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后台

来源 :人与生物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后方指挥部也在紧张运转着,9个小组之间相互配合,汇总前后方信息并进行分析评估,为国务院及时了解灾情提供重要依据。
  


  前线队伍在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灾情及隐患排查的同时,北京的后方指挥部也在日夜紧张运转着。为了应对战时状态的需要,指挥部于5月18日进驻北京的神舟大厦及湖北大厦,10天后为了降低成本又搬到国土资源部在西郊的西峰寺培训中心,进行封闭式的集中办公。
  指挥部由国土资源系统下的多个单位组成,包括许多研究单位和地质院校,大家按工作性质分了9个小组,包括航空遥感数据解译组、卫星遥感数据解译组、地质灾害综合评估组、灾后重建规划研究组等,24小时值班。
  遥感解译组的工作非常重要。解译就不是围绕居民点进行了,重点关注堵河的、断路的地方。这部分室内的工作和野外调查是互动的,遥感数据解译出来之后就要传给野外进行验证,同时也起到预先了解的作用。野外部队收到遥感数据之后,很快就能了解到哪里的灾情最严重,下一步应该安排到什么点排查,判断明天要去的地方,路通不通,有多远,情况是不是紧急。我们遥感的精度还是挺高的,某条路上有个小塌方都能看出来。
  除了给前方排查队伍传数据,遥感解译组同时还负责把遥感数据传给同在北京指挥部的地质灾害综合评估组,地质灾害评估组把解译和野外实地排查的资料统统放到图上进行判断。我们给54个受灾县每县做了一张评估图,把这次地震前的灾害点、震后实地排查的以及遥感解译出来的灾害点,用3种不同的颜色在图上标出来。作为前线指挥的依据。
  


  评估图每天都在变化,因为野外排查的数据每天都是新的,同时遥感解译的数据也在变,这是一个连续作业的过程,最终的评估图产出要十几天,但是过程中的产品也在每天产出。
  以前的遥感解译更多是为了研究,现在是直接为灾区服务,对大家都是个巨大的考验。各种报告和图表要马上服务于救灾防灾,这就需要让领导和前方应用人员能够一下子就看懂,而不是我们习惯的专业用图。这样,一张图起码要改五六遍,有时候送出去之后还要再改。
  当时中央非常急于知道灾区的总体情况。为了尽快把整体情况反应出来,除了每个县做一张详细的评估图,我们还做了整个灾区的评估总图,更宏观地反映总体的灾情。国务院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会议上,用的就是我们赶做出来的灾区次生地质灾害分布与评估图和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图。
  那段时间,每个小组占一个大会议室,每个会议室摆着四五十台计算机,日夜不停地运转,旁边放着整箱整箱的方便面。大家都睡得很晚,谁要是实在困得不行了就回房间眯上一会儿,最长的有人连续工作了3天。不断遇到各种情况,一会儿这个环节卡壳了,一会儿遥感图又买不回来了……要用到地形图、遥感资料、地质资料,一下子就要调出来,但计算机速度太慢跟不上,很久都打不开一张图,非常着急,为此还紧急购买了一批新的计算机。国务院经常要了解灾情,前线需要评估过的遥感数据和灾前的资料,这些都催得火烧火燎的,必须加班加点赶出来。
  


