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活动课“选材、建模、活动”三要素论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lzcy_yt190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于德育活动课“选材、建模、活动”三要素全面、客观、准确的理解和应用,应本着辩证的观点,既要坚持选材原则、遵循建模规律、掌握活动标准,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真正提高德育实效。
  关键词 德育活动课;要素;辨析
  作者简介 李志民,山东省东营市教育局,中学高级教师,东营市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徐会荣,山东省东营市晨阳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德育活动课是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及学生道德学习特点,对传统主题班、团队会加以改进的基础上提出的。可以认为,它是指班主任依据社会需要和本班学生的成长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学习活动的一种课程形式。它不以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强调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丰富或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效地解决围绕在学生身边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探求在具体情景下的最佳行为方式。它是主题班、团队会的拓展与提升,是中学思想政治课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有益补充,是把学生德育活动纳入课堂教学的一种全新模式。
  毋庸置疑,要想设计和组织一节效果显著的德育活动课,选材、建模与活动是德育活动课首先要面对的三个核心要素。笔者曾在《中国德育》2011年第11期发表过《德育活动课探究》一文,对德育活动课的选题、设计、实施、模式及评价原则等几个方面做了比较详尽的阐述,提出了一般情况下的选材原则、建模规律和活动标准。受时空所限,没有辩证统一地进行全面分析。本文既是在上文基础上对德育活动课的一种新的认识和思考,也是对德育活动课研究的拓展和延伸。
  一、一般与个别兼顾:
  材料选取的基本原则
  德育活动课引发学生活动靠的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活动素材(或案例)。很显然,活动素材的选择是备课很重要的环节。俗话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由于德育活动课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权威的课程实施标准,也缺乏较为固定的教材和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按照一定的原则从大量纷繁复杂的素材或案例中遴选出可供使用的教学内容。没有好的能够打动人心的素材,无论如何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又谈何教育效果呢?
  那么,德育活动课应该按照什么原则选材呢?笔者认为:选材应该符合中小学生的特点才能打动学生,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活动起来。一般来说,要遵循“近、小、实、亲”的原则。近,就是材料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小,就是材料要从小事着眼,从小处入手;实,就是材料要真实可信,不能胡编乱造;亲,就是材料要亲切感人,可亲可信。
  实践证明,“近、小、实、亲”原则体现好,就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某位老师在执教公开课《爱伴我成长》时,先后选取了这样几个材料:汶川地震中的伟大母亲(短信妈妈)、父母哺育孩子、老师关爱学生、为母捐骨髓的邵帅、维吾尔族慈善家阿里木、为患重病的东营市一中刘月佳同学捐款的故事或事迹等。这些案例或素材学生看过、听过、甚至体验过,与学生贴得近、走得亲,就像接触到身边发生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共鸣,能够唤起学生积极的感悟,主动内化为个人思想情感,并激起学生发自肺腑地去奉献爱心、回报社会。
  同样是《爱伴我成长》一课,一位老师这样选材:狗妈妈哺育狗孩子、“爱心树”、古代舜用爱心感家人、盲人提灯为路人照明的寓言或故事等。我们就这一组材料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这些材料的不足在于人间大爱伸手可及,动物界舐犊之爱远不如人间之爱真实感人、可亲可信;爱心树童话故事尽管凄切婉转、催人泪下,但毕竟不如现实生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汶川地震中的短信妈妈的故事更加荡气回肠、感天动地;古代舜帝的爱心故事也距我们远了、虚了、空了,毕竟这个时代的孩子只是听说,感受不到,无法身临其境,打动心灵……试想,这一组材料与上一组相比,哪一组更能打动学生,效果更好呢?
