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信息技术导学案设计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he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初中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应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此,将导学案设计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等能力,从而保障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初中课堂;信息技术教学;导学案设计
  一、 引言
  在初中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独立探索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通过设计导学案,有利于将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以保障人才培养效果。
  二、 导学案的概念及原则
  所谓的导学案一般由教师个人备课、集体研究、共同商讨而制定的学习方案。要求教师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加大素质教育力度,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活动。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确保设计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当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遵循几个原则:一是,课时化原则,教师应严格遵守课时安排,根据每个课时来完成导学案的制作,有利于掌控教学知识量,强化信息技术课堂的针对性和高效性。二是,问题化原则,合理引入教学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探究中来,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三是,方法化原则,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方案,有利于合理把控问题难度,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解题方法、思路、技巧。四是,层次化原则,每个学生的知识阅历、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发展层次化教学有利于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增进学生的学习信心,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三、 初中信息技术导学案设计的策略
  (一) 课前延伸设计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营造欢快、愉悦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轻松的心境下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应注重课前的延伸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打造高效课堂。例如,教师在教学前,应根据导学案完成自学工作,分析导学案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效性,以掌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内容。以《IP地址及其管理》一课为例,教师可要求学生分别在浏览器窗口中输入“202.108.22.5”和“www.baidu.com”,并为学生设计问题,分析这两种输入方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当学生分别输入后,发现两种输入方法都可以链接到“百度”主页,所起到的功能是一样的,只是输入方式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讨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 课堂探究设计
  做好课堂探究设计工作,可为学生设计一些教学问题,促使学生通过合作探讨、自主实践来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在导学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清楚了解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但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一些知识点存在困惑,使得课堂效率受到影响。对此,教师可加大课堂实践活动力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讨论中来,通过亲身实践来消除疑惑。例如,以《IP地质及其管理》导学案为例,教师可为学生设计问题,“同学们,请大家自主查看本机的IP地址,并比较相邻机器IP地址之间的差异,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在问题的带动下,学生可自覺成立讨论小组,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实践。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通过查看到本机与相邻机器的IP地址,发现IP地址存在相似性,但实际信息有一定的出入,则表明每个计算机都有一个IP地址。同时,教师可设计下一个问题,“若把本机的IP地址换成相邻机器的IP地址,会发生什么呢”?学生经过实践探索,很快就发现了IP地址具有唯一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中的知识点,以保障教学效率。
  (三) 课后巩固设计
  传统的信息教学模式存在较强的时空限制,教学知识量有限,学生的实践机会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会限制学生的知识量,使其知识水平、实践能力等受到影响。对此,教师应做好课后巩固设计工作,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后时间,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例如,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信息技术水平等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师采用共性教育模式,会使得一部分学生不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发展层次化设计。如在进行Powerpoint教学时,可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层、中级层、高级层三个层级。对于基础层的学生,可要求其简单添加一些图片,并合理调整图片位置;对于中级层的学生,除了需要添加图片之外,还要添加艺术字、音乐等内容;对于高级层的学生,除了要完成上述任务之外,还可以添加超链接、制作动画等,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从而体现初中信息技术导学案设计的实践性、有效性、指导性价值。
  四、 结束语
  教师在设计初中信息技术导学案时,应将导学案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将导学、导思、导做整合在一起,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以保障教学效率。同时,要求教师遵守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强化自身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不断提高导学案的设计效果,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朱佳平.初探“导学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亚太教育,2015,(10):154.
  [2]于群.初中信息技术导学案的设计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167.
  作者简介:
  蒋晓彬,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教育局电教馆。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当前生命教育在初中阶段的体育课程实施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立足于课程现状,首先分析了生命教育在初中体育课程中的应用价值与作用,其次对生命安全教育的构建策略进行了分析与判断,也希望可以为我国整体初中体育课程中应用生命教育,提升学生生命质量创设条件。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程;实施策略;生命教育  一、 前言  生命教育要求以人的生命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要求学生认识生
摘要:跳大绳,又名跳长绳,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流传至今一直受到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幼师体育课程标准中说“幼师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本课程在关注学生在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特色运动项目(如:团体操、幼儿体育游戏、职业礼仪、毽、跳绳、跳皮筋)的选择和学习,培养每个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幼儿体育工
摘要:职中计算机教学中行动导向是一种常见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学生的脑、手、心都要并用的一种学习方式,这一教学形式正好符合新课改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其要求教师制定的教学教案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实践过程,本文主要探讨研究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职中计算教学;应用  我国的行动导向教学在理论和实践应用起步都比较晚,而
对耐湿性强弱不等的10个小麦品种,按Grifing方法4配制成45个双列杂交组合。在小麦对湿害最敏感的孕穗期进行连续25天的水渍处理,以主茎绿色叶片数为指标,对亲本及F1进行耐湿性鉴定分析。结果表明
背景:  随着人口结构的转变、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增多、老年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的出现,老年护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护理人员所采用的传统单一疾病或
摘要:教师将体育游戏应用到日常的体育教学之中,能够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基于此,教师的教学效率也能得到有效提升。此外,体育游戏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非常有利。本文主要就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浅析,以期能给广大体育教师同行带来一些启迪。  關键词:体育游戏;初中体育教学;应用探究  一、 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 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
摘要:初中阶段是孩子的青春期时段,因此他们大多都比较叛逆,以自我为中心,同时加上大多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原因,他们的抗压、抗挫折能力较差,总是吃不了一点苦。这些对于他们成长、教育发展、家庭和谐等方面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难题,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一难题,下面笔者从体育教学角度出发,简单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概括,并针对此问题提出自己几点拙见。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教学;挫折教
摘要:本文通过对机考模式下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测评试题的分析,从命题设计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如何体现三维目标加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些新的信息技术机考操作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机考;操作题;试题设计  一、 试题设计研究背景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各地区普遍建立起了信息技术学科的上机考试体系。笔者收集了近年来部分地区信息技术学业测评中的机考试题,发现其中操作题的试题内容描述普遍采用
近几年来,我们从事大量的信息工作.回过头来看,这些信息究竟对领导决策起什么作用呢?在走访一些市县领导时,谈了很多好的意见,归纳起来,就是怎样才能提高信息服务价值.因此,
摘要:信息技术在新时代的不断进步,提升了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旨在通过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正确利用信息技术的各项优点,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在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功能的开发利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模式,最终达到增强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