  5月25日,尽管前方还在忙于救人,后方的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北京指挥部已经开始思考能为灾后重建做什么,于是组建了灾后重建规划研究组,由8个单位50余名专家组成。
  重建规划组的工作也很紧张。我们开展了对四川14个极重灾区灾后规划重建地质安全与水土保障程度论证,除了对整个灾区做了一张总图之外,每个县都产出一本灾后重建图册,直观地指明了哪里安全,哪里不安全,哪里水土资源有保证,哪里适宜居住。6月20日,我们完成了一个总图和14个县的分图,分送到国务院、建设部、中国科学院、四川国土资源厅以及各县,对这些部门的灾后重建决策起到了参考作用,尤其是各县拿到这个图册都非常高兴。
  这些事情现在看来很简单,不就是这几张图吗?但在当时来说,要做哪几张图,怎么做,都要摸索,都是不成熟的。如果不是紧急应对这么大的灾难,我们可以先提出一个想法,让专家审查,审查完之后再去做,然后出成果,再评估。但是,现在没有人告诉你该做什么,做那几件事情,做什么图,你自己去琢磨吧,反正要人上面就给人,要钱就给钱。怎么把已有地质知识服务于规划和重建?这不是科学尖端问题,而是表达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直接跑到中科院做环境资源承载力评估的部门去问他们的需要,然后根据需要做图。在四川,把我们的成果拿出来,坦诚地问土地规划的同志还需要什么改进,结果他们不仅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国土部规划司了解到情况后,还要求我们给甘肃和陕西也要做一套类似的图册。就是在明白了现实需要之后,我们才做了四川42个县的地图,甘肃8个县,陕西4个县的有关图件。
其他文献
“我们其实是走在原来的大海里,”周海翔老师多年来一直在这一带从事鸟类保护和摄影,他一边开车一边向我们介绍这条沿着海岸边刚刚建成的滨海大道:“现在是方便多了,记得2003年我们做黑脸琵鹭觅食地调查时,跑完庄河海岸线,整整用了三天时间,现在有两三个小时就能跑完,效率提高了很多,人也不累。”  据悉滨海大道贯通后,既促进了临港工业和特色规模工业园区的第二产业建设,又能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自然与人文景
期刊
近几十年来,长江环境的日益恶化已严重影响了长江江豚的生存与繁衍,迁地保护在当前被认为是最为可行的保护手段。经过20多年的努力,在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属的天鹅洲故道。一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群体已经得以建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对一种鲸类动物进行迁地保护并取得初步成功的范例,在长江江豚的保护事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然而,今年春末以来,故道遭遇40年一遇的极旱天气的袭
期刊
从60倍的单筒望远镜里,朦朦胧胧的捕捉到了一只的踪影,紧接着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多,从两只到十几只。更多的黑脸琵鹭落在了这片滩涂上。这是2009年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支持下,我们数十名环保志愿者,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同步调查,最终确定庄河的黑脸琵鹭种群已经从2001年的12只达到了46只!对于每一个关心帮助黑脸琵鹭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这意味着黑脸琵鹭从零散的个体终于在各方的保护下发展
期刊
在高度人工化的城市里。“野生”产品受到前所未有的青睐和追捧。而天目山还生长着不可多得的野生云雾茶,当地老百姓还保留着炒茶的传统。对茶叶来说,生长环境至关重要,保护区里的纯自然环境合野茶的品质更胜一筹。然而,天目山野茶要在茶市中占据应有的位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野生茶树终日吸收山中花草树木的香味,因此越品越香;人工大面积栽培的茶叶,由于周围的植被单一,喝起来会有一股青草味。    在天目山下
期刊
天目山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就是中外科学家钟情的地方,如胡先骗、钟观光、李四光、郑万钧、秦仁昌、阳含熙等著名科学家都来过,至今,以天目命名的植物就有37种。凭着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几年前又在此上演了一次有全国上百名昆虫学专家参加的历时3年的地毯式昆虫清查……    研究昆虫,首先要捕捉到它们。采用各种方法诱捕昆虫的过程,本身就是揭示和认识昆虫的过程。    1998年,我们有幸参加了“浙江天目山国家
期刊
说实话,我对每一次外拍都充满了期待,只要用心,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提高,不管是在几百公里的山上或者是在家门口。你知道一只蚂蚁可以用多少种动作和同伴交流吗?你知道一只苍蝇也会翩翩起舞吗?你知道一只毛虫也能做出各种可爱的表情吗?我都知道,这些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我对这些神奇的昆虫行为充满了好奇,虽然动物行为学的开山祖师劳伦兹总是告诉人们用本能去解释一切动物行为,但我仍愿意用我的逻辑去
期刊
地震发生后不久,一支800人应急排查队伍奔赴灾区54个县,现场排查了1万多个灾害点和隐患点,获取了防治地质灾害的最直接的资料。  汶川地震消息一传来,国土系统本能地紧张起来。这个地区平时就是地质灾害的易发频发区,如今再一地震,情况实在令人担忧。    一般情况下,对地质灾害的分布,我们心里有些底。国土系统有一套群防群测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在全国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地区的1500多个县设立了约23万个监
期刊
一种中国特有的珍稀蝶类,一段追踪近二十年的艰苦历程,它凝聚着天目山保护区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与追求……    二十年的不解之缘    一种起源比“猿人”更为古老的生物,有“活化石”之称的中华虎凤蝶,是早在19世纪就被英国昆虫学家Leech在中国的湖北省发现,首次采集并加以命名的一种模式标本种。20世纪30年代,一位美国昆虫学家在南京龙潭,也采集到了中华虎凤蝶个体。中国成了惟一拥有野生中华虎凤蝶的国
期刊
汶川地震形成了长达300多公里的地表裂缝,破裂时间持续约80-120s,地裂缝从都江堰向北东方向一致延伸至广元青川一带。由地表裂缝引起的地面开裂、错位等地表破坏现象随处可见。  地震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地震作用力的强烈作用下,或由于地表地震应力释放,导致地表或岩层中形成开裂或断裂的现象。  根据地震地裂缝的形成机理,地震地裂缝可分为地震构造地裂缝和地震重力地裂缝(地震非构造地裂缝)两类。    
期刊
南麂列岛生物圈保护区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南海域,总面积201.06平方公里,以保护海洋贝藻类、鸟类、水仙花及其生态系统为主。1998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驾车路线:京津塘高速→京沪高速→济南→临沂/淮安→江阴/无锡→嘉兴→杭州湾跨海大桥→宁波→温州→鳌江。  地方特产:等边浅蛤、荔枝螺、淡菜、栉孔扇贝、章鱼、皱纹盘鲍、赤点石斑鱼、海蜒、大黄鱼。  旅游资源:南麂列岛生物圈保
期刊