  但是,一堂德育活动课的选材标准是否一定要拘泥于“近、小、实、亲”而排斥“远、大、虚”的东西呢?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尽管一般来说选材应该符合“近、小、实、亲”,但不同的课型选取素材的原则还是稍有差异,有的课偏重于理性情感的培养,此时若放上一个远的、大的甚至童话寓言故事或典故,则能够导引一堂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对整堂课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例如,某位老师执教公开课《诚信是金》时,选取了这么几个材料:古代曾子杀猪、狼来了、烽火戏诸侯、日本二战拒认罪、代买彩票中大奖、校园里的诚信事例或寓言故事等。我们对选取的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发现既有古人讲诚信的典故、现代人恪守诚信的案例,还有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诚信事例,有不讲诚信导致失去生命的寓言故事,更有众所周知的历史上和当今世界不讲诚信甚至黑白颠倒的国家当权者遭世人唾弃不耻的事件。这位老师在材料的选取方面,既体现了“近、小、实、亲”的原则,又不拘泥于该选材范围。显而易见,这几个着眼远古、放眼全局的案例,包括寓言故事的引入,不仅没有让人感觉到“空、虚、远”,而且让人懂得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组织甚至国家,都要讲诚信。诚实守信既是立身之本,又是强国之策。这样的选材比仅仅局限于身边的小事,显然更有深度,更有力度,也更有高度。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德育活动课材料遴选时,尽管“三贴近”和“近、小、实、亲”的选材观已经被很多文献资料所沿用,但我们还是应该根据不同的课型,确立选材的方向和原则,不能拘泥于现有的文献表述,一切要以事实为根据,以保证课堂效果为出发点。
  二、必然与偶然共存:
  模式构建的主要依据
  材料锁定之后,每个材料如何进行活动? 研究发现,首先把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充分体验,通过学生体验催生感悟;再在学生深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解决发生在身边的实际问题或困惑。也就是说,一个材料的活动路径应该贯穿“体验→感悟→落实”这一活动主线,这样才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活动规律,能较好地解决“过程的隐蔽性”这一问题,做到“知、情、意、信、行”的和谐统一,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一堂课有多个材料,这些不同内容的材料发生时间有远近之分,容量大小或涵盖范围有宏观与微观之分,根据属性有一般与个别之分,那么按什么顺序推进更能符合人们的递进规律从而减少材料杂乱堆砌的痕迹呢?实践证明,按“远→近”“宏观→微观”“一般→个别”顺序推进材料,既有层次感,又随着材料逐步深入,使学生的道德认知掌握、道德观念培养和基本行为规范做到螺旋上升、循序渐进。对材料活动和推进的这两个建模规律具有必然性,是我们从大量的实践案例中总结出来的,用这个规律去指导我们的德育活动课,也都获得了成功,说明了这一规律的科学正确性。《中国德育》2011年第11期刊登的《如何上好德育活动课》《德育活动课“爱伴我成长”课堂实录》中,对“体验→感悟→落实”及“远→近”“宏观→微观”“一般→个别”这一规律都有很好的运用与践行。
  但是,“体验、感悟、落实”作为一个完整活动链条中的三环节,并不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必须呈现出这三个环节。实际上,需要根据所投放的材料的内涵形式及教育目的,把活动重点主要放在某两个、甚至某一个环节。比如,有时需突出体验或者感悟,此时可把“落实”这一环节集中放到课的收尾时完成,而不是每个材料的活动都以“落实”作结束。这样就使整堂课灵活多变,收放自如,不落俗套,从而增强了课的观赏性和实效性。
  再者,在多个材料的推进中,尽管一般按“远→近”“宏观→微观”“一般→个别”顺序推进比较符合客观规律,但是有时候也按“近→远”“微观→宏观”“个别→一般”的顺序排设材料,个别情况由于投放的材料比较多,为了更好地体现人们对规律认识的螺旋上升性,还按“近→远→近→远→近”“微观→宏观→微观→宏观→微观”“个别→一般→个别→一般→个别”的顺序排设材料。例如,某位老师在执教示范课《爸爸妈妈的爱》时,投放的第一个材料是一组家庭生活照片(注:照片全部由本班学生提供,有全家福的、有爸爸妈妈陪伴照顾孩子的,照片选择要亲切感人、有新意),依此既导入新课,又让学生唤起美好的回忆,充分体验来自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同时感悟父爱母爱的博大与无私。
  讲课老师在上面这个材料的处理中,有几点需要指出,一是教师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体验感悟父母的关爱,但接下来他并没有马上引导学生如何回报父母的爱。当然,没有让学生说出报答父母,不等于该组材料没有设计回报爱这一环节,更不等于学生不产生回报爱的激情和渴望。实际上通过投放多组材料,层层递进不断激发学生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冲动和欲望,最后到课堂收尾时让学生集中“爆发”出来。二是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该组材料(家庭生活照片)作为本节课的导入,结合后续的材料分析,可发现该老师安排材料的顺序应该是“近→远→近→远→近”(或“个别→一般→个别→一般→个别”)。这种安排材料的好处在于,对于人类最朴素的亲情的演绎与体悟有层叠性、递进性,不呆板单调、索然乏味,符合人们的情感推进方式,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模式建构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存,要求教师既要尊重一般规律,但又不要一切设计都要照搬套路、循规蹈矩。要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创新思路,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绝对与相对统一:
