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一生有许多精辟的教育思想,成为我们学习的宝贵财富。其中,“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给予教育工作者的启示和教益,值得学习借鉴。只有学生通过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中。让学生切实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体验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在“再创造”中学数学,即“教学做合一”。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 学习兴趣 主动参与 应用数学
陶行知先生给“教学做合一”下了这样的定义:“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让学生在“做”中学,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获得切身体验,更能形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不断探索着,尝试着,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体会。
一、课前“做”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方能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做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到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收集有关新授知识的信息,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现实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唤起他们学习数学的需要。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前,可让学生收集购物发票、电话费发票等关于小数的资料;在教学千以内数的组成前,可让学生收集身高、书本的页数、水壶的价格等生活中千以内的数。通过收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学生在课上兴趣盎然,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还可以让学生课前动动手,在“做”中发现问题,产生疑惑,激起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现行教材中的许多教学内容都是在“做”中完成的,强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做”中思、在“做”中得到感悟和发现,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共同感受探索的结果,分享探索的喜悦。在教学“多边形的认识”一节时,可以让学生课前设计七巧板;在教学“确定位置”时,可以让学生课前绘制座位表,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索兴趣,使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在课堂上做进一步研究。
课前的“做”应该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通过课前学习在课堂上可能会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
二、课中“做”数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数学学习往往从直观感受开始。在课上,让学生在“做”中感受数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根据小学生喜欢玩的天性,可以设计让学生搭建三角形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这样探究发现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会很顺利。在“做”中学数学,就要充分相信学生,只有放手让学生“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从而真正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如在学习“连续退位减法”时,学生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从独立探究中初得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充分参与探究的全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实现以理驭法。又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学生边摆小棒边研究24 9,通过操作得到:4根小棒和9根小棒合起来是13根小棒,13和20合起来是33。学生很好地理解了为什么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同时让学生从形的方面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再如在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想办法知道它们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在研究“正方形四边一样长”这一特点时,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操作中既发现了新知,又发展了求异思维。
像这样动手做、摆、拼、拨的教学实例数不胜数。让学生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大胆猜测等活动方式学习数学,在“做”中学习数学,独立思考,学生的手脚才不会被束缚,思维才会得到发展。
三、课后“做”数学,在实践中应用数学
小学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如:方向知识的应用;长度、面积、体积的实际测量,等等。陶行知主张教与学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学与用一致。因此,在课后,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做”学数学,把所学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如在学完“米、厘米的认识”后,让学生测出教室地面、黑板、书桌、课本的长与宽,回家后测出各种家具的长与宽及家人的身高等。在学完“认识方向”后,让学生说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是哪些同学,教室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自己房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物体等。再如在学生学习完小数的加减法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商场里的产品有会员价和非会员价,请同学们调查办会员卡的可行性。有同学在欧尚超市对三种商品进行了调查,计算三种商品非会员价为4.50 2.95 8.80=16.25元,会员价为4.35 2.80 8.50=15.65元,通过比较发现会员价比非会员价便宜16.25-15.65=0.60元,看来如果经常到欧尚超市买东西,办一张会员卡是比较省钱的。
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我认为在“做”的活动中,充分开发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既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又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课堂学习效果,一举两得。
四、结语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坚持手脑并用,让学生在“做”中探索,在“做”中体验求知的无穷乐趣,并不断产生“做”的需要。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及数学情感都得到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
[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南京晓庄师范宴会上的演讲.
[3]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 学习兴趣 主动参与 应用数学
陶行知先生给“教学做合一”下了这样的定义:“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让学生在“做”中学,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获得切身体验,更能形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不断探索着,尝试着,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体会。
一、课前“做”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方能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做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到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收集有关新授知识的信息,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现实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唤起他们学习数学的需要。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前,可让学生收集购物发票、电话费发票等关于小数的资料;在教学千以内数的组成前,可让学生收集身高、书本的页数、水壶的价格等生活中千以内的数。通过收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学生在课上兴趣盎然,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还可以让学生课前动动手,在“做”中发现问题,产生疑惑,激起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现行教材中的许多教学内容都是在“做”中完成的,强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做”中思、在“做”中得到感悟和发现,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共同感受探索的结果,分享探索的喜悦。在教学“多边形的认识”一节时,可以让学生课前设计七巧板;在教学“确定位置”时,可以让学生课前绘制座位表,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索兴趣,使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在课堂上做进一步研究。
课前的“做”应该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通过课前学习在课堂上可能会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
二、课中“做”数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数学学习往往从直观感受开始。在课上,让学生在“做”中感受数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根据小学生喜欢玩的天性,可以设计让学生搭建三角形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这样探究发现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会很顺利。在“做”中学数学,就要充分相信学生,只有放手让学生“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从而真正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如在学习“连续退位减法”时,学生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从独立探究中初得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充分参与探究的全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实现以理驭法。又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学生边摆小棒边研究24 9,通过操作得到:4根小棒和9根小棒合起来是13根小棒,13和20合起来是33。学生很好地理解了为什么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同时让学生从形的方面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再如在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想办法知道它们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在研究“正方形四边一样长”这一特点时,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操作中既发现了新知,又发展了求异思维。
像这样动手做、摆、拼、拨的教学实例数不胜数。让学生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大胆猜测等活动方式学习数学,在“做”中学习数学,独立思考,学生的手脚才不会被束缚,思维才会得到发展。
三、课后“做”数学,在实践中应用数学
小学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如:方向知识的应用;长度、面积、体积的实际测量,等等。陶行知主张教与学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学与用一致。因此,在课后,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做”学数学,把所学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如在学完“米、厘米的认识”后,让学生测出教室地面、黑板、书桌、课本的长与宽,回家后测出各种家具的长与宽及家人的身高等。在学完“认识方向”后,让学生说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是哪些同学,教室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自己房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物体等。再如在学生学习完小数的加减法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商场里的产品有会员价和非会员价,请同学们调查办会员卡的可行性。有同学在欧尚超市对三种商品进行了调查,计算三种商品非会员价为4.50 2.95 8.80=16.25元,会员价为4.35 2.80 8.50=15.65元,通过比较发现会员价比非会员价便宜16.25-15.65=0.60元,看来如果经常到欧尚超市买东西,办一张会员卡是比较省钱的。
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我认为在“做”的活动中,充分开发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既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又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课堂学习效果,一举两得。
四、结语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坚持手脑并用,让学生在“做”中探索,在“做”中体验求知的无穷乐趣,并不断产生“做”的需要。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及数学情感都得到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
[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南京晓庄师范宴会上的演讲.
[3]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