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反思:这是探究型新定义题型,属于现在国际上流行的PISA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探究思维能力与素养。本题以一个新概念“等对角四边形”为背景,集中了相关的核心知识,包括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等腰三角形、四边形等,既考查了学生对等腰三角形、三角函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又考查了新定义的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三、策略与方法
新定义题目,即给出一个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新概念,要求学生现学现用。这类题型具有启发性、思考性、挑战性和隐蔽性等特点。首先,学生要正确理解“新定义”中问题原型的特点及其解决方法;其次,将原型问题的解决方法合理地迁移到变化的情境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数学活动:
1.仔细阅读,理解新定义的内涵。我们经常能发现,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对题意理解有偏差。而数学学得好的学生,其阅读理解能力要比一般学生强,他们读得明白,理解准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加强对数学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要坚持一字一句地读,而不是一目一行地扫描式阅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新定义题目的阅读理解能力。为顺利解决“新定义”题型,学生只有在仔细阅读题目的情况下,才能正确理解与把握“新定义”问题原型的特点及其解决方法,为后续解决“新定义”题型奠定基础。
2.根据新定义,学会对所学知识的再迁移。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迁移能力是指在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的一种接受。有了接受,必然就有反馈。反馈,简单地说就是现学现用的能力。依托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生自觉接受新知识提供一个切入点,使新知识的生成与发展基于学生熟悉的某个情境,为学生的实践运用与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理解和把握好新知识的内涵与外延,认真分析学情,让新知识有序、有效地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框架中。日积月累,学生便能形成一定的迁移能力,将“新定义”问题原型的解决方法合理地迁移到变化的情境中。
总之,“新定义”题型主要是对学生综合应用和灵活迁移能力的一种检测。对于这类新型题,学生应仔细阅读材料,找出相关信息,正确理解定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索、归纳和推理,从而发现解题方法,最终灵活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卫.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验研究[J].中学数学教育,2008(3).
[2]侯绳纲.初中数学经典题解题方法与技巧[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3]徐守军.“新定义”题型的求解策略[J].中学数学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