  课堂活动的最佳境界
  杜威特别重视学生活动在德育中的作用,他说:“教育的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学生的活动能力”“教育上的问题就在于怎样抓住学生的活动并予以指导。”由此可见,活动是德育的生命,没有了活动,便没有了德育。当代德育强调在教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践行。德育活动课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一种历史必然。通过开展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创设情境等形式的活动,把理解的空间、选择的权利、锻炼的机会留给学生,通过他们的直接体验,升华为新知识、情感和能力。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是绝对的,“不活动”是相对的。一堂好的德育活动课就是要在“活动”和“不活动”之间寻求平衡点,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活动”是德育活动课的核心要素。要想真正做好活动,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应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要做到体验充分,感悟深刻,点拨到位。我们在设计“活动”时,应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要过多地站在自己的角度,仅仅为了达成自己设定的目标来考虑活动的设置,而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某位老师在执教《爸爸妈妈的爱》时,在学生谈到犯了错误受到父母训斥时,没有深入引导学生去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珍惜父母教诲,而是为了达成目标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实际上,感受异样的爱,理解异样的爱,解开困扰在学生心中的“疙瘩”,消除压抑在学生心中的“疑惧”,不但要让学生主动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而且还要让学生懂得感恩,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听课中发现,在此环节展示过程中,学生对父母的训斥和严格要求有不同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因势利导,既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消除学生对家长的误解,解开学生心中的困惑,无疑考验着教师的智慧。
  其次,活动要做到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在听课中我们发现,尽管有些老师尽可能地使自己的教育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但是在实际课堂上,对于学生交流中反映出来的一些积极或消极的信息,却很少有教师能提炼出一些有意义的观点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例如,在德育活动课《我爱我家》中,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如下活动:让学生每人带一张自己和家人的照片(不加以要求和选择),介绍自己的家庭;请学生讲述一个发生在自己家庭中感人的小故事;进行现场的调查采访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家的感受。诚然,教师安排的这几个活动都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是我们在课堂上听到的、看到的仅仅是学生对于过往经历的复述,是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的复制,既没有引起认识冲突,也没有进行价值引导。如果活动仅仅是学生现实生活的呈现,那么学生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大多只能停留在原有的状态,没有大的提高和改变。
  因此,我们说德育活动课活动要充分、深刻,不能是简单现实生活的复制。这就要求在活动时,不仅突出身体的运动,如口动、眼动、手动、腿动等器官肢体运动,更要积极开动脑筋,在大脑统一协调指挥下,高效、创新地完成每一次活动。“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我们也不能把德育活动课认为一定是从头到尾身体在运动、在活动,过度突出肢体运动的成分,是对德育活动课“活动”的极端片面化解读,是不正确的。实际上,我们很需要在“动”的同时“静”下心来,好好琢磨怎样才能让学生带着强烈兴趣开展触及心灵深处、高效实用的活动。
