,所以公开市场业务对区域金融调节能力较弱,很难应用到缩小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上。除三大法宝外,央行还可以直接运用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不同区域农村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行直接控制。(3)实施有差别的农地金融制度。对于我国东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目前发展的区域差异来说,农地金融制度在实施中必须体现区域化和因地制宜,对于金融市场发展相对完善的东部沿海地区,可以将农村土地抵押市场让位于私人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国家制定详细的调控政策,具体运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
参 考 文 献
[1]蔡日方,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J].经济研究.2000(10):30~37
[2]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J].财经研究.2006(4):103~114
[3]郑长德.中国区域金融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