  在听课中,我们发现有的老师为活动而活动,活动设计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触及学生心灵。有的教师活动设计过于重形式,课堂上有游戏、表演、画画、读读、唱唱等多种活动,表面上显得轰轰烈烈,很有趣味,学生也看似活动起来了,可该讲的并未讲清楚,该听的也未必听清楚了,活动目的无法实现,使得“活动”活而无效。我们曾听过一节《学会合作》课,教师预设了大量的活动:拔河比赛、两人骑自行车游戏、表演天堂和地狱的故事、小组合作搭建校园模型比赛、小组同学绑腿行走游戏等。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先说说游戏比赛规则,然后马上让学生展开活动。完成一个活动后,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畅谈对这个活动的感悟,成功在哪里,失败在何处,然后又匆匆开展下一个活动……教师布置游戏比赛规则和分组完成这五个活动,基本占用了整节课时间,甚至教师为了保证完成早已设计好的全部活动,还未等个别难度较大的游戏彻底做完就让学生停下来,以便进行下一个活动。整堂课充盈的活动太多,学生没有深刻感悟的时间。个别活动安排也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如天堂和地狱的故事本是一则寓言故事,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讲述而非让学生通过游戏来完成。
  上面的案例带给我们什么启发呢?我们教师首先要保证学生每个活动的顺利完成,然后引导学生搞明白为什么在刚才的活动或游戏中有的小组赢了,有的却输了。赢,赢在哪里;输,又输在哪里,必须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更好地去合作,这就很自然地延伸到了团结的问题。只有搞好团结了,才能让合作更加高效。另外,还要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合作不排斥竞争,竞争是为了更好地合作。可见,动脑在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
  “活动”是德育活动课的灵魂,活动质量和实效也是判断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我们要真正明晰开展活动的目的,恰如其分地去安排好每一次活动,发挥每一个活动的作用。既要精选活动材料,不让活动过多、过滥;又要大胆让学生亲身开展一些能够产生深刻感悟的活动,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多思考多分析,使学生产生“刻骨铭心”的记忆。
  总之,只有做到“动”“静”结合,绝对性与相对性相统一,才能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责任编辑/李书华
其他文献
抗-HBs、抗-HBc阳性的临床意义山东省立医院(250021)任万华赵洪涛近年来,我们在进行健康查体时发现47例抗-HBs、抗-HBc阳性者(男38例、女9例,年龄17~42岁),当时查肝功能均正常,且无临床症状。为了解此类人群的转归,我们
1995年广东省番禺等市发生登革热流行,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58份待测登革IgG的标本,38份阳性,阳性率65.52%(38/58);检测疑似登革热患者早期血标本51份,用C6/36细胞分离出28株登革I型病毒,阳性率54.90%(28/51).证实本次流行是登革
不丹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有望成为区域发电中心。水电目前已经是该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但不丹对此还有更宏伟的计划,希望水电所占该国GDP的比例能在10 a内达到总额的一半以上
目的 :探讨 β 七叶皂甙钠对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 40例急性面神经炎的患者 ,平均年龄 ( 4 0 12± 9 2 8)岁 ,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 β 七叶皂甙钠 2 0mg +NS2 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22例复发和22例初发的尖锐湿疣(CA)皮损中人乳头瘤病毒(HPV)进行了检测,总阳性例数为42例(95%),同时进行了HPV_(6、11、16、18)型型别检测。结果:复发CA中H
为探讨高校新生入学时肺结核病患者的主动发现方法,文中报道本校1987~1991年新生入学胸透普查(2.29%)、结核菌素筛选(9.36%)和同组人群入学后的困症就诊(34.53%).以及1986年的荧光缩影普
我们于1993年1~12月将在嘉兴市区收治的15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清学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5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例中甲肝45.33%、乙肝51.33%、丙肝5.33%、丁肝2%、戊肝8.87%。各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形式可以是单一型,亦可是混合或重叠型。通过调查揭示了嘉兴市区五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及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月份中的分布规律,对制订病毒性肝炎的预防策略,落实防
四年多前,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私营企业主,我们村是个负债300多万元的“地震村”。1998年我当选村委会主任,2000年又担任支部书记。我认认真真地答好三份卷子,在短时间内改变了
联想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由前面感知的事物回忆起另一有关的事物,或由记忆中的一个事物又想起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称为联想。数学解题需要联想。联想可建立数与形的转化,
伴随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的喜悦,我们跨入了新的一年。在新的一年里,全省各级工会财务干部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实现四川新跨越中,紧紧围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